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造球盤襯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造球盤襯板。
背景技術:
冶金領域采用造球盤進行制造?,F(xiàn)有的造球盤上設置有造球盤襯板,造球盤襯板中心設置中心圓盤,在中心圓盤的外側依次圍繞多個圓環(huán),每個圓環(huán)由不同尺寸的部件構成。當造球盤襯板中的部分構件損害時,需要重新丈量損害部件的尺寸,按照損害部件的尺寸進行生產。但這樣由于構成每個圓環(huán)的多個部件的尺寸不同,只能單獨根據(jù)具體部件的尺寸進行生產,不便于部件的替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造球盤襯板,能夠使得構成每個圓環(huán)的多個部件尺寸相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造球盤襯板,包括中心圓盤,以及其外部依次圍繞的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環(huán)狀部和第五環(huán)狀部;其中,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一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二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三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四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五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 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6個所述第一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12個所述第二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24個所述第三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四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五部件拼接組成。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和所述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有安裝孔。通過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提供的造球盤襯板,能夠帶來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每個圓環(huán)由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或第三部件或第四部件或第五部件構成,能夠大批量生產同一尺寸的部件,當部分部件損害時,可以直接找到相同尺寸的部件進行替換,較為簡便;通過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安裝孔,在安裝孔內插入螺栓,將螺栓的一端與造球盤的底板焊接固定,另一端通過螺母將造球盤襯板固定,便于對造球盤襯板的維修和更換。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以下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所示實施例得到其它的實施例及其附圖。圖1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中心圓盤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中心圓盤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一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一部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二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二部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三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三部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四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四部件的實施例的側視`[0028]圖6a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五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b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第五部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造球盤襯板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造球盤襯板,包括中心圓盤,以及其外部依次圍繞的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環(huán)狀部和第五環(huán)狀部;其中,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一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二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三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四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五部件拼接組成。造球盤襯板可以設置在底板上。第一環(huán)狀部設置在中心圓盤的外圍,第二環(huán)狀部設置在第一環(huán)狀部的外圍,第三環(huán)狀部設置在第二環(huán)狀部的外圍,第四環(huán)狀部設置在第三環(huán)狀部的外圍,第五環(huán)狀部設置在第四環(huán)狀部的外圍;且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環(huán)狀部和第五環(huán)狀部與中心圓盤具有相同的圓心。構成第一環(huán)狀部的多個第一部件為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第一部件。同理,第二環(huán)狀部采用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多個第二部件構成;第三環(huán)狀部采用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多個第三部件構成;第四環(huán)狀部采用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多個第四部件構成;第五環(huán)狀部采用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多個第五部件構成。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59° ;第二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30° ;第三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5° ;第四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0° ;第五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0。。應理解,度(° ),全文同。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6個所述第一部件拼接組成。優(yōu)選地,第一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59°。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12個所述第二部件拼接組成。優(yōu)選地,第二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30°。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24個所述第三部件拼接組成。優(yōu)選地,第三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5°。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四部件拼接組成。優(yōu)選地,第四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0°。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五部件拼接組成。優(yōu)選地,第五部件的形狀為扇形,其扇形的圓心角為10°。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和所述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有安裝孔。通過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安裝孔,在安裝孔內插入螺栓,將螺栓的一端與造球盤的底板焊接固定,另一端通過螺母將造球盤襯板固定,便于對造球盤襯板的維修和更換。
