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路自翻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鐵路貨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路自翻車。
【背景技術】
[0002]鐵路自翻車是把卸車設備和車輛結構結合在一起的專用車輛,適用于運輸?shù)V石、砂礫、煤塊、建筑材料等散粒貨物。鐵路自翻車具有可傾翻卸貨的車廂。在卸貨作業(yè)過程中,車輛自帶的傾翻設備推動車廂向任一側傾翻,隨著車廂逐漸傾翻,在側門開閉裝置控制下,側門逐漸開啟,當車廂向一側翻轉達到一定角度時,側門將全部打開,側門板與車廂底部平行,成為地板的延伸面,引導車廂內的貨物流出。
[0003]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鐵路自翻車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0004]1、現(xiàn)有的鐵路自翻車采用一個車廂,使得傾翻卸貨時車廂內的貨物均向卸貨側滑移,重心偏移量大,極易導致車輛傾覆;
[0005]2、現(xiàn)有的鐵路自翻車側門開閉裝置位于自翻車的車廂下部,采用下部控制車廂的側門控制方式,這樣使得側門控制裝置在位于車廂下部時需要占用車廂空間,導致車廂必須抬高,此時車廂的重心也隨之相應提高了,降低了車輛行駛平穩(wěn)性;
[0006]3、現(xiàn)有的鐵路自翻車通常采用氣缸或液壓缸推動車廂傾翻,動力由機車或地面的壓縮空氣泵站供給,所需的電能由機車供給或由地面的電網(wǎng)供給。但如果使用機車提供動力,在傾翻卸貨過程中,機車必須始終連掛自翻車,造成機車無法做其他作業(yè),浪費工作時間;如果使用地面提供動力,自翻車只能在固定地點傾翻卸貨,但在實際作業(yè)時,經(jīng)常需要在缺少地面設施的環(huán)境下作業(yè),因而,使用地面提供動力及不方便。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鐵路自翻車,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自翻車行駛平穩(wěn)性不高,傾翻卸貨時車輛傾覆,以及傾翻卸貨過程中,機車必須始終連掛自翻車,造成機車無法做其他作業(yè),浪費工作時間,或者自翻車只能在固定地點傾翻卸貨而造成的提供動力及不方便的技術缺陷。
[0008]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鐵路自翻車,所述鐵路自翻車包括側門控制裝置及底架,所述鐵路自翻車還包括:至少兩個車廂,所述至少兩個車廂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且所述至少兩個車廂以所述底架為中心軸并列分布;所述車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二固定部相鄰分布;端墻,所述端墻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端墻上固定有所述側門控制裝置;側門,所述側門轉動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且所述側門控制裝置與所述側門活動連接,使得通過所述側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側門相對于所述底板進行翻轉;與所述車廂數(shù)量相同的動力源,一個所述動力源對應的位于一個所述車廂的下方,且所述動力源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動力源與外界液壓缸或氣缸連接,使得通過所述動力源驅動所述液壓缸或所述氣缸頂升所述車廂翻轉作業(yè);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端墻和所述側門合圍形成一個所述車廂,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車廂的底部,所述端墻位于所述車廂的端部,所述側門位于所述車廂的側面;其中,所述至少兩個車廂相鄰分布在所述鐵路自翻車上,以形成所述鐵路自翻車的載貨區(qū)域,且一個動力源驅動所述液壓缸或所述氣缸獨立的控制一個所述車廂翻轉作業(yè)。
[0009]可選的,所述側門包括:第一側部,所述第一側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連接軸;第二側部,所述第二側部上設置有一個第一連接槽,所述側門控制裝置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槽與所述側門相鉸接,且所述第一側部與所述第二側部相垂直;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軸數(shù)量相適配的第二連接槽,使得通過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第二連接槽,將所述底板和所述側門相鉸接。
[0010]可選的,所述側門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側部上,且所述第一連接槽固定在所述連接板的一個固定面上,使得所述第一連接槽通過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第二側部相對固定;若干個折頁,所述折頁固定在所述連接板的另一個固定面上,且若干個所述折頁在所述連接板的另一固定面上等間距相鄰分布;其中,所述連接板的兩個固定面為所述連接板的兩個正反對立面。
[0011]可選的,所述端墻包括:上端梁;外墻板,所述外墻板的頂部固定于所述上端梁上,所述外墻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內墻板,所述內墻板的頂部固定于所述上端梁上,所述內墻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內墻板與所述外墻板平行分布,使得所述內墻板與所述外墻板之間預留有一容置縫隙;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固定于所述容置縫隙內,且位于所述上端梁的下方,以安裝所述側門控制裝置;立柱,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上端梁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使得所述側門控制裝置的一端穿過所述立柱與所述第一連接槽鉸接。
[0012]可選的,所述立柱的中下部位設置有一導向槽,使得所述側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側門相對于所述底板進行翻轉時,所述側門控制裝置與所述第一連接槽鉸接的一端可以在所述導向槽內上下移動。
[0013]可選的,還包括:兩個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動力源固定于兩個所述支撐架之間。
[0014]可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是內燃機或者發(fā)電機。
[0015]可選的,所述動力源與所述支撐架之間的固定連接是螺栓連接。
[001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鐵路自翻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7]一方面,通過將側門控制裝置安裝在自翻車的端部,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自翻車側門開閉裝置位于自翻車的車廂下部,使得側門控制裝置在位于車廂下部時需要占用車廂空間,導致車廂必須抬高,此時車廂的重心也隨之相應提高了,降低了車輛行駛平穩(wěn)性的技術缺陷。又一方面,通過將自翻車車廂改為至少兩段(至少兩個車廂),使得每次傾翻卸貨時只傾翻一個車廂,另外一個車廂保持非傾翻狀態(tài),這樣可以在傾翻卸貨過程中減少車廂內的貨物向卸貨側滑移帶來的重心偏移而對整車的影響,降低了引起車輛傾覆的概率,提高自翻車的傾卸穩(wěn)定性。再一方面,通過在車廂的底部安裝動力源,使得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在依靠外部動力源,能夠在無外部動力源的條件下獨立進行傾翻卸貨作業(yè)。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未傾翻時鐵路自翻車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傾翻時鐵路自翻車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圖1中車廂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中車廂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0023]圖5為圖1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圖1中側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圖1中端墻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圖1中底架與動力源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27]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自翻車未傾翻時側門開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自翻車傾翻過程中側門開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9]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