專利名稱:一種轉動慣量測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測量技術,涉及對轉動慣量測量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國內測轉動慣量的實驗方法有三線擺法,拉伸法和扭擺法。目前國內用扭擺原理作的測試臺主要有以下幾種1)西北工業(yè)大學導彈轉動慣量測試臺,它可以同時測量試件的Jx、Jy轉動慣量。其結構主要包括底板、外殼、兩個徑向軸承、一個推力軸承、擺角鎖定和釋放裝置、上部安裝轉盤臺面。2)南京理工大學的扭擺臺,南京理工大學設計了兩種慣量測量裝置,即臺式赤道轉動慣量儀和臥式極轉動慣量測試儀??蓽y量彈、箭、坦克、裝甲車、火炮、運載火箭、衛(wèi)星、飛機另部件等的轉動慣量。測量精度與樣柱理論值相比<0.3%。上述轉動慣量測量裝置的共同缺點是,由于機械軸承存在摩擦力,影響了測量精度的提高。此外,結構較復雜。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摩擦力極小,轉動慣量測量準確度高的測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轉動慣量測量裝置,包括一個水平的臺面1和主軸3,臺面1的下端面與主軸3上端牢固連接,還包括一個帶有調平墊腳6的底座5和扭轉彈簧8,還包括固定在臺面1下方不轉動部分上的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其特征在于(1)底座5的上端面是平面,下端面有臺階形凹槽,底座5的中心有一個通孔,主軸3的下端伸進臺階形凹槽內,扭轉彈簧8的中心端頭通過扭簧鎖定螺桿9固定在主軸3的下端面的中心,扭轉彈簧8的外端頭通過扭簧調節(jié)桿7固定在臺階形凹槽內;(2)主軸3的上部有一個沿徑向擴展的同心圓盤;(3)在底座5的上面、臺面1的下方有一個由主軸3、上止推板2和空氣軸承本體4組成的空氣軸承,上止推板2有中心孔,主軸3的上端面從該中心孔伸出,上止推板2的下端面有一個與中心孔同心的圓盤形凹槽,該凹槽的直徑略大于主軸3上部的圓盤直徑,該凹槽的深度略大于上述圓盤的厚度,主軸3上部的圓盤位于該凹槽中,該凹槽通過上止推板2內部的孔路與位于上止推板2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上止推板2位于空氣軸承本體4的上端面,用沿圓周均布的螺釘將固連在軸承本體4上;空氣軸承本體4位于上止推板2與底座5之間,用沿圓周均布的螺釘與底座5連接,空氣軸承本體4上有容納主軸3的中心孔,主軸3的下部穿過該中心孔后進入底座5下端面的臺階形凹槽,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主軸3上部圓盤和空氣軸承本體4上端面之間的間隙連通,同時,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位于空氣軸承本體4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由于采用空氣軸承,其摩擦力極小,因而測量轉動慣量準確度高。同時,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水平的臺面1和主軸3,臺面1通過螺釘與主軸3上端牢固連接。臺面1是承載被測物體的平臺。還包括一個帶有調平墊腳6的底座5和扭轉彈簧8,還包括固定在臺面1下方不轉動部分上的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所謂不轉動部分是指測量裝置的外殼等物體,在測量過程中它不會隨臺面1轉動。一般在臺面1對應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的位置粘貼一塊反射物或者感應物,以便于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的測量。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1)底座5的上端面是平面,下端面有臺階形凹槽,底座5的中心有一個通孔,主軸3的下端伸進臺階形凹槽內,扭轉彈簧8的中心端頭通過扭簧鎖定螺桿9固定在主軸3的下端面的中心,扭轉彈簧8的外端頭通過扭簧調節(jié)桿7固定在臺階形凹槽內。扭簧調節(jié)桿7通過夾持扭轉彈簧8的不同部位來改變扭轉彈簧8的形狀及彈性系數(shù)。
(2)主軸3的上部有一個沿徑向擴展的同心圓盤。
(3)在底座5的上面、臺面1的下方有一個由主軸3、上止推板2和空氣軸承本體4組成的空氣軸承。上止推板2有中心孔,主軸3的上端面從該中心孔伸出。上止推板2的下端面有一個與中心孔同心的圓盤形凹槽,該凹槽的直徑略大于主軸3上部的圓盤直徑,該凹槽的深度略大于上述圓盤的厚度,主軸3上部的圓盤位于該凹槽中。該凹槽通過上止推板2內部的孔路與位于上止推板2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如圖所示,止推板2內部的孔路沿圓周均布8個進氣孔從上述凹槽的底面與凹槽連通??諝廨S承本體4的上端面沿圓周均布8個進氣孔,空氣軸承本體4的中心孔側面布有兩排每排8個進氣孔。空氣軸承本體4位于上止推板2與底座5之間,用沿圓周均布的八個螺釘與底座5連接。空氣軸承本體4上有容納主軸3的中心孔,主軸3的下部穿過該中心孔后進入底座5下端面的臺階形凹槽,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主軸3上部圓盤和空氣軸承本體4上端面之間的間隙連通,同時,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位于空氣軸承本體4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當未通入壓縮空氣時,空氣軸承本體4上端面承載主軸3的重量;當通入壓縮空氣時,氣壓使主軸3的圓盤上浮,使主軸3與上止推板2和空氣軸承本體4之間都保持適當?shù)拈g隙,消除了轉動時的摩擦力。
