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發(fā)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97040閱讀:494來源:國知局
發(fā)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光模塊,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聚光透鏡,用于將入射的光聚集于一個空間;光源,用于提供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提供使上述第一光反射來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反射光;以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將上述第一反射光作為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二反射光來提供。
【專利說明】
發(fā)光模塊
技術領域
[0001 ]實施例涉及發(fā)光模塊及包括其的車輛用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通常,在車輛中設置有燈裝置,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周圍的照度低的情況下,上述燈 裝置穩(wěn)定地確保駕駛員的視線或向其他車輛告知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
[0003] 車輛用燈裝置包括設置于車輛的前方的頭燈和設置于車輛的后方的尾燈。頭燈是 一種對前方進行照明來在夜間駕駛中照射前方的燈。尾燈包括當駕駛員對制動器進行操作 時點燈的制動燈和用于告知車輛的移動方向的轉向燈等。
[0004] 車輛用燈裝置處于使用能效好的發(fā)光二極管或激光二極管的趨勢。
[0005] 尤其,前進性優(yōu)秀、可照射的距離長且不妨礙迎面而來的車輛的視野的激光二極 管受到矚目。
[0006] 但是,激光二極管要想實現(xiàn)白色,就需要使用熒光體及透鏡組裝體。而這種結構導 致車輛用燈裝置的結構變得復雜,從而存在降低效率,并增加車輛用燈裝置的體積的問題。 以下,對采用現(xiàn)有技術的激光二極管的車輛用燈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0007] 圖20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參照圖20,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中,激光二 極管所生成的藍(Blue)光一邊透射棱鏡3和透鏡4 一邊進行聚焦,所聚焦的光通過第一反射 部5反射而透射透射式熒光體6,并轉換成白光,轉換成白光的光通過第二反射部7向前方發(fā) 射。
[0008] 根據現(xiàn)有技術,當發(fā)光模塊內置于汽車的頭燈時,若發(fā)光模塊沿著光軸以長的方 式形成,則存在頭燈的長度變長的問題。
[0009] 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使用多個部件,且存在因各個部件的大小和光僅一次通過各 個部件的光路徑而難以實現(xiàn)頭燈的小型化的問題。具體地,通過透射式熒光體6的光以扇形 展開,因而向透射式熒光體6入射的光需要以小的點(約0.5mm)集中?,F(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 為了使在激光二極管中所發(fā)射的光(直徑為約6mm)以小的點聚焦于透射式熒光體6,使用如 上所述的光路徑。
[0010] 并且,為了以小的點進行聚焦,使用多個部件,從而增加費用,且在可靠性上存在 問題。并且,由于使用光透射而變更顏色的透射式熒光體,因而存在效率減小的問題。
[0011]透射式熒光體中,需要使光向具有比側面更寬的面積的前方面及后方面透射,且 通過光未透射的側面實現(xiàn)散熱。最終,在透射式熒光體的側面只能連接散熱器。
[0012] 因此,透射式熒光體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積小,從而使透射式熒光體難以進行散熱, 導致容易過熱。通常,在高溫條件下,熒光體的效率劇減,因而使用透射式熒光體的照明存 在其光源的強度受限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13]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減小發(fā)光模塊的大小,并將一個透鏡利用為多用途 來減少發(fā)光模塊的部件數。
[0014]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再一問題在于,提供激光二極管的光前進性得到提高,且光效 率及亮度突出的發(fā)光模塊。
[0015]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問題在于,當進行波長轉換時,緩解對從激光二極管的光 源中入射的光的熱集中來提高波長轉換的效率。
[0016] 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特征在于,包括:聚光透鏡,用于將入射的光聚集于一個空 間;光源,用于提供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提供使上述第 一光反射來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反射光;以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將上述第一 反射光作為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二反射光來提供。
[0017] 根據實施例,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上部配置有光源,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下部配 置有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從而具有可減小發(fā)光模塊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來容易 內置于外殼中的優(yōu)點。
[0018] 并且,實施例中,在聚光透鏡的前方的下部配置有輔助聚光透鏡,在聚光透鏡的前 方的上部配置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從而具有減小發(fā)光模塊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 化,來容易內置于外殼中的優(yōu)點。
[0019] 并且,實施例中,分割使用聚光透鏡的上下區(qū)域,且光多次通過聚光透鏡,因而具 有減少發(fā)光模塊的部件數,并減少制造費用的優(yōu)點。
[0020] 并且,實施例中,分別將用于產生熱的光源和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以隔開的方式 配置于聚光透鏡的上部區(qū)域和下部區(qū)域,從而具有緩解發(fā)光模塊的熱集中的優(yōu)點。
[0021] 并且,實施例中,具有熱向用于轉換光的波長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寬的面排 出的結構,因而具有緩解對用于轉換波長的熒光體的熱集中,并減少由熒光體的加熱引起 的轉換效率降低的優(yōu)點。
[0022] 并且,實施例中,具有可緩解與熒光體的熱集中的結構,因而具有可使用高功率的 激光二極管光源,且發(fā)光模塊的輸出上升的優(yōu)點。
[0023] 并且,實施例中,具有使用激光光源的簡單的結構,從而具有提供光集中性及前進 性優(yōu)秀的光的優(yōu)點。
[0024] 根據實施例,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上部配置有光源,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中央配 置有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從而可具有減小發(fā)光模塊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來容易 內置于外殼中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25]圖1A及圖1B為從相互不同的方向觀察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26] 圖2為示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概念圖。
[0027] 圖3及圖4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折射和反射的參考圖。
[0028] 圖5A為沿著鉛垂方向切割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輔助聚光透鏡的剖視圖。
[0029] 圖5B為沿著水平方向切割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輔助聚光透鏡的剖視圖。
[0030] 圖6A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31]圖6B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32]圖7A為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
[0033]圖7B為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的投影圖像的圖。
[0034]圖8A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
[0035]圖8B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投影圖像的圖。
[0036]圖9A為示出比較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投影圖像的圖。
[0037]圖9B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投影圖像的圖。
[0038]圖10A及圖10B為從相互不同的方向觀察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39] 圖11為示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概念圖。
[0040] 圖12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位置的參考圖。
[00411圖13A為沿著I -I線截取圖10A的聚光透鏡的剖視圖。
[0042]圖13B為沿著Π -Π 線截取圖10B的聚光透鏡的剖視圖。
[0043]圖14A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44] 圖14B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45] 圖14C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46] 圖14D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047] 圖15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48] 圖16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49] 圖17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50] 圖18為示出包括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汽車的圖。
[0051] 圖19為示出包括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汽車用燈裝置的剖視圖。
[0052]圖20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053]圖2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4] 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0055] 圖1A及圖1B為從相互不同的方向觀察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圖2 為示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概念圖。
