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包括模切刀軸,模切刀軸的傳動端設有第一安裝套,第一安裝套內(nèi)轉動連接有第一頂塊,模切刀軸的端部頂靠在第一頂塊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該調整裝置可使一臺模切機能夠匹配多種模切刀軸,拓展了模切機使用性能,降低了使用成本。
【專利說明】
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切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模切機在手機電腦領域、液晶顯示領域、數(shù)碼相機領域、汽車領域、鋰電池領域、半導體領域、醫(yī)療器械領域廣泛使用,模切工藝是用模切刀根據(jù)產(chǎn)品設計要求的圖樣組合成模切版,在壓力的作用下,將印刷品或其他板狀坯料乳切成所需形狀或切痕的成型工藝,通常模切壓痕工藝是把模切刀和壓線刀組合在同一個模板內(nèi),在模切機上同時進行模切和壓痕加工的工藝,簡稱為模切。
[0003]工藝介紹模切壓痕的主要工藝過程為:上版—調整壓力—確定規(guī)矩—粘貼橡皮條—試壓模切—正式模切壓痕—清廢—成品檢查—點數(shù)包裝。
[0004]目前,圓刀模切機機型較多,如150型、250型、350型,(型號數(shù)字代表過料最大寬度),一般一種機型只能配一種尺寸(相匹配尺寸)的模切刀軸,模切刀軸不能通用與其他機型,這樣導致模切刀軸的通用性較差,從而模切刀軸的開發(fā)成本大大提高,也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0005]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模切機技術領域,對于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仍存在研究和改進的需求,這也是目前暖通設備技術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和重點,更是本實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出發(fā)點和動力所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模切刀軸調整
[0007]裝置,該調整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該調整裝置可使一臺模切機能夠匹配多種模切刀軸,拓展了模切機使用性能,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包括模切刀軸,模切刀軸的傳動端設有第一安裝套,第一安裝套內(nèi)轉動連接有第一頂塊,模切刀軸的端部頂靠在第一頂塊上。
[0009]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0010]第一安裝套內(nèi)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座,第一頂塊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第一軸承座上。
[0011]進一步改進:
[0012]模切刀軸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安裝套,第二安裝套內(nèi)滑動連接有第二頂塊,模切刀軸的端部頂靠在第二頂塊上。
[0013]進一步改進:
[0014]第二安裝套內(nèi)滑動安裝有第二軸承座,第二頂塊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第二軸承座上。
[0015]進一步改進:
[0016]模切刀軸的兩端均設有頂尖孔;
[0017]第一頂塊和第二頂塊均頂靠于頂尖孔內(nèi)。
[0018]進一步改進:
[0019]第二安裝套遠離模切刀軸的一端螺紋連接有調整螺桿,調整螺桿與第二軸承座相連接,通過調整螺桿可調整第二軸承座在第二安裝套內(nèi)的位置。
[0020]進一步改進:
[0021]第一頂塊和第二頂塊的端部均設有錐形的頂尖,該頂尖的錐度與頂尖孔相適配。
[0022]進一步改進:
[0023]調整螺桿上設有鎖緊螺母。
[0024]進一步改進:
[0025]第一安裝套和第二安裝套內(nèi)靠近模切刀軸的一端均設有限位凸臺,限位凸臺分別限定了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的極限位置。
[0026]進一步改進:
[0027]所述調整裝置還包括兩相對設置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模切刀軸轉動安裝在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間;
[0028]第一安裝套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一刀座上;
[0029]第二安裝套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二刀座上。
[0030]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0031]1、模切刀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安裝在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上,且第二軸承座可以通過調整螺桿調整第一軸承座與第二軸承座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可以適用不同長度的模切刀軸,因此拓展了模切機的使用范圍,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0032]2、第一頂塊和第二頂塊的端部均設有錐形的頂尖,可以使得模切刀軸頂緊后能自動導正、定心,提高了模切刀軸的裝配效率;
