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柱導絲整形用垂直正腳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芯柱導絲整形用垂直正腳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芯柱導絲焊接時一般需要將前端的四個短金屬腳與后端的長金屬腳先經過折彎,再將芯柱導絲焊接在一根長金屬腳和一根短金屬腳之間,因芯柱導絲較細較軟,故為了節(jié)省成本,現有的芯柱導絲焊接之前對前后的四個長短金屬腳均采用人工手動的方式進行撥開、折彎、水平正腳和垂直正腳等操作,而垂直正腳就是將芯柱導絲對稱前端的四根短金屬腳以及后端的四根長金屬腳分別壓在同一平面上,但是采用人工進行燈絲焊接前的處理操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成本,特別是在垂直正腳操作時由于人工手動以及眼睛視力的偏差會存在以下幾點缺陷,該缺陷直接影響水平正腳的效果:
[0003]1、手動進行垂直正腳操作無疑增加了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勞動效率;
[0004]2、人工手動的垂直正腳其不能確保長金屬腳和短金屬腳在一個平面上,精確度不高,且只通過眼睛的觀察不能做到標準的處于同一水平面;
[0005]3、人工手動的進行垂直正腳會導致后續(xù)焊接的芯柱導絲不對稱,影響照明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芯柱導絲整形用垂直正腳機構,垂直正腳機構自動化,操作簡單,結構簡易、動力傳輸穩(wěn)定、連續(xù),垂直正腳的效果好,效率高,并且減輕了勞動力。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芯柱導絲整形用垂直正腳機構,包括機座、連桿機構、垂直升降機構、水平滑動機構以及前、后正腳總成;所述連桿機構底部傳動連接動力機構,所述機座上固定設置所述垂直升降機構,所述連桿機構貫通所述機座并與所述垂直升降機構連接,所述連桿機構帶動所述垂直升降機構上下運動,在所述垂直升降機構的上端面設置所述水平滑動機構,所述前、后正腳總成設于所述水平滑動機構之上,并且所述水平滑動機構帶動所述前、后正腳總成在所述升降機構的上端前后水平滑動。
[0009]進一步,所述垂直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機座上且間隔設置的兩導向套、設于每個所述導向套內的上下導柱以及橫向固定在兩個所述上下導柱上的上平板。
[0010]進一步,每個所述上下導柱通過連接塊與所述上平板緊固設置。
[0011 ]進一步,所述連桿機構上端通過浮動接頭與所述上平板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水平滑動機構包括T型滑座以及設于T型滑座橫板上的兩個氣缸,所述T型滑座的橫邊和豎邊構成兩個側滑動槽,每個所述滑動槽內均設有水平導柱,兩個所述水平導柱上均滑動連接滑塊,兩個所述滑塊上分別連接有左滑板和右滑板,每個所述滑塊的外側分別對應連接T型滑座上的一個氣缸。
[0013]進一步,在所述左滑板上設置前正腳總成,所述右滑板上設置后正腳總成。
[0014]進一步,所述前正腳總成與所述后正腳總成結構相同,所述前正腳總成包括正腳壓板一和正腳壓板三,所述后正腳總成包括正腳壓板二和正腳壓板四,所述正腳壓板一、正腳壓板二、正腳壓板三以及正腳壓板四交叉設置。
[0015]進一步,所述正腳壓板一、正腳壓板二、正腳壓板三以及正腳壓板四上均設置能形成一條直線的夾緊槽。
[0016]進一步,所述正腳壓板一與所述正腳壓板三之間的距離為32-40mm。
[0017]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皮帶、減速機、主軸、鏈輪鏈條、馬達以及凸輪,所述凸輪設于所述主軸上,皮帶、減速機、鏈輪鏈條以及馬達為主軸提供動力。
[0018]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動力機構向連桿機構傳輸動力,連桿機構將動力傳輸給垂直升降機構的上下導柱,上下導柱在導向套內向上移動,同時帶動上平板移動,最終帶動前、后正腳總成移動至最高點,此時的前、后正腳總成對應分度圓盤上的夾具,夾具內夾緊LED燈架,接著T型滑座左邊的一個氣缸帶動水平導柱上的滑塊向前滑動,即就是向分度圓盤的方向滑動,進而帶動前正腳總成向前移動,同時T型滑座右邊的一個氣缸帶動水平導柱上的滑塊向前滑動,即就是向遠離分度圓盤的方向滑動,進而帶動后正腳總成向后移動,前正腳總成向前推,后正腳總成向后拉,而燈架的前端四根短金屬腳正好通過正腳壓板一和正腳壓板二實現夾平,使其位于同一平面上,而燈架后端的四根長金屬腳則通過正腳壓板三和正腳壓板四實現夾平,同樣也位于同一平面上。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20]圖2為圖1D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2]參照附圖1-2所示的一種芯柱導絲整形用垂直正腳機構,垂直正腳機構底部設置動力機構,側面設置分度圓盤1、夾具2,垂直正腳機構包括機座20、連桿機構17、垂直升降機構、水平滑動機構以及前、后正腳總成,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皮帶、減速機、主軸、鏈輪鏈條、馬達以及凸輪,所述凸輪設于所述主軸上,皮帶、減速機、鏈輪鏈條以及馬達為主軸提供動力,夾具2上夾設芯柱導絲燈架的芯柱3,所述前、后正腳總成分為對四根短金屬腳和四根長金屬腳進行垂直夾平的前正腳總成與后正腳總成;所述連桿機構17與所述動力機構傳動連接,所述機座20上固定設置所述垂直升降機構,所述連桿機構17貫通所述機座20并與所述垂直升降機構連接,所述連桿機構17帶動所述垂直升降機構上下運動,在所述垂直升降機構的上端面設置所述水平滑動機構,所述前、后正腳總成設于所述水平滑動機構之上,并且所述水平滑動機構帶動所述前、后正腳總成在所述升降機構的上端前后水平滑動,所述分度圓盤I設于所述前、后正腳總成的前端,所述夾具2設在所述分度圓盤I上且對應所述前、后正腳總成設置。
[0023]進一步,所述垂直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機座20上且間隔設置的兩導向套16、設于每個所述導向套16內的上下導柱15以及橫向固定在兩個所述上下導柱15上的上平板13,每個所述上下導柱15通過連接塊14與所述上平板13緊固設置,所述連桿機構17上端通過浮動接頭與所述上平板13連接,連桿機構17—端連接所述動力機構,另一端貫通所述機座20并延伸至上平板13,所述連桿機構17的上端位于兩個所述上下導柱15中間位置,上下導柱15在導向套16中上下滑動,實現對上平板13以上部件的垂直升降,已達到垂直正腳的目標高度,并且自動升降無需人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