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619693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包括主機身、吸塵地拖,主機身上設有手柄、塵杯、機身進風管、吸風電機,吸塵地拖包括地拖基體、插接管,插接管下端與地拖內(nèi)風道連通,插接管上端與機身進風管卡接且連通,塵杯內(nèi)設有過濾網(wǎng)筒,塵杯上設有切向進風口、上端排風口,過濾網(wǎng)筒上設有多個過濾孔,切向進風口與機身進風管連通,上端排風口與吸風電機的進風端連通,吸風電機的出風端與設在主機身上的外排風口連通。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手持操作,清理過程快速省力;風道結構合理,吸塵能力強,過濾效果好,可保障排風的清潔度;具備蓄電結構,不用電線也可以進行工作,且各結構的冷卻散熱、抗震能力較強;整體穩(wěn)定性好,噪音小。
【專利說明】
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吸塵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塵設備尤其是家用的吸塵器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吸塵器是一種利用電動機(吸風電機),在密封的殼體內(nèi)產(chǎn)生空氣負壓,吸入塵肩或垃圾的電器。目前的吸塵器,主要功能就是對家中地板、地毯等處的灰塵、垃圾進行回收清理。但是目前的吸塵器,在使用時的操作便捷性,以及在內(nèi)部風道設置的合理性、灰塵與空氣的分離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可以手持操作,清理過程方便省力,能有效完成分吸塵、分離、排風等功能,吸塵和分離能力強,具有良好過濾效果的手提式旋風吸塵裝置。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包括主機身、吸塵地拖,所述主機身上設有手柄、塵杯、機身進風管,主機身內(nèi)設有吸風電機,吸塵地拖包括地拖基體、設于地拖基體上的插接管,地拖基體上設有地拖內(nèi)風道,插接管下端與地拖內(nèi)風道連通,插接管上端與機身進風管卡接且連通,塵杯內(nèi)設有過濾網(wǎng)筒,塵杯上設有切向進風口、上端排風口,過濾網(wǎng)筒將切向進風口與上端排風口隔開,過濾網(wǎng)筒上設有多個過濾孔,切向進風口與機身進風管連通,上端排風口與吸風電機的進風端連通,吸風電機的出風端與設在主機身上的外排風口連通,所述上端排風口處設有過濾架體,過濾架體上設有進風海綿,主機身上設有用于給吸風電機供電的蓄電池,蓄電池包括電池殼體和設置在電池殼體內(nèi)的電池組。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柄、握持管,握持管上端連接握持柄,主機身上設有插管連接件,握持管下端插入插管連接件中,握持管與主機身之間通過柄體卡扣固定。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切向進風口通過杯體進風道與機身進風管連通,杯體進風道的進風方向為塵杯體的一個切向。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過濾網(wǎng)筒內(nèi)設有塵袋架,塵袋架上設有過濾塵袋,過濾塵袋將過濾網(wǎng)筒與上端排風口隔開。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塵杯與主機身卡接,主機身上設有用于固定塵杯的豎按扣,主機身上設有扣軸、用于向外頂壓豎按扣的彈簧,豎按扣與扣軸轉動連接,豎按扣上端內(nèi)側與彈簧一端連接,彈簧另一端頂住主機身,豎按扣下端內(nèi)側壓住塵杯,扣軸處在豎按扣上端與豎按扣下端之間。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池殼體底部設有主通風口,電池殼體頂部設有若干輔通風口,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減震框體,電池組與減震框體連接,減震框體與電池殼體底部之間設有若干減震彈簧,減震框體下端設有若干豎直布置的導向柱,電池殼體的內(nèi)底部上設有若干導向套,導向柱與導向套一一對應且導向柱與對應的導向套滑動配合,減震彈簧與導向柱一一對應且減震彈簧套設在對應的導向柱上,減震框體的下部設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散熱片,散熱片上端固定有上片轉軸且上片轉軸與減震框體轉動連接,減震框體下方設有從動架,散熱片下端固定有下片轉軸且下片轉軸與從動架轉動連接,電池殼體內(nèi)壁上設有水平的滑槽以及至少一個與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減震框體上設有可推動滑塊沿滑槽移動的支撐架,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當從動架豎直移動時引導從動架向著水平方向移動的斜槽,從動架上設有與斜槽滑動配合的滑動銷。
