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點焊方法以及焊接構造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及適合將兩鋼板接合起來的電阻點焊方法W及通過該方法獲得的焊接 構造物。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在汽車零部件等的焊接工序中,廣泛采用電阻點焊方法,在該電阻點焊方 法中,在將兩張鋼板層疊之后,用一對電極夾持層疊之后的兩張鋼板,按壓的同時通電而在 鋼板界面形成烙融部(通常被稱為"烙核"。),從而將鋼板接合起來。
[0003] 例如,在汽車車口開口部存在支柱W及頂蓋縱梁作為構造構件。支柱20(例如,參 照圖4)例如由將兩張鋼板重疊而成的層疊體21構成。并且,如圖4所示,該層疊體21通過在 其凸緣22處利用點焊W預定間隔形成焊接部23而被接合起來。
[0004] 作為上述的層疊體,通過選擇兩張鋼板的材質而設想各種組合下稱為"板 組"。)。在進行電阻點焊時,對各板組設定恰當的加壓力(按壓力)W及通電量。不過,在一部 分的板組中,存在難W充分確保不產生被稱為噴瓣的烙損(也被稱為飛瓣、爆炸等。)而能夠 獲得健全的烙核的焊接電流下稱為正常電流。)的范圍下稱為正常電流范圍。)的情 況。在此,健全的烙核是指烙融部足夠大、可在接合體(接頭)的拉伸試驗等中獲得充分的接 頭強度的烙核。足夠大的烙融部是指例如具有大于4^Γt(mm)(t是構成板組的兩張鋼板的最 小板厚(mm))的直徑的烙融部。正常電流范圍根據由設備限制、生產限制等確定的每一個條 件(將加壓力W及通電時間組合而成的條件)求出,能夠作為正常電流的上限值下稱為 上限電流。)和正常電流的下限值下稱為下限電流。)之差而求出。通常,正常電流范圍越 寬,即使是在焊接過程中產生了干擾(電流變動W及電極頂端的損耗等)的情況,也越能夠 確保穩(wěn)定的焊接品質,因此比較理想。
[0005] 此外,若在焊接時產生噴瓣,則使作業(yè)環(huán)境惡化的同時也由于該飛瓣向產品表面 的附著而導致產品品質降低。而且,在噴瓣的產生量過度的情況下,烙融接合部的體積減 少,使接合部中的作為接頭的強度顯著降低?;谶\些情況,期望的是盡可能抑制噴瓣的產 生。
[0006] 因此,在專利文獻1、2、3、4中公開了如下技術:通過改善鋼板彼此的接觸面的融合 (接觸狀態(tài)),并在通電過程中確保充分的接觸面積,來抑制噴瓣的產生的同時使烙核直徑 擴大。運些技術能夠解釋為可擴大上限電流的技術。
[0007] 另外,在專利文獻5中公開了如下技術:利用絕緣體壓頭將點焊電極和被焊接材料 之間的接觸部分的周圍壓緊,來擴大塑性金屬環(huán)區(qū)(在烙核的周邊產生的固相焊接而成的 環(huán)狀的部分:參照JIS Z 3001-6 2013)的面積。在專利文獻5中記載有如下內容:通過擴大 塑性金屬環(huán)區(qū)的面積,可獲得與擴大烙核直徑的做法同樣的效果。該技術能夠解釋為可通 過將焊接電流抑制得較低來防止噴瓣的產生的技術。
[000引不過,在通過電阻點焊進行的汽車零部件等的焊接工序中,通常在設計方面在所 需的部位連續(xù)地配置多個焊點。因而,在對某一部位進行電阻焊接時,在已經在該部位的附 近存在焊點(w下也稱為"已焊焊點"。)的情況下,產生w已焊焊點為通電路徑而流動的分 支電流下也稱為"支流"。)。此外,也設想了由于構件的幾何學上的形狀、與其他構件之 間的空間配置的狀況而在已焊焊點W外也形成通電路徑并產生支流那樣的情況。運樣,若 在焊接時產生焊接電流的支流,則使烙融部的形成延遲,無法獲得健全的烙核。支流稱為無 效電流等,對于用于限制支流的影響的方法進行了很多研究。
[0009] 例如,在專利文獻6中公開了如下發(fā)明:計算出無效電流,將增加了與無效電流的 量相應的量而成的電流設定為焊接電流。另外,在專利文獻7中公開了如下方法:通過設置 夾縫,來降低無效電流的影響,從而獲得健全的烙核。
[0010]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11] 專利文獻
[001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104849號公報
[0013]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236674號公報
[0014]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07909號公報
[0015]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0-247215號公報
