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703513閱讀:669來源:國知局
一種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電解槽,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電解槽需要面積較大的電解面才能達到電解要求,為使水流與電解板和處理膜充分接觸,入水量受到一定量的限制,同時出水口形成滯留域而造成出水困難。由于電極面的大型化、電極表面的白金鍍膜等,使電解裝置成本較大,電極裝置的小型化受到限制。上述原因導致傳統(tǒng)電解裝置電解效果不理想。傳統(tǒng)電解槽一般被用于電解水生成設備的制造上,而多功能電解槽在高濃縮強酸性機能水或高濃縮強堿性機能水的生產(chǎn)、液體的無害化處理、脫鹽處理等應用上,可實現(xiàn)一機多用,這一技術在我國尚屬空白。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電解槽是由外槽、附有復數(shù)電極的板狀外側電極、附有復數(shù)電極的板狀內側電極、內槽、隔斷板、第一孔和第二孔組成。
[0004]所述外槽以周方向形成板狀與底座固定,內周面設有復數(shù)的電極形成外側電極。
[0005]所述外側電極面的對面為處理膜面,處理膜面沿著外側電極面形成U字型,處理膜面固定于外槽之內,外側電極面與處理膜面之間形成單方向水流的空間。
[0006]所述處理膜是指隔膜或離子交換膜,根據(jù)處理液體不同而分開使用。
[0007]所述內槽內面的固定板上設有復數(shù)的電極形成內側電極。
[0008]所述隔斷板將水流空間的第一面進行水流隔斷形成水流隔斷面。
[0009]所述水流空間處理膜的第一面為非透水面。
[0010]所述第一孔設置在水流隔斷面的一側外槽面,所述第二孔設置在水流隔斷面的另一側外槽面。
[0011]所述電解槽電解和電透析可同時進行,對所要處理液進行選擇。電透析是指采用低電流不使其產(chǎn)生電解反應,利用離子交換膜可選擇性的(如陽離子或陰離子)進行離子交換的特點,使溶液中的離子物質分離的技術。由于電解和電透析同時進行的技術還沒有正確的概念,本發(fā)明暫時稱為“電解透析”。
[0012]所述電解槽的內外側電極板不限于平板型,也可是為弧形。液體流路不限于U型,也可是C型或多曲角型。
[0013]所述水流隔斷是指被處理液體流動槽的隔斷,也就是說流動槽的縱向隔斷,隔斷板以鑲嵌方式固定于內外糟之間。
[0014]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根據(jù)處理對象的不同可任意作為出口或入口,一方作為入口時,另一方作為出口。
[0015]所述內槽的內部是電解液的電解室,被處理液體從入口到出口形成流動,內外電極通電時隔膜產(chǎn)生電解透析或電透析,利用本發(fā)明裝置可生產(chǎn)各種用途的電解液,并可使廢液無害化處理和脫鹽(如海水)處理等。被處理液在電解槽內形成U型單方向流動,SP第一孔向第二孔或第二孔向第一孔,被處理液在外側電極和隔膜之間單向流動,在流路內不會形成液體合流或液體滯留。
[0016]所述被處理液在流路內不會形成液體合流或液體滯留,被處理液與電解擔負面接觸面積增大,由于電解擔負面接觸面積增大,完全可以降低設備的體積和重量。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一構造形態(tài)斜視圖。
[0018]圖2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沿F1-F2線的斷面圖。
[0019]圖3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一構造形態(tài)的分解斜視圖。
[0020]圖4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一構造形態(tài)的一部分斷面圖。
[0021]圖5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一構造形態(tài)上蓋、內槽電極、內槽組合體的斜視圖。
[0022]圖6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二構造形態(tài)外槽相關部件與電解槽上蓋、內槽電極、內槽組合體的分解斜視圖。
[0023]圖7是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第二構造形態(tài)的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0025]實施例1
