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能夠生產高臭氧濃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15487閱讀:372來源:國知局
一種能夠生產高臭氧濃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臭氧水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生產高臭氧濃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臭氧水機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臭氧制備系統(tǒng):氧氣被輸送入臭氧發(fā)生室,并通過化學方法被轉化為臭氧;

(2)氣液混合裝置:一般為氣液混合罐,即臭氧與水混合的地方

(3)尾氣處理系統(tǒng):對未反應的臭氧進行處理,防止其逸出并污染環(huán)境。

臭氧制備系統(tǒng)制備而成的臭氧在氣液混合裝置中與水混合,制成的臭氧水被輸送出臭氧水機;未反應的臭氧在尾氣處理系統(tǒng)中處理并排放。

目前的小型臭氧水機中一般只設有一個氣液混合裝置,這種臭氧水機生產出來的臭氧水的臭氧濃度遠低于2ppm。如果要使臭氧水的濃度達到2ppm或以上,臭氧水機的需要設置多個氣液混合裝置,導致其體積較大,一般為580×460×930mm。這種臭氧水機不僅會占用較大的生產空間,且在生產、包裝、倉儲、運輸?shù)雀鱾€環(huán)節(jié)都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生產高臭氧濃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機,其體積較小,且能產生臭氧濃度高的臭氧水。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夠生產高臭氧濃度的臭氧水的臭氧水機,其機殼內設有臭氧制備系統(tǒng)、氣液混合裝置和尾氣處理系統(tǒng),所述的機殼上開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進水口、氣液混合裝置和出水口之間依次通過水路管道相連,所述的臭氧制備系統(tǒng)、氣液混合裝置和尾氣處理系統(tǒng)之間依次通過氣路管道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與所述的氣液混合裝置之間還設有射流器,所述的射流器同時與所述臭氧制備系統(tǒng)的臭氧輸出管相連,以對臭氧和水進行第一次混合;經一次混合的臭氧水在所述的氣液混合裝置中與臭氧進行第二次混合。

本臭氧水機在進水口與氣液混合裝置之間增設射流器,以使射流器得到最大的沖集水壓,從而提高射流器的臭氧負吸氣量,為提高所生產的臭氧水中的臭氧濃度奠定了基礎。本臭氧水機使臭氧和水得到兩次混合,得到的臭氧水濃度可高至5ppm。

具體而言,所述的射流器為兩段組合式結構,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的上閥體和下閥體中均設有貫穿所述上閥體和下閥體的水流通道;當所述的上閥體和下閥體組合為射流器時,所述上閥體和下閥體的水流通道相連通,并在其連通處形成負壓腔,所述的負壓腔與臭氧氣嘴相接,所述的臭氧氣嘴連接所述的臭氧輸出管。

在本臭氧水機運行時,水流快速通過上閥體和下閥體的水流通道,并在負壓腔處形成負壓。被負壓吸入的臭氧能夠從負壓腔處迅速進入上閥體的水流通道,與水流進行高效率的混合,形成臭氧水。射流器的兩段組合式結構既簡化了射流器的內部加工工藝,又保證了加工尺寸的精度。

更具體而言,所述的下閥體水流通道為隨水流流動方向逐步變窄的長錐體結構,其下方為廣口,上方為小口,所述的廣口為入水口,所述的小口連通所述的負壓腔。

通過將射流器下閥體水流通道設計為長錐孔結構,射流器具有臭氧負吸量大、臭氧混合效率高的優(yōu)點。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出水口連接帶高壓噴水槍和/或手閥的噴水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進水口和所述的射流器之間設有水流量開關。

在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中,臭氧水機可以在機體內部的進水口附近設置水流量開關,也可以在與出水口相連的出水管設置水槍和/或手閥,也可以同時設置水流量開關和水槍/手閥。水流量開關和水槍/手閥均具有水流探測功能:當其探測到水流經過時,其能夠指示臭氧水機啟動并運行;當其沒有探測到水流經過時,即指示臭氧水機停止運行。通過此設置,臭氧水機可以根據(jù)用戶需要,如果自動啟動或自動停止工作。

具體而言,所述的臭氧制備系統(tǒng)包括干燥裝置、制氧機、臭氧發(fā)生裝置和緩沖裝置,所述的干燥裝置、制氧機、臭氧發(fā)生裝置和緩沖裝置之間依次通過氣路管道相連,所述的緩沖裝置與所述的射流器相連。

干燥裝置對來自氣泵的空氣進行干燥處理。經處理后的干燥空氣進入制氧機;經制氧機處理后,制成的氧氣進入臭氧發(fā)生管并被轉換成臭氧。在臭氧發(fā)生裝置和射流器之間設置緩沖裝置的目的在于:防止射流器中的水回水進入臭氧發(fā)生裝置中。干燥器收集的水分通過與其相連的二位三通電磁閥排出。

在本實用新型推薦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臭氧發(fā)生裝置為具有冷卻水通道的臭氧發(fā)生管,所述的冷卻水通道接在所述的水路管道上。

使用設有冷卻水通道的臭氧發(fā)生管能夠有效預防臭氧發(fā)生管工作時局部溫度過高而導致的運行故障。在上述的實施方案中,水路管道中的水被引入臭氧發(fā)生管的冷卻水通道,作為臭氧發(fā)生管的冷卻水,從而避免引入額外的管道,節(jié)省臭氧水機的體積。由于水路管道中溶解有臭氧的水經過臭氧發(fā)生器的時間非常短,故對水路管道中的水的臭氧濃度幾乎沒有影響。

