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鋼殼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
背景技術:
電池鋼殼的生產工序包括沖切、拉延、切邊、磨邊、電鍍、清洗等步驟,現有技術中的電鍍、清洗、干燥過程中的電池鋼殼均為無序狀態(tài),特別是電池鋼殼滾鍍過程中,小批量的鋼殼在翻轉的滾鍍筒中持續(xù)運動,利用鋼殼之間的接觸連接實現陰極導電,零件與零件間相互拋磨,可使粗大的晶體在零件表面不能長大,因此得到的鍍層細致、柔和、顏色均勻,表面有很高的光潔度。但是,電池鋼殼在滾鍍過程中電池鋼殼缺乏潤滑油的保護,口部與鋼殼側面及端面之間的動摩擦容易導致鋼殼表面較長的劃痕。另外,鋼殼的鍍后清洗干燥過程同樣存在上述現象,干燥過程中的離心脫水會增加鋼殼之間以及鋼殼與離心轉動件的相互作用力,直接導致了產品良率的下降。鍍后清洗需要采用流動的水體清洗,因此清水的消耗量較大。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電池鋼殼電鍍裝置以及其部件機構進行結構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電池鋼殼端面劃傷少、節(jié)水節(jié)能的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
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豎向柜式的機殼,機殼的一側面設置有柜門,機殼內腔中可拆卸設置有鋼殼支架;鋼殼支架包括U形架和若干個鋼殼載盤,若干個鋼殼載盤平行且相頂壓設置在U形架的兩平行面之間;鋼殼載盤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盤面和第二盤面,第一盤面上設置有用于套設電池鋼殼的凸柱;凸柱為空心柱,或者凸柱旁固定設置有噴管;鋼殼載盤內設置有布料腔,布料腔與空心柱或噴管連通并在第二盤面上設置有朝向相鄰鋼殼載盤凸柱的噴射口,布料腔的進料口與機殼的清水進口和進風口相通。
U形架的兩平行面與相鄰的鋼殼載盤之間通過緊固件可拆卸式固定連接,例如緊固螺栓。另外,鋼殼支架裝配狀態(tài)下,電池鋼殼第一盤面與相鄰電池鋼殼第二盤面的間距大于鋼殼的長度,且電池鋼殼第一盤面上凸柱的頂端與相鄰電池鋼殼第二盤面的間距略大于電池鋼殼封閉端面的厚度。
為了方便鋼殼支架的裝配,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機殼頂面和底面的內表面設置有插槽,U形架的兩平行面插接設置在插槽中。
為了保證鋼殼載盤之間的裝配穩(wěn)定,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第一盤面和第二盤面上設置有相配合且位置一一對應的定位件。
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定位件為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柱設置在第一盤面上,定位孔設置在第二盤面上。
為了便于清洗廢液的排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鋼殼載盤傾斜設置在機殼內腔中。機殼的底端設置有出液口。
為了使鋼殼支架能直接用于電池的掛鍍,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凸柱的周向側面突出設置有導電環(huán),鋼殼載盤周向側面設置有導電掛鉤,導電掛鉤用于與掛鍍設備的導電掛架連接,導電掛鉤通過鋼殼載盤內的導電元件與導電環(huán)連接。
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為,機殼內腔中設置有清水管和風管,清水管與清水進口連接,風管與進風口連接,清水管和風管均與三通電磁閥連接,三通電磁閥的出料端連通有若干根支管,支管的出料端設置有與布料腔進料口連接的快裝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該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結構簡單合理,通過利用鋼殼支架實現電池鋼殼有序排列,并在鋼殼載盤上設置用于清洗和干燥的噴管,不僅避免了鋼殼之間的碰撞,還能達到節(jié)能節(jié)水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鋼殼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中鋼殼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殼;2、柜門;3、U形架;4、鋼殼載盤;5、第一盤面;6、第二盤面;7、凸柱;8、噴管;9、布料腔;10、噴射口;11、定位柱;12、定位孔;13、清水進口;14、進風口;15、清水管;16、風管;17、三通電磁閥;18、支管;19、快裝接頭;20、插槽;21、導電環(huán);22、導電掛鉤;23、導電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和2所示,實施例1的鍍后鋼殼清洗干燥一體機,包括豎向柜式的機殼1,機殼1的一側面設置有柜門2,機殼1內腔中可拆卸設置有鋼殼支架;鋼殼支架包括U形架3和若干個鋼殼載盤4,若干個鋼殼載盤平行且相頂壓設置在U形架3的兩平行面之間;鋼殼載盤4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盤面5和第二盤面6,第一盤面5上設置有用于套設電池鋼殼的凸柱7;凸柱7為空心柱;鋼殼載盤4內設置有布料腔9,布料腔9與空心柱或噴管8連通并在第二盤面6上設置有朝向相鄰鋼殼載盤凸柱的噴射口10,布料腔9的進料口與機殼1的清水進口13和進風口14相通。
機殼頂面和底面的內表面設置有插槽20,U形架的兩平行面插接設置在插槽20中。
第一盤面5和第二盤面6上設置有相配合且位置一一對應的定位件。
定位件為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定位柱11設置在第一盤面5上,定位孔12設置在第二盤面6上。
機殼內腔中設置有清水管15和風管16,清水管15與清水進口13連接,風管16與進風口14連接,清水管15和風管16均與三通電磁閥17連接,三通電磁閥17的出料端連通有若干根支管18,支管18的出料端設置有與布料腔9進料口連接的快裝接頭19。
實施例2
如圖3和4所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凸柱7旁固定設置有噴管8。
鋼殼載盤4傾斜設置在機殼1內腔中。
凸柱7的周向側面突出設置有導電環(huán)21,鋼殼載盤周向側面設置有導電掛鉤22,導電掛鉤22用于與掛鍍設備的導電掛架連接,導電掛鉤22通過鋼殼載盤內的導電元件23與導電環(huán)21連接。
使用時,實施例1僅可用于電池鋼殼的清洗干燥,實施例2中的鋼殼支架可通過升降轉移機構分別配合設置在掛鍍設備中和清洗烘干一體設備中,有助于實現流水線作業(yè)。
實施例1可通過帶有吸盤的機械手實現整盤鋼殼載盤的轉移。
使用時,首先采用氣流將多余的電鍍殘液吹離鋼殼,然后三通閥切換至進水模式,噴灑清洗電池鋼殼,最后在通入氣流(或者熱風)對載盤上的鋼殼進行烘干處理。
實施例2的鋼殼支架首先應用于掛鍍設備中,然后將鋼殼支架轉移至豎向柜式的機殼中完成如上段所述的清洗和烘干。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