[0056] 參照圖1A、圖1B及圖2,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包括:聚光透鏡30,用于將入 射的光聚集于前方的一個空間;光源20,以從聚光透鏡30向一側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第一 光路徑轉換部件40,以向與聚光透鏡30的一側方向相向的另一側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以 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以向聚光透鏡30的一側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并與光源20隔開 地配置。具體地,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包括:聚光透鏡30,用于將從后方入射的光 聚集于前方的一個空間;光源2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 一光21;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用于提供使第一光21反射來通 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反射光22;以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 于將入射的第一反射光22作為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來提供。
[0057] 其中,表示方向的前方是指以圖1A、圖1B為基準的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Axl) (或稱為光軸)的相對右側(Axl方向)。后方是指以圖1A、圖1B為基準的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Αχ 1的相對左側(-Αχ 1方向)。
[0058] 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包括:光源20,用于提供光;聚光透鏡30,用于從光源20接 收光來進行聚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用于反射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光來向聚光透 鏡30提供第一反射光22;以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用于反射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 一反射光22來向聚光透鏡30提供第二反射光23。
[0059] 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包括:聚光透鏡30,用于將從后方入射的光聚集 于前方的一個空間;光源2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光 21;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用于提供使第一光21反射來通過聚 光透鏡30的第一反射光22;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使 第一反射光22反射來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以及輔助聚光透鏡60,配置于聚光 透鏡30的前方,用于將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聚集于前方方向上。
[0060] 并且,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連接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的焦點和聚光透鏡 30的中心的假想線。
[0061 ] 聚光透鏡30將從光軸的后方入射的光聚集于光軸前方的一個空間。聚光透鏡30因 聚光透鏡30的形狀和聚光透鏡30與外部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使入射的光折射。聚光透鏡30 的折射率大于1,優(yōu)選地,可以為1.5至1.6。
[0062] 例如,聚光透鏡30包括球面透鏡或非球面透鏡。優(yōu)選地,聚光透鏡30可由非球面透 鏡實現(xiàn)。
[0063] 聚光透鏡30可具有向光軸Αχ的前方凸出的形狀。作為另一例,聚光透鏡30可具有 后方面32和前方面31,上述后方面32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上述前方面31向聚光 透鏡30的前方凸出。當然,后方面32還可具有向光軸前方凹陷的形狀。
[0064]尤其,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具有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頂點的曲線。詳細 地,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可形成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上具有焦點且具有多個曲率 半徑的曲線。
[0065]這種聚光透鏡30使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平行地入射的光折射來使該光集中 于光軸前方的任意位置。聚光透鏡30可由透射光的多種材質形成。
[0066]光源20接收電能,并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由此生成光。作為這種例,光源20可以為 超高壓萊燈(UHV Lamp)、發(fā)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激光二極管(laser diode,LD)等。優(yōu)選地,光源20可由前進性及集中性優(yōu)秀的激光二極管實現(xiàn)。
[0067]當然,這種光源20可通過多種電源裝置來供給電源,優(yōu)選地,可通過印制電路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金屬芯(Metal Core)印制電路板、柔性(Flexible)印制電 路板、陶瓷印制電路板等來供給電源。
[0068]其中,激光二極管是指具有用于使激光動作的兩個電極的半導體激光。具體地,激 光二極管可以為GaAs、Alx Gai-xAs類雙異質結結構。
[0069]光源20可生成多種顏色的光。優(yōu)選地,光源20生成效率優(yōu)秀的藍色系列的光。
[0070] 光源2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光21。第一光 21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光軸)平行地入射。其中,平行不指數學含義的平行,而是指 包含誤差的范圍內的平行。
[0071] 第一光21向偏心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后方面32入射。
[0072]更詳細地,聚光透鏡30在貫通中心軸的切割面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 可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
[0073]例如,如圖1A、圖1B所示,第一區(qū)域為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的上部區(qū) 域(Z軸方向區(qū)域)。第二區(qū)域為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Αχ 1為基準的下部區(qū)域(-Z軸方向區(qū) 域)。此時,第一光21向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入射。
[0074] 為此,光源20以偏心的方式位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光源20在聚光透鏡30的 中心軸Axl以向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的第一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光 源20和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相向地配置。
[0075]在光源20中生成的第一光21向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偏心的位置入射,從 而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中折射,并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入射。
[0076]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用于提供使通過聚光透鏡30的 第一光21反射來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反射光22。
[0077]具體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成第一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入 射,從而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發(fā)射。并且,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包括平面或曲面。 尤其,根據光源20的數量,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還可由多個以階梯方式配置。并且,第一 光路徑轉換部件40還能夠以可旋轉的方式實現(xiàn)第一反射光22,以便于調節(jié)角度。
[0078]更具體地,為了在受限的車輛的燈裝置的空間有效地配置多個結構要素并提高其 效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成第一反射光22向偏心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前 方面31入射。此時,優(yōu)選地,第一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第二區(qū)域入射。
[0079]另一方面,第一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入射的入射點以聚光透鏡30的 中心軸Axl為基準向第二方向隔開。即,第一反射光22向與使第一光21入射的聚光透鏡30的 區(qū)域對稱的聚光透鏡30的另一區(qū)域入射。
[0080] 若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上,則第一光路徑轉換 部件40與光源之間的距離增加,從而存在發(fā)光模塊10本身的長度變長的缺點。因此,優(yōu)選 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以向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 的第一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
[0081] 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包括具有與光軸交叉的反射面的反射層。其中,反射 層可選自反射特性優(yōu)秀的物質,例如,由48、附^1、1^、?(1、&、1?11、1%、211^411、批及它們的 選擇性的組合組成的物質中來形成。
[0082] 并且,反射層還可具有由折射率相互不同的多個層交替層疊而成的結構。
[0083]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使第一反射光22反射 來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
[0084]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可反射光或一邊反射一邊轉換波長。即,可通過轉換波長 來將在光源20中生成的藍色系列的光變更為白色系列的光。在后面對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 50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即,根據發(fā)光模塊10的用途,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可對光僅進行 反射,或對光進行反射和波長轉換。因此,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反射而發(fā)射的第二反 射光23可具有與第一反射光22不同的波長。
[0085]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 二反射光23。
