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蜂巢式擋土墻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86732閱讀:6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蜂巢式擋土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蜂巢式擋土墻,特別是涉及一種施工便利、并能達到美化作用的擋土墻,該擋土墻由六角柱形的擋土墻磚堆疊而成,且擋土墻磚內部設有中空的凹槽,于凹槽中可填入泥土以種植植物,而伸出擋土墻磚外的植物枝葉即可綠化擋土墻,而達到美化的作用。
為了提高山區(qū)人民的生活質量及縮短往返各省市的時間,在各山區(qū)開發(fā)有大大小小的公路。但開發(fā)過后的山壁上,由于松軟的土質關系,以及陡峭的山勢,使得泥土、石塊極易滾落砸傷路上的行車。于是,為提高行車安全,在土質較松軟的山壁常以混凝土灌注成一面擋土墻,以防止發(fā)生崩塌事件。但現有這種擋土墻的施工方式為先鋪設一層排水性良好的碎石層于山壁上,并自碎石層中預先插置數根突出的排水管,再于碎土層外架設鋼筋,然后灌注一層混凝土而構成。
由此可知,現有擋土墻的筑設必需經過鋪設碎土層、預埋排水管、架設鋼筋及灌注混凝土等過程,其施工程序頗為繁瑣,而且當藉以排出雨水的排水管阻塞時,蓄積于山壁及擋土墻間的雨水將會沖垮擋土墻而引起崩塌事件。
另一方面,由于整面擋土墻是以混凝土灌注而成的,其表面無法供植物生長,故人們所見到的擋土墻皆是一大片灰色的混凝土墻,了無生趣,而在環(huán)伺的青山當中亦顯得特別突兀。
由上述可知,現有以混凝土鋪設的擋土墻較不堅固,且無法達到綠化、美化的視覺效果。
為改善上述缺失,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堅固、施工方便且便于綠化的蜂巢式擋土墻。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這樣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堆疊在一起的六角柱狀的擋土墻磚,各擋土墻磚的端角處分別設有可互相嵌設的凸柱及嵌槽。
而且,在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中,所述六角柱狀的擋土墻磚的一對相對的端角處可設有凸柱,而其余端角處則設有可與所述凸柱嵌設的嵌槽,且擋土墻磚的所述凸柱以下的三個周壁與其兩個端面圍成一凹槽,其中一端面上方設有一朝上開口的缺口,該缺口貫穿連通凹槽及擋土墻磚的外部;另于擋土墻磚的兩端面上分別設有邊長較短的排水凸塊。
而且,在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可設有貫穿的排水孔。
而且,在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中,設于端面外的排水凸塊的高度可為另一排水凸塊的高度的一半。
而且,在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中,所述端面的頂邊可設有排水槽,且排水槽的底緣高于所述缺口的底緣。
而且,在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中,在排水凸塊的底邊可設有排水槽。
實施上述技術構思以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蜂巢式擋土墻結構具有下列諸項優(yōu)點1.施工容易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只要于山壁上鋪設一層不織布,再層層堆疊擋土墻磚即可,其比需經過鋪設碎土層、架設鋼筋、灌漿等手續(xù)的現有擋土墻施工更為方便。
2.架構穩(wěn)固由于相互堆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各擋土墻磚是呈多邊形設計,故當其中一個擋土墻磚受到作用力時,其必通過其斜面將力平均分布于下方與其相鄰的各擋土墻磚上,從而達到分散壓力的目的,使整面擋土墻的架構極為穩(wěn)固。
3.可綠化、美化擋土墻面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擋土墻磚內可栽種植物,植物的枝葉并可伸出擋土墻磚外,以遮蓋灰色的擋土墻面,故可達到綠化、美化的目的。
4.排水性良好由于擋土墻磚上排水凸塊間留有排水道,雨水及地下水可從這些排水道流通而匯集至排水管再排入排水溝內,故可實現良好的排水性。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擋土墻磚的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堆疊兩塊擋土墻磚的外觀實施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堆疊擋土墻磚以構成擋土墻的平面實施例圖。
圖4為在本實用新型中種植植物的平面剖面實施例圖。
