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57681閱讀:1218來源:國知局
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能有效防止水杯內的水灑出的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包括水杯主體、主蓋、內蓋、按鈕、卡扣、腔室以及腔室內部的防灑機構。常態(tài)下,該水杯的內蓋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將出水口封閉;使用水杯時,手指按壓按鈕,對水杯按鈕施加的力通過防灑機構中的主動桿和從動桿傳遞給內蓋,內蓋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左運動,出水口打開。因該水杯的出水口是常閉式的,故本發(fā)明能有效防止水杯意外傾倒時水杯內的水灑出,浸濕紙質文檔、電腦、或者桌面上的其它電子產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專利說明】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日用水杯領域,特別是具有防灑功能的水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人越來越多,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水杯時經常發(fā)生水杯意外傾倒,水杯內的水灑出,浸濕電子產品的意外事件,以至于損壞電子產品,致使重要數(shù)據(jù)丟失。為了防止此類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現(xiàn)有發(fā)明主要集中在防止水杯的傾倒上,該方案多使用加大、加重的水杯底座來降低水杯的重心,以達到保護電子產品或者重要紙質文檔的目的;另外的一種解決方案是增加蓋子的密封性,通過擰緊蓋子保證水不容易灑出。這些技術方案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是降低水杯傾倒的概率,而無法徹底避免水杯的傾倒,或者由于過于強調蓋子的密封而導致取用水不方便,也不能解決因為疏忽,忘記蓋上杯蓋而導致的灑水問題,并且此類設計水杯體積或重量較大,攜帶不方便。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針對上述產品的缺陷,轉變設計思想,提出了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在不使用時,內蓋在彈簧的拉力作用下自動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需要喝水時,拿起水杯,用手指按住按鈕,內蓋打開,水就可以從出水口中流出。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發(fā)明包括水杯主體、主蓋、內蓋、按鈕、隔板、卡扣和主蓋凸起部。水杯主體與主蓋之間的空腔形成腔室,腔室中設有控制內蓋活動的防灑機構,控制內蓋的開合。腔室中的防灑機構可以是一連串的連桿機構,包括主動桿、從動桿以及彈簧;按鈕與主動桿分別由鉸鏈固定在水杯主體上;從動桿左側通過鉸鏈連接到主動桿上方的圓孔上,右側通過鉸鏈與內蓋相相連;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內蓋凸起部上,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并處于拉伸狀態(tài);按下按鈕,按鈕觸碰到主動桿,致使主動桿鉸鏈旋轉,主動桿轉動時帶動從動桿向左移動,從而驅動內蓋向后運動,出水口打開;松開按鈕時,內蓋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出水口關閉,如果此時水杯傾倒,杯子內的水也不會灑出;內蓋與隔板及主蓋的接觸處和主蓋與水杯主體的接觸處各有兩處凹凸密封結構,凹密封結構內襯有橡膠墊片,達到密封的目的;卡扣通過鉸鏈固定在水杯主體上,主蓋通過主蓋鉸鏈、主蓋凸起、卡扣、卡扣鉸鏈與水杯主體相連,向杯子內注水時,打開卡扣,將主蓋繞主蓋鉸鏈旋轉打開,即可向杯內注水;主動桿上方的孔可以是長圓孔,當主蓋打開時從動桿(與主動桿接觸的一端)會先沿著主動桿上的長圓孔向下運動,之后再向上運動,直到運動到長圓孔的極限位置,此時主蓋也打開到最大開度。
[0005]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在于:
杯子出水口處于常閉狀態(tài),杯子傾倒時,杯子內的水不會灑出,有效的保護了紙質文檔以及桌面上的電腦等電子產品;
喝水時,不必打開主蓋,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通過打開內蓋來喝水,既方便又衛(wèi)生; 在喝水之后,松開按鈕,內蓋在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復位,有效避免有些人喝水之后因忘記蓋上水杯的蓋子而造成的損失,而且內蓋被主蓋包裹,不裸露在外,避免因為觸碰和其他原因導致污染內蓋;
主動桿外輪廓為近似的“Z”形設計,能使主動桿在狹小的腔室內有更大的活動范圍,避免與水杯主體或者主蓋之間發(fā)生干涉,節(jié)約腔室空間;
主動桿上方開有長圓孔,該長圓孔保證從動桿左鉸鏈在長圓孔中具有充足的移動空間,進而保證內蓋和主蓋都能夠順利流暢地打開;
在內蓋與隔板、內蓋與主蓋、主蓋與水杯主體相接觸處都有凹凸密封結構,有效的防止了水杯內的水滲出或灑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常態(tài)下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整體結構圖圖2出水口打開時常閉式防灑水杯整體結構圖
