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粉塵卸料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料器,特別是涉及一種鍋爐粉塵卸料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鍋爐粉塵卸料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主軸,主軸上通過鍵連接有套管,套管上固定葉輪。而卸料器的葉輪比較容易粘灰、結垢,因此當卸料器使用一段時間后,卸料器將被堵塞,無法卸料。
[000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fā)一種不易堵塞的鍋爐粉塵卸料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易堵塞的鍋爐粉塵卸料器。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鍋爐粉塵卸料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主動軸;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從動軸;所述主動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所述從動軸上設置有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
[0006]所述從動軸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上固定有卸料葉輪;所述卸料葉輪的包括至少三個內凹的弧形葉片;
[0007]所述主動軸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上固定有刮板支架;所述刮板支架上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的末端與所述弧形葉片具有間隙;
[0008]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傳動比與所述弧形葉片的數量相等。
[0009]較佳的,所述刮板通過螺栓固定到所述刮板支架上。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同時可刮掉葉輪上的積灰,從而避免了結垢和堵塞。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鍋爐粉塵卸料器,包括殼體1,殼體I內設置有主動軸2,殼體I內設置有從動軸3。主動軸2上設置有主動齒輪9,從動軸3上設置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10。
[0015]從動軸3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一套管4,第一套管4上固定有卸料葉輪5,卸料葉輪5的包括四個內凹的弧形葉片5a。
[0016]主動軸2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二套管6,第二套管6上固定有刮板支架7,刮板支架7上通過螺栓固定有刮板8,刮板8的末端與弧形葉片5具有間隙,因此刮板8的末端可接近弧形葉片5a。
[0017]主動齒輪9與從動齒輪10的傳動比與需與弧形葉片的數量相等,本實施例中,由于葉片數量為5個,因此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傳動比為5:1。
[0018]鍋爐粉塵卸料器工作時,啟動電機11使主動軸2轉動,從而帶動從動軸3轉動,進而卸料葉輪5轉動,實現卸料。這一過程中,卸料葉輪5每轉動一圈,刮板8則轉動四圈,經過卸料葉片,從而刮掉卸料葉片上的積灰。
[0019]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鍋爐粉塵卸料器,包括殼體⑴;所述殼體⑴內設置有主動軸⑵;其特征是:所述殼體⑴內設置有從動軸⑶;所述主動軸⑵上設置有主動齒輪(9);所述從動軸(3)上設置有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10); 所述從動軸(3)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一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4)上固定有卸料葉輪(5);所述卸料葉輪(5)的包括至少三個內凹的弧形葉片(5a); 所述主動軸(2)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二套管(6);所述第二套管(6)上固定有刮板支架(7);所述刮板支架(7)上固定有刮板⑶;所述刮板⑶的末端與所述弧形葉片(5a)具有間隙; 所述主動齒輪(9)與從動齒輪(10)的傳動比與所述弧形葉片的數量相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爐粉塵卸料器,其特征是:所述刮板(8)通過螺栓固定到所述刮板支架(7)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爐粉塵卸料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主動軸;殼體內設置有從動軸;主動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從動軸上設置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從動軸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上固定有卸料葉輪;卸料葉輪的包括至少三個內凹的弧形葉片;主動軸上通過鍵連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上固定有刮板支架;刮板支架上固定有刮板;刮板的末端與弧形葉片具有間隙;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傳動比與弧形葉片的數量相等。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同時可刮掉葉輪上的積灰,從而避免了結垢和堵塞。
【IPC分類】F23J1-06
【公開號】CN204593410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19989
【發(fā)明人】鄭偉
【申請人】重慶市渝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