請參閱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蜂巢式擋土墻,主要是由六角柱形的擋土墻磚10堆疊而成的。該擋土墻磚10具有六角形的兩端面101、102,兩端面101、102之間有三個周邊連接在一起,而形成一開口朝上的凹槽13。凹槽13底部設有貫穿的排水孔17。兩端面101、102相連周邊中的其中兩個的自由側為相對的兩端角,在該端角上設有圓形凸柱11,而端面101、102的其余端角處則設有弧形嵌槽12,該嵌槽12用于與另一擋土墻磚10的凸柱11嵌設配合。另外,設于端面102上的嵌槽12為貫穿形態(tài),而設于端面101上的嵌槽12的末端則設有擋緣121。在端面101上方設有一朝上開口的缺口14,該缺口14貫穿連通凹槽13及擋土墻磚10外部,以使種植于凹槽13內的植物可自該缺口14中伸出。在另一端面102的頂邊貫通設有一排水槽103,以供水流入凹槽13內。排水槽103的底緣高度高于缺口14的底緣高度。另外,在擋土墻磚10的端面102外側還設有一邊長短于端面102的排水凸塊151,該排水凸塊151底邊凹設有一排水槽152。當擋土墻磚10相堆疊起來以后,該排水槽152恰與設于另一擋土墻磚的端面102頂邊的排水槽103對合而組成較大的空間以利排水;另一端面101外側亦設有一排水凸塊15,該排水凸塊15高度約為排水凸塊151的一半,且部分截斷缺口14,而形成缺口14的底緣。
本實用新型的堆疊方式如圖2所示。當堆疊擋土墻磚時,兩兩擋土墻磚10的凸柱11及嵌槽12相互嵌設在一起,且凸柱11的一端被設于嵌槽12前端的擋緣121所擋住,使得擋土墻磚10不致往前移動。另一方面,由于排水凸塊151的邊長較端面102短,故組合以后,兩兩排水凸塊151間會留有間距,從而形成供水流通的排水道16。
當欲堆疊上述的擋土墻磚10以構成整面擋土墻1時,請參閱圖3、4所示,在山壁上鋪設一層不織布30,道路一側則挖設一排水溝50,在排水溝50內預設排水管40,并鋪設一層混凝土20,而后于混凝土20上方依序排列堆疊擋土墻磚10。具體的說是將設有缺口14的端面101朝外設置,且令兩兩擋土墻磚10的凸柱11及嵌槽12互相嵌設、相貼而構成一蜂巢式擋土墻1,并藉擋緣121擋住凸柱11的一端,使得整面擋土墻磚10形成極穩(wěn)固的狀態(tài)。
此種多邊形的堆疊方式除了易于施工以外,其亦具有分散壓力的作用。亦即,每一擋土墻磚10的重力所形成的斜面分力,皆分散施于與其下部三邊相貼的三塊擋土墻磚10上,使得導致擋土墻磚10下滑的斜面分力得到平均分擔,同時整面擋土墻1亦堅固地緊靠一起,不致因某一排擋土墻磚10受到重力而移動時,導致整面擋土墻1的坍塌。
由圖2、4所示可知,由于排水凸塊151的邊長短于端面102,故兩兩排水凸塊151間皆形成排水道16,以供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由于排水凸塊151及山壁間鋪設有不織布,故泥土不會淤塞于排水凸塊151的間隙中,從而可確保水流暢通無阻。而且,流瀉而下的雨水沖擊到排水凸塊151斜面后,會四散開來流向其他排水凸塊151,而得到緩沖并匯集至最底端,再自排水管40排入排水溝50內。而在排水過程中,倘若雨水量過大或是部分排水道16阻塞時,一部分水會自端面102頂邊的排水槽103流入凹槽13內,再自另一端面101的缺口14流出擋土墻1外,而設于排水凸塊151底邊的排水槽152雖不直接與端面102頂邊的排水槽103對合,但仍可增加其排水的空間,并形成一定的緩沖效果。
上述排列堆疊而成的擋土墻1,其朝向山壁的排水凸塊151可部分嵌入山壁內,一方面使山壁的泥土因為受到擠迫而堅實,另一方面又可形成阻擋層,使山壁的泥土不易流失。此外,本實用新型可隨著山勢的不同而改變擋土墻磚10的前后堆疊位置,以使擋土墻磚10的排水凸塊151緊靠于山壁上。
請再參閱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于擋土墻磚10的凹槽13內填置泥土栽種植物,而多余的水份則可自設于凹槽13底部的排水孔17釋出,植物的枝葉可自擋土墻磚10的缺口14伸出,倘若所栽種的植物為藤蔓性植物,則其會于擋土墻10表面攀設生長,以遮蓋灰色的擋土墻1表面,待百花齊放時,與環(huán)伺的青山融為一體,而達到綠化、美化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堆疊在一起的六角柱狀的擋土墻磚(10),各擋土墻磚(10)的端角處分別設有可互相嵌設的凸柱(11)及嵌槽(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柱狀的擋土墻磚(10)的一對相對的端角處設有凸柱(11),而其余端角處則設有可與所述凸柱(11)嵌設的嵌槽(12),且擋土墻磚(10)的所述凸柱(11)以下的三個周壁與其兩個端面(101,102)圍成一凹槽(13),其中一端面(101)上方設有一朝上開口的缺口(14),該缺口(14)貫穿連通凹槽(13)及擋土墻磚(10)的外部;另于擋土墻磚(10)的兩端面(101,102)上分別設有邊長較短的排水凸塊(15,15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的底部設有貫穿的排水孔(1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設于端面(101)外的排水凸塊(15)的高度為另一排水凸塊(151)的高度的一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02)的頂邊設有排水槽(103),且排水槽(103)的底緣高于所述缺口(14)的底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巢式擋土墻,其特征在于在排水凸塊(151)的底邊設有排水槽(152)。
專利摘要一種蜂巢式擋土墻,其由多個六角柱形的擋土墻磚堆疊而成,擋土墻磚相對的兩端角設有凸柱,而其余端角處則設有嵌槽,藉由凸柱及嵌槽的配合及推抵即可相錯堆疊成一面堅固的擋土墻,其施工極為便利;而且擋土墻磚為朝上開口,其內部中空的凹槽可種植藤蔓植物,使得本實用新型在形成堅固的擋土墻以外,尚可達到綠化的目的。
文檔編號E02D29/02GK2221611SQ9520374
公開日1996年3月6日 申請日期1995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林進財 申請人:林進財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