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及其熱鍍鋅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水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及其熱鍍鋅生產線,屬于鍍鋅線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熱鍍鋅生產中主要包括以下工藝流程:將原料線材拉制成一定規(guī)格的細線,再將細線表面進行處理(去油污和除銹等),然后將細線通過熔融鋅池使熔融的鋅液附著于細線的表面,再將細線的表面鋅膜進行再次融化均布,最后通過冷卻細線而制成鍍鋅線。
[0003]在鍍鋅線的最后冷卻過程中,冷卻質量對鍍鋅線的整體性能有較大影響,另外生產線中一般是多根細線同時進行鍍鋅操作,再一起進行冷卻以提高生產效率。目前生產線中一般采用噴冷卻水以對鍍鋅線進行冷卻,傳統(tǒng)的噴水冷卻裝置是在一根管道上設置多個噴頭,一一對應的為鍍鋅線噴水冷卻,噴水冷卻裝置管道的進水是從管道的其中一端進入,但由于生產線中鍍鋅線根數較多,使得第一個噴頭和最后一個噴頭間的壓差較大,造成不同位置噴頭噴出的水量不同,從而對不同位置的線材冷卻程度造成不一致的影響,大大的降低了鍍鋅線的生產質量,也使得同一批次鍍鋅線的質量穩(wěn)定性不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是采用每根鍍鋅線位置設置獨立的噴頭和管道,這樣一來不但造成噴水冷卻裝置結構的復雜,還增加了設備投入。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能夠有效的解決在噴水冷卻裝置寬度跨度上各噴嘴水壓和水量一致性的問題,以提高鍍鋅線的生產質量和同一批次線材性能的一致性。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包括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由外管和內管組成,所述內管設置于外管內使外管和內管間形成冷卻水容納腔,內管與供水主管的外接供水管口連通,所述外管的外側設置有一組噴嘴,所述內管上開設有透水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內管沿外管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透水孔沿內管的長度方向分布。
[0008]進一步的,所述透水孔設置于噴嘴進口所對內管位置的旁邊或/和者背面。
[0009]進一步的,所述噴嘴的出水口向上傾斜設置。
[0010]進一步的,所述噴嘴以可拆卸方式設置于外管上。
[0011]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還包括位于供水主管下方的吹氣裝置,所述吹氣裝置的出風口朝向噴嘴的噴射方向。
[0012]進一步的,所述吹氣裝置的出風口與噴嘴一一對應設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熱鍍鋅生產線,包括所述的噴水冷卻裝置。
[0014]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供水主管由外管和內管組成使外管和內管間形成冷卻水容納腔,冷卻水通過內管的外接供水管口進入,再通過內管上開設的透水孔進入冷卻水容納腔,冷卻水容納腔在工作過程中起到再次均勻分布外管長度方向各位置水壓的作用,使得外管長度上各位置處的水壓均一致,有利于提高噴嘴噴水量和噴水壓的一致性,保證鍍鋅線的生產質量和同一批次線材性能的一致性;
[0016]2、本實用新型的噴水冷卻裝置,所述內管沿外管的長度方向設置且內管的透水孔沿內管的長度方向分布,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冷卻水容納腔內各位置水壓的平衡性,另外透水孔設置于噴嘴進口所對內管位置的旁邊或/和者背面是使得不對噴嘴進口水壓造成不利影響,有利于進一步提尚喂'嘴喂'水量和喂'水壓的一致性;
[0017]3、本實用新型的噴水冷卻裝置,設置于供水主管下方的吹氣裝置一方面起到將冷卻水冷卻后還帶有一定溫度的鍍鋅線表面進一步冷卻的作用,和吹掃線材表面水分的作用,還起到對噴嘴噴出冷卻水的定向吹掃作用,防止在冷卻中濺出的水滴落入用于鋅膜再次融化均布的加熱機構上,保證操作的安全和可靠。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的俯視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供水主管配合吹氣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標記:1_外管、2-內管、3-冷卻水容納腔、4-外接供水管口、5-噴嘴、6-透水孔、7-吹氣裝置、8-出風口、9-鍍鋅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2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0025]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熱鍍鋅生產的噴水冷卻裝置,其結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供水主管,所述供水主管由外管I和內管2組成,所述內管2設置于外管I內使外管I和內管2間形成冷卻水容納腔3,內管2與供水主管的外接供水管口 4連通,所述外管I的外側設置有一組噴嘴5,所述內管2上開設有透水孔6。
[0026]在本實施中,所述外管I的兩端通過盲板封閉,內管2的一端也封閉,而一端與外管I外部的外接供水管口 4連接,使得外管I和內管2間形成冷卻水容納腔3,該外接供水管口 4可位于內管2—端部,還可位于內管2的長度向的任意位置上,此時外接供水管口 4穿透外管I管壁與內管2連通即可,同時內管2的兩端則同樣采用盲板設計。內管2和外管I間則通過設置于內管2上開設的透水孔6進行連通。
[0027]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