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用于空調單元的再冷卻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67492閱讀:29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空調單元的再冷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的披露內容涉及一種用于空調單元的再冷卻器,所述再冷卻器提供了多方 向流。
背景技術
空調單元,如房間空調單元,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使來自蒸發(fā)器的制冷劑進行循環(huán)以便產生用于冷卻房間的冷卻空氣。該制冷劑循環(huán)至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常被安裝 在后部并暴露于外部環(huán)境。冷凝器接收來自風扇的空氣以便將熱量從處在冷凝器中的制冷 劑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底盤收集來自蒸發(fā)器的冷凝水。一些空調單元包括再冷卻器,所述再冷卻器被定位在所述冷凝水內且用于對來自冷凝器熱交換器的受熱的制冷劑進行冷卻。在一個實例 中,再冷卻器包括單個管道,所述管道僅沿一個方向將受熱的制冷劑傳導通過所述冷凝水。 在另一實例中,由多個管道部分提供了多方向制冷劑流;然而,由于空間的限制,這些管道 部分是彼此接觸的,這樣就降低了冷卻效果。進一步地,在這些實例中的每個實例中,再冷卻器通過將所述管道直接固定到底盤上的方式被安裝到空調單元上。該再冷卻器應該被安裝以使得這些管道被適當地定位在 所述底盤中。如果管道被提升而遠離該底盤,則會減輕與冷凝水的接觸,這進一步降低了再 冷卻器的冷卻效果。在一個實例中,使用單獨的塑料安裝套筒將管道直接安裝到底盤上,從 而將管道保持在冷凝水中的適當位置處。從組裝和成本角度來看,這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缺點的再冷卻器。

發(fā)明內容
一種空調單元具有底盤,所述底盤將要收集冷凝水。再冷卻器可被至少部分地浸沒在所述冷凝水內并接收來自冷凝器熱交換器的制冷劑。所述再冷卻器提供了多方向的制 冷劑流。位于冷凝器罩殼上的定位特征被用于將所述再冷卻器保持在所述冷凝水中。在一個實例中,所述再冷卻器至少包括第一管道部分和第二管道部分,所述管道部分使得所述制冷劑能夠沿不同方向流動。所述定位特征被形成為處在所述冷凝器罩殼上 的延伸部并且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協同作用從而將所述再冷卻器保 持在所述冷凝水中。在一個實例中,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通過彎曲管道部分進行連接,所述彎曲管道部分使得制冷劑可改變方向而從由所述第一管道部分限定的第一流向變 為由所述第二管道部分限定的第二流向。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具有非接 觸關系,從而使得在所述制冷劑返回所述蒸發(fā)器之前,可通過所述冷凝水對來自所述冷凝 器熱交換器的受熱的制冷劑進行高效地冷卻。在一個實例中,所述冷凝器罩殼包括罩殼本體,所述罩殼本體具有用以接收風扇的開口。所述定位特征包括從所述罩殼本體的底部部分向外延伸的板。所述板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上表面接觸并且施加向下的力以便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 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壓靠在所述底盤上。


所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下文對目前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將易于理解本發(fā)明的各個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將對該詳細描述的附圖進行簡要說明。圖1是空調單元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包括再冷卻器的圖1所示空調單元的組裝透視圖;和圖3是圖2所示空調單元的一部分的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了空調單元10,所述空調單元具有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盤12和封套 14。底盤12對壓縮機16進行支承,所述壓縮機將制冷劑泵送至冷凝器18。膨脹裝置(未 示出)按已公知的方式被例如布置在冷凝器18上游。膨脹的制冷劑在返回壓縮機16之前 流至蒸發(fā)器20。馬達22使用鼓風機24將空氣吹送通過蒸發(fā)器20,以便提供通過前部格柵 26的冷卻空氣,所述前部格柵例如暴露于內部房間中。在一個實例中,來自蒸發(fā)器20的制冷劑被暴露于外部環(huán)境中。風扇30受到馬達 22的驅動以便將空氣吹送通過冷凝器18,從而將熱量從制冷劑排放到外部環(huán)境中。冷凝器 隔板或冷凝器罩殼32在冷凝器18與風扇30之間提供了密封。在一個實例中,殼體還包括 冷凝器蓋34,所述冷凝器蓋被布置在罩殼32和冷凝器18上以便提供圍繞風扇30的封圍裝置。在一個實例中,蒸發(fā)器隔板或蒸發(fā)器罩殼36被定位在蒸發(fā)器20與分隔件28之 間。鼓風機渦殼頂部38被定位在蒸發(fā)器罩殼36和鼓風機渦殼底部39上以便提供圍繞鼓 風機24的封圍裝置。鼓風機渦殼頂部38與蒸發(fā)器罩殼36協同作用以便為蒸發(fā)器20提供 封圍裝置??刂破?0按已公知的方式與壓縮機16和馬達22連通以便為房間提供所需的經 過調節(jié)的空氣。如圖2-圖3所示,再冷卻器50被安裝在空調單元10內。再冷卻器50接收來自 冷凝器熱交換器的受熱的制冷劑,并且在制冷劑經過所述膨脹裝置之前且在制冷劑返回蒸 發(fā)器20之前在冷凝水中對制冷劑進行冷卻。再冷卻器50提供了處在冷凝水內的多方向制 冷劑流且通過形成于該冷凝器罩殼32上的定位特征52而被保持在適當位置處。再冷卻器50包括使得制冷劑可沿第一方向流動的第一管道部分54和使得制冷劑 可沿不同于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流動的第二管道部分56。彎曲的管道部分58被用于將 第一管道部分54與第二管道部分56連接起來,且被用于將方向從第一方向變?yōu)榈诙较颉?管道部分54、56、58可由單個管道形成或可被形成為彼此連接的獨立的管道部分。在一個實例中,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是大體上直的管道部分,所述 管道部分沿大體上橫向方向進行延伸,即沿穿過空調單元10的寬度的方向進行延伸。