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臭氧氧化技術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能力氧化分解污水中部分易氧化物質以去除污染的傳統(tǒng)的水處理技術。目前大多數(shù)用微孔曝氣法,在液體中釋放出直徑50 μπι以下的臭氧微泡,增加臭氧溶解度,從而增強臭氧氧化能力。但是目前使用臭氧微泡凈化污水的裝置易造成污水中的雜質漂浮在水面上,難以清除,而且不能連續(xù)性地進行污水處理,從而影響處理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處理裝置,解決使用臭氧微泡處理污水時污水雜質上浮至水面上,導致清除困難,無法連續(xù)性地進行污水處理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包括連續(xù)處理設備和臭氧液體產生設備,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設備用于產生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所述連續(xù)處理設備箱體、第一注入部分、第二注入部分、分離部分,可連續(xù)處理污水。
[0005]所述箱體的一端設有接收未處理污水的進水口,箱體的另一端設有排放處理后污水的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間通過流道連接。沿著流道方向,污水依次經過第一注入部分、分離部分和第二注入部分,最后從出水口排出。
[0006]所述第一注入部分設有多個第一注入管,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通過第一注入管注入污水中。所述第一注入管為噴射型,第一注入管包括多個噴射口,所述噴射口注入臭氧液體的同時在第一注入部分中產生渦流,機械性破壞污水中污染物的物理結構。在渦流中,臭氧液體與污水混合,臭氧液體中的臭氧微泡吸附污水中的雜質,進一步形成渦流。第一注入部分還設有出液口。污水與臭氧液體混合反應后通過出液口流向分離部分。
[0007]所述分離部分設有與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接觸面,所述接觸面表面設有多個與接觸面方向成一定角度間隔排列的傾斜隔板。污水沿著接觸面向上流動,與傾斜隔板接觸,使得部分的臭氧微泡被傾斜隔板所吸附,污水的雜質攔截于傾斜隔板上。分離過后的污水繼續(xù)流向第二注入部分。
[0008]所述第二注入部分設有多個噴射型的第二注入管,所述第二注入管內包括多個噴射口。所述第二注入管的噴射口噴射的方向與流道上污水流動方向相反。臭氧液體通過第二注入管注入污水中,所述臭氧液體從噴射口射出推動污水往回流動,促使污水中較重的雜質沉淀,而處理后的污水通過第二注入部分,從出水口流出。
[0009]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裝置包括氧氣發(fā)生器、臭氧發(fā)生器、第一微孔擴散室、第二微孔擴散室,用于產生含有臭氧微孔的臭氧液體。所述氧氣發(fā)生器連接臭氧發(fā)生器,所述臭氧發(fā)生器分別連接第一微孔擴散室和第二微孔擴散室,所述第一微孔擴散室連接第一注入管,所述第二微孔擴散室連接第二注入管。分離部分設有第一抽水點,氧氣發(fā)生器產生的氧氣輸送至臭氧發(fā)生器,臭氧發(fā)生器生成臭氧后輸送至第一微孔擴散室,第一微孔擴散室的臭氧與從第一抽水點抽取的水混合形成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第二注入部分設有第二抽水點,氧氣發(fā)生器產生的氧氣輸送至臭氧發(fā)生器,臭氧發(fā)生器生成臭氧后輸送至第二微孔擴散室,第二微孔擴散室的臭氧與從第二抽水點抽取的水混合形成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分別從第一抽水點與第二抽水點處抽取水可維持處理裝置內部水平面一致。
[0010]第二注入部分還可包括去除臭氧的設備,去除從出水口流出前水中含有的臭氧。
[0011]本實用新型通過引入渦流避免雜質上浮至水面,另外通過設置傾斜擋板吸附臭氧微泡,使臭氧微泡形成大氣泡,脫離原本吸附的雜質,使得雜質得以下沉。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0013]其中:10、連續(xù)處理設備,12、箱體,14、進水口,16、出水口,18、第一注入部分,24、第一注入管,26、分離部分,28、接觸面,29、氧氣發(fā)生器,30、臭氧發(fā)生器,32、第一微孔擴散室,33、第一抽水點,34、第二注入部分,36、第二注入管,38、第二微孔擴散室,40、第二抽水點。
[0014]圖2為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的結構側視圖。
[0015]其中:20、出液口。
[0016]圖3為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分離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包括連續(xù)處理設備和臭氧液體產生設備,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設備用于產生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所述連續(xù)處理設備10包括箱體12、第一注入部分18、第二注入部分34、分離部分26,可連續(xù)處理污水。
[0019]所述箱體12的一端設有接收未處理污水的進水口 14,箱體的另一單設有排放處理后污水的出水口 16,所述進水口 14與出水口 16間通過流道連接。沿著流道方向,污水依次經過第一注入部分18、分離部分26和第二注入部分34,最后從出水口 16排出。
