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升降電梯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101044084B公開了具有作為承載機構的扁平皮帶的電梯,其皮帶上的導向槽和皮帶輪上的導向肋構成的配合,以克服扁平皮帶滑移并從皮帶輪上脫落或提前損壞的缺陷。但是該專利的技術方案也存在一些缺點:(1)皮帶輪的導向肋要求加工精度高,材料成本高;(2)皮帶的導向槽處的皮帶厚度薄,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皮帶輪的導向肋和皮帶的導向槽配合不好,一側(cè)受壓力過大,可能導致扁平帶斷帶或者壽命大大縮短。
中國專利CN204138090U公開了用于電梯的曳引懸掛索,該曳引懸掛索的一側(cè)工作面為平面,該平面上設有若干條沿長度方向布置的調(diào)節(jié)槽,另一側(cè)工作面設有多個沿長度方向布置的凸筋,該專利解決了曳引力過剩的問題以及曳引懸掛索與導向輪的噪音問題。但是該專利的依然存在的缺點是:與懸掛索帶有凸筋一面的繩輪工作面加工繁瑣,與其配對的導向輪的配合精度高,加工成本高;曳引懸掛索與導向輪配合不佳,曳引懸掛索的一側(cè)承受壓力過大,可能導致斷帶或者使曳引懸掛索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加工成本較低,曳引承載單元不易斷帶,使用更可靠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梯牽引系統(tǒng),包括曳引輪、導向輪以及至少一根與所述曳引輪和所述導向輪配合的曳引承載單元,所述曳引承載單元用于承載和移動轎廂,所述曳引承載單元為扁平帶狀并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設有多個凸出的導向體,所述導向體沿所述曳引承載單元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曳引輪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所述導向體一一對應配合的曳引導向槽;所述第二工作面在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有且僅有一個凸起的導向肋,所述導向肋沿所述曳引承載單元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導向輪的外圓周面上開設有一個與所述導向肋配合的導向肋槽。
優(yōu)選地,所述曳引承載單元包括承載抗拉體和包裹在所述承載抗拉體之外的包裹體,所述包裹體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丁腈橡膠或三元乙丙橡膠(EPDM)的其中一種,所述承載抗拉體為鋼芯或碳纖維的其中一種或者兩種都有。包裹體為橡膠一體成型,這樣凸出體的成型更加容易,加工成本更低。而傳統(tǒng)結構中,皮帶輪為金屬結構,在其上要制作導向肋,需要進行高精度的金屬機加工,十分麻煩,加工成本高。
更優(yōu)選地,多根所述承載抗拉體在所述曳引承載單元的寬度方向上間隔排列分布,多根所述承載抗拉體都采用鋼芯或者都采用碳纖維,或者是多根所述承載抗拉體交替采用鋼芯和碳纖維的方式進行間隔排列布置。
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體的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梯形、半圓形、劣弧弓形或邊數(shù)大于4的多邊形;所述曳引導向槽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導向體的橫截面形狀相互補配合。
更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體配合在所述曳引導向槽的中間時,每個所述導向體的兩側(cè)與所述曳引導向槽的側(cè)面之間分別具有第一寬度配合間隙d,所述第一寬度配合間隙d為0.1-3mm。
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肋的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梯形、半圓形、劣弧弓形或邊數(shù)大于4的多邊形;所述導向肋槽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導向肋的橫截面形狀相互補配合。
相互補配合是指:當導向肋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時,導向肋槽的橫截面形狀也是相適配的三角形;導向肋的橫截面為梯形時,導向肋槽的橫截面形狀也是相適配的梯形;依次類推。
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肋嵌入配合在所述導向肋槽的中間時,所述導向肋的兩側(cè)與所述導向肋槽的側(cè)面之間分別都具有第二寬度配合間隙b,所述第二寬度配合間隙b為0.1-3mm。
優(yōu)選地,所述曳引導向槽的內(nèi)表面和/或所述導向肋槽的內(nèi)表面具有減小摩擦和磨損的保護層。所述保護層為聚四氟乙烯層、全氟烷氧基層、陶瓷層或金屬鍍層。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達到以下技術效果:
(1)曳引承載單元的第一工作面上的多個導向體與曳引輪上的曳引導向槽一一配合,避免了曳引承載單元在曳引輪上的滑移;第二工作面的中間位置的導向肋與導向輪上的導向肋槽配合,避免了曳引承載單元在導向輪上的滑移;
(3)導向體和導向肋增強了曳引承載單元的強度,使用更不易斷帶;另一方面,曳引承載單元上設置凸出的導向體和導向肋可以采用一體成型的加工方法,比在曳引輪或?qū)蜉喩线M行金屬機加工制作凸出的導向體或?qū)蚶叩募庸こ杀靖汀?/p>