[0086]從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入射的第一反射光22在聚光 透鏡30的界面中折射,并向聚光透鏡30的第二區(qū)域的后方面32發(fā)射。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 一反射光22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入射,并發(fā)射為第二反射光23。第二反射光23向偏心 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后方面32入射。詳細地,第二反射光23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 32中的第二區(qū)域入射。向聚光透鏡30入射的第二反射光23在聚光透鏡30的界面折射,并通 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向前方發(fā)射。
[0087]從光源20射出的光以依次經由聚光透鏡30的上半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聚 光透鏡30的下半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聚光透鏡30的下半部的方式進行聚焦。其中, 聚光透鏡30的上半部是指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的上部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上 半部為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下半部是指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 準的下部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下半部為聚光透鏡30的第二區(qū)域。
[0088] 第一光21在光源20中生成而通過聚光透鏡30,并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提供。 第一反射光22由第一光21借助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反射并通過聚光透鏡30來形成。第一 反射光22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提供。第二反射光23由第一反射光22借助第二光路徑轉 換部件50反射并通過聚光透鏡30來形成。
[0089]另一方面,對光的反射特性說明如下。
[0090] 光可根據反射器(ref lector)的表面特性成為鏡面反射(specular ref lection) 和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
[0091 ] 并且,漫反射可包括高斯反射(guassian ref lection)、朗伯反射(lambertian reflection)及混合反身才(mixed reflection) 〇
[0092] 通常,鏡面反射是指當光向反射器的一個地點(point)入射時,經過相應的地點的 法線與入射光的光軸之間的角度和法線與反射光的光軸之間的角度相同的反射。
[0093] 并且,高斯反射是指根據反射器表面的角度的反射光的強度中法線與反射光的方 向之間的角度變?yōu)楦咚购瘮抵档姆瓷洹?br>[0094]接著,朗伯反射是指根據反射器表面的角度的反射光的強度中法線與反射光的方 向之間的角度變?yōu)橛嘞液瘮抵档姆瓷洹?br>[0095] 并且,混合反射是指由鏡面反射、高斯反射及朗伯反射中的至少一個反射混合而 成的反射。
[0096] 在實施例中,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為了光的聚焦而對光進行鏡面反射。第二光 路徑轉換部件50在僅執(zhí)行反射作用的情況下,對光進行鏡面反射。
[0097] 另一方面,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長轉換的情 況下,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具有反射層和涂敷于反射層上的熒光體層的結構。在第二光 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長轉換的情況下,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提供的第二反 射光23呈朗伯反射形態(tài)或混合反射形態(tài)。因此,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長 轉換的情況下,第二反射光23具有朝向光軸Αχ前方放射的形態(tài)。即,第二反射光23成為以與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Αχ 1平行的任意線為基準向上下方向具有規(guī)定的角度的扇形的光。 [0098]優(yōu)選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的反射面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地配置。 [0099]第二反射光23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的第二區(qū)域入射,并在聚光透鏡30的界面 折射中而發(fā)射。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成為其放射角比向聚光透鏡30入射的第二 反射光23更減小的形態(tài)。
[0100]因此,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成為具有一定前進性且擴散的光。這種第 二反射光23可用作用于照射車輛用燈裝置的近距離的近光燈(Low beam)。
[0101]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以與光源20隔開的方式配置。若第二 光路徑轉換部件50和光源20以隔開的方式配置,則用于產生熱的兩個部件相互隔開,從而 緩解熱集中。具體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與聚光透鏡 30的中心軸Axl垂直的第二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和光 源20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相向地配置。
[0102] 并且,再一實施例中,第二反射光23可用作轉換為大致與光軸水平的平行光線來 照射遠距離的遠光燈。因此,再一實施例中,還可包括輔助聚光透鏡60,上述輔助聚光透鏡 60用于將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聚集于前方方向上。
[0103]輔助聚光透鏡60將從光軸的后方入射的光聚集于光軸前方的一個空間。輔助聚光 透鏡60因輔助聚光透鏡60的形狀和輔助聚光透鏡60與外部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使入射的 光折射。輔助聚光透鏡60的折射率大于1,優(yōu)選地,可以為1.5至1.6。
[0104] 輔助聚光透鏡60位于相對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偏心的位置。具體地,輔助聚 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偏心地配置。
[0105] 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向鉛垂方向(Z軸、-Z軸 方向)偏心地設置。當然,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可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向水 平方向(Y軸、-Y軸方向)偏心地設置,或者,從鉛垂方向觀察時,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 Ax2可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重疊地設置。具體地,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在聚 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第二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
[0106] 并且,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可位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區(qū)域內。優(yōu)選地,輔 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和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平行地配置。
[0107] 這種輔助聚光透鏡60中,從輔助聚光透鏡60的后方入射的光在輔助聚光透鏡60的 界面中折射而作為與光軸平行的光發(fā)射。
[0108] 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進行波長轉換及反射的光與從輔助聚光透鏡60的焦 點入射的光類似地入射,從而有效地轉換成與光軸平行的光。輔助聚光透鏡60的材質可與 聚光透鏡30的材質相同。
[0109] 只是,向輔助聚光透鏡60入射的第二反射光23中,光源2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中偏心(decentering)而設置,且因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中偏心而使光入射,因而發(fā)生儲 備像差。
[0110] 因此,輔助聚光透鏡60具有用于聚集入射的光的同時解決上述的儲備像差的結 構。在后面對輔助聚光透鏡60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0111] 圖3及圖4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的折射和反射的參考圖。
[0112] 首先,參照圖4,與光的折射相關的斯涅爾定律如下。
[0113] nsini=n'sini '
[0114] 若利用以下路徑轉換斯涅爾定律,則導出折射式。
[0115] ni 蘭 n i
[0116] n(a-u) =n'(α-u,)
[0119] 其中,η是指折射之前的介質的折射率,η'是指折射之后介質的折射率,i是指光線 入射的面和垂直面所形成的角度,i'是指射出光和垂直面所形成的角度。
[0120] 如下所述,利用上述的折射式可計算出各個結構的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的 隔開距離h。
[0122] 其中,r是指透鏡的曲率半徑。
[0123] 實施例的聚光透鏡30為中央部的曲率半徑小于邊緣部的曲率半徑的非球面透鏡。
[0124] 首先,當從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前方觀察時,光源20、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 40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與聚光透鏡30相重疊地設置。因此,用于內置發(fā)光模塊10的外 殼的大小可縮小為聚光透鏡30的大小。
[0125] 具體地,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光源20之間的第一距離hi小于聚光透鏡30的 半徑L。因此,第一距離hi根據上述的隔開距離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
[0126] 并且,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之間的第二距離h2小于 聚光透鏡30的半徑L。當然,第二距離h2也根據上述的隔開距離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并且,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中以與聚光透鏡30的后方相鄰的方式設 置。
[0127] 優(yōu)選地,光源20的第一距離hi可與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的第二距離h2相同。更 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hi與第二距離h2之比可以為1:0.7至1:1. 1。尤其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hi與第 二距離h2之比可以為1:0.94至1:0.98。
