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

文檔序號:10484788閱讀:637來源:國知局
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程技術(shù)領(lǐng)域。它先完成一層梁板施工,再施工地下室負一層梁板,最后施工連接負一層梁板與一層梁板的負一層柱身,其施工工藝如下:澆筑孔留置、柱頭與柱身施工縫處理、柱身模板支設、對拉螺桿擰緊預壓、柱身混凝土澆筑、拆模及養(yǎng)護及剔除柱頭喇叭口。本發(fā)明的施工方法大大方便了澆搗的施工操作,使得混凝土能直接從一層頂板上輸送到地下室負一層柱,在運輸?shù)耐瑫r直接開始澆搗作業(yè),省時省力,避免了混凝土先用塔吊吊到負一層梁板上,大大提高了柱身澆搗的施工速度,節(jié)約了施工工期,具有很強的推廣作用,適用于采用地下室逆作法二次澆搗柱身的工程。
【專利說明】
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工程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既方便現(xiàn)場施工,又能提高新舊砼接縫密實度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解決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混凝土的常用施工方法有四種,分別為漏斗口壓注法、多次振搗法、套管澆筑法、充填法,其中漏斗口壓注法是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但該方法最顯著的三個缺點是:
1)傳統(tǒng)的漏斗口壓注法中漏斗傾斜板傾角為20°到30°之間,傾角設置過小,會出現(xiàn)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導致漏斗口口部過大,后期要剔除的漏斗處砼體積多;二是澆筑砼時傾斜板提供的結(jié)構(gòu)反力對新舊砼接觸面的密實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科學合理;
2)傳統(tǒng)的漏斗口壓注法支模時存在如下缺點:一是沒有傾斜板對砼的預壓措施;二是漏斗口尺寸設置沒有理論依據(jù)存在較大的主觀任意性;
3)傳統(tǒng)的漏斗口壓注法的砼澆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柱芯位置格構(gòu)柱的存在以及柱箍筋的設置,澆搗時對新澆筑的砼難以振搗充分密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既方便現(xiàn)場施工,又能提高新舊砼接縫密實度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
[0004]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完成一層梁板施工,再施工地下室負一層梁板,最后施工連接負一層梁板與一層梁板的負一層柱身,其施工工藝如下:澆筑孔留置、柱頭與柱身施工縫處理、柱身模板支設、對拉螺桿擰緊預壓、柱身混凝土澆筑、拆模及養(yǎng)護及剔除柱頭喇叭口。
[0005]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施工工藝如下:
1)澆筑孔留置。按設計要求澆筑梁板及柱頭,為了后期柱身混凝土澆筑,柱頭及梁板混凝土澆筑時,在框架柱位置四角板上預埋PVC套管作為預留澆筑孔;
2)柱頭與柱身施工縫處理。柱頂面鑿毛,柱底面混凝土剔鑿向上凹起的鍋底狀孔,同時在混凝土澆搗前30min向模板內(nèi)澆少量清水,將模板、格構(gòu)柱及鋼筋充分潤濕,澆筑混凝土前,在柱底面處先鋪設一層石子砂漿;
3)柱身模板支設。在步驟I)澆好的柱頭下部安裝漏斗壓注入口,漏斗壓注入口由兩個漏斗傾斜板分別固定在澆柱身砼的模板上部得到,漏斗壓注入口底部位于柱頭底面往下300mm處,漏斗壓注入口頂部位于柱頭底面往上200mm ;
4)對拉螺桿擰緊預壓。在步驟3)安裝的漏斗傾斜板上設置對拉螺桿,擰緊對拉螺桿,利用對拉螺桿在砼初凝前預壓,使砼向上頂力,使后澆筑混凝土與上部柱頭接縫處有效密實;
