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彎折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840548閱讀:319來源:國知局
彎折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折疊穿著物品的成品、半成品、材料等的彎折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于圖8(a)所示的衛(wèi)生巾等穿著物品N,向穿著面(第二面)F2預先折入底側片材Bs等。另外,對于該穿著物品N,考慮到便攜性、收納性,通常如圖8(b)所示,沿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加折痕后折疊。
[0003]另一方面,作為所述圖8(b)那樣的折疊方法,公知在吸附有穿著物品N的外表面(第一面)Fl的狀態(tài)下折疊物品從而將穿著物品N折疊的彎折裝置(專利文獻I)。
[0004]在先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JP2002 - 87695A(圖 3)
[0007]在專利文獻I中,將穿著物品在大致三等分的位置的折痕處彎折。因此,最后彎折的折片(第二非夾持部分N2)的端部靠近折疊后的穿著物品的端部,難以粘貼固定膠帶T。
[0008]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I中,為了將固定膠帶T的粘貼位置設定在折疊后的穿著物品的中央附近,從而容易粘貼膠帶T,例如,考慮增長折疊后的第一非夾持部分NI,并且縮短折疊后的第二非夾持部分N2。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折入桿IlA與第一非夾持部分NI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增大,因此,第一非夾持部分NI的端部側容易因穿著物品的反作用力、基體筒的旋轉(zhuǎn)所造成的離心力而上浮。其結果是,在折疊第二非夾持部分N2時,第一非夾持部分NI的端部與第二非夾持部分N2的端部發(fā)生干擾,難以折疊。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9]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彎折裝置,該彎折裝置能夠容易地折疊穿著物品等對象物,在此基礎上,例如能夠以容易進行固定膠帶的粘貼的方式折疊對象物。
[0010]本實用新型的彎折裝置具有安裝為繞支承軸旋轉(zhuǎn)自如的基體筒、以及配置在所述基體筒的外周的彎折單元,將對象物在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折痕與第二折痕處折疊,其特征在于,
[0011]所述彎折單元具備:
[0012]保持基體,其與所述對象物的第一面的一部分相接且保持所述對象物;
[0013]第一彎折構件,其從所述第一面按壓所述對象物的比所述第一折痕靠第一端部側的第一端部側區(qū)域,由此進行以所述對象物的所述第一端部側區(qū)域與所述對象物中的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間的中央?yún)^(qū)域重疊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折痕處折疊所述對象物的第一彎折動作,在所述第一彎折構件越過所述第一折痕與所述第二折痕之間的中央位置而向第二折痕側移動之后,結束所述第一彎折動作;以及
[0014]第二彎折構件,其從所述第一面按壓所述對象物中的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側且比所述第二折痕靠第二端部側的第二端部側區(qū)域,由此進行以所述對象物的所述第二端部側區(qū)域與所述第一端部側區(qū)域重疊的方式在所述第二折痕處折疊所述對象物的第二彎折動作,在比所述第一折痕與所述第二折痕之間的所述中央位置靠第二折痕側的位置,結束所述第二彎折動作。
