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車載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汽車技術飛速發(fā)展,汽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隨之而來的交通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各 種乘車安全保護裝置相繼問世。安全帶、安全氣囊作為汽車上最常見的保護裝置,曾經挽救過無數人的生命。據統(tǒng)計,系安全帶可減少46%的死亡可能和76%的重傷可能,在美國因此每年減少I萬人的死亡。安全帶作為最傳統(tǒng)的安全防護設備,是為成人設計的,對于兒童并不適用。因為兒童的骨骼稚嫩,當汽車發(fā)生碰撞、速度迅速降低時身體會因巨大慣性向前猛沖,此時側跨身體的成人安全帶可能會造成兒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頸骨折斷的危險。為了保護兒童乘車的安全,歐洲人在20世紀60年代初發(fā)明了汽車安全兒童座椅。事實證明,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兒童在汽車發(fā)生緊急制動或者意外碰撞情況下所受到的傷害。因此,兒童安全座椅很快被消費者接受,并且漸漸在全世界得到推廣。但是,兒童在成長過程,身體各部位的機能尚未發(fā)育健全,而汽車安全帶、安全氣囊等防護措施均根據成人身體標準設計制造,對兒童乘員的安全構成極大隱患。因此需要汽車安裝ノ L童座椅來保護兒童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保護兒童在緊急制動或意外碰撞情況下免受傷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載兒童安全座椅,通過在多個特定位置設置安全氣囊,對兒童實施多方位保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ー種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椅背和安全帶,底座上安裝有用干與汽車本體進行固定連接的連接扣,底座的中部為坐墊,在底座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與底座表面垂直的座部氣囊,在椅背上安裝有背部氣囊,所述背部氣囊的兩個側邊具有與椅背表面垂直的凸起部。進ー步的設計是,還包括充氣裝置,所述座部氣囊、背部氣囊分別與充氣裝置連通。所述座部氣囊和背部氣囊的外部具有ー層通氣織布,所述通氣織布用于將座部氣囊和背部氣囊進行定型,并可以對座部氣囊和背部氣囊起到保護的作用。所述充氣裝置為ー氣泵。在椅背的頂部安裝有頭枕固定帯。底座的后部與椅背的下部通過轉軸連接,以使椅背可向前折疊并與底座重疊,在底座和椅背之間安裝有支撐桿,所述底座和椅背打開后通過支撐桿進行支撐固定。[0015]所述安全帶為五點式安全帶,包括帶盤和五個與帶盤連接的帶體,所述安全帶與底座和椅背的側面連接,即上部的兩個帶體與椅背的側面連接,下部的三個帶體與底座的側面連接。所述帶盤的內側面具有氣墊,所述氣墊覆蓋所述帶盤的內側面,以使所述氣墊的面積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帶盤的面積。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的內側面設有充氣袋或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設為可充氣式
安全帶。所述安全帶的帶體與底座或椅背側面的安全帶捆扎ロ連接,所述充氣袋與氣墊連通,并且所述充氣袋與氣路充氣ロ連通,所述氣路充氣ロ位于安全帶捆扎口內部或安全帶 捆扎ロ附近,所述氣路充氣ロ與所述充氣裝置連通。進ー步可優(yōu)選的,所述坐墊為一可充氣的氣囊,并且坐墊與所述充氣裝置連通。一種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所述安全帶為五點式安全帶,包括帶盤和五個與帶盤連接的帶體,五個所述帶體中,上部的兩個帶體用于與椅背的側面連接,下部的三個帶體用干與底座的側面連接,所述帶盤的內側面具有氣墊,所述氣墊覆蓋所述帶盤的內側面,以使所述氣墊的面積大于等于帶盤的面積,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的內側面設有充氣袋或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設為可充氣式安全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更加安全可靠,S卩兒童在乘車時始終包裹在氣囊之中,即使發(fā)生意外情況,也可將傷害降到最低。因為氣體是可以壓縮的,可以起到緩沖效果。在汽車發(fā)生碰撞的一瞬間,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兒童骨骼發(fā)育不健全,所以一般的五點式安全帶,在劇烈的沖擊下也會對兒童產生傷害,本實用新型中改進的帶有氣囊的安全帶就可減輕這種傷害。在受到劇烈沖擊時氣體可自我壓縮,來減輕對兒童的傷害。本實用新型還有ー個優(yōu)點是,在放氣后座椅體積減小,折疊后相當于ー個加厚的電腦包。搬運方便,可隨車攜帯。由于現在的新型材料不斷出現,可以將座椅加工的更輕便、更安全、更好的保證兒童的安全。