[0026]本發(fā)明第一構造形態(tài)電解槽2,以圖1?圖5進行詳細說明。
[0027]多功能流水式電解槽2的組成:外槽11、復數(shù)電極的外側電極16、封閉組合封閉21、隔斷部40、復數(shù)連接材料41、第一孔48和第二孔49。
[0028]外槽11使用耐腐蝕絕緣合成樹脂材料一體化制成,包括外槽11的底部、周壁13、上部輪緣14。
[0029]底部12為水平板狀,周壁13為(如圖2所示),中空多角形周壁13形成10個面,以13a?13j表示。
[0030]13a?13e形成周壁13的正面,13a?13e的正面?zhèn)缺?3a和13b相互連接,斷面呈V字形向外凸狀型,同樣13d和13e相互連接,斷面呈V字形向外凸狀型。正面兩側外凸部與周壁13c相互連接。
[0031]13h 形成周壁 13 的背面,與 13c 平行。13e、13f、13g、13h、131、13j、13a 呈一定角度相互連接。
[0032]周壁13的正面V字形外凸部分的目的是增大周壁13的內部空間,斷面形成不限于V型,也可是U型、圓弧型、梯形等形狀。
[0033]如圖3所示,輪緣14突出于周壁13,與組合體21組合封閉,輪緣14設有復數(shù)的連接固定槽14a,連接固定槽14a與組合體21的連接固定槽28a相互對應。
[0034]如圖3所示,外側電極16是由鈦金板經(jīng)白金鍍膜而成,各周壁呈四角平板狀,外側電極16的各中央部設有電極連接端16a,外側電極連接端16a在外槽的外端形成電極連接。
[0035]如圖2所示,外側電極16固定于周壁13的內周面,即外側電極16使用粘結方法粘結與側壁13f?13j之上,各外側電極16之間相隔一定距離,每個外側電極16的電極連接端16a通過周壁13的各側壁13f?13j通向電解槽的外部。
[0036]如圖3和圖5所示,組合體21是由內槽22、復數(shù)內槽電極25、上蓋28、第二液入口32、手提把35和密合材料36、37組成。
[0037]內槽22是由角筒狀處理膜23密閉于底板24而形成(如[圖6]所示),內槽22的上端呈開方式。內槽22為四角以上(如六角形)的角筒狀,內槽22的正面22a為非透水性板。
[0038]如圖2所示,除內槽22的側壁22a以外,其他側壁均為處理膜23,占據(jù)了側壁的大部分。處理膜23全部為隔膜或離子交換膜。根據(jù)隔膜使用用途的不同,可使用鈦金鍍膜的聚偏氟乙烯制備的隔膜、氯化乙烯制備的隔膜或多氯化乙烯制備的隔膜。根據(jù)使用用途的不同離子交換膜可使用陽離子交換膜或陰離子交換膜。
[0039]內側電極25是鈦金板經(jīng)白金鍍膜而成,內側電極25的各電極平板設置有棒狀電極端25a,棒狀電極端以上下方向固定于內側電極25的內面,電極端25a上端在電解槽上面露出。如圖2所示,內側電極25使用了 3塊電極板,3塊電極板呈3字形立體排列,固定于內槽22的內部、底板24之上。
[0040]內側電極25的缺口部面向正面,3塊電極板呈直角連接,與側壁22a、處理膜23的兩側壁呈平行設置。
[0041 ] 各內側電極25與處理膜23的間距為5mm?35mm之間,如間距超過35mm,雖然增大電解槽的體積,但電解性能也隨之下降。低于5mm,電解液的循環(huán)抵抗力增加,影響電解性會泛。
[0042]上蓋28使用絕緣耐腐蝕合成樹脂一體化制成,上蓋28與輪緣14重疊密封外槽11,復數(shù)的固定槽14a與復數(shù)的固定槽28a相互對應密閉(如圖3所示)。
[0043]如圖4所示,上蓋28的底面周邊由支撐部29形成凸狀,支撐部29凸狀部與內槽22的形狀完全相同,使內槽22的上端與上蓋28密合連接。如圖3所示,上蓋28設置有電極端25a和同數(shù)的電極空30,使電極端25a伸出上蓋28.
[0044]如圖4所示,上蓋28底面周邊使用密封材料31進行密封處理,密封材料31使用硅酮橡膠材料,形狀與外槽11上端緣部相同,用于上蓋28與外槽11的密封,防止液體外漏。
[0045]第二輸送管63與第二液入口 32連接,通過上蓋28進入槽內,第二液入口 32的下端設置在底板24稍上端。
[0046]液面控制管33貫通底板24,設置在內槽22當中,如圖2所示,內側電極25和側壁22a圍繞在液面控制管33的周圍,液面控制管33的上端接近上蓋28的內面,液面控制管33控制第二液的液面。
[0047]如圖1和圖3所示,提手35固定于上蓋28上方,便于組合體21的組裝和拆卸。
[0048]如圖3所示,密封材料36和密封材料37使用耐腐蝕有彈性的硅酮橡膠材料制成,密封材料36為一體的密封圈,密封材料36組裝在內槽22上端的外緣。密封材料37組裝在內槽22下端的外緣。
[0049]此外,密封材料36和密封材料37將組合體21和外槽11相互密接和支持,使組合體21更加安定,又使流路G的G1和G2完全隔斷。
[0050]如圖3和圖圖5所示,內槽22側壁22a的外面中央部,設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