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9178364閱讀:346來源:國知局
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生產(chǎn)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減震器(Absorber)從產(chǎn)生阻尼的材料這個角度劃分主要有液壓和充氣兩種,還有一種可變阻尼的減震器。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jīng)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還會有往復運動,而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妨礙彈簧正常工作。在關于懸掛系統(tǒng)的改裝過程中,硬的減震器要與硬的彈簧相搭配,而彈簧的硬度又與車重息息相關,因此較重的車一般采用較硬的減震器。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震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沖擊力而扭動的現(xiàn)象)。但是,現(xiàn)有的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存在著功能不夠完善,使用不方便,運作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不是智能化,操作復雜,費時費力,且不耐用的問題。
[0003]因此,發(fā)明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顯得非常必要。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的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存在著功能不夠完善,使用不方便,運作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不是智能化,操作復雜,費時費力,且不耐用的問題。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包括機架,上料盤,振動器,托板,傳送帶結構,智能操控裝置,計數(shù)結構,氣缸,底板和滾輪,所述的上料盤設置在機架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振動器設置在上料盤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托板連接設置在氣缸的上部;所述的傳送帶結構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的表面位置;所述的滾輪設置在底板的底部位置。
[0006]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包括觸控顯示屏,安全指示燈,芯片,啟動開關和外框,所述的安全指示燈通過電性連接設置在觸控顯示屏的上部;所述的芯片設置在觸控顯示屏的底部位置;所述的啟動開關設置在外框的下部位置。
[0007]所述的觸控顯示屏具體采用I個多點電容式液晶觸控顯示屏,有利于操控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從而完善功能多樣性。
[0008]所述的安全指示燈具體采用圓球狀綠色閃爍LED燈,有利于安全提示,方便實用,從而降低維護成本。
[0009]所述的傳送帶結構包括傳送帶和轉軸,所述的傳送帶設置在轉軸的連接位置。
[0010]所述的計數(shù)結構包括位置開關和計數(shù)器,所述的計數(shù)器設置在位置開關的左側位置。
[0011]所述的振動器具體采用I個長方體橡膠振動塊,有利于振動靈活,方便實用,從而達到最佳運作效果。
[0012]所述的滾輪具體采用聚氨酯萬向輪,所述的滾輪具體采用4個,有利于移動方便,使得安全實用,從而省時省力。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廣泛應用于汽車配件生產(chǎn)設備技術領域,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操控裝置,振動器和傳送帶結構的設置,有利于操控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使得省時省力,振動靈活,方便實用,進一步使得達到最佳運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降低維護成本,完善功能多樣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操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
[0017]1-機架,2-上料盤,3-振動器,4-托板,5-傳送帶結構,6-智能操控裝置,61-觸控顯示屏,62-安全指示燈,63-芯片,64-啟動開關,65-外框,7-計數(shù)結構,8-氣缸,9-底板,10-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9]實施例: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包括機架I,上料盤2,振動器3,托板4,傳送帶結構5,智能操控裝置6,計數(shù)結構7,氣缸8,底板9和滾輪10,所述的上料盤2設置在機架I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振動器3設置在上料盤2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托板4連接設置在氣缸8的上部;所述的傳送帶結構5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7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6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7的表面位置;所述的滾輪10設置在底板9的底部位置。
[0021]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6包括觸控顯示屏61,安全指示燈62,芯片63,啟動開關64和外框65,所述的安全指示燈62通過電性連接設置在觸控顯示屏61的上部;所述的芯片63設置在觸控顯示屏61的底部位置;所述的啟動開關64設置在外框65的下部位置。
[0022]所述的觸控顯示屏61具體采用I個多點電容式液晶觸控顯示屏,有利于操控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從而完善功能多樣性。
[0023]所述的安全指示燈62具體采用圓球狀綠色閃爍LED燈,有利于安全提示,方便實用,從而降低維護成本。
[0024]所述的傳送帶結構5包括傳送帶51和轉軸52,所述的傳送帶51設置在轉軸52的連接位置。
[0025]所述的計數(shù)結構7包括位置開關71和計數(shù)器72,所述的計數(shù)器72設置在位置開關71的左側位置。
[0026]所述的振動器3具體采用I個長方體橡膠振動塊,有利于振動靈活,方便實用,從而達到最佳運作效果。
[0027]所述的滾輪10具體采用聚氨酯萬向輪,所述的滾輪10具體采用4個,有利于移動方便,使得安全實用,從而省時省力。
[0028]工作原理
[0029]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利用滾輪10移動,振動器3振動,通過傳送帶結構5傳送,計數(shù)結構7調(diào)控,利用安全指示燈62安全指示,在觸控顯示屏61的配合下,智能操控裝置6智能操控,進一步使得操控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完善功能多樣性,達到最佳運作效果。
[0030]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fā)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包括機架(1),上料盤(2),振動器(3),托板(4),傳送帶結構(5),智能操控裝置(6),計數(shù)結構(7),氣缸(8),底板(9)和滾輪(10),所述的上料盤(2)設置在機架(I)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振動器(3)設置在上料盤(2)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托板(4)連接設置在氣缸(8)的上部;所述的傳送帶結構(5)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7)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6)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7)的表面位置;所述的滾輪(10)設置在底板(9)的底部位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6)包括觸控顯示屏(61),安全指示燈(62),芯片(63),啟動開關(64)和外框(65),所述的安全指示燈¢2)通過電性連接設置在觸控顯示屏¢1)的上部;所述的芯片(63)設置在觸控顯示屏¢1)的底部位置;所述的啟動開關¢4)設置在外框¢5)的下部位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顯示屏(61)具體采用I個多點電容式液晶觸控顯示屏。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指示燈¢2)具體采用圓球狀綠色閃爍LED燈。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送帶結構(5)包括傳送帶(51)和轉軸(52),所述的傳送帶(51)設置在轉軸(52)的連接位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計數(shù)結構(7)包括位置開關(71)和計數(shù)器(72),所述的計數(shù)器(72)設置在位置開關(71)的左側位置。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器(3)具體采用I個長方體橡膠振動塊。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10)具體采用聚氨酯萬向輪,所述的滾輪(10)具體采用4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汽車減震器活塞桿上料裝置,包括機架,上料盤,振動器,托板,傳送帶結構,智能操控裝置,計數(shù)結構,氣缸,底板和滾輪,所述的上料盤設置在機架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振動器設置在上料盤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托板連接設置在氣缸的上部;所述的傳送帶結構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智能操控裝置設置在計數(shù)結構的表面位置;所述的滾輪設置在底板的底部位置。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操控裝置,振動器和傳送帶結構的設置,有利于操控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使得省時省力,振動靈活,方便實用,進一步使得達到最佳運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降低維護成本,完善功能多樣性。
【IPC分類】B65G43/08, B65G27/16, B65G47/04
【公開號】CN20484727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23601
【發(fā)明人】鮑秀梅
【申請人】鮑秀梅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7日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