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fā)動機油耗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可提高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精度的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輔助裝置。
目前,社會上用于對發(fā)動機耗油的測試技術是將油耗測試儀串接在發(fā)動機和油箱之間的低壓供油管路中,當發(fā)動機工作時,在油泵的作用下油箱中的燃油經油耗測試儀送入發(fā)動機中,在此過程中油耗測試測得發(fā)動機的油耗,從而完成對油耗測試的任務。這種結構的發(fā)動機油耗測試技術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油泵在泵油過程中將會對低壓供油管路產生一定的反沖力,使燃油在油路中竄動,造成耗油測試儀的測試誤差,使其無法準確的計量發(fā)動機真實的耗油量。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的克服因發(fā)動機工作時對低壓油路所產生的反沖力的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輔助裝置,從而實現使油耗測試儀能準確計量發(fā)動機耗油量的任務。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發(fā)動機與油耗測試儀之間的低壓供油管路中串接一足以克服發(fā)動機工作時對油路所產生的反沖力的輔助裝置,該裝置是在殼體的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中心部位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入端接頭的輸入端蓋,在殼體的另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端部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出端接頭的椎形狀輸出端蓋,在殼體的內腔中設置有緩沖填充物,在該緩沖物的二端分別設置有過濾網。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為發(fā)動機工作時,發(fā)動機對油路所產生的反沖力從輸出端接頭進入殼體內后在椎形輸出端蓋內腔中得到一次緩沖后再經緩沖填充物二次緩沖后而被完全吸收,此時,處于油耗測試儀處的低壓供油管中的燃油不再受反沖力的影響,使其處于勻速流動狀態(tài),從而實現了油耗測試儀能準確計量發(fā)動機耗油的任務。
以下將根據附圖
所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如下。
附圖給出了本實用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為輸入端接頭、2為輸入端蓋、3為輸入端過濾網、4為密封圈、5為螺栓、6為殼體、7為緩沖填充物、8為密封圈、9為輸出端過濾網、10為輸出端蓋、11為輸出端接頭。
根據附圖,在殼體6的一端通過密封圈4密封定位有在其中心部位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入端接頭1的輸入端蓋2,在殼體的另一端通過密封圈8密封定位有在其端部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出端接頭11的椎形輸出端蓋10,在殼體6的內腔中設置有緩沖填充物7,在該緩沖物7的二端分別設置有輸入端過濾網3和輸出端過濾網9。
權利要求1.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輔助裝置,包括殼體、輸入端蓋、輸出端蓋、緩沖填充物、過濾網,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的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中心部位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入端接頭的輸入端蓋,在殼體的另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端部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出端接頭的輸出端蓋,在殼體的內腔中設置有緩沖填充物,在該緩沖物的二端分別設置有過濾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油耗測試儀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端蓋為椎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發(fā)動機耗油測試儀輔助裝置,是在殼體的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中心部位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入端接頭的輸入端蓋,在殼體的另一端密封定位有在其端部設置有與其內腔相連通的輸出端接頭的椎形狀輸出端蓋,在殼體的內腔中設置有緩沖填充物,在緩沖物的二端分別設置有過濾網。在發(fā)動機與油耗測試儀之間串接該裝置后,可有效的克服因發(fā)動機工作時所產生的反沖力,從而實現使油耗測試儀能準確計量發(fā)動機耗油量的任務。
文檔編號G01F9/00GK2475002SQ0025641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宋繼忠 申請人:宋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