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多旋翼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市面上的多旋翼無人機有很多,用途也很廣泛,比如個人消費旅游航拍、商業(yè)影視航拍、物流配送、安保搶險等,大部分與大疆精靈一般大小,這類產品為了盡量方便攜帶,刻意設計的很小,這樣一來,一方面失去了無人機的相對穩(wěn)定性能,另一方面又失去了續(xù)航時間。
目前的多旋翼無人機腳架要么不能折疊,要么是與機身連接一體,直接折疊在多旋翼無人機的機腹下面,折疊的不夠完全,給攜帶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實現(xiàn)了無人機腳架的拆卸折疊收納,方便了外出攜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包括地腳架組和中間支撐架組,所述中間支撐架組與地腳架組連接,所述地腳架組由撐腳桿、撐檔桿一、撐檔桿二和立柱桿組成,所述撐腳桿設有兩個,所述撐檔桿一與撐檔桿二鉸接,所述撐檔桿一端部與其中一個撐腳桿鉸接,所述撐檔桿二端部與另外一個撐腳桿鉸接,所述立柱桿設有兩個,分別與撐腳桿上端鉸接,所述中間支撐架組由連接板和連桿組成,所述連桿與連接板鉸接。
優(yōu)選的,所述撐腳桿上設有矩形槽,其中一個撐腳桿的矩形槽中設有兩個鉸座一,另外一個撐腳桿的矩形槽中設有兩個鉸座二,每個撐腳桿上端面設有兩個鉸座三,所述撐檔桿一端部與鉸座一鉸接,所述撐檔桿二端部與鉸座二鉸接,所述撐檔桿一和撐檔桿二可折疊在矩形槽中,所述立柱桿下端與鉸座三鉸接。
優(yōu)選的,所述連桿設有四個,所述連桿一端設有扇齒輪,另外一端設有圓柱孔,所述扇齒輪相互嚙合,所述圓柱孔中設有防滑套。
優(yōu)選的,所述立柱桿外壁下端為圓錐面,立柱桿上端設有外螺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在不使用時,將其從無人機的機腹下拆卸下來,直接將擰在外螺紋上的螺母擰掉,將立柱桿從機腹下端拔出即可,然后將立柱桿上的擰緊螺母再擰掉,然后將立柱桿從圓柱孔中拔出,此時地腳架組和中間支撐架組分離,然后將兩根撐腳桿向中間靠攏,使撐檔桿二折疊在撐檔桿一中,然后一起折疊在矩形槽中,然后再將立柱桿繞著鉸座三的折疊到與撐腳桿平行,實現(xiàn)了地腳架組的折疊;另外用手直接捏任意兩根連桿,因為所述連桿一端設有扇齒輪,所述扇齒輪相互嚙合,所以四個連桿會折疊成在一起,實現(xiàn)了中間支撐架組的折疊,最終實現(xiàn)了無人機腳架的拆卸折疊收納,方便了外出攜帶。
所述圓柱孔中設有防滑套,防止了立柱桿在圓柱孔中滑動,保證無人機腳架結構的穩(wěn)定性。所述立柱桿外壁下端為圓錐面,避免了中間支撐架組一直往下運動,保證無人機腳架框架結構的穩(wěn)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該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俯視圖;
圖2是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主視圖;
其中:
1、地腳架組;2、中間支撐架組;10、撐腳桿;10-1、矩形槽;10-2、鉸座一;10-3、鉸座二;10-4、鉸座三;11、撐檔桿一;12、撐檔桿二;13、立柱桿;13-1、外螺紋;20、連接板;21、連桿;21-1、扇齒輪;21-2、圓柱孔;21-3、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fā)明是一種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實現(xiàn)了無人機腳架的拆卸折疊收納,方便了外出攜帶。
具體的說,如圖1至圖2所示,包括地腳架組1和中間支撐架組2,如圖1、圖2所示,所述中間支撐架組2與地腳架組1連接,所述地腳架組1由撐腳桿10、撐檔桿一11、撐檔桿二12和立柱桿13組成,所述撐腳桿10設有兩個,所述撐檔桿一11與撐檔桿二12鉸接,所述撐檔桿一11端部與其中一個撐腳桿10鉸接,所述撐檔桿二12端部與另外一個撐腳桿10鉸接,所述立柱桿13設有兩個,分別與撐腳桿10上端鉸接,所述中間支撐架組2由連接板20和連桿21組成,所述連桿21與連接板20鉸接。
如圖1、圖2所示,所述撐腳桿10上設有矩形槽10-1,其中一個撐腳桿10的矩形槽10-1中設有兩個鉸座一10-2,另外一個撐腳桿10的矩形槽10-1中設有兩個鉸座二10-3,每個撐腳桿10上端面設有兩個鉸座三10-4,所述撐檔桿一11端部與鉸座一10-2鉸接,所述撐檔桿二12端部與鉸座二10-3鉸接,所述撐檔桿一11和撐檔桿二12可折疊在矩形槽10-1中,所述立柱桿13下端與鉸座三10-4鉸接。
如圖1、圖2所示,所述連桿21設有四個,所述連桿21一端設有扇齒輪21-1,另外一端設有圓柱孔21-2,所述扇齒輪21-1相互嚙合,所述圓柱孔21-2中設有防滑套21-3。所述立柱桿13外壁下端為圓錐面,立柱桿13上端設有外螺紋。13-1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
該折疊便攜式多旋翼無人機腳架,在不使用時,將其從無人機的機腹下拆卸下來,直接將擰在外螺紋13-1上的螺母擰掉,將立柱桿13從機腹下端拔出即可,然后將立柱桿13上的擰緊螺母再擰掉,然后將立柱桿13從圓柱孔21-2中拔出,此時地腳架組1和中間支撐架組2分離,然后將兩根撐腳桿10向中間靠攏,使撐檔桿二12折疊在撐檔桿一11中,然后一起折疊在矩形槽10-1中,然后再將立柱桿13繞著鉸座三10-4的折疊到與撐腳桿10平行,實現(xiàn)了地腳架組1的折疊;另外用手直接捏任意兩根連桿21,因為所述連桿21一端設有扇齒輪21-1,所述扇齒輪21-1相互嚙合,所以四個連桿21會折疊成在一起,實現(xiàn)了中間支撐架組2的折疊,最終實現(xiàn)了無人機腳架的拆卸折疊收納,方便了外出攜帶。
所述圓柱孔21-2中設有防滑套21-3,防止了立柱桿13在圓柱孔21-2中滑動,保證無人機腳架結構的穩(wěn)定性。所述立柱桿13外壁下端為圓錐面,避免了中間支撐架組2一直往下運動,保證無人機腳架框架結構的穩(wěn)定可靠。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fā)明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