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通過垃圾分離分類后,用含碳物質(zhì)無污染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
世界各地現(xiàn)有對垃圾的處理方法有焚燒、高溫堆肥,衛(wèi)生填埋等,這些方法雖然減少了垃圾的體積,改變了物體形態(tài),轉移危害點,但投有從根本上消除污染源,而且經(jīng)濟價值低。
在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活性炭技術中,原料是用木屑(鋸末),配以溶解固體商品氯化鋅至婆美54-58°為活化劑制造活性炭,此方法原料枯渴,成本高;文獻CN88102767A公開了一種以酒糟為原料,用固體商品氯化鋅為活化劑制取活性炭的方法,此法由于酒糟為粘糊狀,需加以清洗,況且商品氯化鋅用量大,成本高,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二氧化硅處理不易,按此法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脫色力只是國家標準二級,且酒糟利用面廣,如粉碎做飼料,曬干做燃料,也不利于活性炭的生產(chǎn);文獻CN1047837A公開的一種以椰渣為原料用固體商品氯化鋅制造活性炭的方法,成本高,椰渣原料少,難以開拓。以上方法均存在著粉塵氯化鋅氣體、廢水、廢渣等嚴重污染,不利于活性炭的大量開發(fā)。
本發(fā)明在于提供一種垃圾分離分類的方法及用垃圾中含碳物質(zhì)無污染低成本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
將原生生活垃圾除臭滅菌后,通過輸送進入震動篩上,在震動篩分下分離一厘米以下之物入激震干燥塔內(nèi),而震動篩上之物隨輸送帶運轉,進入強力鋒刃破碎機中,破碎后又流入振動篩篩分一厘米以上的在回流輸送帶上循環(huán)進入破碎機中,破碎又震在動篩下之垃圾不斷流入激震干燥塔內(nèi),垃圾在激振作用下呈拋擲狀態(tài),并沿料床逐層連續(xù)問下運動,熱風進入機內(nèi)從下向上穿過各層垃圾換熱后經(jīng)冷卻排出。干燥溫度控制在80℃左右與此同時, 經(jīng)干燥之垃圾從出料口流入料斗,控閘又流入加罩的鼓風機出風口上,進行風選分離,使干垃圾在風力作用下按自身不同比重分別徐徐落入各自風糟之中,如金屬、碎玻璃等落入一擋,死鼠爛果、禽畜、骨骸下腳、瓜皮腐菜等較重垃圾自然落入二級糟內(nèi),其它垃圾比重較輕的如硬塑及塑包電線及橡膠制品等隨著風力大部分落入三級風糟之中,重最輕的如塑料薄膜、泡沫、煙頭、纖維、廢紙屑、木屑、刨花、花生瓜子殼、中草藥渣、甘蔗渣、茶葉渣、樹葉枯技等等,被風吹到四級糟中。此時各類垃圾雖然大體分離,但不可避免相互混淆,此時進入二次分離即電分離,是在收集時先以電磁鐵捕集金屬,再用80℃-120℃可調(diào)控電熱網(wǎng)把混入其它類中的塑膠類如薄膜、化纖、泡沫等仔細捕集,此類塑膠化纖等遇熱收縮并粘附電熱網(wǎng)器之上,使之并入溶解類之中,在塑膠工業(yè)分取其再生物后,剩下的廢塑膠為溶解類行三次溶解分離,即將夾有有色金屬的塑料線材及不便再生的塑料品等入苯等溶劑中溶解后過濾時,濾出之銅、鋁線材入分溶金屬爐中,此時剩下易腐類和含碳類,先用引風機控制風力收集含碳類入料倉,最后把易腐類進行四次生物分離,即將混入的碎玻璃、瓷塊等全部掃入易腐類中,在各種方法如蚯蚓等轉化成有機肥,經(jīng)干燥、篩分時篩出0.1厘米以上的非肥物即碎玻璃、瓷等并入分熔爐中,至此垃圾分類分離為分熔類、易腐類、溶解類、含碳類然后分別進入深加工階段。
取分類分離后的含碳類垃圾,其水份在分類分離工藝中干燥至10-15%,再粉碎至6-40目,作為制造活性炭原料,與鋅渣或鋅灰加回收鹽酸置換至PH3-4時取婆美36-45°的液體粗制氯化鋅液,按原料重量100克體積300-400ml氯化鋅液拌勻投入炭活化爐中,出料上端有大量含氯化鋅廢氣上揚收入冷卻塔,在冷卻至300℃以下時成粘狀液體下落入氯化鋅液貯斗之內(nèi),又在冷凝塔頂端裝以冷水噴霧,把50℃以下的氯化氫水蒸氣冷卻成霧,隨水落入斜形百頁窗板流入廢水池內(nèi)。活化炭轉入回收氯化鋅至婆美0度,回收后按活化炭重量加入10-18%鹽酸,以95℃以上熱水進行酸煮6-10小時,再將炭轉入攪拌器內(nèi),使炭沙分離,沙泥沉入桶底排出,炭輕隨水在攪動下流入漂氯桶,漂氯流出之水與上述廢水合并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取上清液計量入中和反應槽內(nèi)加石灰等沉淀劑充分反應沉淀得上清液按十萬分之三即每噸廢水下30-100克活性炭吸附后再砂濾得清水能達用水標準供生產(chǎn)上循環(huán)使用。第一次沉淀之物為細小活性炭處理后收取入成品之中,二次以后的沉淀過濾物為廢渣可并入活性炭燃燒之木質(zhì)灰中共同成為有機肥料中有益的微量元素。
經(jīng)漂氯合格之炭入離心甩水再入密封螺旋干燥塔內(nèi),以鼓風機通過加熱器入螺旋干燥室,在旋風分離器和布袋捕集器捕集120目之炭為成品,而120目以下的粗炭通過旋風分離器落入貯倉中開閘流入20-25轉/分的球磨機中,瓷球球磨2-6小時達120-140目,得成品活性炭合并,包裝出廠。