5)柱身混凝土饒搗。饒搗時混凝土纟丹落度控制在170-200mm,混凝土分段饒筑,混凝土第一次的饒筑高度不超過600mm,且在每個饒筑高度內(nèi)的混凝土振搗密實后再進行下一次饒筑,混凝土饒筑至離柱頭下表面280_320mm時停止饒筑,間歇I h,以使混凝土自身沉降,混凝土初凝前再繼續(xù)澆筑剩余部位混凝土;由于漏斗口上部比柱頭底面高出200mm,利用混凝土自重及內(nèi)外壓力平衡的原理,將新舊混凝土交接處振搗密實,減少交接縫的產(chǎn)生;
6)拆模及養(yǎng)護?;炷翝仓戤吅?,在混凝土強度達到IN每平方毫米時再拆除模板,并保證拆模過程中柱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護,接縫處采用膠帶密封;
7)剔除柱頭喇叭口?;炷翉姸冗_到75%后,人工剔除柱頭漏斗口多余混凝土,并與柱表面初步平整,然后用斧子按剁斧石工藝進行混凝土表面精細鑿平,最后將柱子四個陽角用角磨機磨成方正的陽角,施工完成。
[0006]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PVC套管直徑尺寸為140_160mm,優(yōu)選為150mm。
[0007]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石子砂漿鋪設厚度為50_100mm。
[0008]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漏斗壓注入口由漏斗傾斜板呈45°傾斜固定在澆柱身砼的模板上部得到,漏斗壓注入口澆筑高度為500mm,寬度為500mm,長度為漏斗口所在面的柱邊長。
[0009]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對拉螺桿兩端與漏斗傾斜板連接處設用三角木,由三角木墊實。
[0010]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搗密方法為: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快插慢拔,插點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移動問距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
[0011]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每點振搗時間為30_45s,每點間隔10_20min后進彳丁復振。
[001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澆搗時混凝土對落度為180mm。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將施工現(xiàn)場輪進場對落度控制在17Omm至200mm之間,優(yōu)選為180mm,防止了石全坍落度過大,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而影響砼強度,同時也避免了砼坍落度過小難以振搗密實,易造成蜂窩或者孔洞現(xiàn)象,本發(fā)明還延長了混凝土每點振搗時間,兩者共同作用提高其混凝土振搗密實性;
2)本發(fā)明澆筑混凝土前柱模板支設并加固,對柱箍、對拉螺桿的設置做詳細檢查,并在對拉螺桿與傾斜板連接處設置三角木,有限防止?jié)仓^程中出現(xiàn)漏漿、脹模,爆模等現(xiàn)象,提高施工質(zhì)量;
3)本發(fā)明為地下室逆作法二次澆搗柱身設計的支模方案,兼具很強的實際可操作性和科學依據(jù),同時結(jié)合從實際施工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來的澆搗方案,兩者相輔相成的結(jié)果能可靠保證拆模后柱身與柱頭交接縫處澆搗密實以及避免出現(xiàn)柱身澆搗質(zhì)量通病,具有很強的推廣作用,適用于采用地下室逆作法二次澆搗柱身的工程;
