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帶渦輪增壓器(增壓器)的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所設置的空氣旁通閥等中使用的閥。
【背景技術】
[0002]以往,為了減少閥柱與軸承的滑動部間的泄漏,在軸承的外周側設置0形環(huán)等彈性部件,借助彈性力使軸承與閥柱密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0003]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 — 296448號公報【實用新型內(nèi)容】
[〇〇〇4] 但是,存在為了防止彈性部件的扭轉以及脫落而需要對該彈性部件進行保持的專用構件的課題。
[0005]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實現(xiàn)無需使用專用構件便能夠防止密封部件脫落這一情況。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閥具備:殼體,上述殼體在內(nèi)部收納閥芯驅(qū)動部,且在與外部的流體通路的閥座對置的位置形成有開口部;閥芯,上述閥芯能夠由閥芯驅(qū)動部驅(qū)動而從殼體的開口部朝流體通路側往復移動,與閥座抵接或者從閥座離開;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殼體的內(nèi)周面遍及整周突出設置,且朝向閥芯驅(qū)動部側的面成為密封面;以及環(huán)狀的能夠彈性變形的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裝配于閥芯的外周面,在閥芯與閥座抵接的位置處,密封部件與突出部的密封面抵接而堵塞殼體與閥芯之間的間隙,密封部件具有比殼體的內(nèi)徑小且比突出部的內(nèi)徑大的外徑,在閥芯意欲超過與閥座抵接的位置而朝外部移動的情況下,密封部件以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勾掛于突出部而限制該移動。
[0007]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閥的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閥中,上述閥芯具有在上述外周面遍及整周形成的圓周槽,上述密封部件裝配于上述圓周槽內(nèi),上述圓周槽的兩側壁中的相比上述密封部件靠上述閥芯驅(qū)動部側的側壁的外徑D2、上述密封部件的厚度L以及上述突出部的內(nèi)徑D1具有D2+2XL > D1的關系。
[0008]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閥的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閥中,上述閥芯具有在上述外周面遍及整周形成的圓周槽,上述密封部件裝配于上述圓周槽內(nèi),上述圓周槽的兩側壁中的相比上述密封部件靠上述流體通路側的側壁的外徑D3、上述密封部件的厚度L以及上述突出部的內(nèi)徑D1具有D3+2XL < D1的關系。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即便閥芯意欲從殼體開口部朝外部脫出,密封部件彈性變形而勾掛于殼體突出部,能夠防止密封部件與閥芯的脫落。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結構的剖視圖。
[0011]圖2是示出應用了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帶渦輪增壓器的發(fā)動機的結構的圖,示出加速器工作時的狀態(tài)。
[0012]圖3是示出應用了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帶渦輪增壓器的發(fā)動機的結構的圖,示出加速器不工作時的狀態(tài)。
[0013]圖4A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動作方法進行說明的圖,示出閉閥狀態(tài)。
[0014]圖4B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動作方法進行說明的圖,示出開閥狀態(tài)。
[0015]圖5A是對實施方式1的閥芯進行說明的剖視圖。
[0016]圖5B是對實施方式1的閥芯進行說明的A向視圖。
[0017]圖6是將在圖4A中用虛線包圍的部分放大后的圖。
[0018]圖7A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各部的大小關系進行說明的圖。
[0019]圖7B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各部的大小關系進行說明的圖,是圖7A的局部放大圖。
[0020]圖8是用于輔助實施方式1的理解的參考例,是對密封部件和閥芯從殼體脫落的樣子進行說明的圖。
[0021]圖9是用于輔助實施方式1的理解的參考例,是對密封部件承受增壓而撓曲的樣子進行說明的圖。
[0022]圖10是用于輔助實施方式1的理解的參考例,是對組裝時密封部件從閥芯脫落的樣子進行說明的圖。
[0023]圖11A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各部的大小關系進行說明的圖。
[0024]圖11B是對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閥的各部的大小關系進行說明的圖,是圖11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為了對本實用新型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方式進行說明。
[0026]實施方式1.
