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交通建筑,特別是一種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的日益增多,十字路口的交通堵塞現(xiàn)象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雖然每個十字路口都安裝有紅綠燈,并且配備大量交通協(xié)管員指揮交通,但由于車輛的數(shù)目眾多,加上車輛在十字路口處要直行、左轉彎或右轉彎,而每次綠燈通車的時間又很短暫,因此未通過十字路口的車輛與后面陸續(xù)到達十字路口的車輛不斷累積,造成大量車輛堵塞。特別是當交通燈由綠燈變成紅燈時,車輛才行駛到十字路口的中間,進退兩難,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另一方向車輛的通行。目前已有的解決手段通常都是在十字路口處架設高架橋,但也只是起到微弱的緩解作用,并不能根本解決車輛在十字路口交匯處的通行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它可方便機動和非機動車輛在十字路口處向其它方向自由通行,而不必等待紅綠燈提示過街時間,從而大大提高了車輛通行速度,減少了十字路口處的交通擁擠現(xiàn)象。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架設于縱、橫向交通路交匯處十字路口地面上方的一字形高架通道,該高架通道用于連通十字路口兩側的縱向機動車道;其特征在于a.所述十字路口的地面下方還設有用于連通十字路口兩側的橫向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b.所述地下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條U形斜坡通道,該U形斜坡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U形斜坡通道的下端口均由地下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順道向上傾斜,并逐步左拐至地下通道的逆行方向上方,最后上端口與高架通道連接在一起;所述U形斜坡通道均由內(nèi)車道和外車道組成;所述地下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時分叉,形成直行支路和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下端口順道連通的的斜支路,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下端口在180度右拐彎后與地下通道的直行支路順道連通;c.所述高架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也分別設有一條類似U形的下凹通道,所述下凹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下凹通道的上端口均由高架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向下傾斜,并逐步左拐至高架通道的逆行方向下方,最后連接至地面,其下端口在露出地面后右拐90度與橫向交通路地面上的機動車道順道連通;所述高架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后分叉,形成一條直行支路、一條與下凹通道的上端口連通的分支路、以及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上端口連通的右拐支路,所述分支路的右旁側還設有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上端口連通的旁支路;d.所述高架通道的中下部地面上設有橫穿高架通道的橫向通道,所述U形斜坡通道與高架通道銜接處的下方地面上設有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的銜接通道,所述下凹通道在其上行至與地面銜接處的上方凌空架設有向上拱起的架空通道,該架空通道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
下面結合機動或非機動車輛在上述建筑上的通行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說明(一)橫向交通路段上的機動車輛在十字路口處的行駛(1)直走機動車輛從地下通道順道直行至穿越十字路口時,沿直行支路繼續(xù)直行,最后到達十字路口對面的地面機動車道;(2)左拐彎機動車輛從地下通道順道直行至穿越十字路口時,沿斜支路到達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下端口,之后沿著U形斜坡通道到達與高架通道交匯處,最后右拐,沿高架通道的旁支路到達地面上的行車道;(3)右拐彎,機動車輛從地面上的機動車道直接順道右拐;(二)縱向交通路段上的機動車輛在十字路口處的行駛(1)直走機動車輛從高架通道上直接直行到達十字路口對面的地面機動車道;(2)左拐彎機動車輛從高架通道上直行,穿越十字路口后,從分支路進入下凹通道的上端口,接著沿下凹通道行駛,直到到達其左轉所要到達的地面機動車道,從而實現(xiàn)車輛的左拐彎。
(3)右拐彎機動車輛從高架通道上直行,穿越十字路口后,從右拐支路到達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上端口,沿著內(nèi)車道下行到達下端口后,180度右拐彎,沿著地下通道的直行支路順道繼續(xù)前行,實現(xiàn)車輛的右拐彎。
(三)非機動車輛和行人可從銜接通道、橫向通道、架空通道直接向各個方向通行,而不需要等待過街時間。
較之已有技術而言,本發(fā)明有助于機動、非機動車輛以及行人在十字路口直接向其要到達的各個方向通行,而不必等待紅綠燈提示過街時間,這樣既不需要紅綠燈和交通協(xié)管員進行交通指揮,減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大大提高車輛通行速度,避免交通堵塞現(xiàn)象。
圖1是本發(fā)明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的俯視圖。
圖2是由圖1去除地面以上的建筑后的俯視圖。