[0016]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7-178563號公報
[0017]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9一99379號公報 [001引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9-279597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19]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20] 在專利文獻1~4所公開的技術中,都存在如下問題:W焊接過程中的加壓力和/或 通電量在焊接中途W兩個階段W上進行變更作為構成要件,正常電流范圍的設定W及管理 變得復雜。在專利文獻5所公開的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需要與點焊電極獨立的絕緣體壓 頭,焊機的構造變得復雜。
[0021] 不過,在對由兩張軟鋼板構成的板組進行點焊的情況下,即使不實施特別的對策, 也能夠充分地確保鋼板彼此的接觸面積。因此,難W產生上述那樣的噴瓣的產生。相對于 此,在對包括高張力鋼板的板組進行點焊的情況下,產生噴瓣的概率變高。對于產生運樣的 現(xiàn)象的原因,本發(fā)明人如W下運樣考慮。即,在包括高張力鋼板的板組中,存在如下情況:在 焊接過程中在鋼板彼此的接觸界面無法確保充分的接觸面積。在該情況下,在鋼板彼此的 接觸界面中電阻發(fā)熱變得過度,容易產生噴瓣。由于運樣的現(xiàn)象,在包括高張力鋼板的板組 中,存在難W使產生噴瓣的電流(上限電流)相對于下限電流足夠大的情況。即,存在難W確 保充分的正常電流范圍的情況。在該情況下,難W在抑制噴瓣的產生的同時形成充分大的 烙融部。針對運點,本發(fā)明人進一步詳細地進行了研究,結果可知:在用一對電極夾持由兩 張鋼板下稱為第1鋼板W及第2鋼板。)構成并且滿足下述的(i)式的板組來進行點焊時, 難W確保充分的正常電流范圍。
[0022] (TSlXtl巧S2Xt2)/(tl+t2) > 440 · · · (i)
[0023] 其中,在(i)式中,
[0024] TS1表示第1鋼板的抗拉強度(MPa),
[0025] tl表示第1鋼板的板厚(mm),
[00%] TS2表示第2鋼板的抗拉強度(MPa),
[0027] t2表示第2鋼板的板厚(mm)。
[0028] 在專利文獻6W及專利文獻7中記載有用于消除無效電流的方法。然而,并沒有記 載在用一對電極夾持滿足上述(i)式的板組來進行點焊時,用于確保充分的正常電流范圍 的條件。此外,在專利文獻7的表1中記載有對SPCC和60k析出鋼進行了點焊的例子,在表2中 記載有對60k析出鋼彼此進行了點焊的例子。然而,上述的表1的例子不是對滿足上述式(i) 的板組進行了焊接的例子。另外,上述的表2的例子是通過單側點焊對板組進行了焊接的例 子,不是用一對電極夾持板組來進行了點焊的例子。
[0029]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運樣的問題而做成的。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阻點 焊方法W及可通過該方法獲得的焊接構造物,其中,不需要將焊接過程中的加壓力和/或通 電量在焊接中途W兩個階段W上進行變更,不使焊機的構造復雜,并且能夠在抑制在鋼板 焊接時產生噴瓣的同時形成充分大的烙融部。
[0030]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31] 本發(fā)明的主旨在于下述的電阻點焊方法W及焊接構造物。
[0032] (1)-種電阻點焊方法,在該電阻點焊方法中,用一對電極夾持由第1鋼板W及第2 鋼板構成并且滿足下述的(i)式的層疊體,通過按壓的同時通電而在鋼板界面形成烙融部, 從而將鋼板接合起來,其中,
[0033] 該電阻點焊方法包括:
[0034] 預備工序,在該預備工序中,用所述一對電極夾持所述層疊體,通過按壓的同時通 電而在鋼板界面形成通電點;
[0035] 焊接工序,W在距該通電點的水平方向上的距離為20mmW內的范圍內形成烙融部 的方式進行點焊,
[0036] (TSlXtl巧S2Xt2)/(tl+t2) > 440 · · · (i)
[0037] 其中,在(i)式中,
[0038] TS1表示第1鋼板的抗拉強度(MPa),
[0039] tl表示第1鋼板的板厚(mm),
[0040] TS2表示第2鋼板的抗拉強度(MPa),
[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