[0011 ]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架包括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呈X形布置,滑塊數(shù)目為兩個,內(nèi)轉桿下端與一個滑塊鉸接,外轉桿下端與另一個滑塊鉸接,減震框體的長度方向與上片轉軸垂直,上片轉軸與下片轉軸平行,減震框體長度方向上的兩端中:減震框體的一端與內(nèi)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減震框體的另一端與外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滑槽的兩端均設有與電池殼體固定的擋塊,擋塊與滑塊一一對應,在對應的擋塊與滑塊中:擋塊與滑塊之間設有限位塊,限位塊可相對滑槽水平移動,限位塊與擋塊之間設有限位彈簧,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擋塊,限位彈簧另一端連接限位塊。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塊上固定有上平移齒條,上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上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與上平移齒條配合的小齒輪,小齒輪下方設有與小齒輪配合的下平移齒條,下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下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上設有通風口,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可遮蓋通風口的通風片,下平移齒條與通風片連接。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手持操作,清理過程快速省力;風道結構合理,能有效完成灰塵的分離和收集;吸塵能力強,過濾效果良好,可保障排風的清潔度;具備蓄電結構,不用電線也可以進行工作,且各結構的冷卻散熱、抗震能力較強;整體穩(wěn)定性好,噪音小。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17]圖3是圖1中B處的放大圖;
[0018]圖4是本發(fā)明塵杯處的爆炸示意圖;
[0019]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蓄電池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圖5中C處的放大圖;
[0021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散熱片處在另一個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蓄電池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0023]圖9是圖5中D處的放大圖。
[0024]圖中:主機身1、機身進風管11、吸風電機12、豎按扣13、扣軸131、彈簧132、手柄14、握持柄141、握持管142、插管連接件143、柄體卡扣144、吸塵地拖2、插接管21、地拖內(nèi)風道
22、塵杯3、過濾網(wǎng)筒31、塵袋架32、電池殼體4、電池組411、減震框體412、從動架4121、導向柱421、減震彈簧4211、導向套422、散熱片43、上片轉軸431、下片轉軸432、滑槽44、滑塊441、斜槽442、內(nèi)轉桿451、外轉桿452、擋塊46、限位塊461、限位彈簧462、小齒輪47、上平移齒條471、下平移齒條472、通風片473、通風口 48。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6]實施例1:如圖1至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包括主機身1、吸塵地拖2,所述主機身上設有手柄14、塵杯3、機身進風管11,主機身內(nèi)設有吸風電機12,吸塵地拖包括地拖基體、設于地拖基體上的插接管21,地拖基體上設有地拖內(nèi)風道22,插接管下端與地拖內(nèi)風道連通,插接管上端與機身進風管卡接且連通,塵杯內(nèi)設有過濾網(wǎng)筒31,塵杯上設有切向進風口、上端排風口,過濾網(wǎng)筒將切向進風口與上端排風口隔開,過濾網(wǎng)筒上設有多個過濾孔,切向進風口與機身進風管連通,上端排風口與吸風電機的進風端連通,吸風電機的出風端與設在主機身上的外排風口連通,所述上端排風口處設有過濾架體,過濾架體上設有進風海綿,主機身上設有用于給吸風電機供電的蓄電池,蓄電池包括電池殼體4和設置在電池殼體內(nèi)的電池組411。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柄141、握持管142,握持管上端連接握持柄,主機身上設有插管連接件143,握持管下端插入插管連接件中,握持管與主機身之間通過柄體卡扣144固定。所述切向進風口通過杯體進風道與機身進風管連通,杯體進風道的進風方向為塵杯體的一個切向。所述過濾網(wǎng)筒內(nèi)設有塵袋架32,塵袋架上設有過濾塵袋,過濾塵袋將過濾網(wǎng)筒與上端排風口隔開。此外,由于采用蓄電池來進行供電,所以可以無需電源線等結構,使用時也不用考慮到插座位置等影響,自由度更大,操作起來更為便捷。