[0128] 另一方面,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之間的第三距離h3 小于聚光透鏡30的半徑L且大于0。當然,第三距離h3可根據上述的隔開距離計算公式來進 行計算。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hi與第三距離h3之比可以為1:0.5至1:0.9。更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 hi與第三距離h3之比可以為1:0.6至1:0.8。
[0129]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一反射光22的入射點之間的第四距離h4可小于第一 距離hi或第二距離h2。優(yōu)選地,光源20的第一距離hi與入射點的第四距離h4之比可以為1: 0.1至1:0.6。更優(yōu)選地,光源20的第一距離h 1與入射點的第四距離h4之比可以為1:0.35至 1:0.37〇
[0130] 為了組裝的便利性,通常,這種發(fā)光模塊10內置于六面體形態(tài)的外殼。因此,通過 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的上部配置光源20,并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的下部配置第二光路徑轉 換部件50,可減小發(fā)光模塊10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從而容易內置于外殼中。
[0131] 并且,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的下部配置有輔助聚光透鏡60,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 的上部位置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從而可減小發(fā)光模塊10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 化,來容易內置于外殼中。
[0132] 圖5A為沿著鉛垂方向切割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另一輔助聚光透鏡的剖視圖,圖5B為 沿著水平方向切割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另一輔助聚光透鏡的剖視圖。優(yōu)選地,輔助聚光透鏡 的鉛垂切割面和水平切割面均貫通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
[0133] 參照圖1A、圖1B及圖5A、圖5B,輔助聚光透鏡60為了改善儲備像差,并向前方進行 聚光,具有第一折射面62a、62b和第二折射面61。
[0134] 第一折射面62a、62b為向聚光透鏡30方向露出的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一面。第一折 射面62a、62b形成輔助聚光透鏡60的后方面。第一折射面62a、62b與第二折射面61相向地配 置。
[0135] 第一折射面62a、62b作為與輔助聚光透鏡60的外部的界面,是第二反射光23入射 的面。在第一折射面62a、62b中,第二反射光23被折射。第一折射面62a、62b具有用于校正儲 備像差的形狀。
[0136] 第一折射面62a、62b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具有鉛垂折射剖面62a和水平折射剖面 62b。如圖5A所示,鉛垂折射剖面62a為在沿著鉛垂方向切割輔助聚光透鏡的鉛垂切割面上 的第一折射面62a、62b的剖面形狀。如圖5B所示,水平折射剖面62b為在沿著水平方向切割 輔助聚光透鏡的水平切割面上的第一折射面62a、62b的剖面形狀。
[0137] 為了校正儲備像差,鉛垂折射剖面62a和水平折射剖面62b的形狀可相互不同。作 為一例,鉛垂折射剖面62a具有曲率,水平折射剖面62b為平面。
[0138] 具體地,水平折射剖面62b實質上可以為平面或曲率半徑非常大的曲線。鉛垂折射 剖面62a為向輔助聚光透鏡60的后方凸出的形狀。鉛垂折射剖面62a在輔助聚光透鏡60的前 方方向上具有其曲率中心。
[0139] 作為另一例,鉛垂折射剖面62a具有曲率,水平折射剖面62b具有與鉛垂折射剖面 62a不同的曲率。具體地,鉛垂折射剖面62a的曲率半徑小于水平折射剖面62b的曲率半徑。 更具體地,水平折射剖面62b的曲率半徑為鉛垂折射剖面62a的曲率半徑的5倍以上。
[0140]水平折射剖面62b和鉛垂折射剖面62a的曲率中心位于輔助聚光透鏡60的前方。優(yōu) 選地,水平折射剖面62b和鉛垂折射剖面62a的曲率中心位于輔助聚光透鏡60的前方的聚光 透鏡30的中心軸Axil。
[0141] 若重新進行說明,則整體上,第一折射面62a、62b形成具有與水平方向相一致的中 心軸的圓筒的一部分(Toroid)。即,輔助聚光透鏡60的第一折射面62a、62b向鉛垂方向具有 曲率,從而可校正在鉛垂方向上所發(fā)生的儲備像差。
[0142] 優(yōu)選地,鉛垂折射剖面62a的曲率半徑為輔助聚光透鏡60的半徑Ra的8倍至15倍。 鉛垂折射剖面62a可以為以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為頂點的曲線。
[0143] 第二折射面61為向輔助聚光透鏡60的前方露出的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一面。第二折 射面61形成輔助聚光透鏡60的前方面。第二折射面61與第一折射面62a、62b相向地配置。
[0144] 第二折射面61作為與輔助聚光透鏡60的外部的界面,是發(fā)射第二反射光23的面。 在第二折射面61中第二反射光23被折射。第二折射面61具有用于聚光的形狀。
[0145] 例如,輔助聚光透鏡60的第二折射面61具有球面形狀或非球面形狀。具體地,第二 折射面61具有在水平方向及鉛垂方向上對稱的形狀。
[0146] 具體地,第二折射面61可具有向前方凸出的形狀。尤其,第二折射面61具有以輔助 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為頂點的曲線。詳細地,第二折射面61可由在輔助聚光透鏡60的后 方具有曲率中心且具有多個曲率半徑的曲線的組合形成。第二折射面61的中心的曲率半徑 可小于第二折射面61的周邊的曲率半徑。
[0147] 圖6A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圖6B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 例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148] 參照圖6A,一實施例的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包括用于變更入射的光的波長的波 長轉換層52和用于使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層51。
[0149] 反射層51的界面與光軸Axl垂直地配置。反射層51可選自反射特性優(yōu)秀的物質,例 如,由六8、附^1、1^、?(1、1廣1?11、1%、211、?1411、!^及它們的選擇性的組合組成的物質中來形 成。
[0150] 波長轉換層52轉換入射的光的波長。具體地,波長轉換層52中,藍色系列的光入射 而轉換為白色系列的光。
[0151] 波長轉換層52位于比反射層51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入射的第一反射光22通過 波長轉換層52并轉換波長,并通過反射層51反射而轉換為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 23〇
[0152] 例如,波長轉換層52可具有在透明的硅等的基材層分散有熒光體(未圖示)的結 構。焚光體可根據在光源20中發(fā)射的光的波長選擇種類來使發(fā)光模塊10實現(xiàn)白色光。
[0153] 熒光體可根據在光源20中發(fā)射的光的波長適用藍色發(fā)光熒光體、青綠色發(fā)光熒光 體、綠色發(fā)光熒光體、黃綠色發(fā)光熒光體、黃色發(fā)光熒光體、紅黃色發(fā)光熒光體、橘黃色發(fā)光 熒光體及紅色發(fā)光熒光體中的一個發(fā)光熒光體。
[0154] 詳細地,在光源20為藍色激光二極管且熒光體(未圖示)為黃色熒光體的情況下, 黃色熒光體由藍色光激發(fā)而可發(fā)射黃色光,隨著在藍色激光二極管中產生的藍色光及由藍 色光激發(fā)而產生的黃色光相混合,發(fā)光模塊10可提供白色光。
[0155] 作為再一例,波長轉換層52可由涂敷或膜形態(tài)實現(xiàn)。具體地,波長轉換層52可包括 黃色的光電陶瓷(Opto ceramic)。光電陶瓷與現(xiàn)有的焚光體相比,熱穩(wěn)定性優(yōu)秀。
[0156]作為另一例,如圖6B所示,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在反射層51的一面可結合有 散熱器53。散熱器53排出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生成的熱,從而提高第二光路徑轉換 部件50的熱穩(wěn)定性。
[0157] 圖7A為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圖7B為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發(fā)光模塊 的投影圖像的圖。
[0158] 參照圖7A,現(xiàn)有技術中,光從配置于光軸的光源入射,并通過聚光透鏡發(fā)射。通過 聚光透鏡聚集的光借助配置于光軸上的反射部折射而經過透射式熒光體,并轉換波長。 [0159]雖然集中于從反射部向透射式熒光體入射的一個點,但在透射式熒光體中發(fā)射的 光具有以放射狀展開的形態(tài)。當然,在透射透射式熒光體的過程中,光的效率大大降低。 [0160]在透射式熒光體中發(fā)射的光借助球面鏡向光軸前方輸出。
[0161] 在球面鏡中發(fā)射的光的一部分轉換為與光軸平行的平行光,但光的其他一部分向 不與光軸平行的方向發(fā)射,從而發(fā)生光的損失。
[0162] 尤其,圖7B示出光源的20米前方的投影圖像,可知雖然一部分光集中,但其他一部 分光向上方損失。
[0163] 圖8A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圖8B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投 影圖像的圖。
[0164] 參照圖8A,在實施例的光源20中生成的第一光21通過聚光透鏡30的上部區(qū)域(第 一區(qū)域)入射,并折射而發(fā)射。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一光21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入 射。
[0165] 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中入射的第一光21反射,并發(fā)射為第一反射光22。第一 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下部區(qū)域(第二區(qū)域)入射。第一反射光22通過聚光透鏡30的下部 區(qū)域向后方發(fā)射。
[0166] 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一反射光22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入射。入射的第一 反射光22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作為白色光轉換波長,并反射而發(fā)射為第二反射光 23〇
[0167] 此時,第二反射光23具有朗伯反射形態(tài),因而以將與光軸平行的任意線為基準具 有規(guī)定的角度的扇形發(fā)射。
[0168] 第二反射光23中,向聚光透鏡30的下部區(qū)域入射的光折射,并向聚光透鏡30的前 方發(fā)射。
[0169] 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二反射光23聚集于輔助聚光透鏡60而作為第二光24發(fā) 射。
[0170]尤其,第二反射光23的大部分向輔助聚光透鏡60入射,并作為平行光線折射。
[0171]尤其,圖8B示出光源20的20米前方的投影圖像,可知大部分的光集中于小的區(qū)域。 [0172]圖9A為示出比較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投影圖像的圖,圖9B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 投影圖像的圖。
[0173] 圖9A為在實施例中輔助聚光透鏡60的第一折射面62a、62b未適用用于改善儲備像 差的形狀的圖。
[0174] 參照圖9A,比較例的發(fā)光模塊中,在輔助聚光透鏡60中發(fā)射的光由光源20偏心于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而設置,且因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中偏心而使光入射,因而向鉛垂 方向發(fā)生儲備像差。
[0175] 具體地,在比較例的輔助聚光透鏡60中發(fā)射的光的形狀不呈完整的圓,而呈上下 伸展的橢圓形,從而存在無法在所需的地點形成準確的點的缺點。并且,存在在比較例的輔 助聚光透鏡60中發(fā)射的光的顏色無法成為白色,而成為上下部分不同的顏色的問題。
