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充氣式幼兒跨桿訓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嬰幼兒早期教育教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幼兒早期教育機構對幼兒進行跨越橫桿的訓練中,一般都是把一根硬塑料制成的中空橫桿或木質長桿的兩端架在某物體上作為教具使用,當有孩子跨越橫桿失敗時橫桿落于地面,如果孩子踩在了硬質橫桿上極易發(fā)生摔倒、碰傷甚至扭傷踝關節(jié)等教學事故,存在安全隱患。當孩子本人受到一次傷害或看到其他小朋友受到傷害吋,面對這種硬質橫桿幼兒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而拒絕訓練,存在心理障礙隱患。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充氣式幼兒跨桿訓練裝置。本發(fā)明主要包括底座、圓柱體氣囊和空心彎頭。其中,底座為下圓柱、上圓錐臺形, 其材質為非金屬軟性材料如橡膠或PU材料等。圓柱體氣囊由厚塑料或膠皮等軟質彈性材料制成??招膹濐^由質量較輕的非金屬硬質材料制成,其內徑略小于圓柱體氣囊的外徑。圓柱體氣囊穿過兩個空心彎頭,將圓柱體氣囊的兩個端頭的平面分別與兩個底座上圓錐臺形的上平面粘接。在靠近底座的適當部位設置有一個充氣裝置。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一、本發(fā)明底座下圓柱、上圓錐臺形的設計,加上其材質是非金屬軟性材料如橡膠或PU材料,使該器材在使用時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其圓柱體氣囊作為幼兒跨桿訓練桿體的設計,可避免或消除幼兒跨桿時的恐懼心理,消除心理障礙隱患。ニ、本裝置可以地通過調節(jié)兩個空心彎頭與底座之間的距離便捷地實現(xiàn)橫段氣囊的升降,以滿足不同教學對象身高、下肢長度及不同訓練階段對跨桿高度的要求。三、如遇幼兒跨桿失敗時,其中空的密閉氣囊可隨受カ方向曲折、變形,可有效避免或減少幼兒腳踏后摔跤、碰傷或發(fā)生扭傷,消除了安全隱患。四、幼兒跨桿失敗離開裝置后氣囊可自動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使得教學更便捷。五、本裝置氣囊放氣后可折疊或卷曲,體積小,便于收發(fā)存放或攜帯。六、該器材適于在幼兒跨桿訓練或游戲教學中應用。
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底座的主視示意簡圖。圖3是空心彎頭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通過調整空心彎頭高度使橫段氣囊升高后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幼兒跨桿訓練裝置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該發(fā)明主要包括底座1、圓柱體氣囊2和空心彎頭3。其中,底座1為下圓柱、上圓錐臺形,其材質為非金屬軟性材料如橡膠或PU材料等。圓柱體氣囊2由厚塑料或膠皮等軟質彈性材料制成??招膹濐^3由質量較輕的非金屬硬質材料制成,其內徑略小于圓柱體氣囊2的外徑。圓柱體氣囊2穿過兩個空心彎頭3,將圓柱體氣囊2的兩個端頭的平面分別與兩個底座1上圓錐臺
3形的上平面粘接。在靠近底座1的適當部位設置有一個充氣裝置4。
使用方法調整兩個空心彎頭的位置,使兩個空心彎頭分別與兩個底座間距離相等,拉展兩個空心彎頭之間的圓柱體氣囊成一條直線,將兩個底座分別放在直線狀圓柱體氣囊同側的地面上,通過充氣裝置將氣囊充滿氣體成“ Π ”狀,調整底座的位置使兩個空心彎頭分別處于兩個底座的正上方。兩個空心彎頭之間的橫段氣囊為幼兒跨桿訓練的橫桿。
權利要求
1. 一種充氣式幼兒跨桿訓練裝置,其特征在干底座(1)為下圓柱、上圓錐臺形,其材質為非金屬軟性材料如橡膠或PU材料等。圓柱體氣囊O)由厚塑料或膠皮等軟質彈性材料制成??招膹濐^(3)由質量較輕的非金屬硬質材料制成,其內徑略小于圓柱體氣囊(2) 的外徑。圓柱體氣囊( 穿過兩個空心彎頭(3),圓柱體氣囊( 的兩個端頭的平面分別與兩個底座(1)上圓錐臺形的上平面粘接。在靠近底座(1)的適當部位設置有一個充氣裝置 ⑷。
全文摘要
一種充氣式幼兒跨桿訓練裝置。主要包括由非金屬軟性材料制成的圓錐臺形底座,由厚塑料或膠皮等軟質彈性材料制成的圓柱體氣囊,由非金屬硬質材料制成的空心彎頭。圓柱體氣囊穿過兩個空心彎頭,將兩個端頭的平面分別與底座上平面粘接。在氣囊一端靠近底座的適當部位設置充氣裝置。本發(fā)明將圓柱體氣囊作為幼兒跨桿訓練桿體的設計,有利于消除幼兒跨桿時的恐懼心理,中空的密閉氣囊可隨受力方向曲折變形,避免或減少幼兒腳踏后摔跤、碰傷或發(fā)生扭傷。通過調節(jié)兩個空心彎頭與底座之間的距離可實現(xiàn)橫段氣囊的升降,以滿足對幼兒跨越不同桿體高度的要求。氣囊被碰撞后可自動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使教學更便捷。氣囊放氣后可折疊或卷曲,便于收發(fā)存放。
文檔編號A63B69/00GK102527012SQ2012100505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王潔, 范鵬, 趙娟 申請人:河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