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fā)明涉及破碎錘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結構優(yōu)化的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颈尘凹夹g】:
[0002]破碎錘也稱之為液壓鎬、液壓炮、炮機、破碎頭等,其動力來源是挖掘機或裝載機的栗站提供的壓力油,它能在挖掘建筑物基礎的作用中更有效地清理浮動的石塊和巖石縫隙中的泥土。破碎錘一般由缸體、活塞、釬桿等組成,缸體的下端一般固定連接有下襯套,鋼釬插接在下襯套內,現有的下襯套如圖1所示,由于鋼釬在建筑工地打擊物體并執(zhí)行粉碎作業(yè)時會產生的極大的震動,使得鋼釬會發(fā)生左右游動,下襯套10的下端口容易地發(fā)生磨損,嚴重磨損會形成圖中虛線為邊界的擴口 a,另外,下襯套一般緊固在缸體上,不容易拆卸,從而使鋼釬發(fā)生的左右游動更大,鋼釬更容易發(fā)生磨損和變形。
[0003]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使其更具有產業(yè)上的利用價值。
【發(fā)明內容】
: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減少鋼釬與下襯套之間的磨損,耐用且容易拆卸的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
[0005]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包括下襯套,所述下襯套內成型有釬桿的過孔;所述過孔的下端內壁上成型有環(huán)形的切槽,所述切槽貫穿下襯套的下端面,切槽上相向的一對內壁上成型有一對螺孔,所述螺孔內螺接有球頭柱塞,所述球頭柱塞的球頭伸出螺孔外;切槽內插接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呈“十”字形,導向套包括上凸臺、下凸臺、左凸臺和右凸臺,所述上凸臺和下凸臺處于同一豎直線上,所述左凸臺和右凸臺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上凸臺、下凸臺、左凸臺和右凸臺的外壁上均成型有與球頭柱塞配合的一對相向設置的插接孔,球頭柱塞的球頭插接在上凸臺、下凸臺、左凸臺和右凸臺中任意一凸臺的插接孔內;
[0006]所述上凸臺和下凸臺內成型有連通上凸臺和下凸臺的豎向過孔,所述左凸臺和右凸臺內成型有連通左凸臺和右凸臺的橫向過孔,所述豎向過孔和橫向過孔連通并交叉呈“十”字形,豎向過孔和橫向過孔交叉處設有上擋板、下擋板、左擋板和右擋板,所述上擋板和右擋板連接成一條直線且其連接處鉸接在上凸臺與右凸臺的交匯直角處,上擋板和右擋板可分別將上凸臺的豎直過孔口和右凸臺的橫向過孔口遮擋,當上擋板遮擋上凸臺的豎直過孔口時,右擋板抵靠在右凸臺的上端內壁上,當右擋板遮擋右凸臺的橫向過孔口時,上擋板抵靠在上凸臺的右端內壁上,所述下擋板和左擋板連接成一條直線且其連接處鉸接在下凸臺與左凸臺的交匯直角處,下擋板和左擋板可分別將下凸臺的豎直過孔口和左凸臺的橫向過孔口遮擋,當下擋板遮擋下凸臺的豎直過孔口時,左擋板抵靠在左凸臺的下端內壁上,當左擋板遮擋左凸臺的橫向過孔口時,下擋板抵靠在下凸臺的左端內壁上。
[0007]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鋼釬下襯套在使用時,將導向套上的任意一凸臺插接在下襯套的過孔的切槽中,具體地,將任意凸臺上的插接孔對準切槽上的球頭柱塞,用力推動導向套,使一對球頭柱塞插接在一對插接孔中,若是上下凸臺插接在下襯套中,則豎直過孔呈豎直狀態(tài)、橫向過孔呈水平狀態(tài),且右擋板遮擋右凸臺的橫向過孔口、左擋板遮擋左凸臺的橫向過孔口,此時,鋼釬插接在豎直過孔中,若是左右凸臺插接在下襯套中,則豎直過孔呈水平狀態(tài)、橫向過孔呈豎直狀態(tài),且上擋板遮擋上凸臺的豎直過孔口、下擋板遮擋左凸臺的橫向過孔口,此時,鋼釬插接在橫向過孔中。導向套的四個凸臺均可使用,當一個凸臺的下端磨損時,可用力向外拉拔導向套使凸臺上的插接孔脫離球頭柱塞,然后將另一個凸臺插接到下襯套的切槽中完成更換,從而可以繼續(xù)使用。