具體而言,所述的尾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自動排氣閥、氣水分離裝置、尾氣催化裝置和尾氣排氣管,所述的自動排氣閥與所述的氣液混合裝置通過氣路管道相連,并與所述的氣水分離裝置和所述的尾氣催化裝置依次相連,所述的尾氣催化裝置連接尾氣排氣管。

自動排氣閥可以將氣液混合裝置中的臭氧尾氣自動分離出來,分離出的臭氧尾氣在氣水分離裝置中進行處理,使臭氧尾氣里殘留的水與尾氣相分離。尾氣催化裝置中內置有催化劑,以將分離后的臭氧尾氣吸附催化,并通過尾氣排氣管排出臭氧水機。氣水分離器中分離的水進入溢流水水管,被排出臭氧水機。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作以下改進:所述的射流器和所述的氣液混合裝置之間的水路管道上設有水壓保護裝置。

當射流器和氣液混合裝置之間的水路管道的水壓過大時,水壓保護裝置能將多余的水排放到臭氧混合裝置內,以保正臭氧水機的順暢運行,避免發(fā)生事故。

與現(xiàn)有的臭氧水機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臭氧水機的體積較小,僅為396×234×495mm,能夠高效地生產臭氧濃度高達5ppm的臭氧水,與市面上同體積的臭氧水機相比,其生產出的臭氧水濃度高,臭氧水的殺菌除異味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文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臭氧水機的俯視透視圖;

圖2為本臭氧水機的主視透視圖;

圖3為本臭氧水機的左視透視圖;

圖4為本臭氧水機中的射流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進水口;2-水路管道;3-水壓保護裝置;4-臭氧發(fā)生管;5-氣液混合裝置;6-出水口;7-氣路管道;8-制氧機;9-電磁閥;10-氣泵;11-干燥裝置;12-氣水分離裝置;13-排水管;14-尾氣排氣管;15-尾氣催化裝置;16-緩沖裝置;17-射流器;18-上閥體;19-下閥體;20-負壓腔;21-臭氧氣嘴;22-水流通道;23-射流器入水口;24-射流器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臭氧水機的機殼內設有臭氧制備系統(tǒng)、氣液混合裝置5和尾氣處理系統(tǒng),所述的機殼上開有進水口1和出水口6,所述的進水口1、氣液混合裝置5和出水口6之間依次通過水路管道相連,所述的臭氧制備系統(tǒng)、氣液混合裝置和尾氣處理系統(tǒng)之間依次通過氣路管道相連。進水口1與氣液混合裝置5之間還相繼設有水流量開關和射流器17,該射流器17同時與所述臭氧制備系統(tǒng)的臭氧輸出管相連,以對臭氧和水進行第一次混合;經一次混合的臭氧水在所述的氣液混合裝置中與臭氧進行第二次混合。

射流器17為兩段組合式結構,包括上閥體18和下閥體19,所述的上閥體18和下閥體19中均設有貫穿所述上閥體和下閥體的水流通道22。下閥體18的水流通道22為隨水流流動方向逐步變窄的長錐體結構,其下方為廣口,上方為小口,所述的廣口為射流器入水口23。當上閥體18和下閥體19組合為射流器時,所述上閥體和下閥體的水流通道相連通,并在其連通處形成負壓腔20。所述的負壓腔與臭氧氣嘴21和下閥體18的小口相接,臭氧氣嘴21連接臭氧輸出管。

臭氧制備系統(tǒng)包括依次通過氣路管道相連的干燥裝置11、制氧機8、臭氧發(fā)生管4和緩沖裝置16,緩沖裝置16與射流器17相連。臭氧發(fā)生管4具有冷卻水通道的,該冷卻水通道接在所述的水路管道上。射流器17與臭氧發(fā)生管之間的水路管道上設有水壓保護裝置3。

尾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自動排氣閥、氣水分離裝置12、尾氣催化裝置15和尾氣排氣管14,自動排氣閥與氣液混合裝置12通過氣路管道相連,并與氣水分離裝置12和尾氣催化裝置15依次相連,尾氣催化裝置15連接尾氣排氣管14。

本實用新型的臭氧水機的體積為396×234×495mm

本實施例的臭氧水機的工作方式如下:

1.當位于進水口1附近的水流量開關檢測到水流通過時,臭氧水機自動開始工作;

2.臭氧制備系統(tǒng)中的干燥裝置11對通過氣泵泵入臭氧水機的空氣進行干燥處理,并將經干燥的空氣輸入制氧機8進行氧氣制備。制成的氧氣被輸入臭氧發(fā)生管4中被轉換成臭氧,臭氧經緩沖裝置16進入射流器16的臭氧氣嘴21中,并與射流器16中的水進行混合;

3.與此同時,水通過進水口1進入臭氧水機的水路管道中,并隨即進入射流器中與臭氧混合?;旌虾蟮某粞跛ㄟ^水壓保護裝置3進入臭氧發(fā)生管4的冷卻水通道,并隨即進入氣液混合裝置5中與臭氧進行二次混合。經二次混合后的臭氧水通過出水口6離開臭氧水機。

4.未溶解于水中的臭氧尾氣通過與氣液混合裝置5相連的自動排氣閥進入尾氣處理系統(tǒng)的氣水分離裝置12,氣水分離裝置12對臭氧尾氣在進行處理,使臭氧尾氣中殘留的水與尾氣相分離。氣水分離器中分離出的水進入溢流水水管,并被排出臭氧水機;分離出的尾氣進入尾氣催化裝置15中,并被吸附催化處理,最后通過尾氣排氣管14排出臭氧水機。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