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到洗衣機領域,具體指一種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洗衣機的工作原理是將洗滌物浸泡在洗滌液中,洗滌物上的污垢被洗滌液潤濕、增溶、乳化、分散,然后在洗衣機機械力的作用下,使污垢脫離洗滌物,進入洗滌液,進而通過漂洗、脫水等程序將洗滌物洗滌干凈。針對不同的洗滌要求,常見的洗衣程序有浸泡、洗滌、脫水或者三者的任意組合;其中浸泡程序是將洗滌劑和水加入到滾筒內(nèi),滾筒不轉動,對洗滌物進行浸泡。浸泡程序能夠強化污垢與洗滌液的反應,減輕洗滌強度,在保證洗滌效果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對衣物的磨損。
[0003]滾筒洗衣機是利用電機帶動滾筒轉動,利用固定在滾筒中的提升筋將衣物不斷提起;當衣物達到一定的高度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衣物自然落下時產(chǎn)生的摔打作用從而將衣物洗滌干凈。滾筒洗衣機脫水是通過電機驅動滾筒高速旋轉所產(chǎn)生的離心力來完成。
[0004]滾筒洗衣機由于其對衣物磨損小且洗滌過程中不會纏繞、洗滌范圍廣,從而受到廣泛歡迎。但是由于受限于洗衣機滾筒尺寸的限制,衣物的下落高度有限,因此滾筒洗衣機的洗滌能力相對于波輪洗衣機弱。如何改善滾筒洗衣機的洗滌能力但又能保留滾筒洗衣機對衣物磨損小的優(yōu)點成了本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能夠模擬手洗捶打動作對滾筒內(nèi)衣物進行按壓以增強洗衣效果的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
[0006]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包括安裝在洗衣機殼體上的門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門蓋包括:
[0007]外圈板,其一端鉸接在洗衣機殼體上,另一端可拆卸地連接洗衣機殼體;
[0008]內(nèi)蓋,能轉動地密封連接在所述外圈板的內(nèi)周緣上,所述內(nèi)蓋的內(nèi)表面上設有第一外齒輪,對應地,所述洗衣機殼體內(nèi)設有與所述第一外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組,驅動裝置驅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組;
[0009]按壓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內(nèi)蓋內(nèi)表面上的按壓保護筒,外露于按壓保護筒內(nèi)的按壓頭,所述按壓頭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筒,所述第一連接筒能軸向滑動地套設在第二連接筒內(nèi),并且第一連接筒和所述第二連接筒之間設有防止第一連接筒從第二連接筒內(nèi)脫出的防脫組件,所述第二連接筒能軸向滑動地套設在所述保護筒內(nèi);所述第一連接筒內(nèi)設有能在外力作用下伸縮的伸縮桿;
[0010]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其中第一套桿由多根推桿依次頭尾鉸接而成,第二套桿和第一套桿的結構相同;并且第一套桿上的推桿和第二套桿的推桿通過鉸接軸對應交叉鉸接;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的后端鉸接所述按壓頭,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的前端連接驅動桿;
[0011]所述驅動桿包括套管,套管內(nèi)設有彈性件,第一驅動桿和第二驅動桿的內(nèi)端部分別滑動套設在所述套管的兩端部,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觸在第一驅動桿和第二驅動桿上;所述第一套桿的前端鉸接在所述第一驅動桿上,所述第二套桿的前端鉸接在所述第二驅動桿上;所述套管定位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設置在所述內(nèi)蓋上;所述限位板上還連接有兩根導軌,各所述鉸接軸依次容置在兩根導軌之間的導向孔內(nèi);
[0012]所述內(nèi)蓋的外表面上設有第三連接筒,所述第三連接筒具有橢圓形內(nèi)孔,所述第一驅動桿和所述第二驅動桿的外端分別抵觸在橢圓形內(nèi)孔的周壁上;所述第三連接筒外連接有第二外齒輪;
[0013]嚙合組件,包括能與所述第二外齒輪相嚙合的弧形內(nèi)齒板,所述弧形內(nèi)齒板連接在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連接在所述外圈板上,并且,所述支承座和所述弧形內(nèi)齒板之間設有使兩者具有遠離趨勢的彈性件;所述殼體上還設有用于克服所述彈性件的彈力使所述弧形內(nèi)齒板向殼體平移的電磁鐵;
[0014]接近開關,用于檢測所述按壓組件的位置,設置在所述內(nèi)蓋和所述外圈板之間,有多個,沿所述外圈板的周緣均布。
[0015]所述傳動齒輪組包括設置在所述洗衣機殼體上的內(nèi)齒環(huán),嚙合在所述內(nèi)齒環(huán)和所述外齒輪之間的多個行星齒輪組,所述驅動裝置驅動連接所述內(nèi)齒環(huán)。