所說的主軸3與上止推板2中心孔之間的間隙為5mm;主軸3與空氣軸承本體4中心孔的間隙為0.015mm;主軸3上部的圓盤與上止推板2凹槽的徑向間隙為0.02mm;止推板2凹槽的深度大于主軸3上部的圓盤厚度0.04mm。
本實用新型測量轉動慣量的原理是根據牛頓定律T=2πI+I0K---(1)]]>其中T——振動周期I——被測轉動慣量I0——臺體的轉動慣量K——扭轉常數(shù)采用已知轉動慣量的標準塊I1和I2分別進行試驗,用光電傳感器測量振動周期,可由公式(1)得到兩組方程,其未知數(shù)為兩個(K,I0),因此可以求出。也可采用多于兩個已知轉動慣量的標準塊,對K,I0進行測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計算K,I0。
使用本實用新型對物體的轉動慣量進行校準時,首先將物體按要求固定在臺面上,扭動臺面至固定位置后釋放,測量振動周期,即可由公式(1)計算出其轉動慣量。測量前,要用已知慣量的標準塊對裝置進行在線校準,測出裝置本身的轉動慣量和彈簧的扭轉系數(shù),然后再對被測物體進行轉動慣量的校準。
下面給出本實用新型的測量實驗數(shù)據。
實驗采用一系列用銅和鋁材料所制的砝碼,根據加載不同的砝碼,計算出所加砝碼的轉動慣量,用光電傳感器與頻率計測量出不同加載狀態(tài)下的擺動周期,每兩種狀態(tài)為一組,根據公式(1)計算出轉臺固有的轉動慣量,周期和彈簧的扭轉常數(shù)。實驗數(shù)據見表1。取臺體的轉動慣量,周期和扭轉常數(shù)的平均值來反算所加砝碼的轉動慣量,反算結果與理論計算值的偏差在0.1%以內。
表1 慣量、扭轉常數(shù)測試表
表2 反算標準塊慣量、偏差表
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采用空氣軸承為支撐,減小摩擦在測試過程中的不利影響。采用在線校準方法,可提高測量的準確度。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轉動慣量測量準確度優(yōu)于0.1%。
權利要求1.一種轉動慣量測量裝置,包括一個水平的臺面[1]和主軸[3],臺面[1]的下端面與主軸[3]上端牢固連接,一個帶有調平墊腳[6]的底座[5]和扭轉彈簧[8],還包括固定在臺面[1]下方不轉動部分上的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其特征在于(1)底座[5]的上端面是平面,下端面有臺階形凹槽,底座[5]的中心有一個通孔,主軸[3]的下端伸進臺階形凹槽內,扭轉彈簧[8]的中心端頭通過扭簧鎖定螺桿[9]固定在主軸[3]的下端面的中心,扭轉彈簧[8]的外端頭通過扭簧調節(jié)桿[7]固定在臺階形凹槽內;(2)主軸[3]的上部有一個沿徑向擴展的同心圓盤;(3)在底座[5]的上面、臺面[1]的下方有一個由主軸[3]、上止推板[2]和空氣軸承本體[4]組成的空氣軸承,上止推板[2]有中心孔,主軸[3]的上端面從該中心孔伸出,上止推板[2]的下端面有一個與中心孔同心的圓盤形凹槽,該凹槽的直徑略大于主軸[3]上部的圓盤直徑,該凹槽的深度略大于上述圓盤的厚度,主軸[3]上部的圓盤位于該凹槽中,該凹槽通過上止推板[2]內部的孔路與位于上止推板[2]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上止推板[2]位于空氣軸承本體[4]的上端面,用沿圓周均布的螺釘將其固連在軸承本體[4]上;空氣軸承本體[4]位于上止推板[2]與底座[5]之間,用沿圓周均布的螺釘與底座[5]連接,空氣軸承本體[4]上有容納主軸[3]的中心孔,主軸[3]的下部穿過該中心孔后進入底座[5]下端面的臺階形凹槽,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主軸[3]上部圓盤和空氣軸承本體[4]上端面之間的間隙連通,同時,該中心孔與主軸[3]之間的間隙通過空氣軸承本體[4]內部的孔路與位于空氣軸承本體[4]側面的壓縮空氣入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慣量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主軸[3]與上止推板[2]中心孔之間的間隙為5mm;主軸[3]與空氣軸承本體[4]中心孔的間隙為0.015mm;主軸[3]上部的圓盤與上止推板[2]凹槽及空氣軸承本體[4]兩側的徑向間隙均為0.0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測量技術,涉及對轉動慣量測量裝置的改進。它包括臺面1、主軸3、底座5、扭轉彈簧8和光電信號接發(fā)器10,其特征在于由主軸3和上止推板2及軸承本體4組成空氣軸承。由于采用空氣軸承,其摩擦力極小,因而測量轉動慣量準確度高。同時,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G01M1/10GK2742416SQ200420117970
公開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彭軍, 何群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第三○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