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用脫水輥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尤其設及一種染布用脫水漉組件。
【背景技術】
[0002] 織物在經過染色后需要進行脫水處理,W保證織物能盡快的被驚干、收卷。現(xiàn)有的 織物脫水結構大多采用雙漉擠壓的方式。如圖1所示,此脫水組件包括固定漉1'和擠壓漉 2',所述固定漉1'通過第一轉軸3'固定在機架的特定位置,固定漉1'可通過第一轉軸 3'繞其軸線自轉,所述擠壓漉2'通過第二轉軸4'活動設置在所述固定漉1'的一側,且 擠壓漉2'與固定漉1'平行,第二轉軸4'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一個氣缸5',通過氣缸5' 的推動,實現(xiàn)擠壓漉2'靠近或者遠離固定漉1'。在織物染色后,織物穿過擠壓漉2'與固 定漉1'之間的間隙,氣缸5'推動擠壓漉2'靠近固定漉1',兩漉軸對織物進行擠壓,從 而對織物脫水。但是由于氣缸5'在推動擠壓漉2'擠壓固定漉1'時,第二轉漉4'施加 在擠壓漉2'上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擠壓漉2'的兩端,導致擠壓漉2'施加給固定漉1' W及織物表面的力不均勻,即兩端壓力高,中間壓力低,從而導致織物脫水效果不好。
[0003]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技術人員在現(xiàn)有的擠壓漉的結構上進行了改進。如圖2所 示,將擠壓漉2"的表面設置為凸出的弧形結構21",W實現(xiàn)中間位置高、兩端位置低,氣缸 5"在推動擠壓漉2"朝向固定漉1"移動時,弧形結構21"使得擠壓漉2"中間位置能先于兩 端與固定漉1"接觸,固定漉1"的兩端連接第一轉軸3",從而減緩第二轉軸4"施加在擠壓 漉2"上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擠壓漉2"的兩端的情況。但是該種結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 緩作用力不均勻的情況,脫水效果仍然達不到要求,后續(xù)織物干燥時間長,并且織物在擠壓 過程中,由于凸出的弧形結構,使得織物的表面出現(xiàn)不平整的狀態(tài),影響織物的表面質量。
[0004] 因此,亟需提出一種施壓均勻的、且表面平整的染布用脫水漉組件,W減少對后期 織物的干燥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染布用脫水漉組件,其結構簡單,能有效對 織物進行脫水,使織物后期所需要的干燥時間少。
[0006]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染布用脫水漉組件,其表面平整,能有效 保證織物脫水后的表面質量。
[0007]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W下技術方案:
[000引提供一種染布用脫水漉組件,包括固定漉和活動設置在所述固定漉一側的擠壓 漉,所述擠壓漉的兩端中屯、開設置放槽,所述置放槽由所述擠壓漉的端部朝向中屯、開設,所 述擠壓漉兩端開設的所述置放槽呈不貫通設置,在所述置放槽內設置有第一轉軸,所述第 一轉軸的一端與所述擠壓漉連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置放槽外部與動力裝置連接。
[0009] 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與所述第一轉軸遠離所 述置放槽的一端固定連接。
[0010]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置放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擠壓漉的 總長度的五分之一,且不大于所述擠壓漉總長度的=分之一。
[0011]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置放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擠壓漉的總 長度的四分之一。
[0012] 通過將置放槽的深度設置為擠壓漉總長度的四分之一,使得第一轉軸的施力位置 由端部移至擠壓漉距離端部的四分之一位置,進而使擠壓漉傳遞至固定漉上作用力均勻度 更高,從而擠壓后的織物含水量最少,極大的縮短了織物的干燥時間。
[0013]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轉軸貫穿兩個所述置放槽,且 通過固定在兩個所述置放槽之間的軸承與所述擠壓漉連接。
[0014] 將擠壓漉轉動設置在第一轉軸上,可W減少擠壓漉與織物之間的摩擦,防止擠壓 漉損傷織物的表面,保證織物的脫水工作能更順暢的進行。
[0015]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每個所述置放槽內均設置一根所述第一 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延伸至所述置放槽內的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擠壓漉連接。
[0016]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固定漉通過第二轉軸固定在機架 上,所述固定漉可繞所述第二轉軸的軸線轉動。
[0017] 通過將固定漉轉動的設置在第二轉軸上,可W減少固定漉與織物之間的摩擦,防 止固定漉損傷織物的表面,保證織物的脫水工作能順暢的進行。
[001引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固定漉的表面設置光滑層;和/或, 所述擠壓漉的表面設置光滑層。
[0019] 優(yōu)選的,所述光滑層為陶瓷層。
[0020] 更加優(yōu)選的,所述光滑層的厚度為50~55ym。
[0021] 通過在固定漉和擠壓漉的表面設置陶瓷層為光滑層,一方面可W利用陶瓷層阻隔 固定漉或擠壓漉與織物之間的接觸,降低染液對固定漉和擠壓漉的腐蝕,并且固定漉和擠 壓漉也可W選用低成本不耐腐蝕的材料制成,節(jié)約成本,另一方面可W通過光滑的陶瓷層 減少漉軸與織物之間的摩擦,有效的防止漉軸損壞織物。
[0022]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固定漉采用耐酸、耐堿的金屬制成; 和/或,所述擠壓漉采用耐酸、耐堿的金屬制成。
[0023] 由于染液中有時會含有酸性或者堿性的物質,因此將固定漉和擠壓漉采用耐酸、 耐堿的金屬制成,可W延長固定漉和擠壓漉的使用壽命。
[0024]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固定漉采用316不誘鋼制成;和/ 或,所述擠壓漉采用316不誘鋼制成。
[0025]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漉和所述擠壓漉均采用奧氏體不誘鋼制成。
[0026] 作為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固定漉的表面采用拋光工序處理形 成有拋光表面;和/或,所述擠壓漉的表面采用拋光工序處理形成有拋光表面。
[0027] 通過在固定漉和擠壓漉的表面形成拋光表面,可W提升固定漉和擠壓漉的表面光 滑度,進一步降低固定漉、擠壓漉與織物之間的摩擦,保證織物的表面質量。
[002引對比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擠壓漉的兩端朝向中屯、開設不貫 通的置放槽,使得第一轉軸的施力位置由端部移至擠壓漉的非端部位置,進而提高擠壓漉 傳遞至固定漉上作用力均勻度,從而降低擠壓后的織物的含水量,極大的縮短了織物的干 燥時間。另外,由于擠壓漉的結構改進,使得擠壓漉施加給固定漉的表面壓力均勻度較高, 因此不在需要將擠壓漉設置為凸起的弧形結構,進而保證了織物脫水后的表面不會發(fā)生變 形。
【附圖說明】
[0029]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 圖1為現(xiàn)有的脫水漉組件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31] 圖2為現(xiàn)有的脫水漉組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32]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染布用脫水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3] 圖 1 中;
[0034] 1'、固定漉;2'、擠壓漉;3'、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5'、氣缸。
[0035] 圖 2 中;
[0036] 1"、固定漉;2"、擠壓漉;21"、弧形結構;3"、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5"、氣缸。
[0037] 圖 3 中;
[003引 1、固定漉;2、擠壓漉;21、置放槽;3、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5、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39]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