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椅背和底座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底座的底面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結構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的結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的側視結構圖。圖中I、底座;2、椅背;3、充氣裝置;4、安全帶;5、連接扣;[0035]6、支撐桿;8、坐墊;9、安全帶捆扎ロ ;10、轉軸;11、座部氣囊;16、電源線接ロ ;17、可伸縮電源線;18、開關; 21、背部氣囊;22、凸起部;25、頭枕固定帶;41、帶盤;42、帶體;43、氣墊;44、充氣袋;45、氣路充氣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I、椅背2和安全帶4,底座I上安裝有用于與汽車本體進行固定連接的連接扣5,底座I的中部為坐墊8,在底座I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與底座表面垂直的座部氣囊11,在椅背上安裝有背部氣囊21,所述背部氣囊21的兩個側邊具有與椅背表面垂直的凸起部22,所述座部氣囊11和所述背部氣囊21的凸起部22分別設為帯狀,以使兒童坐在座椅上時,兒童的身體兩側都置于氣囊的包圍之中,氣囊可以對兒童起到保護的作用。所述座部氣囊11、背部氣囊21與座椅之間采用可拆卸的安裝,座部氣囊11、背部氣囊21上分別設有充氣ロ,以使人們可以采用充氣筒等結構對座部氣囊11、背部氣囊21進行充氣。對本實施例的進ー步優(yōu)化實施方式是,還包括一充氣裝置3,所述座部氣囊11、背部氣囊21分別與充氣裝置3連通,所述充氣裝置3為氣泵或其他可充氣的裝置。在底座I的側面開有電源線接ロ 16,所述電源線接ロ 16內安裝可伸縮電源線17,所述可伸縮電源線17與車載電源連接,可伸縮電源線17的另一端與所述充氣裝置3連接(圖中未示),在底座I的側面設有一控制所述充氣裝置3的開關18,并且所述開關18串聯在所述可伸縮電源線17上(圖中未示)。在把本實用新型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通過連接扣5固定在汽車本體內部以后,可以打開電源線接ロ 16,將可伸縮電源線17拿出并與車載電源連接,然后打開開關18使充氣裝置3對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各個氣囊進行充氣。在椅背2的頂部安裝有頭枕固定帶25,所述頭枕固定帶25用于固定頭枕,保證兒童的舒適度,特別適于兒童在座椅上睡覺,保證睡眠的質量。底座I的后部與椅背2的下部通過轉軸10連接,以使椅背2可向前折疊并與底座I重疊。在不需要使用車載兒童安全座椅時,將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連接扣5與汽車本體的連接斷開,將各個氣囊中的氣體放掉,然后將椅背2與底座折疊起來,可以收放在尾箱中或存放在車庫等其他位置。在底座I和椅背2之間安裝有支撐桿6,所述底座I和椅背2打開后通過支撐桿6進行支撐固定。所述支撐桿6設為兩端分別于底座I和椅背2進行可拆卸連接,也可以將所述支撐桿6設為一端固定在底座I或椅背2上,另一端與椅背2或底座I抵觸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自行設計結構件,將底座I和椅背2打開后進行固定和限位,由于現有技術中采用扭轉定位的結構很多,本實施例中不再一一舉例。在實施的過程中,可將所述坐墊8設為一可充氣的氣囊,并且坐墊8與所述充氣裝置3連通,由所述充氣裝置3對坐墊8進行充氣。所述座部氣囊11和背部氣囊21的外部具有ー層通氣織布,通氣織布可以對氣囊 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可以對氣囊膨脹以后的形狀進行限定。如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4為五點式安全帶,包括帶盤41和五個與帶盤41連接的帶體42,所述安全帶4與座椅的底座I和椅背2的側面連接,即上部的兩個帶體42與椅背2的側面連接,下部的三個帶體42與底座I的側面連接,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具有氣墊43,所述氣墊43覆蓋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以使所述氣墊43的面積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帶盤41的面積,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的內側面設有充氣袋44,實施的過程中也可以將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設為可充氣式安全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所述氣墊43的面積略小于帶盤41的面積,也是可行的,因為在氣墊43受到大力擠壓的過程中,氣墊43本身會向平面延伸,這樣就使氣墊43受壓后的面積全部覆蓋在帶盤41上。實施的過程中,所述充氣袋44與帶體42之間的連接關系可以為粘接。也可以將所述充氣袋44機械縫合在帶體42的內側面。還可以通過其他的輔助固定裝置將所述充氣袋44與帶體42固定在一起。實施的過程中,也可以將所述帶體42設為可充氣式安全帶。所述氣墊43與帶盤41之間的連接關系可以為粘接,或者將所述氣墊43嵌入在所述帶盤41內。也可以將所述氣墊43機械縫合在帶盤41的內側面。還可以通過其他的輔助固定裝置將所述氣墊43與帶盤41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更加安全可靠,S卩兒童在乘車時始終包裹在氣囊之中,即使發(fā)生意外情況,也可將傷害降到最低。