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中轉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本發(fā)明人一直致力于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的研發(fā)和改進,并創(chuàng)新提出了通過在垃圾箱內設置壓縮推板的方式實現(xiàn)了垃圾一次性轉運量的提高。本發(fā)明人的公開號為CN203581753U的《一種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和公開號為CN204137697U的《一種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分別解決了原有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適應于向多種車型的垃圾轉運車轉運垃圾的問題和系統(tǒng)油路易損壞的問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還存在以下問題:通常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的垃圾箱是水平設置,垂直升降的,垃圾箱內垃圾在壓縮時,由于該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的壓縮垃圾箱內的垃圾主要為生活垃圾,垃圾內含有水分,垃圾所含水分通過壓縮與垃圾固體部分發(fā)生分離,減小了固體垃圾的含水量和體積,方便了轉運,也減小了轉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但現(xiàn)有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忽視了對被分離出的水分的處理,壓縮垃圾時所分離出的水分會浸出至垃圾箱底部,然后從垃圾箱兩頭未完全封閉的縫隙滲漏到垃圾箱下的地坑內,造成積水污染且不便于處理。另外,垃圾箱中轉站長期處于潮濕的環(huán)境中,使得暴露在外面的機械傳動部件銹蝕加快,出現(xiàn)傳動不靈活的故障等。
[0003]為此,本發(fā)明人申請了申請?zhí)枮?01520380244.7的《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包括設置于地坑內的污水收集裝置和排污軟管,污水收集裝置低于垃圾箱的滲水位置且與之相對應設置,污水收集裝置通過排污軟管與市政污水管網連接。但是,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由于污水收集裝置上設置有污水栗和潛水排污栗,增加了能源消耗和中轉站系統(tǒng)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現(xiàn)有的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污水外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更為環(huán)保的可對污水進行歸集處理的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包括用于容納可升降的垃圾箱的地坑,在垃圾箱內設有壓縮推板,在垃圾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和排污軟管,污水收集裝置低于垃圾箱的滲水位置且與之相對應設置,同時,固定在垃圾箱底部,污水收集裝置通過排污軟管與市政污水管網連接。考慮到垃圾箱本身有升降機構,當轉運壓縮垃圾時,垃圾箱被頂升到地坑上沿的上方較高位置,污水收集裝置的底部隨之升高,重力作用下其中的污水自動排放到市政管網之中,最終至市政污水站進行無害化處理,不需要單獨設置排污栗,降低了成本。排污軟管在垃圾箱升降時可以隨之彎曲活動,不受損害。
[0006]根據垃圾箱通常水平布置的設置方式,所述污水收集裝置包括對應于垃圾箱的兩個端頭布置的第一污水箱、第二污水箱,第二污水箱通過一端管口設置在第二污水箱的底面的集污水管與第一污水箱連接,第二污水箱的箱底位置高于第一污水箱的箱底位置,因此,第二污水箱的污水可隨時通過集污水管自動流向第一污水箱中,不需要另行設置潛水栗,降低了成本。
[0007]所述的第一污水箱、第二污水箱的箱體頂蓋呈下凹形狀,箱體頂蓋上設有過濾網或過濾板。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在地埋式垃圾箱的底部連接安裝污水箱等污水收集裝置,污水收集裝置通過排污軟管與市政污水管網連接,垃圾箱升降機構得到了雙重利用,既實現(xiàn)了避免積水污染,使整個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清潔衛(wèi)生、運轉良好,又節(jié)省了能源,降低了造價。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的主視圖。
[0010]圖2為圖1的A向視圖。
[0011]圖3是圖2中第二垃圾箱的主視圖。
[0012]圖4是圖3的俯視圖。