2)由于地下室逆作法是先完成一層梁板,后施工地下室負一層梁板,負一層柱身最后施工,因此澆搗負一層柱身時混凝土如何從一層梁板上運輸?shù)截撘粚雨P(guān)是澆搗柱身的施工難點,本發(fā)明通過在一層梁板上柱四角設置澆搗預留洞的做法,大大方便了澆搗的施工操作,使得混凝土能直接從一層頂板上輸送到地下室負一層柱,在運輸?shù)耐瑫r直接開始澆搗作業(yè),省時省力,避免了混凝土先用塔吊吊到負一層梁板上,再由人工運輸?shù)街?,最后通過活動架接力澆搗的窘境,大大提高了柱身澆搗的施工速度,節(jié)約了施工工期。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fā)明的施工結(jié)構(gòu)不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00?5]圖中:1-漏斗傾斜板,2_二角木,3_對拉螺桿,4_模板,5_后饒混凝土,6_柱頭底面,7-漏斗壓注入口,8-柱頭,9-混凝土卸料斗。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進的描述,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此:
圖1為本發(fā)明的施工結(jié)構(gòu)不意圖,如圖1所不,柱頭8的底面稱為柱頭底面6,也是新舊混凝土接縫處,漏斗壓注入口 7設置在柱身,漏斗壓注入口 7由漏斗傾斜板I傾斜安裝在柱身的模板4上部,傾斜角度為45°,即漏斗壓注入口 7為正三角形結(jié)構(gòu),且漏斗壓注入口 7底部位于柱頭底面6往下300mm處,漏斗壓注入口 7頂部位于柱頭底面6往上200mm處,該漏斗壓注入口7澆筑高度為500mm,寬度為500mm,長度為漏斗口所在面的柱邊長;漏斗傾斜板I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兩側(cè)模板4頂部,且兩個漏斗傾斜板I由對拉螺桿3連接,為了使后澆筑混凝土 5與上部柱頭8的柱頭底面6接縫處有效密實,本發(fā)明在對拉螺桿3與漏斗傾斜板I連接處設置三角木2,通過三角木2墊實,再擰緊對拉螺桿3時,利用對拉螺桿在砼初凝前預壓,使砼向上頂力,從而達到接縫密實的目的,漏斗壓注入口7的混凝土由混凝土卸料斗9進料。
[0017]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它是先完成一層梁板,后施工地下室負一層梁板,負一層柱身最后施工,柱身施工采用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法,其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1)澆筑孔留置
按設計要求澆注柱頭8及梁板,為便于后期柱身的后澆混凝土 5的澆筑,柱頭8及梁板混凝土澆筑時,在框架柱位置四角板上預埋PVC套管作為預留澆筑孔,PVC套管的直徑尺寸為140-160mm,優(yōu)選為 150mm;
2)柱頭8與柱身施工縫處理
先澆注好的柱頭8的頂面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鑿毛,底面混凝土需剔鑿向下凸起的鍋底狀,以便柱身的后饒混凝土5饒筑時將浮楽趕出;搭建格構(gòu)柱、鋼筋及模板5,同時在混凝土饒搗前30min向模板5內(nèi)澆少量清水,將模板5、格構(gòu)柱及鋼筋充分潤濕,在柱頭底面6 (即柱底新老混凝土結(jié)合面)先鋪設一層石子砂漿,鋪設厚度控制在50mm -100mm,以消除“爛根”現(xiàn)象;
3)柱身模板支設
柱模板支設應按施工方案要求進行安裝和加固,對柱箍、對拉螺桿的設置做詳細檢查,防止?jié)仓^程中出現(xiàn)漏漿、脹模,爆模等現(xiàn)象,在先澆砼的柱頭8下部安裝漏斗壓注入口 7,漏斗壓注入口7由傾角為45°漏斗傾斜板I安裝在模板4的頂部構(gòu)成,漏斗壓注入口7底部在柱頭底面6往下300mm處,漏斗壓注入口 7頂部高出柱頭底面6,高出的高度為200mm,故漏斗口澆筑高度為500mm,寬度為500mm,長度為漏斗口所在面的柱邊長;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漏斗口長度為漏斗口所在面的柱邊長,有利于澆搗作業(yè)的進行,做法是,可采取在柱相對兩側(cè)留置的漏斗口長度與其所在柱面邊長等長,并在另兩側(cè)增設輔助漏斗口,其長度為500_,澆搗時大漏斗口為主要澆搗位置,小漏斗口為輔助振搗位置。
[0018]4)對拉螺桿擰緊預壓
在漏斗傾斜板I上設置對拉螺桿3,并在對拉螺桿3與漏斗傾斜板I連接處用三角木2墊實,擰緊對拉螺桿3,利用對拉螺桿3在砼初凝前預壓,使砼向上頂力,使后澆混凝土 5與上部柱頭底面6有效密實;