[0033]3、調整螺桿上設有鎖緊螺母,在調整螺桿調整好第二軸承座的位置后,可以將鎖緊螺母鎖緊于第二安裝套的端面上,避免了模切刀軸在工作過程中調整螺桿會產(chǎn)生松動,影響模切刀軸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003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35]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6]圖中:1-第一刀座;2-第二刀座;3-模切刀軸;301-頂尖孔;4_第一安裝套;5_第二安裝套;6-第一軸承座;7-第二軸承座;8-第一頂塊;9-第二頂塊;10-調整螺桿;11-鎖緊螺母;12-限位凸臺;13-頂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包括兩相對設置的第一刀座I和第二刀座2,第一刀座I與第二刀座2之間轉動安裝有模切刀軸3。
[0038]第一刀座I上設有第一安裝套4,第一安裝套4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一刀座I上。
[0039]模切刀軸3的傳動端靠近第一安裝套4,第一安裝套4內(nèi)設有第一軸承座6,第一軸承座6通常固定于第一安裝套4內(nèi)。
[0040]第一軸承座6上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用于頂靠模切刀軸3端部的第一頂塊8。
[0041 ]第二刀座2上設有第二安裝套5,第二安裝套5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二刀座2上。
[0042]第二安裝套5內(nèi)滑動安裝有第二軸承座7,第二軸承座7上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用于頂靠模切刀軸3另一端部的第二頂塊9。
[0043]模切刀軸3的兩端均設有頂尖孔301。
[0044]第一頂塊8和第二頂塊9均頂靠于頂尖孔301內(nèi)。
[0045]第二安裝套5遠離模切刀軸3的一端螺紋連接有調整螺桿10,調整螺桿10與第二軸承座7相連接,至于二者的連接方式,調整螺桿10與第二軸承座7可以使用球形鉸鏈連接,也可以使用調整螺桿10的端部與第二軸承座7的端面相抵靠的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需要自行選擇使用,在此不作限定。
[0046]為了使得模切刀軸3頂緊后能自動導正、定心,第一頂塊8和第二頂塊9的端部均設有錐形的頂尖13,該頂尖13的錐度與頂尖孔301相適配。
[0047]調整螺桿10上設有鎖緊螺母11,在調整螺桿10調整好第二軸承座7的位置后,可以將鎖緊螺母11鎖緊于第二安裝套5的端面上,避免了模切刀軸3在工作過程中,調整螺桿10會產(chǎn)生松動,影響模切刀軸3的正常工作。
[0048]第一安裝套4和第二安裝套5內(nèi)靠近模切刀軸3的一端均設有限位凸臺12,限位凸臺12分別限定了第一軸承座6和第二軸承座7的極限位置,避免了第一軸承座6和第二軸承座7從第一安裝套4和第二安裝套5內(nèi)脫出,也就是限定了第一頂塊8和第二頂塊9的軸向極限位置。
【主權項】
1.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包括模切刀軸(3),其特征在于:模切刀軸(3)的傳動端設有第一安裝套(4),第一安裝套(4)內(nèi)轉動連接有第一頂塊(8),模切刀軸(3)的端部頂靠在第一頂塊(8)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裝套(4)內(nèi)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座(6),第一頂塊(8)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第一軸承座(6)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模切刀軸(3)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安裝套(5),第二安裝套(5)內(nèi)滑動連接有第二頂塊(9),模切刀軸(3)的端部頂靠在第二頂塊(9)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裝套(5)內(nèi)滑動安裝有第二軸承座(7),第二頂塊(9)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第二軸承座(7)上。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模切刀軸(3)的兩端均設有頂尖孔(301); 第一頂塊(8)和第二頂塊(9)均頂靠于頂尖孔(301)內(nèi)。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裝套(5)遠離模切刀軸(3)的一端螺紋連接有調整螺桿(10),調整螺桿(10)與第二軸承座(7)相連接,通過調整螺桿(10)可調整第二軸承座(7)在第二安裝套(5)內(nèi)的位置。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頂塊(8)和第二頂塊(9)的端部均設有錐形的頂尖(13),該頂尖(13)的錐度與頂尖孔(301)相適配。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調整螺桿(10)上設有鎖緊螺母(11)。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裝套(4)和第二安裝套(5)內(nèi)靠近模切刀軸(3)的一端均設有限位凸臺(12),限位凸臺(12)分別限定了第一軸承座(6)和第二軸承座(7)的極限位置。10.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機用模切刀軸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還包括兩相對設置的第一刀座(I)和第二刀座(2),模切刀軸(3)轉動安裝在第一刀座(I)與第二刀座(2)之間; 第一安裝套(4)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一刀座(I)上; 第二安裝套(5)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第二刀座(2)上。
【文檔編號】B26D7/26GK205466512SQ20162020900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8日
【發(fā)明人】宋光輝
【申請人】山東華滋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