在一個實施例中,以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和第五部件,并以不同的方式排布組合成為一套完整的造球盤襯板,更加耐磨,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護費用,備件制造周期短;體積小安裝簡單方便;所選用的螺絲為不銹鋼專用的螺柱螺帽,第一次原位置焊接后,第二次更換造球盤襯板時不需要割掉螺絲,用扳手下掉不銹鋼螺帽,拿下?lián)p壞的造球盤襯板更換為的新造球盤襯板即可,然后用螺帽固定;每單件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和第五部件統(tǒng)一規(guī)格型號,維修時不需要測繪,可減少備品備件的庫存積壓,在設備維修時不需要廠家在到現(xiàn)場測繪的麻煩;耐沖擊;粘點物料;造球制粒成品率高;防火阻燃;防腐;耐酸堿;造球盤襯板整套材料費用比現(xiàn)有工藝的襯板低。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為中心圓盤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b為圖1a的側視圖。中心圓盤101上設置凸塊102 ;其中,中心圓盤101的直徑為300毫米,厚度為20毫米,凸塊102的半徑為25毫米。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a所示,為第一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b為圖2a的側視圖。第一部件201上設置凸塊202和安裝孔203,第一部件201為扇形,其圓心角為59°,在圖2a中,第一部件201的較小的圓弧,即第一部件201中上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160毫米,其長度為158毫米;第一部件201的較大的圓弧,即下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550毫米,其長度為542毫米;扇形的整體高度為339毫米,第一部件201的厚度為20毫米,凸塊202的半徑為25毫米。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a所示,為第二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側視圖。第二部件301上設置凸塊302和安裝孔303,第二部件301為扇形,其圓心角為30°,在圖3a中,第二部件301的較小的圓弧,即第二部件301中上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562毫米,其長度為291毫米;第二部件301的較大的圓弧,即下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1162毫米,其長度為601毫米;扇形的整體高度為583毫米,第二部件301的厚度為20毫米,凸塊302的半徑為25毫米。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4a所示,為第三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b為圖4a的側視圖。第三部件401上設置凸塊402和安裝孔403,第三部件401為扇形,其圓心角為15°,在圖4a中,第三部件401的較小的圓弧,即第三部件401中上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1174毫米,其長度為306毫米;第三部件401的較大的圓弧,即下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1824毫米,其長度為476毫米;扇形的整體高度為644毫米,第三部件401的厚度為20毫米,凸塊402的半徑為25毫米。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a所示,為第四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b為圖5a的側視圖。第四部件501上設置凸塊502和安裝孔503,第四部件501為扇形,其圓心角為10°,在圖5a中,第四部件501的較小的圓弧,即第四部件501中上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1836毫米,其長度為320毫米;第四部件501的較大的圓弧,即下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2490毫米,其長度為434毫米;扇形的整體高度為652毫米,第四部件501的厚度為20毫米,凸塊502的半徑為25毫米。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6a所示,為第五部件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b為圖6a的側視圖。第五部件601上設置凸塊602和安裝孔603,第五部件601為扇形,其圓心角為10°,在圖6a中,第五部件601的較小的圓弧,即第五部件601中上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2502毫米,其長度為436毫米;第五部件601的較大的圓弧,即下面的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3000毫米,其長度為523毫米;扇形的整體高度為496毫米,第五部件601的厚度為20毫米,凸塊602的半徑為25毫米。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為造球盤襯板整體示意圖。其包括由第一部件構成的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部件構成的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部件組成的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部件組成的第四環(huán)狀部、第五部件組成的第五環(huán)狀部和中心圓盤。其中,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第五部件和中心圓盤為圖1a-圖6b中的部件。通過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提供的造球盤襯板,能夠帶來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每個圓環(huán)由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或第三部件或第四部件或第五部件構成,能夠大批量生產同一尺寸的部件,當部分部件損害時,可以直接找到相同尺寸的部件進行替換,較為簡便;通過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安裝孔,在安裝孔內插入螺栓,將螺栓的一端與造球盤的底板焊接固定,另一端通過螺母將造球盤襯板固定,便于對造球盤襯板的維修和更換。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各種實施例可根據(jù)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組合,通過這種組合得到的技術方案,也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對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 則本實用新型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ー種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圓盤,以及其外部依次圍繞的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環(huán)狀部和第五環(huán)狀部; 其中,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一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二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三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四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五部件拼接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6個所述第一部件拼接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12個所述第二部件拼接組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24個所述第三部件拼接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四部件拼接組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36個所述第五部件拼接組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盤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和所述第五部件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設置有安裝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造球盤襯板,能夠使得構成每個圓環(huán)的多個部件尺寸相同。一種造球盤襯板,包括中心圓盤,以及其外部依次圍繞的第一環(huán)狀部、第二環(huán)狀部、第三環(huán)狀部、第四環(huán)狀部和第五環(huán)狀部;其中,所述第一環(huán)狀部由多個相同的第一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二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二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三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三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四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四部件拼接組成;所述第五環(huán)狀部由多個第五部件拼接組成。
文檔編號C22B1/14GK202881346SQ20122045737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張珊珊 申請人: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