[0176] 參照圖9B,可見若使用實施例的輔助聚光透鏡60,則在鉛垂方向上發(fā)生的儲備像 差得到改善。
[0177] 具體地,在實施例的輔助聚光透鏡60中發(fā)射的光的儲備像差得到改善,從而在形 狀方面接近于圓形,且在顏色方面成為白色。
[0178] 圖10A及圖10B為從相互不同的方向觀察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圖 11為示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概念圖。
[0179] 參照圖10A、圖10B及圖11,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包括:聚光透鏡30,用于 將入射的光聚集于一個空間;光源20,以從聚光透鏡30向一側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第一光 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另一側面;以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以從聚光透 鏡30向一側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并與光源20隔開。
[0180] 具體地,發(fā)光模塊10包括:聚光透鏡30,用于將從后方入射的光聚集于前方的一個 空間;光源2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光21;第一光路 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用于提供使第一光21反射來通過聚光透鏡 30的第一反射光22;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將入射的第一 反射光22作為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來提供;以及輔助聚光透鏡60,配置于聚光 透鏡30的前方,用于將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聚集于前方方向上。
[0181] 其中,表示方向的前方是指以圖10為基準的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Axl)(或稱 為光軸)的相對右側(Axl方向)。后方是指以圖10為基準的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相對 左側(-Axl方向)。鉛垂方向是指在圖10A中與光軸垂直的上下方向(Z軸方向),水平方向是 指與光軸及鉛垂方向垂直的Y軸方向。
[0182] 并且,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連接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的焦點和聚光透鏡 30的中心的假想線。
[0183] 聚光透鏡30將從光軸的后方入射的光聚集于光軸前方的一個空間。聚光透鏡30因 聚光透鏡30的形狀和聚光透鏡30與外部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使入射的光折射。聚光透鏡30 的折射率大于1,優(yōu)選地,可以為1.5至1.6。
[0184] 例如,聚光透鏡30包括球面透鏡或非球面透鏡。優(yōu)選地,聚光透鏡30可由非球面透 鏡實現(xiàn)。
[0185] 聚光透鏡30可具有向光軸Αχ的前方凸出的形狀。作為另一例,聚光透鏡30可具有 后方面32和前方面31,上述后方面32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上述前方面31向聚光 透鏡30的前方凸出。當然,后方面32還可具有向光軸前方凹陷的形狀。
[0186] 尤其,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具有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頂點的曲線。詳細 地,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可形成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上具有焦點且具有多個曲率 半徑的曲線。
[0187] 這種聚光透鏡30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平行地使入射的光折射,并使該光集 中于光軸前方的任意位置。聚光透鏡30可由透射光的多種材質形成。
[0188]光源20接收電能,并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由此生成光。作為這種例,光源20可成為 超高壓汞燈、發(fā)光二極管、激光二極管等。優(yōu)選地,光源20可由前進性及集中性優(yōu)秀的激光 二極管實現(xiàn)。
[0189] 當然,這種光源20可通過多種電源裝置來供給電源,優(yōu)選地,可通過印制電路板、 金屬芯印制電路板、柔性印制電路板、陶瓷印制電路板等來供給電源。
[0190] 其中,激光二極管是指具有用于使激光動作的兩個電極的半導體激光。具體地,激 光二極管可以為GaAs、Alx Gai-xAs類雙異質結結構。
[0191] 光源20可生成多種顏色的光。優(yōu)選地,光源20生成效率優(yōu)秀的藍色系列的光。
[0192] 光源2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光21。第一光 21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光軸)平行地入射。其中,平行不指數學含義的平行,而是指 包含誤差的范圍內的平行。
[0193] 第一光21向偏心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后方面32入射。
[0194] 更詳細地,聚光透鏡30在貫通中心軸的切割面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 可劃分為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
[0195] 例如,如圖10A及圖10B所示,第一區(qū)域為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的上部 區(qū)域(Z軸方向區(qū)域)。第二區(qū)域為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的下部區(qū)域(-Z軸方向 區(qū)域)。此時,第一光21向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入射。
[0196] 為此,光源20以偏心的方式位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具體地,光源20在聚光 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鉛垂方向(Z軸、-Z軸方向)偏心地設置。當然,光源20可在聚光透 鏡30的中心軸Axl中向水平方向(Y軸、-Y軸方向)偏心地設置,或者,從鉛垂方向觀察時,光 源20可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重疊地設置。
[0197] 光源2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垂直的第一 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
[0198] 在光源20中生成的第一光21向偏心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位置入射,從而 通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入射。
[0199]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用于提供使通過聚光透鏡 30的第一光21反射來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反射光22。
[0200] 具體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中,第一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入射, 并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發(fā)射。更具體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中,第一反射光22向聚 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的第一區(qū)域入射,并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的第一區(qū)域發(fā)射。
[0201]并且,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包括平面或曲面。尤其,根據光源20的數量,第一 光路徑轉換部件40還可由多個以階梯方式配置。并且,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還能夠以可 旋轉的方式實現(xiàn)第一反射光22,以便于調節(jié)角度。
[0202]另一方面,第一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發(fā)射的射出點S以聚光透鏡30 的中心軸Axl為基準向第一方向隔開。若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 軸Axl上,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與光源之間的距離增加,從而存在發(fā)光模塊10本身的長 度變長的缺點。
[0203]因此,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鉛垂方向(Z軸,-Z 軸方向)偏心的方式設置。當然,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 向水平方向(Y軸,-Y軸方向)偏心的方式設置,或者,當從鉛垂方向觀察時,第一光路徑轉換 部件40可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重疊地設置。優(yōu)選地,當從聚光透鏡30的前方觀察 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和光源20的至少一部分相重疊地配置。
[0204] 優(yōu)選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以向與聚光透鏡30 的中心軸Axl垂直的第一方向(Z軸方向)隔開的方式配置。
[0205]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設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具體地,第一光路徑轉換 部件40與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相接觸地配置。
[0206]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覆蓋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的一部分區(qū)域。具體地,第一 光路徑轉換部件40覆蓋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的第一區(qū)域的一部分。優(yōu)選地,第一光路徑 轉換部件40的面積大于在光源20中發(fā)射的第一光21的剖面積,且小于相對于聚光透鏡30的 前方面31的面積的10 %。
[0207]改善前
【申請人】的發(fā)明中,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以隔開的方式配置于聚光透鏡30 的前方,從而存在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光在透射光的過程中發(fā)生光損失的問題。并且,改 善前
【申請人】的發(fā)明中,需要用于固定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結構,并存在因用于固定第 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結構而阻隔光,從而發(fā)生光損失的問題。
[0208]因此,本發(fā)明中,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來減小 發(fā)光模塊的大小,且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光不透射空氣,因而具有減少光損失,且無需第 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固定結構的優(yōu)點。
