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回轉窯爐,尤其涉及一種回轉窯爐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回轉窯爐應用廣泛并且在高溫下工作,其殼體和殼體內部件使用壽命較短,故障率極高,因此常增加冷卻系統(tǒng)以提高回轉窯爐的使用壽命。但由于回轉窯爐直徑較大且工作時旋轉,常規(guī)的方法是采用旋轉接頭將冷卻水輸送至冷卻水腔內,經過換熱 后再經過旋轉接頭排出,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結構復雜,旋轉接頭使用壽命較短,需要經常更換,大大降低了回轉窯爐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回轉窯爐的運行費用。還有一種是采用噴淋的方法,該方法只能對回轉窯爐的殼體進行冷卻,容易污染環(huán)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而且不能對回轉窯爐內的部件進行冷卻,具有極大的局限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的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回轉窯爐部件,包括設置在冷卻回轉窯爐部件上的冷卻水腔,所述冷卻水腔上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外周固定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所述進水管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所述回轉窯爐下方對應所述水斗的位置設有取水槽。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裝置兼做所述回水裝置,所述進水管兼做回水管,所述取水槽兼做回水槽。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冷卻水腔內設有蓄水板。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冷卻水腔內設有蓄水管。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取水槽連接至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回轉窯爐部件,包括設置在冷卻回轉窯爐部件上的冷卻水腔,所述冷卻水腔上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外周固定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所述進水管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所述回轉窯爐下方對應所述水斗的位置設有取水槽;本發(fā)明利用回轉窯爐的回轉特點,利用灌溉用水車原理,將冷卻水加注到冷卻水腔中,結構簡單,不采用其它動力,無相互摩擦部件,使用極為可靠。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中圖I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正下方取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右方回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正下方取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右方回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正下方取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右方回水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正下方取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水斗位于回轉窯爐右方回水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中1-回轉窯爐;2_冷卻水腔;3_進水管;4-水斗;5_取水槽;6_碎渣爪;7-蓄水板;8-蓄水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fā)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回轉窯爐I的殼體,包括設置在回轉窯爐I的殼體上的冷卻水腔2,所述冷卻水腔2被分割成八個冷卻水腔2,所述冷卻水腔2上分別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I外周呈輻狀固定設置的八條進水管3,所述進水管3與對應的所述冷卻水腔2連通,所述進水管3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4,所述回轉窯爐I下方對應所述水斗4的位置設有取水槽5。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裝置兼做所述回水裝置,所述進水管3兼做回水管,所述取水槽5兼做回水槽。當然,根據公知常識,所述回水裝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結構,例如所述進水裝置在回轉窯爐的高處,所述回水裝置在窯爐的低處,所述回水裝置在回轉窯爐的所述冷卻水腔2的低處固定安裝上回水管即可,通過回水管將冷卻水匯集到回水槽,取水槽5和回水槽都與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連接,以保證系統(tǒng)的連續(xù)正常運行,該方案是從本實施例很容易推導出來的,也應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工作時,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所述水斗4在圖2所示位置和狀態(tài)時,所述水斗4位于取水槽5冷卻水中,冷卻水自動加注到所述水斗4中,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所述水斗4中的冷卻水逐漸通過所述進水管3加注到所述冷卻水腔2中,吸收回轉窯爐I的熱量,對回轉窯爐I進行冷卻;當所述水斗4旋轉到圖3位置開口向下傾斜時,冷卻水腔2內的水依靠重力通過所述進水管3逐漸流出至所述水斗4,并從所述水斗4灑落至所述取水槽5。為使所述取水槽5內的水不致溫度過高,所述取水槽5可以另外連接至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是公知的冷卻系統(tǒng),在次不再重復贅述。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伸入至回轉窯爐I內的碎渣爪6,包括設置在冷卻回轉窯爐碎渣爪6內的冷卻水腔2,所述冷卻水腔2上分別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I外周呈輻狀固定設置的八條進水管3,所述進水管3與對應的所述冷卻水腔2連通,所述進水管3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4,所述回轉窯爐I下方對應所述水斗4的位置設有取水槽5。碎渣爪6的結構和功能不是本發(fā)明的重點,而且也不影響本發(fā)明的公開,因此不再詳細介紹。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裝置兼做所述回水裝置,所述進水管3兼做回水管,所述取水槽5兼做回水槽。工作時,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所述水斗4在圖5所示位置和狀態(tài)時,所述水斗4位于取水槽5冷卻水中,冷卻水自動加注到所述水斗4中,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水斗4中的冷卻水逐漸通過所述進水管3加注到所述冷卻水腔2中,吸收碎渣爪6的熱量,對碎渣爪6進行冷卻;當所述水斗4旋轉到圖6位置開口向下傾斜時,冷卻水腔2內的水依靠重力通過所述進水管3逐漸流出至所述水斗4,并從所述水斗4灑落至所述取水槽5。為使所述取水槽5內的水不致溫度過高,所述取水槽5可以另外連接至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是公知的冷卻系統(tǒng),在次不再重復贅述。
·
實施例三如圖7、圖8和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具有相同的用途,結構也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所述冷卻水腔2內設有蓄水板7 ;所述蓄水板7的作用是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當冷卻水依靠重力通過所述進水管3逐漸流出至所述水斗4時,保持部分冷卻水在冷卻水腔2內,不會因部分位置缺少冷卻水而造成回轉窯爐I內的部件燒蝕損壞;隨著回轉窯爐I的旋轉,當冷卻水依靠重力通過所述水斗4和所述進水管3逐漸進入至所述冷卻水腔2時,所述蓄水板7阻擋存留的冷卻水流出并與新的冷卻水混合,以保持冷卻溫度的一致;尤其當回轉窯爐I停止運轉時,所述蓄水板7的作用更為顯著,實施例二則沒有此功能。實施例四如圖10、圖11和圖1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具有相同的用途,結構也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所述冷卻水腔2內設有蓄水管8,所述蓄水管8的外端封閉且內端開口,與所述水斗4的進出水正好相反,其作用的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三完全相同,而且具有比實施例三具有更好的工藝性;為便于理解本實施例,圖13示出了本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圖。如上所述,已經在上面具體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以根據設計要求或其他因素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或者替換,而它們在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回轉窯爐部件,包括設置在冷卻回轉窯爐部件上的冷卻水腔,所述冷卻水腔上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外周固定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所述進水管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所述回轉窯爐下方對應所述水斗的位置設有取水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窯爐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裝置兼做所述回水裝置,所述進水管兼做回水管,所述取水槽兼做回水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窯爐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腔內設有蓄水板。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窯爐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腔內設有蓄水管。
5.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回轉窯爐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槽連接至循環(huán)水冷卻系統(tǒng)。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回轉窯爐冷卻裝置,用于冷卻回轉窯爐部件,包括設置在冷卻回轉窯爐部件上的冷卻水腔,所述冷卻水腔上設有進水裝置和回水裝置,所述進水裝置包括沿回轉窯爐外周固定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所述進水管的外端部安裝有水斗,所述回轉窯爐下方對應所述水斗的位置設有取水槽;本發(fā)明利用回轉窯爐的回轉特點,利用灌溉用水車原理,將冷卻水加注到冷卻水腔中,結構簡單,不采用其它動力,無相互摩擦部件,使用極為可靠。
文檔編號F27B7/38GK102889784SQ2012103910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劉國田, 張明泉, 張大鵬 申請人:濰坊金絲達環(huán)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