[0020]所述第一注入部分18上設有多個第一注入管24,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通過第一注入管24注入污水中。所述第一注入管242為噴射型,第一注入管24內包括多個噴射口,所述噴射口注入臭氧液體的同時在第一注入部分18中產生渦流,機械性破壞污水中污染物的物理結構。在渦流中,臭氧液體與污水混合,臭氧液體中的臭氧微泡吸附污水中的雜質,進一步形成渦流。第一注入部分18還設有出液口 20(如圖2所示)。污水與臭氧液體混合反應后通過出液口 20流向分離部分26。
[0021]所述分離部分26設有與水平方向向上成一定角度的接觸面28,參閱圖3,所述接觸面28的表面設有多個與接觸面28方向成一定角度間隔排列的傾斜隔板。污水沿著接觸面28向上流動,與傾斜隔板接觸,使得部分的臭氧微泡被傾斜隔板所吸附,污水的雜質攔截于傾斜隔板上。分離過后的污水繼續(xù)流向第二注入部分34。
[0022]所述第二注入部分34設有多個噴射型的第二注入管36,所述第二注入管36內包括多個噴射口。所述第二注入管36的噴射口噴射的方向與流道上污水流動方向相反。臭氧液體通過第二注入管36注入污水中,所述臭氧液體從噴射口射出推動污水往回流動,促使污水中較重的雜質沉淀,而處理后的污水通過第二注入部分34,從出水口 16流出。
[0023]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設備包括氧氣發(fā)生器29、臭氧發(fā)生器30、第一微孔擴散室32、第二微孔擴散室38,用于產生含有臭氧微孔的臭氧液體。所述氧氣發(fā)生器29連接臭氧發(fā)生器30,所述臭氧發(fā)生器30分別連接第一微孔擴散室32和第二微孔擴散室38,所述第一微孔擴散室32連接第一注入管24,所述第二微孔擴散室38連接第二注入管36。分離部分26設有第一抽水點33,氧氣發(fā)生器29產生的氧氣輸送至臭氧發(fā)生器30,臭氧發(fā)生器30生成臭氧后輸送至第一微孔擴散室32,第一微孔擴散室32的臭氧與從第一抽水點33抽取的水混合形成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第二注入部分34設有第二抽水點40,氧氣發(fā)生器29產生的氧氣輸送至臭氧發(fā)生器30,臭氧發(fā)生器30生成臭氧后輸送至第二微孔擴散室38,第二微孔擴散室38的臭氧與從第二抽水點40抽取的水混合形成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分別從第一抽水點33與第二抽水點40處抽取水可維持處理裝置10內部水平面一致。
【主權項】
1.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續(xù)處理設備和臭氧液體產生設備,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設備用于產生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所述連續(xù)處理設備包括箱體、第一注入部分、第二注入部分、分離部分,所述箱體的一端設有接收未處理污水的進水口,箱體的另一端排放處理后污水的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間通過流道連接,沿著流道方向,污水依次經過第一注入部分、分離部分和第二注入部分,所述第一注入部分上設有多個用于注入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第一注入管,第一注入管包括多個噴射口,第一注入部分還設有出液口,將污水排入分離部分;所述分離部分設有傾斜的接觸面,所述接觸面的表面設有多個呈間隔排列的傾斜隔板;所述第二注入部分上設有多個用于注入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的噴射型的第二注入管,所述第二注入管內包括多個噴射口,所述第二注入管的噴射口噴射的方向與流道上污水流動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注入部分連接出水口 ;所述分離部分設有抽水至第一微孔擴散室的第一抽水點,所述第二注入部分設有抽水至第二微孔擴散室的第二抽水點。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液體產生設備包括氧氣發(fā)生器、臭氧發(fā)生器、第一微孔擴散室、第二微孔擴散室,所述氧氣發(fā)生器連接臭氧發(fā)生器,所述臭氧發(fā)生器分別連接第一微孔擴散室和第二微孔擴散室,所述第一微孔擴散室連接第一注入管,所述第二微孔擴散室連接第二注入管,所述第一微孔擴散室還與第一抽水點相連,所述第二微孔擴散室還與第二抽水點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臭氧微泡污水連續(xù)處理裝置,包括箱體、第一注入部分、第二注入部分、分離部分。所述箱體的兩端設有通過流道連接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沿著流道方向,污水依次經過第一注入部分、分離部分和第二注入部分,所述第一注入部分和第二注入部分分別設有多個用于注入含有臭氧微泡的臭氧液體的噴射型的第一注入管和第二注入管。所述分離部分設有傾斜的接觸面,所述接觸面的表面排列有多個傾斜隔板。本實用新型通過引入渦流避免雜質上浮至水面,另外通過設置傾斜擋板吸附臭氧微泡,使臭氧微泡形成大氣泡,脫離原本吸附的雜質,使得雜質得以下沉。
【IPC分類】C02F1-24, C02F1-78
【公開號】CN20447436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62216
【發(fā)明人】黨曉俊
【申請人】西安啟澤環(huán)??萍加邢薰?br>【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