[0209]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與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相接觸。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 部件40可具有涂敷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或插入于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形成的槽 的結構。在后面對此進行說明。
[0210] 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具有交叉于與光軸平行的任意線的反射面。其中,第 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選自反射特性優(yōu)秀的物質,例如,由Ag、Ni、Al、Rh、Pd、Ir、Ru、Mg、Zn、 Pt、Au、Hf及它們的選擇性的組合組成的物質中來形成。
[0211]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使第一反射光22反射 來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
[0212]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可反射光或一邊反射一邊轉換波長。即,可通過轉換波長 來將在光源20中生成的藍色系列的光變更為白色系列的光。在后面對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 50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即,根據發(fā)光模塊10的用途,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可對光僅進行 反射,或對光一同進行反射和波長轉換。因此,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反射并發(fā)射的第 二反射光23可具有與第一反射光22不同的波長。
[0213]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后方,用于提供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 二反射光23。
[0214]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中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入射的第一反射光22在聚 光透鏡30的界面中折射,并向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的后方面32發(fā)射。通過聚光透鏡30的 第一反射光22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入射,并發(fā)射為第二反射光23。第二反射光23向與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一致的后方面32入射。向聚光透鏡30入射的第二反射光23在聚 光透鏡30的界面折射,并通過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向前方發(fā)射。
[0215] 從光源20射出的光以依次經由聚光透鏡30的上半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聚 光透鏡30的上半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聚光透鏡30的中央部的方式進行聚焦。其中, 聚光透鏡30的上半部是指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準的上部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上 半部為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下半部是指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基 準的下部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下半部為聚光透鏡30的第二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中央部是指 以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為中心的規(guī)定的區(qū)域。
[0216] 實施例中,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為了聚光而對光進行鏡面反射。第二光路徑轉 換部件50在僅執(zhí)行反射作用的情況下,對光進行鏡面反射。
[0217] 另一方面,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長轉換的情 況下,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具有反射層和涂敷于反射層上的熒光體層的結構。在第二光 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長轉換的情況下,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提供的第二反 射光23可呈朗伯反射形態(tài)或混合反射形態(tài)。因此,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進行反射及波 長轉換的情況下,第二反射光23具有朝向光軸Αχ前方放射的形態(tài)。即,第二反射光23成為以 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Αχ 1平行的任意線為基準向上下方向具有規(guī)定的角度的扇形光。
[0218] 優(yōu)選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的反射面以交叉或垂直于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Axl平行的任意線的方式配置。
[0219]第二反射光23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入射,并在聚光透鏡30的界面中折射而發(fā) 射。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成為其放射角比向聚光透鏡30入射的第二反射光23更 減小的形態(tài)。
[0220]因此,通過聚光透鏡30的第二反射光23成為具有一定前進性且擴散的光。這種第 二反射光23可用作用于照射車輛用燈裝置的近距離的近光燈。
[0221]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位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上。
[0222] 輔助聚光透鏡60將從光軸的后方入射的光聚集于光軸前方的一個空間。輔助聚光 透鏡60因輔助聚光透鏡60的形狀和輔助聚光透鏡60與外部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使入射的 光折射。輔助聚光透鏡60的折射率大于1,優(yōu)選地,可以為1.5至1.6。
[0223] 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重疊。具體地,當從前方觀 察時,輔助聚光透鏡60與聚光透鏡30相重疊地設置。
[0224] 輔助聚光透鏡60的中心軸Ax2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相平行地配置。
[0225] 這種輔助聚光透鏡60中,使從輔助聚光透鏡60的后方入射的光在輔助聚光透鏡60 的界面中折射而轉換為與光軸平行的光來發(fā)射。
[0226] 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進行波長轉換及反射的光以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為基準以放射狀展開的形態(tài)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入射,并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發(fā) 射。在此過程中,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發(fā)射的光與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入射的光 相比,其放射角更減小。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發(fā)射的光向輔助聚光透鏡60入射,從而有 效地轉換為與光軸平行的光。輔助聚光透鏡60的材質可與聚光透鏡30的材質相同。
[0227] 圖12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位置的參考圖。
[0228] 實施例的聚光透鏡30為中央部的曲率半徑小于邊緣部的曲率半徑的非球面透鏡。
[0229] 首先,當從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的前方觀察時,光源20、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 40及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與聚光透鏡30相重疊地設置。因此,用于內置發(fā)光模塊10的外 殼的大小可縮小為聚光透鏡30的大小。
[0230] 具體地,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光源20之間的第一距離hi小于聚光透鏡30的 半徑L。其中,第一距離hi根據上述的隔開距離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
[0231] 并且,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之間的第二距離為0。并 且,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以從聚光透鏡30的后方面32向聚光透鏡30的后方隔開的方式設 置。
[0232] 另一方面,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之間的第三距離h3 小于聚光透鏡30的半徑L且大于0。當然,第三距離h3可根據上述的隔開距離計算公式來進 行計算。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hi與第三距離h3之比可以為1:0.9至1:1.1。更優(yōu)選地,第一距離 hi與第三距離h3可相同。
[0233]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第一反射光22的射出點S之間的第五距離h5可小于第 一距離hi或第二距離h2。優(yōu)選地,光源20的第一距離hi與射出點S的第五距離h5之比可以為 1:0.1至1:0.6 〇
[0234] 為了組裝的便利性,通常,這種發(fā)光模塊10內置于六面體形態(tài)的外殼。因此,通過 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的上部配置光源20,并在聚光透鏡30的后方的中央配置第二光路徑轉 換部件50,可減小發(fā)光模塊10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來容易內置于外殼中。
[0235] 并且,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的下部配置有輔助聚光透鏡60,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 的上部配置有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從而可減小發(fā)光模塊10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 化,來容易內置于外殼中。
[0236] 并且,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上,以使從第二光路 徑轉換部件50向聚光透鏡30入射的光在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中供給,因而具有提高光 效率的優(yōu)點。
[0237] 以下,對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0238] 圖13A為沿著I-Ι線截取圖10A的聚光透鏡的剖視圖,圖13B為沿著Π -Π 線截取圖 10B的聚光透鏡的剖視圖。
