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煤灰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國內(nèi)各地的煤質(zhì)差別比較大,因此國內(nèi)許多煤化工企業(yè)要求氣化技術能夠適應各種煤種,尤其是要求氣化技術需適應“三高煤”,但煤質(zhì)的差別同時會帶來氣化爐飛灰含碳量過高(25-40%)的問題。目前工廠對于煤灰水的處理方式主要是經(jīng)真空過濾機除掉大部分水后制成濾餅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工廠煤灰水處理方式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包括平臺一、平臺二、平臺三、吸濾機、真空吸濾裝置、控制柜、濾液罐、濾液栗、皮帶輸送機、粉碎混合料倉、螺旋輸送機、濕灰栗、液壓站和鍋爐,所述平臺一和平臺二均固定設置于平臺三上,所述平臺一位于所述平臺二的下方右端,所述吸濾機固定安裝于所述平臺二頂面,所述控制柜設置于所述吸濾機旁,所述真空吸濾裝置包括吸濾器、真空罐和真空栗,所述吸濾器設置于所述吸濾機的頂面,所述吸濾器和真空栗分別與所述真空罐密閉管道連接;
[0006]所述濾液罐通過管道連接于所述吸濾機的底面,所述濾液栗一端與所述濾液罐管道連接,所述濾液栗的另一端與所述粉碎混合料倉管道連接;
[0007]所述吸濾機的右端設置有料槽,所述料槽下方的平臺一上前后設置有所述皮帶輸送機,所述皮帶輸送機下方的平臺三上固定安裝有所述粉碎混合料倉,所述粉碎混合料倉的底面與所述螺旋輸送機密閉固定連接,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與所述濕灰栗的進料端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的油缸端與所述液壓站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密閉管道連接。
[0008]優(yōu)選的,所述真空罐設置于所述平臺二上,所述真空栗設置于所述平臺三上。
[0009]優(yōu)選的,所述濕灰栗和液壓站均安裝于所述平臺三上。
[001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通過吸濾機過濾、粉碎混合料倉粉碎煤灰混合煤灰和濾液栗送濾液罐內(nèi)的水比例為6:4左右、螺旋輸送機將混合好的煤泥輸送至濕灰栗、液壓站提供壓力帶動濕灰栗將混合好的煤泥輸送至鍋爐二次燃燒,解決了現(xiàn)有工廠煤灰水處理方式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局部放大示意圖A ;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局部放大示意圖B ;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局部放大示意圖C ;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旋轉(zhuǎn)9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數(shù)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8]1.平臺一1.平臺二3.平臺三
[0019]4.吸濾機5.真空吸濾裝置 6.控制柜
[0020]7.濾液罐8.濾液栗9.皮帶輸送機
[0021]a.粉碎混合料倉 b.螺旋輸送機 c.濕灰栗
[0022]d.液壓站e.鍋爐41.料槽
[0023]51.吸濾器52.真空罐53.真空栗。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6]實施例
[0027]如圖1-5所示,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包括平臺一 1、平臺二 2、平臺三3、吸濾機4、真空吸濾裝置5、控制柜6、濾液罐7、濾液栗8、皮帶輸送機9、粉碎混合料倉a、螺旋輸送機b、濕灰栗c、液壓站d和鍋爐e,所述平臺一 1和平臺二 2均固定設置于平臺三3上,所述平臺一 1位于所述平臺二 2的下方右端,所述吸濾機4固定安裝于所述平臺二 2頂面,所述控制柜6設置于所述吸濾機4旁,所述真空吸濾裝置5包括吸濾器51、真空罐52和真空栗53,所述吸濾器51設置于所述吸濾機4的頂面,所述吸濾器51和真空栗53分別與所述真空罐52密閉管道連接;
[0028]所述濾液罐7通過管道連接于所述吸濾機4的底面,所述濾液栗8 一端與所述濾液罐7管道連接,所述濾液栗8的另一端與所述粉碎混合料倉a管道連接;
[0029]所述吸濾機4的右端設置有料槽41,所述料槽41下方的平臺一 1上前后設置有所述皮帶輸送機9,所述皮帶輸送機9下方的平臺三3上固定安裝有所述粉碎混合料倉a,所述粉碎混合料倉a的底面與所述螺旋輸送機b密閉固定連接,所述螺旋輸送機b的另一端與所述濕灰栗c的進料端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c的油缸端與所述液壓站d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c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e密閉管道連接。
[0030]所述真空罐52設置于所述平臺二 2上,所述真空栗53設置于所述平臺三3上。
[0031]所述濕灰栗c和液壓站d均安裝于所述平臺三3上。
[0032]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通過吸濾機4過濾、粉碎混合料倉a粉碎煤灰混合煤灰和濾液栗8送濾液罐7內(nèi)的水比例為6:4左右、螺旋輸送機b將混合好的煤泥輸送至濕灰栗c、液壓站d提供壓力帶動濕灰栗c將混合好的煤泥輸送至鍋爐e 二次燃燒,解決了現(xiàn)有工廠煤灰水處理方式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的問題。
[0033]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臺一、平臺二、平臺三、吸濾機、真空吸濾裝置、控制柜、濾液罐、濾液栗、皮帶輸送機、粉碎混合料倉、螺旋輸送機、濕灰栗、液壓站和鍋爐,所述平臺一和平臺二均固定設置于平臺三上,所述平臺一位于所述平臺二的下方右端,所述吸濾機固定安裝于所述平臺二頂面,所述控制柜設置于所述吸濾機旁,所述真空吸濾裝置包括吸濾器、真空罐和真空栗,所述吸濾器設置于所述吸濾機的頂面,所述吸濾器和真空栗分別與所述真空罐密閉管道連接; 所述濾液罐通過管道連接于所述吸濾機的底面,所述濾液栗一端與所述濾液罐管道連接,所述濾液栗的另一端與所述粉碎混合料倉管道連接; 所述吸濾機的右端設置有料槽,所述料槽下方的平臺一上前后設置有所述皮帶輸送機,所述皮帶輸送機下方的平臺三上固定安裝有所述粉碎混合料倉,所述粉碎混合料倉的底面與所述螺旋輸送機密閉固定連接,所述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與所述濕灰栗的進料端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的油缸端與所述液壓站密閉固定連接,所述濕灰栗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密閉管道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設置于所述平臺二上,所述真空栗設置于所述平臺三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濕灰栗和液壓站均安裝于所述平臺三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huán)流化爐、氣化爐濕煤灰摻燒系統(tǒng),包括平臺二和吸濾機,吸濾機固定安裝于平臺二頂面,濾液罐通過管道連接于吸濾機的底面,濾液泵一端與濾液罐管道連接,濾液泵的另一端與粉碎混合料倉管道連接;吸濾機的右端設置有料槽,料槽下方的平臺一上前后設置有皮帶輸送機,皮帶輸送機下方的平臺三上固定安裝有粉碎混合料倉,粉碎混合料倉的底面與螺旋輸送機密閉固定連接,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與濕灰泵的進料端密閉固定連接,濕灰泵的油缸端與液壓站密閉固定連接,濕灰泵通過管道與鍋爐密閉管道連接。解決了現(xiàn)有工廠煤灰水處理方式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的問題。
【IPC分類】F23K3/00, F23K1/00
【公開號】CN20496282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00160
【發(fā)明人】王標
【申請人】阜陽市恒宇濾材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