[0016]所述按壓組件和所述嚙合組件均有多個,并且各所述按壓組件沿所述內(nèi)蓋周緣均勻布置,各所述嚙合組件沿所述外圈板周緣均勻布置。
[0017]所述防脫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筒內(nèi)壁上的擋環(huán)和設置在第一連接筒外壁上的擋塊。
[0018]所述接近開關可以包括多個均布在所述外圈板上的位移傳感器,和一個設置在所述內(nèi)蓋上的感應件。
[0019]較好的,所述支承座可以包括固定在外圈板上的第一基座,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觸在第一基座和滑塊上;所述第一基座上設有滑軌,所述滑塊可滑動地連接在滑軌上,滑軌的前端還設有用于限位滑塊滑動距離的限位塊,所述弧形內(nèi)齒板連接在所述滑塊上并能隨滑塊一起運動。
[002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能夠模擬手洗捶打動作對滾筒內(nèi)的洗滌物進行按壓,從另一個角度對衣物進行揉搓動作,以輔助洗滌,從而提高洗滌效果和洗衣潔凈度。本發(fā)明中的按壓動作尤其適合應用在浸泡工序中。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使用狀態(tài)立體示意圖;
[0022]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裝配結構立體示意圖;
[0023]圖3為圖2的縱向剖視圖;
[0024]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內(nèi)蓋與外圈的分解示意圖;
[0025]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嚙合組件與門蓋的分解示意圖;
[0026]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伸縮桿和驅動桿的裝配示意圖;
[0027]圖7為圖6的分解示意圖;
[0028]圖8為圖3中按壓組件3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0]如圖1至圖8所示,該具有按壓功能的滾筒洗衣機門蓋結構包括:
[0031]安裝在洗衣機殼體I上的門蓋2,門蓋2包括:
[0032]外圈板21,其一端鉸接在洗衣機殼體I上,另一端通過搭扣13可拆卸連接洗衣機殼體I。
[0033]內(nèi)蓋22,通過工字密封圈24能轉動地密封連接在所述外圈板21的內(nèi)周緣上,所述內(nèi)蓋22的內(nèi)表面上設有第一外齒輪23,對應地,所述洗衣機殼體I內(nèi)設有與所述第一外齒輪23相嚙合的傳動齒輪組,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驅動連接所述傳動齒輪組。
[0034]本實施例中,傳動齒輪組包括設置在所述洗衣機殼體I上的內(nèi)齒環(huán)(圖中未示出),嚙合在所述內(nèi)齒環(huán)和第一外齒輪23之間的三組行星齒輪組11,驅動電機(圖中未示出)的輸出軸驅動連接所述內(nèi)齒環(huán)。本實施例中各行星齒輪組分別包括三個相互嚙合的齒輪,以適配洗衣機的結構,且保證傳動穩(wěn)定性。
[0035]按壓組件3,有兩組,沿內(nèi)蓋22的周緣均布;包括固定在所述內(nèi)蓋內(nèi)表面上的按壓保護筒31,外露于按壓保護筒31內(nèi)的按壓頭32,所述按壓頭32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筒33,所述第一連接筒33能軸向滑動地套設在第二連接筒34內(nèi),并且第一連接筒33和所述第二連接筒34之間設有防止第一連接筒33從第二連接筒34內(nèi)脫出的第一防脫組件,第二連接筒34和按壓保護筒31之間設有第二防脫組件;所述第二連接筒34能軸向滑動地套設在所述保護筒31內(nèi);所述第一連接筒33內(nèi)設有能在外力作用下伸縮的伸縮桿7 ;
[0036]第一防脫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筒34內(nèi)壁上的擋環(huán)341和設置在第一連接筒33外壁上的擋塊331。第二防脫組件的結構與第一防脫組件相同。
[0037]所述伸縮桿7包括第一套桿71和第二套桿72,其中第一套桿71由多根推桿73依次頭尾鉸接而成,第二套桿72和第一套桿71的結構相同;并且第一套桿上的推桿和第二套桿的推桿通過鉸接軸76對應交叉鉸接;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的后端鉸接所述按壓頭32 ;
[0038]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的前端連接驅動桿74。驅動桿74包括套管741,套管741內(nèi)設有彈性件742,第一驅動桿743和第二驅動桿744的內(nèi)端部分別滑動套設在所述套管741的兩端部,所述彈性件742的兩端分別抵觸在第一驅動桿743和第二驅動桿744上;所述第一套桿的前端鉸接在所述第一驅動桿743上,所述第二套桿的前端鉸接在所述第二驅動桿744上;所述套管741定位在限位板75上,所述限位板75設置在所述內(nèi)蓋22上;所述限位板75上還連接有兩根導軌77,各所述鉸接軸76依次容置在兩根導軌77之間的導向孔78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