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及其運行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境保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及其運行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土壤快速滲濾利用生態(tài)學原理與環(huán)境工程技術,實現污水的再生與循環(huán)利用,以實現中水回用的目的。其運行方式為,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良好滲濾性能的土壤表面,污水在向下滲透過程中由于植物根系吸收,土壤過濾,以及生物氧化、硝化和還原等一系列作用,對污水中有機物、氮、磷等物質進行轉化利用,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傳統(tǒng)的快速滲濾土地處理系統(tǒng)用水槽布水存在以下缺點:靠近植物根系,影響植物扎根,不利于植物生長;溢流布水,污水中雜質沉積于布水槽底部,不利于大顆粒沉淀的去除,長期積累易造成布水管的堵塞,污水處理效果低。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及其運行方法。該系統(tǒng)適用范圍廣,可用于河道及生活污水的凈化。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由池體、土壤、布水系統(tǒng)和植物部分組成;所述池體為砼體,底部做防滲處理,內填砂壤土并堆出砂柱;所述池體為長方體,高度70-90cm,長寬比為(1.4-1.6):1.0,底部坡度3_5% ;所述布水系統(tǒng)包含進水管、滴灌管、和排水管,所述進水管設置于池體一端上部,并與滴灌管連通,進水管安裝有閥門;所述滴灌管直徑4-6cm,孔徑0.5cm,兩滴灌孔中心間距30_35cm ;所述滴灌管倒置,即滴灌孔向下,避免顆粒污染物沉積堵塞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為軟體,置于土壤表層,或埋于土壤中;滴灌管下方15cm_25cm (優(yōu)選20cm)處設置砂柱,直徑25_30cm,高35_40cm,選用河砂為填料,于進水管對側端下部設置安裝有閥門的排水管,并于排水口處堆放礫石,防止堵塞。
[0006]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的運行方法:污水通過進水管輸入,均勻輸入每個滴灌管中,由下部滴灌孔滴入系統(tǒng),通過土壤、植物及微生物作用對污水進行處理,已凈化的水由排水管排出。
[000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8](I)該系統(tǒng)適用范圍廣泛,操作簡單,構筑成本較低。
[0009](2)滴灌倒置,避免了布水過程中顆粒污染物在布水管中的沉淀,使廢水得到充分處理。同時,滴水可有效防止土壤板結,并有利于植物生長。
[0010](3)砂壤土并堆出砂柱,砂壤土的顆粒粒徑大小適合污水中物質的沉降,起到了很好的過濾作用,加快污水的處理過程,提高了滲濾效率,同時砂柱可有效防止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土壤的阻塞。
[0011](4)池體為砼體,底部做防滲處理,這樣有效的防止了污水從底部滲透,從而使系統(tǒng)能夠高效的運行。
[0012](5)砂柱設置在滴灌管的下部,污水通過進水管、滴灌管的滴管孔首先經過砂柱的滲濾,然后進入砂壤土,最后經過堆放礫石排水口排出,在有效防止阻塞的同時,達到三重滲濾的效果,防止堵塞排水管。
[0013](6)本發(fā)明運行時,污水經滴管管的滴管孔滴入該系統(tǒng)中,經過砂壤土的吸附、截留作用和植物、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去除,凈化后的污水通過集水管收集,排出。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實施例1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實施例1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剖面圖。
[0016]其中:1、池體;2、進水管;3、出水管;4、滴灌管;5、滴灌孔;6、植物;7、砂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2所示,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由池體1、植物6以及布水系統(tǒng)組成。先構筑池體1,池體I為砼體,長寬比為1.5:1.0,高75cm,池底做防滲處理(防滲層),坡度3%,便于排水。內填充砂壤土,同時,為防止堵塞,池體I內部設置砂柱7,由河砂堆成,高35cm,圓柱直徑25cm。池體I上方種植植物6,并于土壤表層位置布置軟體滴灌管4,與進水管2連接。滴灌管4直徑4cm,橫向布置于池體I。滴灌管4倒置,即滴灌孔5向下,孔徑0.5cm,兩孔中心間距36cm,防止廢水中顆粒物質沉積,并有利于植物生長。排水管3附近放置礫石,防止出水口堵塞。
[0019]使用時,通過進水管2輸入需要處理的廢水。水由進水管2流入布水系統(tǒng)進行布水,由滴灌孔5流出下滲進入土壤層進行滲濾。砂柱7截留沉淀物,有效防止堵塞,保證下滲順利進行。經土壤、微生物及植物作用進行凈化。經滲濾系統(tǒng)處理過的水由排水管3輸出。
[0020]實施例2
[0021]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池體長寬比為1.4:1.0,高80cm。為確保冬季順利運行,滴灌管4外包橡膠膜。
[0022]其余均同實施例1。
[0023]實施例3
[0024]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池體長寬比1.6:1.0,高70cm,池底坡度4%。滴灌管4埋于土壤層下1.5cm處。
[0025]其余均同實施例1。
[0026]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內。
【主權項】
1.一種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其特征是,由池體、土壤、布水系統(tǒng)和植物部分組成;所述池體內填砂壤土并堆出砂柱;所述布水系統(tǒng)包含進水管、滴灌管、和排水管,所述進水管設置于池體一端上部,所述排水管設置于進水管對側下部,所述排水口處堆放礫石,所述進水管與滴灌管連通;所述滴灌管倒置,所述滴灌管下方設置所述砂柱,所述植物種植于池體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池體為砼體,底部做防滲處理。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池體為長方體,高度70-90cm,長寬比為(1.4-1.6):1.00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池體底部坡度為3-5%。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進水管安裝有閥門。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滴灌管直徑4-6cm,孔徑0.5cm,兩滴灌孔中心間距30-35cm。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滴灌管為軟體,置于土壤表層,或埋于土壤中。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砂柱直徑25-30cm,高35_40cm,設置于滴灌管下方15cm_25cm。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砂柱選用河砂為填料。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的運行方法,其特征是,污水通過進水管輸入每個滴灌管中,由滴灌孔滴入系統(tǒng),通過土壤、植物及微生物作用對污水進行處理,已凈化的水由排水管排出。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防堵塞滴灌布水式土壤快速滲濾系統(tǒng)及其運行方法,由池體、土壤、布水系統(tǒng)和植物部分組成;內填砂壤土并堆出砂柱;進水管設置于池體一端上部,排水管設置于進水管對側端的下部,進水管與滴灌管連通;滴灌管倒置,滴灌管為軟體;滴灌管下方設置砂柱,并于排水口處堆放礫石,防止堵塞,植物種植于池體內。該系統(tǒng)適用范圍廣泛,操作簡單,構筑成本較低。滴灌倒置,避免了布水過程中顆粒污染物在布水管中的沉淀,使廢水得到充分處理。同時,滴水可有效防止土壤板結,并有利于植物生長。砂柱可有效防止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土壤的阻塞。
【IPC分類】C02F3/34, C02F3/32
【公開號】CN105060496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20123
【發(fā)明人】張建, 康妍, 張成祿, 郭子彰
【申請人】山東大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