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全自動絞紗絲光機,屬于絞紗絲光機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絲光,指某些棉織品經加工后表面上呈現(xiàn)的絲一樣的光彩。
現(xiàn)有的設備采用機電一體化設計,由機械、液壓、電氣、傳感器等組合而成的系統(tǒng)結構,概括了現(xiàn)有絲光機的優(yōu)點外,獨特之處在于采用了plc可編程序控制器。由plc自動控制絲光過程中的絞紗張力,由plc自動控制絲光工藝堿液濃度,由plc自動控制工藝選擇,由plc自動控制完成本設備操作。本設備穩(wěn)定、可靠、先進,為生產高質量的棉麻絲光線產品提供了設備保證。但是其不足之處在于還需要人工操作效率慢,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市場消費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絞紗絲光機,以解決需要人工操作效率慢,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市場消費需求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全自動絞紗絲光機,其結構包括旋轉接口、支撐面板、支撐柱、感應器、旋轉桿、旋轉軸、隔板、電機,所述旋轉接口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右側底端與面板采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支撐面板上表面為等邊矩形,切面為長方形,上端分別與擋板、感應器底端采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支撐面板四個角與旋轉桿上端焊接,所述感應器表面為長方形且切面為長方形,所述旋轉桿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左側與感應器上端采用過渡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軸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中部與旋轉桿采用過渡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隔板側面為長方形且切面為長方形,右側設有旋轉軸,所述電機為橢圓結構,切面為長方形。所述感應器平面板、封蓋、感應口、支撐圈、紅外保護濾鏡、壓電元件、密封材料層、低通濾鏡、cmos圖像感應器組成,所述封蓋上表面為長方形,切面為等邊矩形,通過下端與感應口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感應口為長方體結構,下端與平面板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支撐圈左側面為八邊形,設在紅外保護濾鏡右側,所述紅外保護濾鏡左側邊為長方形,設在壓電元件左側,所述壓電元件設在低通濾鏡左側并與其采用電連接,所述cmos圖像感應器設在低通濾鏡右側。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接口左側圓半徑為2-3cm。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面板長為35-36cm。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長為7-9cm。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器長5-6cm,寬為3-4cm。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桿右側圓半徑為5-6c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設有感應器,通過感應口感應紗線進入,經過旋轉桿時感應口發(fā)出指令開始進行絞絲,紗線在設備里自動進行絞絲工藝生產,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滿足市場對于紗線的需求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全自動絞紗絲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感應器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感應器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旋轉接口-1、支撐面板-2、支撐柱-3、感應器-4、旋轉桿-5、旋轉軸-6、平面板-401、封蓋-401、感應口-402、支撐圈-403、紅外保護濾鏡-404、壓電元件-405、密封材料層-406、低通濾鏡-407、cmos圖像感應器-408、隔板-7、電機-8。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絞紗絲光機,其結構包括旋轉接口1、支撐面板2、支撐柱3、感應器4、旋轉桿5、旋轉軸6、隔板7、電機8,所述旋轉接口1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右側底端與面板采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支撐面板2上表面為等邊矩形,切面為長方形,上端分別與擋板4、感應器7底端采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支撐面板2四個角與旋轉桿5上端焊接,所述感應器4表面為長方形且切面為長方形,所述旋轉桿5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左側與感應器4上端采用過渡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旋轉軸6為圓柱體結構,切面為長方形,中部與旋轉桿5采用過渡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隔板7側面為長方形且切面為長方形,右側設有旋轉軸6,所述電機8為橢圓結構,切面為長方形。所述感應器4平面板401、封蓋401、感應口402、支撐圈403、紅外保護濾鏡404、壓電元件405、密封材料層406、低通濾鏡407、cmos圖像感應器408組成,所述封蓋401上表面為長方形,切面為等邊矩形,通過下端與感應口402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感應口402為長方體結構,下端與平面板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支撐圈403左側面為八邊形,設在紅外保護濾鏡404右側,所述紅外保護濾鏡404左側邊為長方形,設在壓電元件405左側,所述壓電元件405設在低通濾鏡407左側并與其采用電連接,所述cmos圖像感應器408設在低通濾鏡407右側。
本專利所說的紅外保護濾鏡404太陽光內含豐富多樣的光線,當然也包含紅外光,當陽光照在物體上反射到我們的眼睛時,其實我們已經接受到了紅外光,但我們的視神經對此沒有響應。紅外濾鏡各波長適用環(huán)境紅外濾鏡作用:根據鏡片波長規(guī)格,阻擋過濾可見光通過的同時允許紅外線通過。使用它便可以在可見光\紅外線混合的光線環(huán)境中將紅外效果分離出來。
當使用者想使用本專利時,旋轉接口1連接設備使得工作,支撐柱3與支撐面板2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使得設備可以進行工作,旋轉桿5與旋轉軸6旋轉生產設備,感應器4通過內設的感應口402感應紗線進入,經過旋轉桿時感應口發(fā)出指令開始進行絞絲,紗線在設備里自動進行絞絲工藝生產,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滿足市場對于紗線的需求量。
本發(fā)明的旋轉接口1、支撐面板2、支撐柱3、感應器4、旋轉桿5、旋轉軸6、隔板7、電機8,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guī)實驗方法獲知,需要人工操作效率慢,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本發(fā)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通過感應口感應紗線進入,經過旋轉桿時感應口發(fā)出指令開始進行絞絲,紗線在設備里自動進行絞絲工藝生產,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滿足市場對于紗線的需求量。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封蓋401上表面為長方形,切面為等邊矩形,通過下端與感應口402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感應口402為長方體結構,下端與平面板采用過盈配合連接活動方式,所述支撐圈403左側面為八邊形,設在紅外保護濾鏡404右側,所述紅外保護濾鏡404左側邊為長方形,設在壓電元件405左側,所述壓電元件405設在低通濾鏡407左側并與其采用電連接,所述cmos圖像感應器408設在低通濾鏡407右側。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