[0239] 參照圖13A及圖13B,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具有交叉于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Axl平行的任意線的反射面41。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與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 31面接觸。
[0240]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中,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反射 的第一反射光22通過聚光透鏡30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的中心部入射。具體地,第一光 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具有用于使光聚集于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的球面形狀或平 面形狀。
[0241]作為一例,如圖13a及圖13B所示,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具有與聚光 透鏡30的前方面31相接觸的形狀。具體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具有與聚光 透鏡30的前方面31相對應的曲率半徑。
[0242]作為另一例,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可具有與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 的曲率相同的曲率或不同的曲率,或者,可具有平面形狀。在后面對此進行說明。
[0243]優(yōu)選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的曲率半徑的中心位于第一光路徑轉 換部件40的后方。因此,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成為向前方凹陷的球面形態(tài)。若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成為凹陷的球面形態(tài),則具有從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 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提供的光聚焦于一個點的優(yōu)點。
[0244] 圖14A為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245] 參照圖14A,與圖13A的實施例相比,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還包括收容槽31a。
[0246] 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30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收容槽31a。
[0247] 收容槽31a具有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相對應的形狀和深度。收容槽31a由聚光 透鏡30的前方面31向后方凹陷而形成。優(yōu)選地,收容槽31a的深度與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 的厚度相對應。
[0248]此時,收容槽31a的底面為平面,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反射面41與收容槽31a 的底面相接觸。當然,作為另一例,收容槽31a的底面可具曲率。收容槽31a的底面交叉于與 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平行的任意線。
[0249] 再一實施例中,形成有聚光透鏡30的收容槽31a,從而防止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 的脫離。尤其,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由金屬形成的情況下,若由從光源20入射的光加熱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則可解決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從聚光透鏡30剝離的問題。
[0250] 圖14B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251]參照圖14B,與圖14A的實施例相比,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還包括涂敷層70。
[0252]涂敷層70防止因聚光透鏡30與外部空氣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發(fā)生的聚光透鏡30 界面中的全反射來提高光效率,并防止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剝離。
[0253]涂敷層70覆蓋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具體地,涂敷層 70涂敷于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和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
[0254]涂敷層70包含具有粘結力和透光性的材質。例如,涂敷層70減小聚光透鏡30與外 部空氣的折射率差異,來減少在與外部空氣的界面中發(fā)生的全反射。
[0255]涂敷層70的折射率小于聚光透鏡30的折射率且大于1。具體地,涂敷層70的折射率 為 1.1 至 1.6。
[0256]涂敷層70具有單層或多層結構。實施例中,涂敷層70具有多層結構。具體地,涂敷 層70具有多個折射層71、72,越遠離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多個折射層71、72的折射率越 依次減小。
[0257] 例如,涂敷層70包含硅。
[0258] 圖14C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259] 參照圖14C,與圖13A的實施例相比,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還包括涂敷層70。
[0260]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中突出地配置,涂敷層70具有一 同覆蓋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結構。
[0261] 涂敷層70如圖14B中所示。
[0262] 圖14D為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聚光透鏡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的剖視圖。
[0263] 參照圖14D,與圖13A的實施例相比,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 件40的結構上存在差異。
[0264] 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為反射率優(yōu)秀的金屬物質的情況下,由于作為樹脂物的 聚光透鏡30的附著力弱,因而有可能因熱而被剝離。
[0265] 因此,再一實施例的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具有使用電介質來轉換入射的光的路 徑的結構。
[0266]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折射率的多個電介質層40a、 40b 〇
[0267]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至少可包括:第一電介質層40a,具有第一折射率;以 及第二電介質層40b,具有與第一折射率不同的第二折射率。
[0268] 即,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形成由折射率相互不同的多個層40a、40b交替地反 復層疊而成的結構。
[0269]作為一例,第一電介質層40a可以為低折射率層,第二電介質層40b可以為高折射 率層,但并不局限于此。
[0270]并且,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層疊2層至30層。此時,第一電介質層40a和第二電 介質層40b可分別層疊2層至10層。這是因為若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形成為少于2層,則得 不到基于全反射的充分的反射率,而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多于30層的情況下,制造費 用上升。因此,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厚度可以為50nm至5μπι。
[0271]另一方面,當λ為在光源20中發(fā)生的光的波長,η為介質的折射率,且將m設定為奇 數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能夠以πιλ/4η的厚度交替地反復層疊具有低折射率的第一電 介質層40a和具有高折射率的第二電介質層40b,來在特定波長帶λ的光中取得95 %以上的 反射率。
[0272]因此,具有低折射率的第一電介質層40a和具有高折射率的第二電介質層40b可具 有基準波長的V4倍的厚度,此時,各層40a、40b的厚度可形成為:2 ?至l〇um。
[0273] 并且,形成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各層可包括電介質。例如,第一光路徑轉換部 件 40 可由 Mx0y(M:Metal,0:0xide,X,Y:常數)組成。
[0274]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可包含氧化硅(Si02)、氧化鈦(Ti02)及氧化鉭(Ta20 5)中的 一種。
[0275] 作為一例,具有低折射率的第一電介質層40a可利用折射率為1.4的氧化硅 (Si02),具有高折射率的第二電介質層40b可利用折射率為2.7的氧化鈦(Ti0 2)或氧化鉭 (Ta205)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0276] 尤其,第一電介質層40a和第二電介質層40b可將600nm至870nm的波長帶的光全反 射105%以上,來提高在金屬反射層中反射率降低的區(qū)間的反射率。
[0277] 作為一例,在第一電介質層40a為氧化娃(Si〇2)的情況下,為了使600nm至870nm波 長帶的光全反射,厚度優(yōu)選為l〇7nm至155nm,在第一電介質層40a為氧化鈦(Ti〇2)的情況 下,為了使600nm至870nm波長帶的光全反射,厚度優(yōu)選為55.5nm至80.6nm〇
[0278] 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由具有相互不同的折射率的電介質層構成的情況下,聚 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粘結力得到提高。并且,防止第一光路徑 轉換部件40在聚光透鏡30的前方面31中因熱而容易剝離的情況。
[0279] 圖15為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280]參照圖15,與圖1A及圖1B的實施例相比,再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在光源20的數 量上存在差異。
[0281] 圖15為從光軸的前方觀察的圖。實施例的光源20設置有多個。
[0282] 多個光源20a、20b全部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與 多個光源20之間的隔開距離(第一距離hi)相同。因此,若從光軸前方觀察,則多個光源20a、 20b在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內配置于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具有第一距離hi的圓弧 上。多個光源20a、20b之間的最小隔開距離在考慮它們的散熱之后設定。
[0283] 圖16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284] 參照圖16,與圖1A及圖1B的實施例相比,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在光源20的數 量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的數量上存在差異。
