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屬于數(shù)控機床刀庫的鉸接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刀庫系統(tǒng)是提供自動化加工過程中所需之儲刀及換刀需求的一種裝置;其自動換刀機構及可以儲放多把刀具的刀庫;改變了傳統(tǒng)以人為主的生產(chǎn)方式。
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了申請?zhí)枮椋篶n201620051159.0的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組件,所述的數(shù)控銑床上設有主軸箱,包括固定在刀庫上且鉸鏈連接在所述銑床上的鉸鏈件、固定在主軸箱上的導板以及驅動主軸箱上下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的鉸鏈件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滾輪,滾輪與導板抵觸連接;還包括一端固定在鉸鏈件上、另一端通過拉勾固定在所述銑床上的彈簧。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實用性強?,F(xiàn)有的技術無法進行快速的換刀,影響了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的技術無法進行快速的換刀,影響了加工效率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其結構包括限位卡盤、轉向桿、刀庫防護罩、刀庫刀套、刀庫轉盤、轉盤傳動軸、刀庫底座、傳動頭底座、鉸接組件、電主軸、主軸刀套,所述的刀庫轉盤為圓形結構且表面均勻設有兩個以上刀庫刀套,所述的刀庫防護罩前端左側設有限位卡盤,所述的鉸接組件后端通過嵌入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前端,所述的傳動頭底座設于刀庫防護罩右側,所述的電主軸底部與傳動頭底座上端通過套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電主軸前端設有活動裝設主軸刀套的凹孔,所述的刀庫底座與傳動頭底座相互平行,所述的鉸接組件包括伸縮桿、換刀轉軸、機械臂、刀柄卡扣,所述的伸縮桿與換刀轉軸均為圓筒形結構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的換刀轉軸右側通過套合方式設于機械臂中部,所述的機械臂上下兩端均設有刀柄卡扣且為一體成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刀庫防護罩為圓形結構且底部與刀庫底座上端通過扣合方式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刀庫轉盤通過嵌入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轉盤傳動軸為圓筒形結構且貫穿連接于刀庫轉盤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轉向桿通過扣合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前端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刀庫刀套為纖維塑料材質,能夠避免與刀柄接觸時出現(xiàn)磕碰。
進一步地,所述的鉸接組件為304不銹鋼材質,有效提高了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實用設有的鉸接組件通過刀柄卡扣將刀庫刀套進行扣合,并通過伸縮桿進行推進,從而將刀庫導套取下,并通過換刀轉軸帶動機械臂進行180度旋轉,從而使刀庫刀套與主軸刀套處于同于位置,并通過伸縮桿縮進,從而實現(xiàn)了自動快速換刀,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的鉸接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限位卡盤-1、轉向桿-2、刀庫防護罩-3、刀庫刀套-4、刀庫轉盤-5、轉盤傳動軸-6、刀庫底座-7、傳動頭底座-8、鉸接組件-9、電主軸-10、主軸刀套-11、伸縮桿-901、換刀轉軸-902、機械臂-903、刀柄卡扣-90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數(shù)控銑床與刀庫的鉸接裝置:其結構包括限位卡盤1、轉向桿2、刀庫防護罩3、刀庫刀套4、刀庫轉盤5、轉盤傳動軸6、刀庫底座7、傳動頭底座8、鉸接組件9、電主軸10、主軸刀套11,所述的刀庫轉盤5為圓形結構且表面均勻設有兩個以上刀庫刀套4,所述的刀庫防護罩3前端左側設有限位卡盤1,所述的鉸接組件9后端通過嵌入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3前端,所述的傳動頭底座8設于刀庫防護罩3右側,所述的電主軸10底部與傳動頭底座8上端通過套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電主軸10前端設有活動裝設主軸刀套11的凹孔,所述的刀庫底座7與傳動頭底座8相互平行,所述的鉸接組件9包括伸縮桿901、換刀轉軸902、機械臂903、刀柄卡扣904,所述的伸縮桿901與換刀轉軸902均為圓筒形結構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的換刀轉軸902右側通過套合方式設于機械臂903中部,所述的機械臂903上下兩端均設有刀柄卡扣904且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刀庫防護罩3為圓形結構且底部與刀庫底座7上端通過扣合方式相連接,所述的刀庫轉盤5通過嵌入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3內部,所述的轉盤傳動軸6為圓筒形結構且貫穿連接于刀庫轉盤5中部,所述的轉向桿2通過扣合方式設于刀庫防護罩3前端內部,所述的刀庫刀套4為纖維塑料材質,能夠避免與刀柄接觸時出現(xiàn)磕碰,所述的鉸接組件9為304不銹鋼材質,有效提高了使用壽命。
在使用者需要對本實用進行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轉向桿2帶動刀庫刀套4進行90度旋轉,并與限位卡盤1對齊,設有的轉盤傳動軸6用于帶動刀庫轉盤5與刀庫刀套4進行移動,根據(jù)系統(tǒng)命令的數(shù)據(jù),將對應的刀庫刀套4切換在轉向桿2位置,從而便于換刀,設有的機械臂903通過刀柄卡扣904將刀庫導套4取下,并通過環(huán)洲轉軸902進行180度旋轉,使刀庫刀套4與主軸刀套11對齊,并通過伸縮桿901的帶動進行扣入。
本發(fā)明所述的刀庫刀套4是用來裝置在鉆、攻、銑床或加工中心主軸上的一種用來禁錮鉆攻刀具或者是銑刀具的筒形夾具。
本發(fā)明的限位卡盤1、轉向桿2、刀庫防護罩3、刀庫刀套4、刀庫轉盤5、轉盤傳動軸6、刀庫底座7、傳動頭底座8、鉸接組件9、電主軸10、主軸刀套11、伸縮桿901、換刀轉軸902、機械臂903、刀柄卡扣904,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guī)實驗方法獲知,本發(fā)明解決的問題是現(xiàn)有的技術無法進行快速的換刀,影響了加工效率,本發(fā)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從而實現(xiàn)了自動快速換刀,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的伸縮桿901與換刀轉軸902均為圓筒形結構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的換刀轉軸902右側通過套合方式設于機械臂903中部,所述的機械臂903上下兩端均設有刀柄卡扣904且為一體成型結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