[0027]空氣(帶有灰塵雜質(zhì))從地拖吸入后,從切向進風口以切向或近似切向的方向進入塵杯內(nèi),并在塵杯內(nèi)形成旋流,相對較重的灰塵雜質(zhì)貼壁,隨后由于重力逐漸落下,空氣氣流則通過各過濾孔進入塵杯內(nèi)隨后透過塵袋架上的過濾塵袋(相當于精濾),進一步得到分離和凈化,隨后可進入吸風電機、最終排出到外界。在此過程中,先經(jīng)過旋風分離和過濾網(wǎng)筒的過濾,又經(jīng)過濾塵袋的過濾,先粗后精,灰塵雜質(zhì)的過濾效果明顯。握持柄、握持管都可以握持,方便使用者直接提著本整機進行吸塵操作,極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其中握持管與與主機身之間通過柄體卡扣固定,便于拆裝、維修、更換。此外,過濾架體和進風海綿,讓空氣在進入吸風電機之前再被過濾一次,同時還能吸收掉潮濕空氣中的水分,進一步保障最終排風的清潔程度,且能保護吸風電機。
[0028]所述塵杯與主機身卡接,主機身上設有用于固定塵杯的豎按扣13,主機身上設有扣軸131、用于向外頂壓豎按扣的彈簧132,豎按扣與扣軸轉動連接,豎按扣上端內(nèi)側與彈簧一端連接,彈簧另一端頂住主機身,豎按扣下端內(nèi)側壓住塵杯,扣軸處在豎按扣上端與豎按扣下端之間。塵杯與主機身可拆卸,需要卸下塵杯時,按住豎按扣上端,使彈簧收縮,豎按扣下端離開塵杯,即可卸下塵杯進行杯內(nèi)垃圾(灰塵雜質(zhì)等)的傾倒、清理。裝回塵杯時,按住豎按扣上端,使彈簧收縮,讓塵杯落位,然后放開豎按扣上端,在彈簧作用下,豎按扣下端壓住塵杯,完成固定。
[0029]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與實施方式同實施例1,其不同之處在于,如圖5至圖9中所示,所述電池殼體4底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主通風口,電池殼體頂部設有若干與外界連通的輔通風口,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減震框體412,電池組與減震框體連接,減震框體與電池殼體底部之間設有若干減震彈簧4211,減震框體下端設有若干豎直布置的導向柱421,電池殼體的內(nèi)底部上設有若干導向套422,導向柱與導向套對應且導向柱與對應的導向套滑動配合,減震彈簧與導向柱一一對應且減震彈簧套設在對應的導向柱上,減震框體的下部設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散熱片43,散熱片上端固定有上片轉軸431且上片轉軸與減震框體轉動連接,減震框體下方設有從動架4121,散熱片下端固定有下片轉軸432且下片轉軸與從動架轉動連接,電池殼體內(nèi)壁上設有水平的滑槽44以及至少一個與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441,減震框體上設有可推動滑塊沿滑槽移動的支撐架,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當從動架豎直移動時引導從動架向著水平方向移動的斜槽442,從動架上設有與斜槽滑動配合的滑動銷。
[0030]導向柱和導向套滑動配合,使得減震框體可以在電池殼體內(nèi)上下移動,導向柱上設有減震彈簧4211,當減震框體向下移動時,減震彈簧將被壓縮。由于本發(fā)明在工作時,主機身會不斷移動,加上吸風電機持續(xù)在工作,所以必然會一直有震動,導致蓄電池也一直震動,從而影響蓄電池(主要是核心部件電池組)的供電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而減震框體和電池殼體之間的減震彈簧來回壓縮伸張,可減小電池組沖到的沖擊,可以有效進行緩沖和減震,從而可有效對蓄電池進行保護,延長其使用壽命。