[0285] 另一實施例中,光源20和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設置有多個。
[0286] 多個光源20a、20b、20c全部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 Axl與多個光源20之間的隔開距離(第一距離hi)相同。因此,若從光軸前方觀察,則多個光 源20a、20b、20c在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內配置于與聚光透鏡30的中心軸Axl具有第一距 離hi的圓弧上。多個光源20a、20b、20c之間的最小隔開距離在考慮它們的散熱之后設定。
[0287] 多個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a、40b、40c全部配置于聚光透鏡30的第一區(qū)域。多個 光源20a、20b、20c中生成并通過聚光透鏡30的光向多個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a、40b、40c 入射。多個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a、40b、40c具有與多個光源20a、20b、20c相對應的數量。 多個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a、40b、40c針對從多個光源20a、20b、20c中入射的光個別地調 節(jié)反射角,從而可將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發(fā)射的光集中于一個點。
[0288] 圖17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的概念圖。
[0289] 參照圖17,與圖1A及圖1B的實施例相比,另一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中,第二光路徑 轉換部件50使入射的光反射,且不進行波長轉換。即,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省略波長轉換 層52。
[0290]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入射的第一反射光22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被鏡 面反射。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發(fā)射的第二反射光23通過聚光透鏡30向前方進行聚 焦。
[0291] 圖18為示出包括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10的汽車的圖,圖19為示出包括本發(fā)明的發(fā)光 模塊10的汽車用燈裝置的剖視圖。
[0292] 參照圖18,實施例的發(fā)光模塊10安裝于車輛1的前方。并且,發(fā)光模塊10可內置于 車輛用燈裝置100,車輛用燈裝置100可設置于車輛的前方。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車輛用燈 裝置100包括用于確保駕駛員的前方夜間視線的頭燈、霧燈、轉向燈等。
[0293] 但是,在另一實施例中,車輛用燈裝置還可安裝于車輛1的后方來起到尾燈等的作 用。
[0294] 參照圖19,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車輛用燈裝置100包括燈外殼110以及位于燈外殼 110的內部的發(fā)光模塊10。
[0295] 并且,根據實施例,車輛用燈裝置100還可包括光源單元400。
[0296]燈外殼110提供在內部設置發(fā)光模塊10或/和光源單元400的空間。
[0297] 光源單元400輸出汽車行駛所需的光。
[0298] 其中,發(fā)光模塊10和光源單元400可發(fā)射相同的光。優(yōu)選地,在發(fā)光模塊10和光源 單元400中生成的光可具有相互不同的顏色,或者,一個可以為面光,一個可以為點光。 [0299]在光源單元400中生成的光照射擴散性優(yōu)秀的接近距離,在發(fā)光模塊10中生成的 光由于前進性優(yōu)秀,因而可照射遠距離的窄的區(qū)域。
[0300] 并且,發(fā)光模塊10可使用激光二極管,光源單元400可使用氙氣燈。
[0301] 根據實施例,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上部配置有點光源,在聚光透鏡的后方的下部 配置有第二反射部,從而具有可減小發(fā)光模塊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來容易內置于 外殼中的優(yōu)點。
[0302] 并且,實施例中,在聚光透鏡的前方的下部配置有輔助聚光透鏡,在聚光透鏡的前 方的上部配置有第一反射部,從而具有減小發(fā)光模塊的長度,將空間的利用最大化,來容易 內置于外殼中的優(yōu)點。
[0303]并且,實施例中,分割使用聚光透鏡的上下區(qū)域,因而具有減少部件數,并減少制 造費用的優(yōu)點。
[0304]并且,實施例中,使用反射式熒光體,從而具有提高光效率的優(yōu)點。
[0305]并且,實施例具有通過簡單的結構提供集中性及前進性優(yōu)秀的光的優(yōu)點。
[0306]并且,實施例具有用于校正儲備像差的優(yōu)點。
[0307]圖2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發(fā)光模塊的光路徑的圖。
[0308]參照圖21,在實施例的光源20中生成的第一光21通過聚光透鏡30的上部區(qū)域(第 一區(qū)域)入射,并折射而發(fā)射。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一光21向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入 射。
[0309]在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40中入射的第一光21反射,并發(fā)射為第一反射光22。第一 反射光22向聚光透鏡30的上部區(qū)域(第二區(qū)域)入射。第一反射光22通過聚光透鏡30的上部 區(qū)域向后方發(fā)射。
[0310]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一反射光22向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入射。入射的第一 反射光22在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50中作為白色光轉換波長,并反射而發(fā)射為第二反射光 23〇
[0311]此時,第二反射光23具有朗伯反射形態(tài),因而以將與光軸平行的任意線為基準具 有規(guī)定的放射角的扇形發(fā)射。
[0312]第二反射光23向聚光透鏡30的中心入射,并折射而向聚光透鏡30的前方發(fā)射。 [0313]在聚光透鏡30中發(fā)射的第二反射光23聚集于輔助聚光透鏡60而作為第二光24發(fā) 射。
[0314] 尤其,第二反射光23的大部分向輔助聚光透鏡60入射,并作為平行光線折射。
[0315] 以上,以實施例為中心進行了說明,但這僅屬于例示,并不限定本發(fā)明,只要是本 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就可以了解在不脫離本實施例的本質特性的范圍內可 進行以上未例示的多種變形和應用。例如,在實施例中具體示出的各個結構要素可變形來 實施。并且,與這種變形和應用相關的差異應解釋為包括在所附的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中所 規(guī)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內。
【主權項】
1. 一種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光透鏡,用于將入射的光聚集于一個空間; 光源,用于提供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光; 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提供使上述第一光反射來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一反射 光;以及 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用于將上述第一反射光作為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第二反射光來 提供。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及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位于 與上述聚光透鏡的中心軸偏心的位置。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位于與上述 聚光透鏡的中心軸偏心的位置。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和上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 以上述聚光透鏡的中心軸為基準相向地配置。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透鏡的中心軸與上述光源之 間的第一距離小于上述聚光透鏡的半徑。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透鏡的中心軸與上述第一光 路徑轉換部件之間的第二距離小于上述聚光透鏡的半徑。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透鏡的中心軸與上述第二光 路徑轉換部件之間的第三距離小于上述聚光透鏡的半徑。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包括: 波長轉換層,用于變更入射的光的波長;以及 反射層,用于使入射的光反射。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聚光透鏡,上述輔助聚光 透鏡用于聚集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上述第二反射光。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輔助聚光透鏡位于與上述聚光透鏡 的中心軸偏心的位置。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上述輔助聚光透鏡具有向上述聚光透鏡的方向露出的第一折射面和與上述第一折射 面相向的第二折射面, 上述第一折射面與上述第二折射面的形狀不同。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在沿著鉛垂方向切割上述輔助聚光透鏡的鉛垂切割面上,上述第一折射面具有鉛垂折 射剖面, 在沿著水平方向切割上述輔助聚光透鏡的水平切割面上,上述第一折射面具有水平折 射剖面, 上述鉛垂折射剖面與上述水平折射剖面的形狀相互不同。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鉛垂折射剖面的曲率半徑小于 上述水平折射剖面的曲率半徑。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折射剖面為平面,上述鉛 垂折射剖面具有曲率。1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光路徑轉換部件位于上述 聚光透鏡的中心軸。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聚光透鏡,上述輔助聚 光透鏡用于聚集通過上述聚光透鏡的上述第二反射光。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輔助聚光透鏡的中心軸與上述 聚光透鏡的中心軸相一致。1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配置于上 述聚光透鏡的前方面。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覆蓋上述 聚光透鏡的前方面中的一部分區(qū)域。20.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發(fā)光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透鏡還包括收容槽,上述 收容槽用于收容上述第一光路徑轉換部件。
【文檔編號】F21V7/00GK106066019SQ201610258498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公開號201610258498.0, CN 106066019 A, CN 106066019A, CN 201610258498, CN-A-106066019, CN106066019 A, CN106066019A, CN201610258498, CN201610258498.0
【發(fā)明人】樸準, 鄭棅佑, 余相玉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