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字符處理工藝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在塑料外表面實現(xiàn)鏡面字符效果的 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手機作為最主要的移動終端已非常普及,電鍍工藝在手機上也有了廣泛應用,一 般情況下,整面電鍍的工藝并不難,難點在于局部電鍍,特別是一些局部的鏡面字符如一些 標識等,通常是通過保護膜、保護漆等遮蓋,但遮蓋的結果是字符周邊有鋸齒狀,嚴重影響 外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及設備,以解決以往 字符周圈的鋸齒不良及表面亮度不佳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包括在底材上噴涂底漆,在該底材的非電鍍部分印刷水性油墨,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 干后,在底材上進行字符電鍍,并去除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進一步地,上述工藝中,將所述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浸入水以去除所述底材上 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其中,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后,還在該底材上噴涂保護漆。進一步地,在底材上進行所述字符電鍍處理時,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要確定電
鍍層膜厚度。進一步地,底材經過脫脂清洗后再噴涂所述底漆。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鏡面字符處理設備,包括底漆噴涂單元、電鍍單元和水性油 墨處理單元,其中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用于在所述底漆噴涂單元噴涂有底漆的底材的非電鍍部 分印刷水性油墨,以及去除經過所述電鍍單元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
墨;所述電鍍單元,用于在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干后,在底材 上進行字符電鍍。進一步地,上述設備中,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 材浸入水以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進一步地,該設備還包括保護漆噴涂單元;所述保護漆噴涂單元,用于在所述水性 油墨處理單元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后,在該底材上噴涂保護漆。其中,所述電鍍單元,在底材上進行所述字符電鍍處理時,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 要確定電鍍層膜厚度。進一步地,所述底漆噴涂單元,用于在底材經過脫脂清洗后再噴涂所述底漆。
3
本發(fā)明通過印刷水性油墨,結合噴涂和電鍍工藝,從而有效解決了電鍍字符周圈 的鋸齒不良和鏡面字符效果不佳的問題。
圖1是本發(fā)明所提出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例中噴涂底漆和印刷水性油墨示意圖;圖3是本實施例中噴涂PU底漆、印刷水性油墨及電鍍層示意圖;圖4是本實施例中水性油墨溶解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施例中表面處理完成后的鏡面字符。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鏡面字符處理設備,至少包括底漆噴涂單元、電鍍單元和水性油墨處理單元。底漆噴涂單元,用于在底材上噴涂底漆;優(yōu)選的方案中,底漆噴涂單元可以在底材經過脫脂清洗后再噴涂底漆。水性油墨處理單元,用于在底漆噴涂單元噴涂有底漆的底材的非電鍍部分印刷水 性油墨,以及用于去除經過電鍍單元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其中,水性油墨處理單元可以將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浸入水以去除底材上所印 刷的水性油墨。電鍍單元,用于在水性油墨處理單元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干后,在底材上進行字 符電鍍;其中,電鍍單元在底材上進行字符電鍍處理時,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要確定電
鍍層膜厚度。優(yōu)選的方案中,上述設備還包括保護漆噴涂單元,該保護漆噴涂單元,主要用于在 水性油墨處理單元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后,在該底材上噴涂保護漆。下面介紹上述設備所實現(xiàn)的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0 在底材上先噴涂底漆再印刷水性油墨,其中,在印刷水性油墨時,對需 要電鍍字符的部分進行鏤空處理;圖2所示即為噴涂底漆和印刷水性油墨后的示意圖,底材1通常是塑料如PC(聚 碳酸酯)、PC+ABS(聚碳酸酯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聚合物)或者ABS (聚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等,為了增加PUbolyurethane,聚酯)漆的結合力,底材一般要經過 脫脂清洗,使其表面干凈光潔;經過清洗的底材烘干后,再在表面噴涂PU底漆,PU底漆的作 用是增加底材的表面能,同時填平底材表面的凹凸不平,使得電鍍后的鏡面字符更加鮮亮。 