本實用新型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可用于曳引比2:1或4:1的各種電梯系統(tǒng)中。相較于現(xiàn)有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更簡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加工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應用在一電梯中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的曳引承載單元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曳引承載單元與曳引輪配合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曳引承載單元與導向輪配合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二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的曳引承載單元與曳引輪和導向輪的配合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三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的曳引承載單元與曳引輪和導向輪的配合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四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的曳引承載單元與曳引輪和導向輪的配合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五的電梯牽引系統(tǒng)的曳引承載單元與曳引輪和導向輪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至4,一種電梯牽引系統(tǒng),包括曳引輪1、導向輪4以及至少一根與曳引輪1和導向輪4配合的曳引承載單元2,曳引承載單元2用于承載和移動轎廂3,曳引承載單元2為扁平帶狀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
第一工作面21上設有多個凸出的導向體5,每個導向體5沿曳引承載單元2的長度方向延伸,曳引輪1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導向體5一一對應配合的曳引導向槽8,如圖2和3所示。
第二工作面22的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有且僅有一個凸起的導向肋10,導向肋10沿曳引承載單元2的長度方向延伸,每個導向輪4的外圓周面上都開設有一個與導向肋10配合的導向肋槽9,如圖2和4所示。
將該電梯牽引系統(tǒng)應用與電梯上時,導向輪4包括兩個轎廂上的導向輪和一個對重上的導向輪,曳引承載單元2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上方,另一端向下延伸并從下方繞過轎廂3的兩個導向輪4后,向上延伸,再從上方繞過曳引輪1后向下延伸,最后從下方繞過對重60的導向輪4后向上延伸固定在井道上方。
本實施例中,曳引承載單元2包括承載抗拉體7和包裹在承載抗拉體7之外的包裹體6,包裹體6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丁腈橡膠或三元乙丙橡膠EPDM的其中一種,承載抗拉體7為鋼芯或碳纖維的其中一種或者兩種都有。多根承載抗拉體7在所述曳引承載單元2的寬度方向上間隔排列分布。多根承載抗拉體7可以都采用鋼芯或者都采用碳纖維?;蛘呤嵌喔休d抗拉體7交替采用鋼芯和碳纖維的方式進行間隔排列布置,即依次排列一根鋼芯一根碳纖維,然后再排列一根鋼芯,再然后排列一根碳纖維,以此類推。
如圖2和3所示,導向體5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具體為等腰梯形。第一工作面21配合在曳引輪1的工作面上,當導向體5一一對應配合在曳引導向槽8的中間時,每個導向體5的兩側(cè)與曳引導向槽8的側(cè)面之間分別具有第一寬度配合間隙d,第一寬度配合間隙d為0.1-3mm。其中,曳引導向槽8的開口寬度為D,第一寬度配合間隙d一般是曳引導向槽8的開口寬度D的1%-10%。
如圖2和4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二工作面22上的導向肋10僅有1個,導向肋10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具體為等腰梯形。導向輪4上的導向肋槽9的橫截面形狀與導向肋10的橫截面形狀相互補配合,也是梯形,但導向肋槽9的橫截面形狀尺寸比導向肋10的橫截面形狀略大。這樣,就使導向肋10嵌入在導向肋槽9的中間時,導向肋10的兩側(cè)與導向肋槽9之間分別都具有第二寬度配合間隙b,第二寬度配合間隙b為0.3-3mm。其中,第二寬度間隙b一般是導向肋槽9的寬度B的1%-10%,如圖5所示。曳引承載單元2的導向肋10與導向輪4上凹入的調(diào)整導向肋槽9不接觸,只有當曳引承載單元2橫向偏移時,導向肋10和導向肋槽9在一側(cè)接觸,起導向作用。其中,在曳引承載單元2的第二工作面22上,導向肋10的表面積小于其所在的一個工作面的面積的30%。確保工作面大于70%的大部分面積用于與導向輪4的滾動面接觸,使扁帶狀的曳引承載單元2與導向輪4配合時受力分散,避免曳引承載單元2局部受力過大而容易斷帶,確保安全可靠。
本實施例中,曳引輪1的曳引導向槽8的內(nèi)表面具有減小摩擦和磨損的保護層81,導向輪4的導向肋槽9的內(nèi)表面上也具有減小摩擦和磨損的保護層91。保護層81和保護層91都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層、全氟烷氧基層、陶瓷層或金屬鍍層的其中一種。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曳引承載單元2的第一工作面21上的導向體5及曳引輪1的曳引導向槽8的橫截面形狀均為三角形;第二工作面22上的導向肋10及導向輪4中的導向肋槽9均是三角形。
實施例三
請參閱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曳引承載單元2的第一工作面21上的導向體5及曳引輪1的曳引導向槽8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半圓形;第二工作面22上的導向肋10及導向輪4中的導向肋槽9均是半圓形。
實施例四
請參閱圖7,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曳引承載單元2的第一工作面21上的導向體5及曳引輪1的曳引導向槽8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劣弧弓形;第二工作面22上的導向肋10及導向輪4中的導向肋槽9均是劣弧弓形。
實施例五
請參閱圖8,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曳引承載單元2的第一工作面21上的導向體5及曳引輪1的曳引導向槽8的橫截面形狀均為五邊形,實際上是正六邊形的一半;第二工作面22上的導向肋10及導向輪4中的導向肋槽9也都是五邊形。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