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材料導正架及具有該材料導正架的鑄造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材料導正架及具有該材料導正架的鑄造模。
【背景技術】
[0002]沖壓件在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提高產(chǎn)品精度,都會在模具上設置定位來讓操作者快速準確的將板料或者半成品件放置到位。模具上的定位叫做材料導正架,現(xiàn)有的材料導正架為標準件,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安裝板I’和連接于所述安裝板I’上的導向板2’。所述導向板2’通常為S45C鋼通過火焰淬火而成,在模具上下料的時候,容易劃傷板料或者半成品件,對制件表面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改進現(xiàn)有的標準件形式的材料導正架,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材料導正架,以在對制件進行導向的同時,可對制件進行防護,避免劃傷,提高制件的表面質量。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所述材料導正架的鑄造模。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種材料導正架,包括安裝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上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圓柱形的導向輪,所述導向輪的頂面與所述導向板平行,且所述導向輪的最高點高于所述導向板的最高點。
[0006]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輪為橡膠導向輪。
[0007]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板和所述導向輪通過螺桿固定連接。
[0008]優(yōu)選地,所述螺桿包括導向板連接段和導向輪連接段,且所述導向板連接段與所述導向輪連接段的相交處設有環(huán)形凸臺,且所述環(huán)形凸臺與所述導向板貼合。
[0009]優(yōu)選地,所述螺桿還包括位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一側的握持段,所述握持段的直徑小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的直徑。
[0010]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板的周向邊緣均設有圓角。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板上關于所述導向板對稱地設有一對腰形安裝孔。
[0012]—種鑄造模,其上設有多組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材料導正架。
[0013]優(yōu)選地,所述材料導正架僅設置在上料方向,其余方向的導正結構為導正架,所述導正架由底板和連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導板組成。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材料導正架,在現(xiàn)有導正架的基礎上,增加了圓柱形的導向輪,導向輪的頂面與導向板平行,并且導向輪的最高點高于導向板的最高點。在上料時,制件先與導向輪接觸,接觸面為導向輪的弧形側面,表面光滑,不會對制件造成劃傷損害。并且,在制件下落的過程中,導向輪的側面具有支撐和使得制件滑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16]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鑄造模,其上設有上述材料導正架,因此可取的與所述相同的有益效果,這里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0018]圖1為現(xiàn)有的材料導正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材料導正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中材料導正架的側視圖;
[0021]圖4為圖2中材料導正架的爆炸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鑄造模的俯視圖。
[0023]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0024]Γ-安裝板,2’-導向板;
[0025]1-安裝板,2-導向板,3-導向輪,4-螺桿,5-腰形安裝孔;
[0026]41 -導向板連接段,42-導向輪連接段,43-環(huán)形凸臺,44-握持段;
[0027]a-材料導正架,b-導正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介紹。
[0029]參考圖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材料導正架,包括安裝板I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I上的導向板2,所述導向板2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圓柱形的導向輪3,所述導向輪3的頂面與所述導向板2平行,且所述導向輪3的最高點高于所述導向板2的最高點。當上料時,制件先與所述導向輪3接觸,接觸的平面為所述導向輪3的弧形側面,接觸面光滑,避免了對制件造成劃傷。并且,在制件下放過程中,所述導向輪的弧形側面對制件具有支撐的作用,制件順著所述弧形側面滑動下移,從而節(jié)省了操作下料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30]所述導向輪3優(yōu)選非金屬導向輪,可為橡膠導向輪,質地較軟,對制件具有有效的保護作用。
[0031]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板2的周向邊緣還均設置了圓角,防止制件與所述導向板2接觸發(fā)生劃傷。
[0032]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板2和所述導向輪3通過螺桿4固定連接,可根據(jù)制件的大小,調(diào)整所述導向板2和/或所述導向輪3在所述螺桿4上的鎖緊位置,以調(diào)整所述導向板2與所述導向輪3之間的距離,從而對不同大小的制件均起到有效的導正作用。
[0033]具體地,所述螺桿4包括導向板連接段41和導向輪連接段42,且所述導向板連接段41與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的相交處設有環(huán)形凸臺43,所述環(huán)形凸臺43與所述導向板2貼合,使得所述導向板2的鎖緊位置固定,通過調(diào)整所述導向輪3在所述螺桿4上的位置,來調(diào)整所述導向板2與所述導向輪3之間的距離。通過設置所述環(huán)形凸臺43,使得所述導向輪3不會與所述導向板2貼合,從而減少制件與所述導向板2的接觸,使得所述導向輪3能夠起到更好的防護、支撐和滑動導向的作用。
[0034]進一步地,所述螺桿4還包括位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側的握持段44,方便操作人員旋轉所述螺桿4,并且所述握持段44的直徑小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的直徑,使得所述握持段44不能與所述導向輪3鎖緊,可避免所述導向輪3的鎖緊位置過于偏向所述螺桿4的端頭,存在脫落風險和操作不便的缺點。
[0035]所述握持段44可為螺紋段,也可為光桿段,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和所述握持段44之間還可設置環(huán)槽,以方便兩段的加工。
[0036]另外,所述安裝板I上關于所述導向板2對稱地設有一對腰形安裝孔5,方便所述材料導正架在模具上固定。
[003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鑄造模,參考圖5,其上設有多組所述材料導正架a,方便鑄造模上料時對制件進行保護,且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38]優(yōu)選地,所述材料導正架a僅設置在上料方向,如一般情況下,模具的前后方向為上料方向,僅在模具的前后方向設置所述材料導正架a,其余方向的導正結構為導正架b,所述導正架b由底板和連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導板組成。這樣設置,在對制件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也利于降低成本。
[0039]以上依據(jù)圖示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材料導正架,包括安裝板(I)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I)上的導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2)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圓柱形的導向輪(3),所述導向輪(3)的頂面與所述導向板(2)平行,且所述導向輪(3)的最高點高于所述導向板(2)的最高點。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輪(3)為橡膠導向輪。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2)和所述導向輪(3)通過螺桿(4)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4)包括導向板連接段(41)和導向輪連接段(42),且所述導向板連接段(41)與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的相交處設有環(huán)形凸臺(43),且所述環(huán)形凸臺(43)與所述導向板(2)貼合。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4)還包括位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側的握持段(44),所述握持段(44)的直徑小于所述導向輪連接段(42)的直徑。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2)的周向邊緣均設有圓角。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導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I)上關于所述導向板(2)對稱地設有一對腰形安裝孔(5)。8.—種鑄造模,其特征在于,其上設有多組上述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材料導正架(a)。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鑄造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導正架(a)僅設置在上料方向,其余方向的導正結構為導正架(b),所述導正架(b)由底板和連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導板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材料導正架,包括安裝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上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圓柱形的導向輪,所述導向輪的頂面與所述導向板平行,且所述導向輪的最高點高于所述導向板的最高點。所述材料導正架與制件的接觸面為光滑的圓弧面,避免了對制件造成劃傷損害,并且導向輪對制件具有導向滑行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造模,其上設有多組所述材料導正架。
【IPC分類】B21D43/00, B21D37/10
【公開號】CN205324524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17805
【發(fā)明人】陳馨, 黃林, 孫曉, 呂俊超, 張國兵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