一般情況下,PU底漆是透明的,底材可以是透明、不透明或者半透。PU底漆也要經過烘干處 理,烘干后,再在表面印刷水性油墨,我們所需要的字符先鏤空處理,見A區(qū)域,即在印刷的 時候鏤空區(qū)域不印刷油墨,同樣的,水性油墨也要經過烘干處理。步驟200 待水性油墨烘干后,對底材進行電鍍;圖3所示即為噴涂PU底漆、印刷水性油墨及電鍍后的示意圖。其中,待水性油墨 烘干后才可進行電鍍工序,鍍層膜厚可以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要選擇不同厚度。電鍍可以采用蒸鍍或者濺鍍工藝,經過電鍍后,原來鏤空的區(qū)域A被金屬鍍層填上。步驟300 去除水性油墨層;圖4所示即為水性油墨溶解后的結構示意圖。由于所需要的是鏡面字符,故要將 其它不要的鍍層去掉。而水性油墨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可以將電鍍后的產品泡在純凈的水 中約10分鐘,水性油墨即會溶解,得到圖4所示的電鍍層4,也即所需要的鏡面字符。步驟400 對字符表面進行保護處理;圖5所示即為表面處理完成后的鏡面字符。由于鍍層耐性不佳,為了保護字符,需 要對字符表面進行保護處理,具體可以在字符表面噴涂UV(Ultraviolet,紫外線固化)漆, 一般情況下,要對產品整體進行UV噴涂,這樣的好處是噴涂均勻,當然也可以只噴涂字符 區(qū)域。UV具有增亮功能,經過UV噴涂后的字符更加具有金屬光澤,鏡面效果更佳。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在現(xiàn)有噴涂和電鍍工藝的基礎上,在進 非電鍍區(qū)域采用了印刷水性油墨。這樣,后續(xù)利用水來褪去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即可,因此相 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的褪鍍液等化學品,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成本要低得多。另外,由于水性 油墨在10 15秒即可溶于水,且一次性可溶解很多水性油墨,故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生產效 率非常高。同時采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處理字符后鏡面效果更佳。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 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 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在底材上噴涂底漆,在該底材的非電鍍部分印刷水性油墨,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干后,在底材上進行字符電鍍,并去除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浸入水以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后,還在該底材上噴涂保護漆。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底材上進行所述字符電鍍處理時,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要確定電鍍層膜厚度。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底材經過脫脂清洗后再噴涂所述底漆。
6.一種鏡面字符處理設備,包括底漆噴涂單元、其特征在于,該設備還包括電鍍單元和 水性油墨處理單元,其中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用于在所述底漆噴涂單元噴涂有底漆的底材的非電鍍部分印 刷水性油墨,以及去除經過所述電鍍單元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所述電鍍單元,用于在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干后,在底材上進 行字符電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浸入水以去除所述底材上 所印刷的水性油墨。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設備還包括保護漆噴涂單元;所述保護漆噴涂單元,用于在所述水性油墨處理單元去除所述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 墨后,在該底材上噴涂保護漆。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鍍單元,在底材上進行所述字符電鍍處理時,根據(jù)不同鏡面效果的需要確定電 鍍層膜厚度。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噴涂單元,用于在底材經過脫脂清洗后再噴涂所述底漆。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及設備,屬于字符處理工藝技術。本發(fā)明公開的鏡面字符處理工藝包括在底材上噴涂底漆,在該底材的非電鍍部分印刷水性油墨,所印刷的水性油墨烘干后,在底材上進行字符電鍍,并去除字符電鍍處理后的底材上所印刷的水性油墨。本發(fā)明通過印刷水性油墨,結合噴涂和電鍍工藝,從而有效解決了電鍍字符周圈的鋸齒不良和鏡面字符效果不佳的問題。
文檔編號C25D5/48GK101922029SQ201010236648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葉鳴強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