圖3主蓋打開時常閉式防灑水杯整體結構圖圖4主動桿結構示意圖圖5內蓋不意圖圖號說明:
1.水杯主體;2.按鈕;3.主動桿;4.主動桿鉸鏈;5.按鈕鉸鏈;6.主蓋鉸鏈;7.腔室;8.通孔;9.從動桿左鉸鏈;10.從動桿;11.從動桿右鉸鏈;12.內蓋;13.隔板;14.一號凹凸密封結構;15.二號凹凸密封結構;16.出水口 ;17.彈簧;18.主蓋;19.主蓋凸起部;20卡扣;21三號凹凸密封結構;22.卡扣鉸鏈;23.四號凹凸密封結構;24內蓋凸起部【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0007]參閱附圖1所示該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包括:水杯主體1、按鈕2、按鈕鉸鏈5、主蓋鉸鏈6、內蓋12、隔板13、一號凹凸結構14、二號凹凸密封結構15、出水口 16、主蓋18、主蓋凸起19、卡扣20、三號凹凸密封結構21、卡扣鉸鏈22、四號凹凸密封結構23和腔室7,腔室7中包含一套防灑機構,該機構可以是一套連桿機構,主要包括主動桿3、主動桿鉸鏈4、從動桿10、從動桿左鉸鏈9、從動桿右鉸鏈11、彈簧17 ;按鈕2通過按鈕鉸鏈5固定在水杯主體I上,主動桿3通過主動桿鉸鏈4固定在水杯主體I上,內蓋12通過從動桿10與主動桿3連接,內蓋上有一內蓋凸起部24,彈簧17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杯蓋凸起部24與隔板13上,并處于拉伸狀態(tài);其中從動桿左鉸鏈9與通孔8相連;卡扣20通過卡扣鉸鏈22固定在水杯主體I上;一號凹凸密封結構14為長條形,二號凹凸密封結構15為圓弧形,三號凹凸密封結構21為圓弧形,四號凹凸密封結構23為長條形。
[0008]參閱附圖4主動桿的外輪廓可以是類似“Z”字形的結構,能使主動桿在狹小的腔室內有更大的活動范圍,避免與水杯主體或者主蓋之間發(fā)生干涉;
進一步的,從動桿上端的通孔8可以是一個長圓孔,該長圓孔可以使從動桿左鉸鏈在長圓孔中具有充足的移動空間,進而保證內蓋和主蓋在開合過程中更加順暢;
參閱附圖5內蓋為半圓形,根部有一長方形擋板,擋板上有凸起,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09]具體的實施原理和步驟是:按下按鈕2,按鈕受力后以按鈕鉸鏈5為中心旋轉,推動主動桿3下端向右運動,主動桿3以主動桿鉸鏈4為中心旋轉,此時主動桿上端向左運動,拉動從動桿10向左運動,內蓋12在從動桿10的拉動下向左運動,出水口打開,轉變?yōu)閳D2所示狀態(tài),此時彈簧17處于進一步被拉伸的狀態(tài);當按鈕2不受力時,內蓋12在彈簧17的拉力作用下復位,從而關閉出水口。
[0010]主蓋18通過主蓋鉸鏈6與水杯主I體相連,卡扣20可以卡在主蓋凸起部19上,由此將主蓋18固定在水杯主體I上;向杯子內注水時,將卡扣20繞卡扣鉸鏈22旋轉后,將主蓋18繞主蓋鉸鏈6旋轉,當主蓋18打開時從動桿10 (與主動桿3接觸的一端)會先沿著主動桿上3的通孔8向下運動,之后再向上運動,直到運動到長圓孔8的極限位置,此時主蓋18也打開到最大角度,主蓋18打開的狀態(tài)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包括水杯主體、主蓋、內蓋、按鈕、隔板、卡扣和主蓋凸起部,卡扣通過卡扣鉸鏈固定在水杯主體上;主蓋通過卡扣鉸鏈、卡扣和主蓋鉸鏈與水杯主體相連;隔板和主蓋圍合成出水口,出水口由內蓋封閉;按鈕通過按鈕鉸鏈固定在水杯主體上,其特征在于,水杯主體與主蓋之間的空腔形成腔室,腔室中設有控制內蓋活動的防灑機構,控制內蓋的開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灑機構包括主動桿、主動桿鉸鏈、從動桿、從動桿左鉸鏈、從動桿右鉸鏈和彈簧,主動桿通過主動桿鉸鏈固定在水杯主體上,主動桿下端與按鈕接觸;從動桿通過從動桿左鉸鏈與主動桿相連,通過從動桿右鉸鏈與內蓋相連;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內蓋凸起部上,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常態(tài)下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使得內蓋在拉力的作用下封閉出水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桿為近似“Z” 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2和3所述的任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主動桿的上端的通孔是一個長圓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為半圓形,半圓形內蓋的根部設有擋板,擋板為長方形,擋板上設有凸起。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與隔板接觸處、內蓋與主蓋接觸處都有凹凸密封結構,用來密封。
7.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任一種出水口常閉式防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蓋與水杯主體接觸處都有凹凸密封結構,用來密封。
【文檔編號】A47G19/22GK104433622SQ20141071915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李學林, 張玉偉 申請人:齊魯工業(yè)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