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819211閱讀:594來源:國知局
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包括采用泡沫混凝土或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所述芯模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連接鋼筋,或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箍筋帶。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通過采用泡沫混凝土或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芯模本體,強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且具有質量輕的優(yōu)點,通過在芯模本體兩端分別設置固定連接結構,利用連接鋼筋與樓道鋼筋綁扎固定,或利用箍筋帶與樓道構造鋼筋焊接固定,即可滿足芯模的固定要求;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具有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
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建筑業(yè)近二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建筑領域已進入模式轉向、技術轉型的深改時期,隨著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實現建筑領域的清潔化生產、環(huán)保綠色發(fā)展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建筑工業(yè)化成為未來建筑發(fā)展的方向,越來越多的建筑將采用工廠預制構件進行積木式施工。
[0003]裝配化構件由最初單一PC構件,發(fā)展為現在的專業(yè)化、多尺寸、大跨度和可定制的裝配構件系列。然而,裝配構件自重大的問題卻日漸成為限制預制構件運輸、吊裝的難題,絕大多數企業(yè)降低混凝土構件自重的途徑是預埋PVC管或鋼管,待混凝土初凝時抽出,或者直接埋留在構件中的方式,這種方法不僅增加了生產工序,增加材料成本,而且易對構件內部鋼筋產生撓動,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握裹力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采用該輕質實心芯模后,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包括采用泡沫混凝土或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所述芯模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連接鋼筋,或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箍筋帶。
[0007]進一步,所述芯模本體的外壁為用于增加與混凝土之間粘接力的拉毛表面。
[0008]進一步,所述芯模本體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圓形。
[0009]進一步,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連接鋼筋,所述連接鋼筋采用圓盤條。
[0010]進一步,所述連接鋼筋的直徑為5-8mm。
[0011]進一步,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箍筋帶,所述箍筋帶采用薄片鋼片制成。
[0012]進一步,所述箍筋帶的寬度為80-100mm。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通過采用泡沫混凝土或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芯模本體,泡沫混凝土表觀密度在540Kg/m3,強度3.5Mpa,發(fā)泡水泥表觀密度在500Kg/m3,強度2.7Mpa,強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且具有質量輕的優(yōu)點,通過在芯模本體兩端分別設置固定連接結構,利用連接鋼筋與樓道鋼筋綁扎固定,或利用箍筋帶與樓道構造鋼筋焊接固定,即可滿足芯模的固定要求;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具有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施例芯模本體的截面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施例芯模本體的截面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6為本實施例芯模本體與樓道構造鋼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包括采用泡沫混凝土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I,芯模本體I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本實施例的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芯模本體I兩端的連接鋼筋2,連接鋼筋2采用圓盤條,且連接鋼筋2的直徑為5-8mm,本實施例的連接鋼筋2的直徑為6mm。
[0025]進一步,芯模本體I的外壁3為用于增加與混凝土之間粘接力的拉毛表面。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圓形,本實施例的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如圖2所示,連接鋼筋2分別預埋設置在芯模本體I的三個棱角處。
[0026]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通過采用泡沫混凝土澆注制成芯模本體,泡沫混凝土表觀密度在540Kg/m3,強度3.5Mpa,強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且具有質量輕的優(yōu)點,通過在芯模本體兩端分別設置固定連接結構,利用連接鋼筋與樓道鋼筋綁扎固定,即可滿足芯模的固定要求;因此,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具有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的優(yōu)點。
[0027]實施例2
[0028]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包括采用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1,芯模本體I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本實施例的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芯模本體I兩端的箍筋帶4,箍筋帶4采用薄片鋼片制成,且箍筋帶4的寬度為80-100mm。本實施例的箍筋帶4的寬度為90mm。
[0029]進一步,芯模本體I的外壁3為用于增加與混凝土之間粘接力的拉毛表面。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圓形,本實施例的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正方形,如圖4所示。
[0030]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通過采用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芯模本體,發(fā)泡水泥表觀密度在500Kg/m3,強度2.7Mpa,強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且具有質量輕的優(yōu)點,通過在芯模本體兩端分別設置固定連接結構,利用箍筋帶與樓道構造鋼筋焊接固定,即可滿足芯模的固定要求;因此,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具有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的優(yōu)點。
[0031]實施例3
[0032]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包括采用泡沫混凝土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I,芯模本體I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本實施例的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芯模本體I兩端的連接鋼筋2,連接鋼筋2采用圓盤條,且連接鋼筋2的直徑為5-8mm,本實施例的連接鋼筋2的直徑為7mm。
[0033]進一步,芯模本體I的外壁3為用于增加與混凝土之間粘接力的拉毛表面。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圓形,本實施例的芯模本體I的橫截面呈長方形,連接鋼筋2分別預埋設置在芯模本體I的四個棱角處。
[0034]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通過采用泡沫混凝土澆注制成芯模本體,泡沫混凝土表觀密度在540Kg/m3,強度3.5Mpa,強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且具有質量輕的優(yōu)點,通過在芯模本體兩端分別設置固定連接結構,利用連接鋼筋與樓道鋼筋綁扎固定,如圖6所示,即可滿足芯模的固定要求;因此,本實施例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具有可有效降低裝配式構件的自重和生產成本的優(yōu)點。
[0035]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主權項】
1.一種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泡沫混凝土或發(fā)泡水泥澆注制成的芯模本體,所述芯模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連接結構,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連接鋼筋,或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箍筋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本體的外壁為用于增加與混凝土之間粘接力的拉毛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本體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圓形。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連接鋼筋,所述連接鋼筋采用圓盤條。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鋼筋的直徑為5_8mm。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預埋設置在所述芯模本體兩端的箍筋帶,所述箍筋帶采用薄片鋼片制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配式構件用輕質實心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帶的寬度為80_100mm。
【文檔編號】E04C1/00GK205502352SQ20162010921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fā)明人】石從黎, 董恒瑞, 楊再富, 陳敬, 樊先平, 林宗浩
【申請人】重慶建工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重慶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