[0031]所述支撐架包括內(nèi)轉桿451和外轉桿452,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呈X形布置,滑塊數(shù)目為兩個,內(nèi)轉桿下端與一個滑塊鉸接,外轉桿下端與另一個滑塊鉸接,減震框體的長度方向與上片轉軸垂直,上片轉軸與下片轉軸平行,減震框體長度方向上的兩端中:減震框體的一端與內(nèi)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減震框體的另一端與外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如圖5、圖6、圖8中所示,內(nèi)轉桿的下端向電池殼體的左側延伸,外轉桿的下端向電池殼體的右側延伸,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呈X形布置。電池組安裝到減震框體后,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減震框體下移壓縮下方的減震彈簧,同時使得散熱片和從動架下降,從而使得從動架的滑動銷位于斜槽的中部,此時散熱片處于豎直或者接近豎直的狀態(tài)。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可依靠散熱片自身傳熱能力進行散熱。在本發(fā)明移動使用的過程中,會由于不斷變化位置、接觸各待清理表面而產(chǎn)生震動,且由于吸風電機一直在工作,也會發(fā)生震動,這些震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傳導至蓄電池,導致蓄電池震動較大,此時電池組(和減震框體一起)相對電池殼體豎直位移較明顯,會帶動散熱片上下移動。當減震框體下移時,散熱片和從動架也隨之向下移動,從動架在下移過程中,滑動銷向斜槽的下端移動,從動架受到斜槽導向作用因而在下移的同時向右移動,散熱片相對減震框體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當減震框體上移時,散熱片和從動架也隨之向上移動,滑動銷向斜槽的中部移動,此時從動架受到斜槽導向作用因而在上移的同時向左移動,散熱片相對減震框體順時針旋轉至豎直位置;而當減震框體進一步上移時,散熱片和從動架也同時繼續(xù)向上移動,滑動銷向斜槽的上端移動,此時從動架受到斜槽導向作用因而在上移的同時繼續(xù)向左移動,散熱片相對減震框體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綜上所述,當減震框體上下往復移動時,除了帶動從動架一起上下移動,也會帶動從動架左右來回擺動,同時使得散熱片也往復旋動,從而形成“扇風”的效果,會帶動空氣不斷向下(從主通風口)排出,而電池殼體上的(輔通風口)則會不斷進風,從而會在電池殼體內(nèi)形成散熱氣流,可有效對電池組等發(fā)熱、積熱部件進行散熱,從而在消減震動的同時實現(xiàn)了自動導風散熱,且結合散熱片的自身導熱能力,更能有效保障電池殼體不易積熱,可有效降低蓄電池溫度,延長其使用壽命。
[0032]所述滑槽的兩端均設有與電池殼體固定的擋塊46,擋塊與滑塊--對應,在對應的擋塊與滑塊中:擋塊與滑塊之間設有限位塊461,限位塊可相對滑槽水平移動(限位塊也可以直接與滑槽滑動配合),限位塊與擋塊之間設有限位彈簧462,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擋塊,限位彈簧另一端連接限位塊。減震框體上下移動進行減震時,會帶動內(nèi)轉桿451和外轉桿452也發(fā)生移動,內(nèi)轉桿上端和外轉桿上端均相對減震框體轉動,而內(nèi)轉桿下端和外轉桿下端則會帶動滑塊滑動。其中,當減震框體下移將減震彈簧壓縮后,滑塊依然繼續(xù)向擋塊移動時,限位塊會與滑塊接觸從而壓縮限位彈簧,此時減震彈簧和限位彈簧共同作用提供回復力,從而使得滑塊能夠盡快停止并反向移動復位,避免滑塊沖擊、碰撞電池殼體,且可降低噪音等級。
[0033]所述限位塊上固定有上平移齒條471,上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上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與上平移齒條配合的小齒輪47,小齒輪下方設有與小齒輪配合的下平移齒條472,下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下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上設有通風口 48,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可遮蓋通風口的通風片473,下平移齒條與通風片連接。當滑塊接觸限位塊,推動限位塊移動時,通過限位塊上的上平移齒條和小齒輪傳動,推動下平移齒條平移,使得通風片離開通風口,將通風口打開,從而進一步提高電源殼體內(nèi)外空氣流通效果,保障了當蓄電池輸出電流變大、發(fā)熱變多時,能有更高的散熱效果(蓄電池輸出電流變大,則吸風電機轉動加劇,此時震動相對更大、發(fā)熱相對更多)。
【主權項】
