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能輔助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提高電動車續(xù)航能力的光能輔助電動車。
背景技術:
電動車由于具有無排放廢氣污染空氣的特征,被視為下一代的汽車。在現(xiàn)有技術中電動車由于受蓄電池電能儲存量及重量的限制,造成續(xù)航能力不足,不能廣泛的被采用,僅能用于較為短程的用途,如高爾夫球車。以中國臺灣專利授權公告“電動高爾夫運輸車”為例,公告號為第550201號,其主要在高爾夫運輸車本體具備用以將電動高爾夫運輸車的電池電源充電的發(fā)電和充電裝置,該電動高爾夫運輸車可以沿既定的行駛道路自動行駛,并依據(jù)行駛道路埋設的磁鐵資訊控制發(fā)電裝置動作。另有中國臺灣專利授權公告第486981號“高爾夫球電動車”,其包含一車臺,具有一上表面、一相反于該上表面的下表面,一相接于該車臺的轉向部、一在該車臺上且相反于該轉向部的后輪架部,以及一在該車臺的上表面位于該轉向部與該后輪架部之間的接合部;一轉向裝置,可以繞著該車臺轉向部的中心軸線旋轉,該轉向裝置包括一可旋轉穿設于車臺轉向部中的轉向桿,一裝設于該轉向桿的控制把手,及一相反于該控制把手并且位于該轉向桿另一端的前輪架部;一第一承載裝置包含有一坐墊、一個由該坐墊底面垂直向下延伸的支撐桿,該支撐桿的另一端相接合于該車臺的該接合部中;一第二承載裝置,包含有一承載盤體及一環(huán)套部,該承載盤體底面向下延伸一固接部,該固接相接于該車臺的上表面,該環(huán)套部水平相接合于該第一承載裝置的該坐墊一側,該承載盤體則直線相對應于該環(huán)套部;數(shù)個輪胎,裝設于該轉向裝置的該前輪架部及該車臺的該后輪架部上;一動力裝置,包含一控制裝置、一驅動馬達、一傳動裝置及一電源裝置,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驅動馬達,該電源裝置及該轉向裝置的該控制把手,該驅動馬達、該傳動裝置及該電源裝置裝設于該車臺的下表面,該驅動馬達則以該傳動裝置還動該后輪,使得該高爾夫球電動車產(chǎn)生前進動力。然而,現(xiàn)有技術的高爾夫球車等的電動車并沒有提供輔助電能的裝置,由于電動車的續(xù)航能力小、外部充電的時間以耗時甚久,并且戶外大都沒有提供充電的場所,使得電動車的使用空間大大的受到限制,故未能廣泛的被運用。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能輔助電動車,通過本設計方案中的光能電能轉換板,以提高電動車的續(xù)航能力,以彌補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一種光能輔助電動車,它包括有車體,所述車體上設有轉向裝置、車輪和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有在車體車頂上設置的光能電能轉換板,該光能電能轉換板連接光能電能轉換控制器,所述光能電能轉換器與蓄電池相連接,該蓄電池連接外部電源,蓄電池另連接手動或腳動車輛控制器,并連接電動驅動馬達。
所述車體車頂上另設有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該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是由數(shù)片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構成,每個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之間以活動接頭連接。
本實用新型光能輔助電動車產(chǎn)生的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設計方案,通過光能電能的轉換,可以適時補充電動車的電能,適時調節(jié)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的角度以對在光源的最佳照射角度,達到最大的能量輸入,提高電動車續(xù)航能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動力裝置方框圖。
圖3為圖1的仰視立體圖。
圖4為圖1中活動工光能電能轉換板側視圖。
圖中1-車體2-車向裝置3-車輪4-動力裝置40-光能電能轉換板41-光能電能轉換控制器42-蓄電池43-外部電源44-車輛控制器45-電動驅動馬達5-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
50-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51活動接頭。
以下結合附圖中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光能輔助電動車,它包括有一個車體1,該車體1上設有轉向裝置2、車輪3及動力裝置4,所述動力裝置4還包括有在車體1車頂上設置的光能電能轉換板40,該光能電能轉換板40連接光能電能轉換控制器41,所述光能電能轉換器41與蓄電池42相連接,該蓄電池42連接外部電源43,以實現(xiàn)外部電源43對蓄電池42充電,所述蓄電池42連接車輛控制器44,所述車輛控制器44設置為手動或者足動控制車輛的前進、后退或停止,所述車輛控制器44與電動驅動馬達45相連接,以驅動車輛的車輪3。
如圖3所示,當電動車在陽光充足的場所使用或戶外停放時,光能電能轉換板40能在陽光照射下適時補充電動車電能,以提高電動車的續(xù)航能力。
如圖4所示,所述該車體1車頂上另設有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5,該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5是由若干個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50構成,每個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50以活動接頭51連接,調整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50的角度,以達到對準光源從而獲得最佳的照射角度。
權利要求1.一種光能輔助電動車,它包括有車體,所述車體上設有轉向裝置、車輪和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有在車體車頂上設置的光能電能轉換板,該光能電能轉換板連接光能電能轉換控制器,所述光能電能轉換器與蓄電池相連接,該蓄電池連接外部電源,蓄電池另連接手動或腳動車輛控制器,并連接電動驅動馬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能輔助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車頂上另設有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該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是由數(shù)片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構成,每個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之間以活動接頭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光能輔助電動車,它包括有車體,所述車體上設有轉向裝置、車輪和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有在車體車頂上設置的光能電能轉換板,該光能電能轉換板連接光能電能轉換控制器,所述光能電能轉換器與蓄電池相連接,該蓄電池連接外部電源,蓄電池另連接手動或腳動車輛控制器,并連接電動驅動馬達;所述車體車頂上另設有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該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是由數(shù)片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構成,每個獨立光能電能轉換板之間以活動接頭連接;由于采用了本設計方案,通過光能電能的轉換,可以適時補充電動車的電能,適時調節(jié)活動式光能電能轉換板的角度以對在光源的最佳照射角度,達到最大的能量輸入,提高電動車續(xù)航能力。
文檔編號B62M23/02GK2797112SQ20042000969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張鴻森 申請人:張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