[0027]圖1所示的閥100通過焊接在筒狀的殼體1的外周面安裝有支架2。此外,從該殼體1的一方的開口部朝內(nèi)部依次插入板3、第一 0形環(huán)4、線圈組件5、第二0形環(huán)6以及芯部7,且開口部被斂縫。由此,形成為內(nèi)部構件被保持于殼體1,且殼體1的一方的開口部關閉的狀態(tài)。此外,在殼體1的另一方的開口部la的內(nèi)周面突出設置有突出部lb。
[0028]線圈組件5通過下述方式構成:在線圈架8卷繞線圈9之后,通過熔合將線圈9與端子10連接,利用外裝樹脂11包覆上述線圈架8、線圈9以及端子10并進行成型。此外,通過對外裝樹脂11進行成型,形成與車輛側連接的連接器11a。
[0029]在對殼體1進行斂縫之后,從該殼體1的開口部la朝內(nèi)部依次插入管12、彈簧13以及閥組件14。閥組件14通過下述方式形成:在插棒式鐵心15的一端部依次插入筒狀的閥芯16以及墊圈17,通過斂縫將閥芯16的分隔板16a和墊圈17保持于插棒式鐵心15,之后,在形成于閥芯16的外周面的圓周槽16b裝配環(huán)狀的密封部件18。
[0030]之后,在殼體1的外周裝配確保與車輛側之間的氣密性的第三0形環(huán)19,完成電控式的閥100。完成全部構件的組裝后的閥100借助穿通于支架2的螺紋孔2a的后述的螺釘安裝于車輛側。此外,利用第三〇形環(huán)19確保閥100與車輛側之間的氣密性。此外,連接車輛側的連接器與閥100的連接器11a。
[0031]由此,圓筒狀的殼體1的一方的開口部由線圈組件5以及芯部7等閥芯驅(qū)動部封閉而形成內(nèi)部空間21。在對殼體1的內(nèi)部空間21與外部空間22進行分隔的閥芯16的分隔板16a,形成有用于連通內(nèi)部空間21與外部空間22的壓力平衡孔16c。
[0032]其次,參照圖2以及圖3對閥100的使用例進行說明。
[0033]在圖2以及圖3所示的帶渦輪增壓器的發(fā)動機中,在連接渦輪增壓器101的壓縮機l〇la的上游側與下游側的空氣旁通通路(流體通路)108安裝電控式的閥100,將該閥100作為空氣旁通閥使用。
[0034]在圖2所示的加速器工作時,進氣通路103的節(jié)氣門104打開,由渦輪增壓器101的壓縮機l〇la壓縮后的空氣(以下稱為增壓空氣)在內(nèi)部冷卻器105流動并被朝發(fā)動機102輸送。此時,閥100閉閥。
[0035]在該壓縮機101a的同軸上安裝有渦輪101b,發(fā)動機102的廢氣在排氣通路106流動而使渦輪l〇lb旋轉,由此壓縮機101a也旋轉。此外,在排氣通路106設置有調(diào)整廢氣的壓力的廢氣旁通閥107。
[0036]在圖3所示的加速器不工作時,節(jié)氣門104關閉,增壓空氣滯留于進氣通路103。如果增壓空氣滯留,則存在渦輪增壓器101、發(fā)動機102以及進氣通路103的配管等破損的可能性,因此使閥100開閥而連通空氣旁通通路108,使增壓空氣從壓縮機101a的下游側朝上游側逃逸。
[0037]其次,參照圖4A、圖4B對閥100的動作方法進行說明。
[0038]如圖4A、圖4B所示,閥100借助螺釘20被安裝于車輛側的空氣旁通通路108的配管。此外,在閥100的連接器11a連接有車輛側的電源109。另一方面,空氣旁通通路108的配管內(nèi)表面的一部分成為閥座l〇8a。
[0039]該閥100使用電磁閥的原理,如圖4B所示,當電源109接通時,通過端子10朝線圈9流動電流,線圈組件5內(nèi)成為電磁鐵,插棒式鐵心15被朝芯部7側吸引。插棒式鐵心15 —邊由管12引導一邊朝芯部7側移動,由此,安裝于該插棒式鐵心15的閥組件14動作,閥芯16從閥座108a分離,增壓空氣朝進氣側逃逸。
[0040]當電源109斷開時,如圖4A所示,閥組件14由彈簧13施力而保持閥芯16被按壓于閥座108a的狀態(tài),空氣旁通通路108被封閉。
[0041]此處,圖5A中示出閥芯16的剖視圖,圖5B中示出A向視圖。
[0042]若增強彈簧13的作用力,以免當空氣旁通通路108的增壓高時閥芯16被增壓推起而自動開閥,則為了開閥而需要超過該作用力的較大的電磁吸引力,必須增大線圈9的尺寸。
[0043]在本實施方式1中,為了防止線圈9的尺寸擴大,如圖5A、圖5B所示在閥芯16形成用于導入增壓的壓力平衡孔16c,將外部空間22的增壓送入內(nèi)部空間21,使閥芯16前后的壓力為同等程度。
[0044]圖6是將圖4A中用虛線包圍的部分放大后的圖,示出當加速器工作時閥組件14閉閥的狀態(tài)。
[0045]如圖4A所示,當加速器工作時,朝閥芯16的下表面施加有增壓。此時,如圖4A以及圖6所示,外部空間22的增壓空氣通過壓力平衡孔16c朝內(nèi)部空間21流動而推壓密封部件18,由此,被推壓的密封部件18遍及整周與突出部lb的密封面lc密接,堵塞殼體1與閥芯16之間的間隙,減少從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