[0013]圖中標記為:1地坑、2剪刀臂、3頂升油缸、4前門、5前門油缸、6壓縮推板、7壓縮油缸、8鎖門油缸、9第一固定油路、10第二固定油路、11第二活動油路、12第三活動油路、13垃圾箱、14集污水管、16排污軟管、17第一污水箱、18第二污水箱、20過濾網或過濾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收納垃圾箱13的地坑1、用于驅動垃圾箱13升降的剪刀臂2和頂升油缸3以及垃圾箱12上設置的由下至上開啟的前門4和驅動前門4的前門油缸5,還包括豎直設置在垃圾箱13內的壓縮推板6 ;還包括一根驅動壓縮推板6的壓縮油缸7,用于鎖門的鎖門油缸8 ;還包括驅動上述所有油缸的液壓站(圖中未示出)及分別與每個油缸連接的油路,所述油路分為固定在剪刀臂2上并沿剪刀臂2方向設置的固定油路,以及用于連接兩段固定油路之間、或者固定油路與液壓站之間、或者固定油路與油缸之間的活動油路;所述固定油路為兩段,其中一段為沿右下方最靠近地坑1地面的剪刀臂2設置的第一固定油路9,另一段為沿左上方最靠近垃圾箱13底部的剪刀臂2設置第二固定油路10 ;所述第一固定油路9與液壓站之間連接有第一活動油路(圖中未示出),第一活動油路的長度大于第一固定油路9與液壓站之間的最大距離;所述第一固定油路9與第二固定油路10之間連接有第二活動油路11,第二活動油路11的長度大于第一固定油路9與第二固定油路10的最大距離;第二固定油路10與油缸之間連接有第三活動油路12,第三活動油路12的長度大于第二固定油路10與油缸之間的最大距離;所有活動油路均為彎制成螺旋狀的彈性軟管,避免油路在反復升降過程中被損壞。對應于垃圾箱13的后端頭布置有第一污水箱17、對應于垃圾箱13的前端頭布置有第二污水箱18,兩個污水箱均固定連接在垃圾箱13的底板下方,第二污水箱18通過集污水管14與第一污水箱17連接,第二污水箱18的箱底位置高于第一污水箱17的箱底位置,第一污水箱17通過排污軟管16與市政污水管網連接。
[0016]通過污水收集裝置持續(xù)收集從垃圾箱滲出的污水,防止了地坑積水污染,保持垃圾中轉站運行在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下,降低了傳動故障發(fā)生的頻率;積存污水定期清排:在垃圾箱升高時自動轉移到市政污水管網,然后被送到污水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不需要單獨對每一個垃圾中轉站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減小投入。
[0017]所述剪刀臂式頂升結構可設置在垃圾箱底部,不影響垃圾箱的垃圾裝入,且頂升高度可無級調控,以便將垃圾箱抬高至與相應垃圾轉運車車廂底板高度,方便以壓縮推板將垃圾推入垃圾轉運車車廂。
[0018]如圖3、圖4所示,可以將兩個污水箱17、18的箱體頂蓋做成凹面形狀,箱體頂蓋上設有過濾網或過濾板20,過濾網或過濾板20可以是箱體頂蓋的全部或部分,從而既使其污水順利注入,又防止垃圾掉入污水箱內,以免排污軟管16或集污水管14堵塞。
【主權項】
1.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包括用于容納可升降的垃圾箱(13)的地坑(1),在垃圾箱(13)內設有由壓縮油缸(7)驅動的壓縮推板(6),其特征是:在垃圾箱(1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和排污軟管,污水收集裝置低于垃圾箱(13)的滲水位置且與之相對應設置,污水收集裝置通過排污軟管(16)與市政污水管網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污水收集裝置包括對應于垃圾箱(13)的兩個端頭布置的第一污水箱(17)、第二污水箱(18),第二污水箱(18)通過一端管口設置在第二污水箱(18)的底面的集污水管(14)與第一污水箱(17)連接,第二污水箱(18)的箱底位置高于第一污水箱(17)的箱底位置,所述第一污水箱(17)與市政污水管網連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污水箱(17)、第二污水箱(18)的箱體頂蓋呈凹面形狀,箱體頂蓋上設有過濾網或過濾板(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更為環(huán)保的可對污水進行歸集處理的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系統(tǒng),其包括用于容納可升降的垃圾箱的地坑,在垃圾箱內設有壓縮推板,還包括設置于垃圾箱底下的污水收集裝置和排污軟管,污水收集裝置包括對應于垃圾箱的兩個端頭布置的第一污水箱、第二污水箱,第二污水箱通過集污水管與第一污水箱連接,第一污水箱通過排污軟管與市政污水管網連接。能持續(xù)收集從垃圾箱滲出的污水,防止地坑積水污染,保持垃圾中轉站運行在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下,降低傳動故障發(fā)生的頻率;積存的污水在垃圾箱升高時自動轉移到市政污水管網,不需要單獨對每一個垃圾中轉站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減小投入。
【IPC分類】B65F9/00
【公開號】CN20495752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15358
【發(fā)明人】羅南偉
【申請人】瀘州新興環(huán)衛(wèi)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