因為氣體是可以壓縮的,可以起到緩沖效果。在汽車發(fā)生碰撞的一瞬間,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兒童骨骼發(fā)育不健全,所以一般的五點式安全帶,在劇烈的沖擊下也會對兒童產生傷害,本實用新型中改進的帶有氣囊的安全帶就可減輕這種傷害。在受到劇烈沖擊時氣體可自我壓縮,來減輕對兒童的傷害。本實用新型還有ー個優(yōu)點是,在放氣后座椅體積減小,折疊后相當于ー個加厚的電腦包。搬運方便,可隨車攜帯。由于現在的新型材料不斷出現,可以將座椅加工的更輕便、更安全、更好的保證兒童的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椅背(2)和安全帶(4),底座(I)上安裝有用于與汽車本體進行固定連接的連接扣(5 ),底座(I)的中部為坐墊(8 ),在底座(I)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與底座(I)表面垂直的座部氣囊(11),在椅背上安裝有背部氣囊(21),所述背部氣囊(21)的兩個側邊具有與椅背(2)表面垂直的凸起部(2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充氣裝置(3),所述座部氣囊(11)、背部氣囊(21)分別與充氣裝置(3)連通。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底座(I)的后部與椅背(2)的下部通過轉軸(10)連接,以使椅背(2)可向前折疊并與底座(I)重疊。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帶(4)為五點式安全帶,包括帶盤(41)和五個與帶盤(41)連接的帶體(42),所述安全帶(4)與底座(I)和椅背(2)的側面連接,即上部的兩個帶體(42)與椅背(2)的側面連接,下部的三個帶體(42) 與底座(I)的側面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具有氣墊(43),所述氣墊(43)覆蓋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以使所述氣墊(43)的面積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帶盤(41)的面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的內側面設有充氣袋(44)或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設為可充氣式安全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帶的帶體(42)與底座(I)或椅背(2 )側面的安全帶捆扎口( 9 )連接,所述充氣袋(44)與氣墊(43 )連通,并且所述充氣袋(44)與氣路充氣口(45)連通,所述氣路充氣口(45)位于安全帶捆扎口(9)內部或安全帶捆扎口(9)附近,所述氣路充氣口(45)與所述充氣裝置(3)連通。
8.如權利要求2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8)為一可充氣的氣囊,并且坐墊(8)與所述充氣裝置(3)連通。
9.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氣囊(11)和背部氣囊(21)的外部具有一層通氣織布。
10.一種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帶(4)為五點式安全帶,包括帶盤(41)和五個與帶盤(41)連接的帶體(42),五個所述帶體中,上部的兩個帶體(42)用于與椅背(2)的側面連接,下部的三個帶體(42)用于與底座(I)的側面連接,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具有氣墊(43),所述氣墊(43)覆蓋所述帶盤(41)的內側面,以使所述氣墊(43)的面積大于等于帶盤(41)的面積,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的內側面設有充氣袋(44)或至少上部的兩個帶體(42)設為可充氣式安全帶。
專利摘要一種車載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椅背、充氣裝置和安全帶,底座上安裝有用于與汽車本體進行固定連接的連接扣,底座的中部為坐墊,在底座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與底座表面垂直的座部氣囊,在椅背上安裝有背部氣囊,所述背部氣囊的兩個側邊具有與椅背表面垂直的凸起部,所述座部氣囊、背部氣囊分別與充氣裝置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更加安全可靠,即兒童在乘車時始終包裹在氣囊之中,即使發(fā)生意外情況,也可將傷害降到最低。因為氣體是可以壓縮的,可以起到緩沖效果。本實用新型同時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載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帶。
文檔編號B60R21/207GK202641434SQ20122034312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鄒申鈺 申請人:鄒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