[0008]通過上述方案,本發(fā)明為在原有的下襯套的基礎上為下襯套增設導向套,從而使磨損的部位主要在導向套上,而導向套磨損后方便從下襯套上拆卸更換,且導向套能四頭使用,同時導向套又延長了下襯套的長度,使與鋼釬的接觸面積增大,能減少鋼釬的振動,減少左右游動,減少鋼釬和下襯套磨損。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上擋板和右擋板的連接處插套在上轉軸上,所述上轉軸與上擋板和右擋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上轉軸插接在導向套內且其一端伸出導向套外;所述下擋板和左擋板的連接處插套在下轉軸上,所述下轉軸與下擋板和左擋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下轉軸插接在導向套內且其一端伸出導向套外。按上述方案,可通過轉動上轉軸或下轉軸使上擋板和下擋板遮擋在豎直過孔上,或者使左擋板和右擋板遮擋在橫向過孔上。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上轉軸伸出導向套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轉輪,所述下轉軸伸出導向套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下轉輪。按上述方案,操作人員通過轉動上轉輪或下轉輪從而使上轉軸或下轉軸轉動。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豎向過孔與橫向過孔的直徑相同且等于下襯套的過孔的直徑。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上擋板的長度與上凸臺的豎直過孔口的長度相等,所述右擋板的長度與右凸臺的橫向過孔口的長度相等,所述下擋板的長度與下凸臺的豎直過孔口的長度相等,所述左擋板的長度與左凸臺的橫向過孔口的長度相等。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上凸臺、下凸臺、左凸臺和右凸臺的長度均相等,下襯套的切槽的長度等于上凸臺的長度,切槽四周的下襯套的下端面的寬度與左凸臺或右凸臺的長度相等。
[0014]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
[0015]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中:
[0016]圖1為現有破碎錘下襯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fā)明的結構不意圖;
[0018]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0019]圖4為本發(fā)明中上轉軸與上轉輪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21 ] 參見圖1,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破碎錘的鋼釬下襯套,包括下襯套10,所述下襯套內成型有釬桿的過孔11;所述過孔的下端內壁上成型有環(huán)形的切槽12,所述切槽貫穿下襯套10的下端面,切槽上12相向的一對內壁上成型有一對螺孔121,所述螺孔內螺接有球頭柱塞122,所述球頭柱塞的球頭伸出螺孔121外;切槽12內插接有導向套20,所述導向套呈“十”字形,導向套包括上凸臺21、下凸臺22、左凸臺23和右凸臺24,所述上凸臺21和下凸臺22處于同一豎直線上,所述左凸臺23和右凸臺24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上凸臺21、下凸臺22、左凸臺23和右凸臺24的外壁上均成型有與球頭柱塞配合的一對相向設置的插接孔25,球頭柱塞122的球頭插接在上凸臺21、下凸臺22、左凸臺23和右凸臺24中任意一凸臺的插接孔25內;
[0022]參見圖1,所述上凸臺21和下凸臺22內成型有連通上凸臺和下凸臺的豎向過孔26,所述左凸臺23和右凸臺24內成型有連通左凸臺和右凸臺的橫向過孔27,所述豎向過孔26和橫向過孔27連通并交叉呈“十”字形,豎向過孔26和橫向過孔27交叉處設有上擋板211、下擋板221、左擋板231和右擋板241,所述上擋板211和右擋板241連接成一條直線且其連接處鉸接在上凸臺21與右凸臺24的交匯直角處,上擋板和右擋板可分別將上凸臺21的豎直過孔26口和右凸臺24的橫向過孔27 口遮擋,當上擋板211遮擋上凸臺21的豎直過孔26 口時,右擋板241抵靠在右凸臺24的上端內壁上,當右擋板241遮擋右凸臺24的橫向過孔27口時,上擋板211抵靠在上凸臺21的右端內壁上,所述下擋板221和左擋板231連接成一條直線且其連接處鉸接在下凸臺22與左凸臺23的交匯直角處,下擋板221和左擋板231可分別將下凸臺22的豎直過孔26 口和左凸臺23的橫向過孔27 口遮擋,當下擋板221遮擋下凸臺22的豎直過孔26口時,左擋板231抵靠在左凸臺23的下端內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