圖3是由圖1去除地下通道以上的建筑后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內(nèi)容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包括架設于縱、橫向交通路交匯處十字路口地面上方的一字形高架通道1,該高架通道通過斜坡分別與十字路口兩側的縱向機動車道連通;其特征在于如圖1和圖3所示,所述十字路口的地面下方還設有用于連通十字路口兩側的橫向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2;地下通道的兩個端口分別通過斜坡與地面上的機動車道連通;如圖1和圖3所示,所述地下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條U形斜坡通道3,該U形斜坡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U形斜坡通道的下端口均由地下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順道向上傾斜,并逐步左拐至地下通道的逆行方向上方,最后上端口與高架通道連接在一起;所述U形斜坡通道均由內(nèi)車道31和外車道32組成;所述地下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時分叉,形成直行支路21和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下端口順道連通的的斜支路22,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下端口在180度右拐彎后與地下通道的直行支路順道連通,如圖3;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高架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也分別設有一條類似U形的下凹通道5,所述下凹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下凹通道的上端口均由高架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向下傾斜,并逐步左拐至高架通道的逆行方向下方,最后連接至地面,其下端口在露出地面后右拐90度與橫向交通路地面上的機動車道順道連通;所述高架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后分叉,形成一條直行支路11、一條與下凹通道的上端口連通的分支路12、以及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上端口連通的右拐支路13,所述分支路12的右旁側還設有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上端口連通的旁支路14;如圖1、圖2、圖4所示,所述高架通道的中下部地面上設有橫穿高架通道的橫向通道41,所述U形斜坡通道與高架通道銜接處的下方地面上設有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的銜接通道42,所述下凹通道在其上行至與地面銜接處的上方凌空架設有向上拱起的架空通道43,該架空通道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
圖中,粗實線所示為建筑物的外輪廓線;細實線所示為通道斜坡與水平面的交接線;虛線所示為被上層建筑物遮擋住的通道的輪廓線(例如圖1中用于使縱向行駛的車輛實現(xiàn)左轉彎的下凹通道5、用于使非機動車輛穿越高架通道的橫向通道41、以及用于使非機動車輛穿越U形斜坡通道的銜接通道42);雙點劃線所示為車道之間的分界線,實線箭頭所示為機動車輛的行駛路線,虛線箭頭所示為非機動車輛的行駛路線。在各個通道的空隙處,例如被U形斜坡通道所包圍的空隙處還可進行綠化,以改善環(huán)境。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它包括架設于縱、橫向交通路交匯處十字路口地面上方的一字形高架通道(1),該高架通道用于連通十字路口兩側的縱向機動車道;其特征在于a.所述十字路口的地面下方還設有用于連通十字路口兩側的橫向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2);b.所述地下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條U形斜坡通道(3),該U形斜坡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U形斜坡通道的下端口均由地下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順道向上傾斜,并逐步左拐至地下通道的逆行方向上方,最后上端口與高架通道連接在一起;所述U形斜坡通道均由內(nèi)車道(31)和外車道(32)組成;所述地下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時分叉,形成直行支路(21)和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下端口順道連通的的斜支路(22),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下端口在180度右拐彎后與地下通道的直行支路順道連通;c.所述高架通道在其十字路口的兩側也分別設有一條類似U形的下凹通道(5),所述下凹通道的開口正對十字路口,且每一下凹通道的上端口均由高架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向下傾斜,并逐步左拐至高架通道的逆行方向下方,最后連接至地面,其下端口在露出地面后右拐90度與橫向交通路地面上的機動車道順道連通;所述高架通道在沿其順行方向穿越十字路口后分叉,形成一條直行支路(11)、一條與下凹通道的上端口連通的分支路(12)、以及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內(nèi)車道上端口連通的右拐支路(13),所述分支路(12)的右旁側還設有一條與U形斜坡通道的外車道上端口連通的旁支路(14);d.所述高架通道的中下部地面上設有橫穿高架通道的橫向通道(41),所述U形斜坡通道與高架通道銜接處的下方地面上設有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的銜接通道(42),所述下凹通道在其上行至與地面銜接處的上方凌空架設有向上拱起的架空通道(43),該架空通道用于連通橫向通道出口與非機動車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緩解交通堵塞的十字路口交通建筑,它包括十字路口地面上方的一字形高架通道,其特征是十字路口的地面下方設有與高架通道垂直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的路口兩側各設一條開口正對路口的U形斜坡通道,U形斜坡通道的下端口由地下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順道左轉并上斜,上端口與高架通道連接;高架通道的路口兩側各設一條開口正對路口的類U形下凹通道,下凹通道的上端口由高架通道的順行方向開始下斜并逐步左拐,下端口露出地面后右拐90度與地面上的機動車道順道連通。本發(fā)明可方便機動和非機動車輛在十字路口處向其它方向自由通行,而不必等待紅綠燈提示過街時間,提高了車輛通行速度,減少了十字路口的交通擁擠現(xiàn)象。
文檔編號E01C1/00GK101078192SQ20071000913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22日
發(fā)明者鄭勤民 申請人:鄭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