[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彎折裝置,即使在第一端部側區(qū)域形成為較長的情況下,由于第一彎折構件越過兩個折痕間的中央位置而移動至第二折痕側,因此,能夠利用該第一彎折構件可靠地按壓第一端部側區(qū)域的前端附近,在將第二端部側區(qū)域折彎時,第一端部側區(qū)域的前端不會上浮,無需擔心兩端部側區(qū)域相互干擾。其結果是,能夠容易地折疊對象物。
[0016]另外,由于第二彎折構件在比兩個折痕間的中央位置靠第二折痕側的位置結束彎折動作,因此,在第二端部側區(qū)域處,即便在被第二彎折構件按壓的位置與第二端部之間設置用于粘貼固定膠帶的空間,也能夠使對象物的第二端部與對象物折疊后的狀態(tài)下的端部(第一折痕)充分分離。由此,固定膠帶容易粘貼在對象物的第二端部與對象物的中間部的范圍內(nèi)。
[0017]本實用新型的彎折裝置將對象物在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一折痕與第二折痕處折疊。
[0018]更具體而言,與從第一端部到其附近的第一折痕的尺寸相比,將從位于第一端部的相反側的第二端部到其附近的第二折痕的尺寸設定為較短,
[0019]在以第一折痕和第一端部之間的第一端部側區(qū)域與兩個折痕間的中央?yún)^(qū)域重疊的方式將所述對象物在所述第一折痕處折疊之后,以第二折痕和第二端部之間的第二端部側區(qū)域與所述第一端部側區(qū)域重疊的方式將所述對象物在所述第二折痕處折疊。
[0020]在如此彎折后的情況下,與通過第一彎折動作彎折的第一端部側區(qū)域相比,通過第二彎折動作彎折的第二端部側區(qū)域的長度較短,因此,容易使該第二端部側區(qū)域的端部即第二端部靠近折疊后的狀態(tài)的對象物的中央。其結果是,對于折疊后的狀態(tài)的對象物,在第二端部與中間部的范圍內(nèi)容易粘貼固定膠帶。
[0021]另外,由于第二端部側區(qū)域較短,因此,能夠縮短從被在第二折痕處折疊對象物的彎折構件按壓的位置到第二端部的長度,能夠克服對象物的反作用力、離心力,容易防止該第二端部上浮。其結果是,更容易在對象物的第二端部與對象物的中間部的范圍內(nèi)粘貼固定膠帶。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彎折單元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3]圖2是示出該單元的彎折動作的立體圖。
[0024]圖3是示出彎折裝置的一例的主視圖。
[0025]圖4是示出彎折單元的后視圖。
[0026]圖5是彎折裝置的剖視圖。
[0027]圖6是示出彎折動作的前段的例子的后視圖。
[0028]圖7是示出彎折動作的后段的例子的后視圖。
[0029]圖8是示出穿著物品的一例的立體圖。
[0030]附圖標記說明
[0031]1:彎折單元
[0032]2:旋轉(zhuǎn)體(基體筒)
[0033]10:保持組件
[0034]1a:保持組件的吸附面
[0035]1b:吸附孔
[0036]11:第一彎折桿(第一彎折構件)
[0037]IIP:突出構件
[0038]12:第二彎折桿
[0039]13:按壓板(按壓構件)
[0040]14:第一臂
[0041]15:第二臂
[0042]16:基體組件
[0043]16G:退避槽
[0044]20A:第一控制機構
[0045]20B:第二控制機構
[0046]21a:第一旋轉(zhuǎn)軸
[0047]21b:第二旋轉(zhuǎn)軸
[0048]30:板控制機構
[0049]31:第一滑動件
[0050]31a:第一凸輪槽
[0051]32:第二滑動件
[0052]32a:第二凸輪槽
[0053]40:中空軸(支承軸)
[0054]CL:中空軸40的軸線
[0055]41:固定圓筒
[0056]AO?A7:基體筒2的旋轉(zhuǎn)位置
[0057]Fl:外表面(第一面)
[0058]F2:穿著面(第二面)
[0059]Kl:旋轉(zhuǎn)角度
[0060]K2:旋轉(zhuǎn)角度
[0061]L1:第一距離
[0062]L2:第二距離
[0063]N:穿著物品(對象物)
[0064]NC:夾持部分(中央?yún)^(qū)域)
[0065]NEl:第一端部
[0066]NE2:第二端部
[0067]N1:第一非夾持部分(第一端部側的區(qū)域)
[0068]N2:第二非夾持部分(第二端部側的區(qū)域)
[0069]Pl:待機位置
[0070]P2:按壓位置
[0071]P3:退避位置
[0072]Phl:第一原點位置
[0073]Ph2:第二原點位置
當前第1頁1 2 3 4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