在如 圖所示的實例中,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大體上平行于彼此。彎曲管道部分58將直的管道部分連接在一起并因此形成了 U形結構,且彎曲管道部分58形成了 U形的底部,而直的管道部分54和56形成了 U形的腿部。腿部彼此之間具 有不接觸的關系。該直的管道部分,即腿部,之間的不接觸關系增加了熱傳遞面積且提高了 再冷卻器50的冷卻效果。 如上面所述,定位特征52被形成于冷凝器罩殼32上。罩殼32包括罩殼本體60, 所述罩殼本體包括用于接收風扇30的開口 62。如圖3更詳細地示出地,定位特征52包括 在罩殼本體60的底邊緣部分64附近從罩殼本體60向外延伸的延伸部。該延伸部包括大 體上平的板66,所述板在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上進行延伸并與所述第一管 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接觸。臂部部分68用于將板66的相對的邊緣部分70附接到罩殼本體60上。板66被 定位在開口 62的沿橫向向外的位置處,且沿橫向于第一流向和第二流向的方向進行延伸, 所述第一流向和第二流向分別由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限定。板66將向下的力施加在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上。該向下的力將 第一管道部分54和第二管道部分56壓靠在底盤12上。因而,管道部分54、56、58被保持 在冷凝水內以使得與冷凝水的接觸面積最大化。這提高了再冷卻器50的冷卻效果。進一步地,通過在冷凝器罩殼32上使用定位特征52,不再需要設置用于再冷卻器 50的獨立的安裝硬件。這節(jié)省了組裝時間和材料成本。盡管在圖示實例中示出了多個特征的組合,但實現本發(fā)明披露內容的多個實施例 的多個優(yōu)點無需將所有這些特征都組合起來。換句話說,根據本發(fā)明披露內容的一個實施 例設計而成的系統并不一定要包括任一圖中示出的所有特征,也并不一定要包括圖中示意 性地示出的所有部分。此外,一個典型實施例中選定的特征可與其它典型實施例中選定的 特征進行組合。前面的描述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所屬領域技術人員可在不偏離本 發(fā)明披露內容的本質的情況下對所披露的實例作出多種變化和變型。本發(fā)明披露內容的法 律保護范圍僅可通過研究以下權利要求書的方式確定。
權利要求
一種空調單元,所述空調單元包括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凝器;用以收集冷凝水的底盤,所述底盤對所述冷凝器進行支承;與所述冷凝器相關聯的冷凝器罩殼,所述冷凝器罩殼包括定位特征;和再冷卻器,所述再冷卻器可被至少部分地浸沒在所述冷凝水內,所述再冷卻器接收來自所述冷凝器熱交換器的制冷劑流并且在所述冷凝水內提供多方向的制冷劑流,且其中所述定位特征將所述再冷卻器保持在所述冷凝水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再冷卻器至少包括使得所述制冷劑可沿 第一方向流動的第一管道部分和使得所述制冷劑可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流 動的第二管道部分,且其中所述冷凝器罩殼的所述定位特征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 二管道部分協同作用從而將所述再冷卻器保持在所述冷凝水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定位特征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將向 下的保持力施加在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上以便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 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壓靠在所述底盤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冷凝器罩殼包括罩殼本體,所述罩殼本 體具有用以接收風扇的開口,且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板,所述板從所述罩殼本體向外延伸 以便與所述第一管道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板被定位在所述罩殼本體的底部部分處 且在所述罩殼本體的橫向邊緣附近沿橫向向外的方向與所述開口隔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板包括大體上平的本體,所述大體上平 的本體沿大體上橫向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進行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單元,包括第一連接臂部和第二連接臂部,所述第一連 接臂部和所述第二連接臂部從所述罩殼本體延伸出來以便將所述平的本體的相對的邊緣 連接到所述罩殼本體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單元,包括彎曲管道部分,所述彎曲管道部分將所述第 一管道部分連接到所述第二管道部分上以使得制冷劑流可從所述第一方向變?yōu)樗龅诙?方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管道部分與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彼此 之間具有不接觸的關系。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單元,其中通過所述冷凝水對所述再冷卻器中的受熱 的制冷劑進行冷卻,且所述再冷卻器將冷卻的制冷劑傳遞至蒸發(fā)器。
全文摘要
一種空調單元包括再冷卻器,所述再冷卻器可被至少部分地浸沒在收集于底盤中的冷凝水內。所述再冷卻器接收來自冷凝器熱交換器的制冷劑流并且在所述冷凝水內提供多方向的制冷劑流。定位特征被形成于冷凝器罩殼上且被用于將所述再冷卻器保持在所述冷凝水中。
文檔編號F25B47/00GK101802517SQ200780100673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C·A·加西亞, C·A·特謝, L·莫雷斯 L·da, R·沙巴赫, R·西爾瓦 申請人:開利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