1.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包括主機身、吸塵地拖,其特征是,所述主機身上設有手柄、塵杯、機身進風管,主機身內(nèi)設有吸風電機,吸塵地拖包括地拖基體、設于地拖基體上的插接管,地拖基體上設有地拖內(nèi)風道,插接管下端與地拖內(nèi)風道連通,插接管上端與機身進風管卡接且連通,塵杯內(nèi)設有過濾網(wǎng)筒,塵杯上設有切向進風口、上端排風口,過濾網(wǎng)筒將切向進風口與上端排風口隔開,過濾網(wǎng)筒上設有多個過濾孔,切向進風口與機身進風管連通,上端排風口與吸風電機的進風端連通,吸風電機的出風端與設在主機身上的外排風口連通,所述上端排風口處設有過濾架體,過濾架體上設有進風海綿,主機身上設有用于給吸風電機供電的蓄電池,蓄電池包括電池殼體和設置在電池殼體內(nèi)的電池組。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柄、握持管,握持管上端連接握持柄,主機身上設有插管連接件,握持管下端插入插管連接件中,握持管與主機身之間通過柄體卡扣固定。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切向進風口通過杯體進風道與機身進風管連通,杯體進風道的進風方向為塵杯體的一個切向。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網(wǎng)筒內(nèi)設有塵袋架,塵袋架上設有過濾塵袋,過濾塵袋將過濾網(wǎng)筒與上端排風口隔開。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塵杯與主機身卡接,主機身上設有用于固定塵杯的豎按扣,主機身上設有扣軸、用于向外頂壓豎按扣的彈簧,豎按扣與扣軸轉動連接,豎按扣上端內(nèi)側與彈簧一端連接,彈簧另一端頂住主機身,豎按扣下端內(nèi)側壓住塵杯,扣軸處在豎按扣上端與豎按扣下端之間。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池殼體底部設有主通風口,電池殼體頂部設有若干輔通風口,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減震框體,電池組與減震框體連接,減震框體與電池殼體底部之間設有若干減震彈簧,減震框體下端設有若干豎直布置的導向柱,電池殼體的內(nèi)底部上設有若干導向套,導向柱與導向套 對應且導向柱與對應的導向套滑動配合,減震彈簧與導向柱一一對應且減震彈簧套設在對應的導向柱上,減震框體的下部設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散熱片,散熱片上端固定有上片轉軸且上片轉軸與減震框體轉動連接,減震框體下方設有從動架,散熱片下端固定有下片轉軸且下片轉軸與從動架轉動連接,電池殼體內(nèi)壁上設有水平的滑槽以及至少一個與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減震框體上設有可推動滑塊沿滑槽移動的支撐架,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當從動架豎直移動時引導從動架向著水平方向移動的斜槽,從動架上設有與斜槽滑動配合的滑動銷。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撐架包括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內(nèi)轉桿和外轉桿呈X形布置,滑塊數(shù)目為兩個,內(nèi)轉桿下端與一個滑塊鉸接,外轉桿下端與另一個滑塊鉸接,減震框體的長度方向與上片轉軸垂直,上片轉軸與下片轉軸平行,減震框體長度方向上的兩端中:減震框體的一端與內(nèi)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減震框體的另一端與外轉桿的上端轉動連接。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的兩端均設有與電池殼體固定的擋塊,擋塊與滑塊一一對應,在對應的擋塊與滑塊中:擋塊與滑塊之間設有限位塊,限位塊可相對滑槽水平移動,限位塊與擋塊之間設有限位彈簧,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擋塊,限位彈簧另一端連接限位塊。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手提式旋流吸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塊上固定有上平移齒條,上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上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與上平移齒條配合的小齒輪,小齒輪下方設有與小齒輪配合的下平移齒條,下平移齒條與電池殼體滑動連接,下平移齒條的可滑動方向水平,電池殼體上設有通風口,電池殼體內(nèi)設有可遮蓋通風口的通風片,下平移齒條與通風片連接。
【文檔編號】A47L9/00GK105982608SQ201610395540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日
【發(fā)明人】周榮, 鄭良寶
【申請人】寧波海際電器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