本發(fā)明進行垃圾分類分離能夠完全地處理垃圾,而且利用了垃圾中含碳物質(zhì)生產(chǎn)活性炭,該活性炭達到國家標準。
下面舉一個垃圾分類分離及含碳類無污染制造活性炭的實例取除臭滅蚊、繩后,原生生活垃圾10公斤(10000克)入篩,篩分出1厘米以上的大件垃圾入強力鋒刃破碎機中,碎后再篩分出一厘米以上的垃圾又轉入強力鋒刃破碎機中循環(huán)破碎,與篩下一厘米以下垃圾,會同進入烘干器內(nèi),在80℃下干燥后,此時只剩下干品6700克放入料斗中,料口對準鼓風機風口,啟動鼓風機,接著徐徐開閘放出垃圾,讓垃圾落在風口正中,隨風力作用下,垃圾按自身比重分別落在各自應落的范圍內(nèi),最重的如金屬碎玻璃等落入一檔,死鼠、爛果、禽骨、畜雜等次重垃圾。落在二擋內(nèi),較輕的多為橡膠、硬塑瓶蓋、塑包電線等,落在三檔,最輕的如塑料薄膜、泡沫、紙屑、化纖、花生瓜子殼、干中草藥渣、茶葉渣、鋸末、刨花、蔗渣等,落在四檔內(nèi)。垃圾經(jīng)初步風選分離后進行二次分離,即在收集時先用電磁鐵捕集金屬,再用80℃-120℃可調(diào)電熱網(wǎng)捕集混入的塑膠制品及細微塑料化纖物入溶解器內(nèi),再行三次分離即溶解分離,以電熱網(wǎng)收集塑料、塑包電線及塑料薄膜、泡沫、化纖等加入苯等溶劑溶解成塑料漆,過濾得濾渣即塑包電線中的有色金屬并入金屬類,最后將易腐類中碎玻、瓷等引入蚯蚓等行四次生物分離,即轉化后為有機肥,在干燥、篩分時篩出0.1厘米以上碎玻、瓷等入金屬分熔爐中。此時原生垃圾經(jīng)干燥減量污水3300克,得干品6700克,其中分熔類980克,易腐類2700克,溶解類600克、含碳類2400克。以吸塵器(代引風機)收集其中廢紙屑560克、廢竹制品160克、甘蔗渣185克,包裝稻草袋、繩290克、草席、麻線140克、椰衣(渣)160克、中草藥渣100克、落葉斷技樹皮240克、花生、瓜子果殼140克、茶葉渣45克、木屑刨花210克、花草修剪120克,廢棉布屑150克,以上含碳類占生活垃圾干品總量24%,取其中混合含碳垃圾粉碎至20目。取100克加入工業(yè)鍍鋅下腳料廢渣(灰)和農(nóng)藥加工用過的廢鹽酸置換除雜后的氯化鋅液,按體積加入350mt,此液婆美40°,PH值3.5,拌勻入炭活化爐中,活化炭入斗內(nèi)時,氯化鋅氣體上揚收入冷卻器內(nèi),冷凝后成粘狀液體以百頁斜板收入盛液桶,備循環(huán)配料用。回收炭加入正品鹽酸為活化料的18%,放余熱收集器水溫達95℃水,對炭酸煮8小時,酸煮炭入滿水正在運轉的攪拌器沉去泥沙,漂去氯化物至PH6時離心甩水后在鋁制干燥器內(nèi),密封攪拌干燥,用瓷質(zhì)碾缽磨至120目得成品,占投料的18%。
權利要求
1.一種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垃圾分離分類的方法是將垃圾經(jīng)過震動篩篩分1厘米以上的入鋒刃破碎機循環(huán)破碎,振動篩篩分1厘米以下的,進入激震干燥塔內(nèi)進行干燥,然后將干燥的垃圾流入加罩的鼓風機出風口處設置四級風槽,進行風選分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碳物質(zhì)與活化劑氯化鋅是鋅渣或鋅灰加鹽酸置換而得的婆美40-46°的液體初制品。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碳的垃圾重量100克配體積300-350ml活化劑初制品液體氯化鋅。
4.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三廢的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各排氣處裝上冷凝器和噴淋器并裝以斜板數(shù)組分別收集氯化鋅氣體和廢水以循環(huán)使用。
全文摘要
一種垃圾分離分類生產(chǎn)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經(jīng)過破碎機破碎、振動篩篩過,進入激震干燥塔內(nèi)干燥出來,用風選分離方法將不同比重的垃圾分別落入不同擋次的風槽里,然后以電磁鐵,電熱網(wǎng)分別捕集金屬和塑膠品,然后按不同物質(zhì)進行不同的處理;將垃圾分離中的含碳物質(zhì),作原料與鋅渣或鋅灰加回收鹽酸置換至pH3—4、波美36—45°的液體,在活化爐中進行活化得活化炭時收集廢氣液化后循環(huán)配料。將活化炭在10—18%鹽酸中進行酸煮6—8時,然后將活化炭放入攪拌器中攪拌,收集廢水處理后循環(huán)濾出活性炭進行干燥即得活性炭。
文檔編號C01B31/08GK1093620SQ9311405
公開日1994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3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1月3日
發(fā)明者周念庵 申請人:周念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