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轎廂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85815閱讀:645來源:國知局
一種轎廂扶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轎廂扶手。



背景技術:

GB7588-2003中規(guī)定:距轎廂地板1.10m高度以下若使用玻璃轎廂,則應在高度0.9m至1.10m之間設置一個扶手,這個扶手應牢固固定,與玻璃無關。

因此,傳統(tǒng)的轎廂扶手機構,尤其是觀光玻璃轎廂扶手機構,當懸臂較大時,扶手會增加落地立柱,由于立柱存在彈性變量,扶手會容易晃動,同時也會影響轎廂使用面積及觀光視覺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轎廂扶手。

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轎廂扶手,包括扶手臂、觀光玻璃、轉接裝置和裝飾柱;所述扶手臂端部固定安裝于轎廂的立柱或內壁;所述扶手臂水平設置,且與觀光玻璃間隔設置,所述轉接裝置穿設于觀光玻璃,且轉接裝置外端與裝飾柱固定連接,轉接裝置內端與扶手臂固定連接。

所述轉接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一轉接件、第二轉接件、第三轉接件和第四轉接件;所述第一轉接件左端與第二轉接件固定連接,右端與裝飾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接件左端與第四轉接件固定連接,右端與第二轉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轉接件左端與扶手臂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轉接件左端設置第一凸臺;所述第二轉接件右端設置第二凸臺;所述第一凸臺內側壁和第二凸臺內側壁相互貼合并通過第一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接件右端設置轉接軸;所述轉接軸穿設于觀光玻璃,且轉接軸和觀光玻璃之間設置有橡膠套;所述第三轉接件左端設置有第三凸臺;所述第二轉接件和第三轉接件通過軸向設置的第二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轉接件右端設置有第四凸臺;所述第三凸臺內側壁和第四凸臺內側壁相互貼合并通過第三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凸臺和/或第二凸臺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設于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三凸臺和/或第四凸臺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設于第二腰形孔。

所述轉接裝置還包括均中空設置的左裝飾套和右裝飾套;所述左裝飾套套設于第三轉接件和第四轉接件;所述右裝飾套套設于第一轉接件和第二轉接件。

所述裝飾柱通過橡膠墊連接轎架立梁;所述裝飾柱上端固定連接于轎頂,下端固定連接于轎底;轎底通過減震器安裝于轎架下梁。

所述裝飾柱弧形設置,且裝飾柱靠向觀光玻璃的一側設置有反光層。

本轎廂扶手適用于大部分電梯轎廂和建筑裝飾,尤其能與觀光轎廂做到完美融合,懸臂較大時也可進行牢固連接。該扶手臂為了滿足電梯國家標準要求,扶手臂中間部分設計了一個轉接裝置,扶手臂不直接與觀光玻璃固定,而是通過轉接裝置穿過觀光玻璃與外側裝飾柱進行固定。當觀光玻璃即使碎裂時,扶手臂也完全能起到保護內部乘客作用。

本轎廂扶手造型簡單,穩(wěn)定性好,外觀美觀,無落地立柱固定,有效地增加轎廂空間的利用率,乘客的視覺效果更加通透。而且,萬一扶手損壞,也可在轎廂內進行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扶手臂100、觀光玻璃200、轉接裝置300、第一轉接件301、第一凸臺301a、第二轉接件302、第二凸臺302a、第三轉接件303、轉接軸303a、第三凸臺303b、第四轉接件304、第四凸臺304a、橡膠套305、第一螺栓306、第二螺栓307、第三螺栓308、左裝飾套309、右裝飾套310、裝飾柱400、橡膠墊401、轎架立梁402、轎頂403、轎底404、減震器405、轎架下梁40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轎廂扶手,包括扶手臂100、觀光玻璃200、轉接裝置300和裝飾柱400。

所述扶手臂100端部固定安裝于轎廂的立柱或內壁。當轎廂只在電梯門旁的側壁設置有觀光玻璃200時,扶手臂100一端固定于轎廂內壁,另一端固定于電梯門旁的立柱。當轎廂只在電梯門對面的側壁設置有觀光玻璃200時,扶手臂100兩端均固定于轎廂內壁。當轎廂三面均設置有觀光玻璃200時,扶手臂100兩端均固定于電梯門旁的立柱。

所述扶手臂100水平設置,且與觀光玻璃200間隔設置,所述轉接裝置300穿設于觀光玻璃200,且轉接裝置300外端與裝飾柱400固定連接,轉接裝置300內端與扶手臂100固定連接。

本技術方案避免扶手臂100直接與觀光玻璃200固定,同時,當觀光玻璃200即使碎裂時,扶手臂100也完全能起到保護內部乘客作用。

所述轉接裝置300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一轉接件301、第二轉接件302、第三轉接件303和第四轉接件304。

所述第一轉接件301右端與裝飾柱400固定連接,左端設置第一凸臺301a;所述第二轉接件302右端設置第二凸臺302a,所述第一凸臺301a內側壁和第二凸臺302a內側壁相互貼合并通過第一螺栓306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凸臺302a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或者第一凸臺301a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螺栓306穿設于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三轉接件303右端設置轉接軸303a;所述轉接軸303a穿設于觀光玻璃200,且轉接軸303a和觀光玻璃200之間設置有橡膠套305。所述第三轉接件303左端設置有第三凸臺303b,所述第四轉接件304右端設置有第四凸臺304a;所述第三凸臺303b內側壁和第四凸臺304a內側壁相互貼合并通過第三螺栓308固定連接。第四凸臺304a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或者第三凸臺303b開設有軸向設置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三螺栓308穿設于第二腰形孔。所述第四轉接件304左端與扶手臂100固定連接。

所述轉接裝置300還包括均中空設置的左裝飾套309和右裝飾套310;所述左裝飾套309套設于第三轉接件303和第四轉接件304;所述右裝飾套310套設于第一轉接件301和第二轉接件302。

安裝本轉接裝置300時,先將第一轉接件301通過螺栓固定于裝飾柱400,接著將第二轉接件302通過第一螺栓306與第一轉接件301固定連接。因為觀光玻璃200和裝飾柱400之間的距離存在浮動,第一腰型孔的設置,用于調節(jié)余量,避免安裝誤差。接著將橡膠套305放置于玻璃孔內,防止轉接裝置與觀光玻璃200直接接觸,起到保護作用。第三轉接件303穿過橡膠套305與第二轉接件302固定連接。然后預先固定在扶手臂100上的第四轉接件304與第三轉接件303通過第三螺栓308固定連接。因為觀光玻璃200和扶手臂100之間的距離存在浮動,第二腰型孔的設置,用于調節(jié)余量,避免安裝誤差。最后分別將左裝飾套309、右裝飾套310用膠水粘結在轉接裝置表面,每個裝飾套應分為兩個小半圓,拼接縫放置在側邊,這樣從正面看上去無縫拼接,增加美觀效果。

所述裝飾柱400通過橡膠墊401連接轎架立梁402,橡膠墊401的設置,用以對裝飾柱400橫向和縱向方向限位,同時,使得電梯運行比較平穩(wěn),增加了乘客的舒適感。

所述裝飾柱400豎立設置,上端固定連接于轎頂403,下端固定連接于轎底404;轎底404通過減震器405安裝于轎架下梁406。減震器405的設置,發(fā)揮了減震作用,增加了乘客的乘坐舒適感。

所述裝飾柱400弧形設置,且裝飾柱400靠向觀光玻璃200的一側設置有反光層。反光層的設置,避免了裝飾柱400破壞觀光的美感,裝飾柱400不僅具有裝飾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轎廂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在不脫離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裝置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應當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