5)柱身混凝土澆搗
由于砼坍落度過大,會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會影響砼強度,而砼坍落度過小,則難以振搗密實,易造成蜂窩或者孔洞現(xiàn)象,本發(fā)明在施工現(xiàn)場將控制砼進場坍落度在170_至200_,澆搗時混凝土對落度優(yōu)選180 mm,混凝土第一次的饒筑高度不超過600mm,且在每個饒筑高度內(nèi)的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方可進行下一次澆筑,混凝土澆筑至離柱頭下表面約300mm時停止?jié)仓?,間歇I h,以使混凝土自身沉降,混凝土初凝前再繼續(xù)澆筑剩余部位混凝土,由于漏斗壓注入口 7上部比柱頭8高出200mm,利用混凝土自重及內(nèi)外壓力平衡的原理,將新舊混凝土交接處振搗密實,減少交接縫的產(chǎn)生,兩個漏斗壓注入口 7上混凝土體積總和大于柱頭底面6與漏斗壓注入口 7底面之間的柱身混凝土體積;
本發(fā)明搗振時,在兩個格構(gòu)柱之間搗振,同時在模板4外側(cè)輔助搗振,混凝土每點振搗時間控制在30至45s,10至20min后進行復振;最后一步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從漏斗口相臨兩側(cè)下料,并在同一側(cè)振搗,振搗時振搗棒需插入先期饒筑混凝土內(nèi)5 O mm。饒筑至柱頭底面后,將上部浮漿清理,再重新澆筑混凝土并超過新老混凝土結(jié)合面至少10mm,觀察另兩側(cè),當混凝土流動過來后,在后面兩側(cè)補澆混凝土。
[0019]本發(fā)明由于格構(gòu)柱占位影響,間接導致鋼筋配置過密的情況,因此振搗時振動棒直徑過大不利于砼振搗密實,存在部分位置50mm振動棒難以插入振搗,故項目部應同時配備30mm小直徑振動棒,用來配合澆搗作業(yè),保證砼澆搗的密實性。澆搗時,對空間稍大處用50mm振動棒插入進行振搗,對于鋼筋密集無法插入50mm震動棒的振搗部位則換用30mm振動棒,兩種規(guī)格振動棒并用,保證每個交底過的振搗部位均能得到充分振搗,使振搗質(zhì)量得到保證;
6)拆模及養(yǎng)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混凝土強度達到IN每平方毫米時再拆除模板,并保證拆模過程中柱棱角不受損傷,模板4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護,接縫處采用膠帶密封;
1_漏斗傾斜板,2-二角木,3-對拉螺桿,4-模板,5-后饒混凝土,6-柱頭底面,7-漏斗壓注入口,8-柱頭,9-混凝土卸料斗。
[0020]7)剔除柱頭喇叭口
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剔除柱頭8外側(cè)漏斗壓注入口 7處多余混凝土,為避免新老混凝土結(jié)合面出現(xiàn)裂縫,剔鑿時嚴禁使用風鎬等機械,全部采用人工剔鑿,并與柱表面初步平整,然后用斧子按剁斧石工藝進行混凝土表面精細鑿平,最后將柱子四個陽角用角磨機磨成方正的陽角。
[0021]實施例1:
溫州建設商務大廈工程在地下室柱二次澆搗采用了本工法施工。工程位于溫州市鹿城區(qū),總建筑面積57208.1m2,其中地上35315.3m2,地下21892.8m2?;幽媳毕蜷L81m,東西向?qū)?8m,基坑周長358m,開挖面積7938m,開挖深度約12.7_13.6米,地下室三層,采用本工法作業(yè)后,既減少了澆搗后柱裂縫和蜂窩麻面的產(chǎn)生,又顯著提高了新舊砼接縫處質(zhì)量,一次成活,減少了后期修補的麻煩,為項目奠定了創(chuàng)優(yōu)質(zhì)工程的基礎。
[0022]實施例2:
溫州醫(yī)科大學眼視光醫(yī)教樓改擴建工程采用了本工法施工。工程位于溫州市鹿城區(qū),總建筑面積49181.3m2。地上建筑為22層主樓和5層裙樓。地下室為二層,為一整體地下室。本工程屬于框剪結(jié)構(gòu),筏板基礎,地下室存在柱芯格構(gòu)柱并需要二次澆搗的柱子有94根。經(jīng)過對后澆筑柱質(zhì)量問題的數(shù)據(jù)采集,一次澆搗合格率顯著提升,包括蜂窩麻面、裂縫、脹模、爛根、孔洞等質(zhì)量問題都明顯減少,提高了柱澆搗質(zhì)量。
【主權(quán)項】
1.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完成一層梁板施工,再施工地下室負一層梁板,最后施工連接負一層梁板與一層梁板的負一層柱身,其施工工藝如下:澆筑孔留置、柱頭與柱身施工縫處理、柱身模板支設、對拉螺桿擰緊預壓、柱身混凝土澆筑、拆模及養(yǎng)護及剔除柱頭喇叭口。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施工工藝如下: 1)澆筑孔留置。按設計要求澆筑梁板及柱頭,為了后期柱身混凝土澆筑,柱頭及梁板混凝土澆筑時,在框架柱位置四角板上預埋PVC套管作為預留澆筑孔; 2)柱頭與柱身施工縫處理。柱頂面鑿毛,柱底面混凝土剔鑿向上凹起的鍋底狀孔,同時在混凝土澆搗前30min向模板內(nèi)澆少量清水,將模板、格構(gòu)柱及鋼筋充分潤濕,澆筑混凝土前,在柱底面處先鋪設一層石子砂漿; 3)柱身模板支設。在步驟I)澆好的柱頭下部安裝漏斗壓注入口,漏斗壓注入口由兩個漏斗傾斜板分別固定在澆柱身砼的模板上部得到,漏斗壓注入口底部位于柱頭底面往下300mm處,漏斗壓注入口頂部位于柱頭底面往上200mm ; 4)對拉螺桿擰緊預壓。在步驟3)安裝的漏斗傾斜板上設置對拉螺桿,擰緊對拉螺桿,利用對拉螺桿在砼初凝前預壓,使砼向上頂力,使后澆筑混凝土與上部柱頭接縫處有效密實; 5)柱身混凝土饒搗。饒搗時混凝土對落度控制在170-200mm,混凝土分段饒筑,混凝土第一次的饒筑高度不超過600mm,且在每個饒筑高度內(nèi)的混凝土振搗密實后再進行下一次饒筑,混凝土饒筑至離柱頭下表面280_320mm時停止饒筑,間歇I h,以使混凝土自身沉降,混凝土初凝前再繼續(xù)澆筑剩余部位混凝土;由于漏斗口上部比柱頭底面高出200mm,利用混凝土自重及內(nèi)外壓力平衡的原理,將新舊混凝土交接處振搗密實,減少交接縫的產(chǎn)生; 6)拆模及養(yǎng)護?;炷翝仓戤吅螅诨炷翉姸冗_到IN每平方毫米時再拆除模板,并保證拆模過程中柱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護,接縫處采用膠帶密封; 7)剔除柱頭喇叭口?;炷翉姸冗_到75%后,人工剔除柱頭漏斗口多余混凝土,并與柱表面初步平整,然后用斧子按剁斧石工藝進行混凝土表面精細鑿平,最后將柱子四個陽角用角磨機磨成方正的陽角,施工完成。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PVC套管直徑尺寸為140-160mm,優(yōu)選為150mm。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石子砂楽鋪設厚度為50-100mm。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漏斗壓注入口由漏斗傾斜板呈45°傾斜固定在澆柱身砼的模板上部得到,漏斗壓注入口澆筑高度為500mm,寬度為500mm,長度為漏斗口所在面的柱邊長。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對拉螺桿兩端與漏斗傾斜板連接處設用三角木,由三角木墊實。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搗密方法為: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快插慢拔,插點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移動問距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每點振搗時間為30-45S,每點間隔10-20min后進行復振。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柱身后澆注預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饒搗時混凝土 i丹落度為180mm。
【文檔編號】E04G13/02GK105839850SQ20161017519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fā)明人】郎正則, 鄭勝春, 黃萬里, 傅偉俊, 卞安亮, 倪捷紅
【申請人】溫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