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19774閱讀:290來源:國知局
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包括第一齒輪和動力軸,所述動力軸穿過所述第一齒輪并與所述第一齒輪固定連接;第二齒輪和操作桿,所述操作桿穿過所述第二齒輪并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以及轉動軸和轉動架,所述轉動架具有用于容納所述操作桿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納空間并且能夠帶動所述操作桿及所述第二齒輪繞著所述轉動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其中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一位置時與所述動力軸平行;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齒合。本發(fā)明的鉆銑工具能夠插入患者的狹小切口內(nèi),方便手術操作。
【專利說明】
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
【背景技術】
[0002]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面積小、病人術后恢復快、手術成本低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jīng)成為臨床手術的一種發(fā)展趨勢。
[0003]為了便于微創(chuàng)手術工具插入患者狹小(例如3毫米-15毫米)的切口內(nèi)進行手術操作,現(xiàn)有技術的微創(chuàng)手術工具中的切割刀或鉆銑頭呈細長的直桿狀,但是這種微創(chuàng)手術工具并不能對垂直于切口皮膚的骨表面進行有效的切割和鉆銑的手術操作(例如髕骨后側)。微創(chuàng)手術工具的切割刀或鉆頭的自由端應呈彎曲狀才能對患者的髕骨后側部位進行手術操作,但是彎曲狀的切割刀或鉆頭不易插入狹小的切口內(nèi),或者在插入的過程中,會對軟組織造成損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因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插入狹小的切口內(nèi)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
[0005]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包括:
[0006]第一齒輪和動力軸,所述動力軸穿過所述第一齒輪并與所述第一齒輪固定連接;
[0007]第二齒輪和操作桿,所述操作桿穿過所述第二齒輪并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以及
[0008]轉動軸和轉動架,所述轉動架具有用于容納所述操作桿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納空間并且能夠帶動所述操作桿及所述第二齒輪繞著所述轉動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
[0009]其中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一位置時與所述動力軸平行;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齒合。
[0010]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架包括:呈板狀的連接板,用于繞著所述轉動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以及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或所述限位件與所述連接板限定所述容納空間,所述操作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納空間中。
[0011]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呈板狀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與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固定連接以限定所述容納空間,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通孔,所述操作桿穿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所述通孔。
[0012]優(yōu)選的,所述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還包括呈桿狀的拉桿,所述拉桿與所述連接板鉸接。
[0013]優(yōu)選的,所述拉桿與所述動力軸平行。
[0014]優(yōu)選的,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操作桿與所述動力軸之間的夾角為30。?150。。
[0015]優(yōu)選的,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操作桿與所述動力軸之間的夾角為60。?120。。
[0016]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軸的軸向與所述動力軸和操作桿垂直。
[0017]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完全相同。
[0018]優(yōu)選的,所述操作桿構成為鉆頭或銑刀。
[0019]本發(fā)明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能夠插入患者的狹小切口內(nèi),并且可多角度對患者的組織進行去除或鉆孔,方便手術操作。
【附圖說明】
[0020]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0021]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
[0023]圖3是圖1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4]圖4是本發(fā)明第二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中的轉動架的立體示意圖。
[0025]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6]圖6是圖5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7]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0028]圖8是圖7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為了敘述方便,下文中所稱的“垂直”、“平行”并不限定為嚴格垂直或平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還包括大體上垂直或平行。
[0031]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10包括鉆頭1、齒輪2、齒輪3、動力軸4、轉動架6、轉動軸7和拉桿8。
[0032]圖2是鉆頭I在第二位置的立體示意圖,其中圖2是使用與鉆頭I和動力軸4平行的剖切面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轉動架6包括呈板狀的連接板61、限位板62和限位板63。限位板62、63與連接板61相對設置的兩端固定連接。限位板62、63平行設置且位于連接板61的同一側,因而轉動架6限定了一個容納空間64。限位板63上具有供鉆頭I穿過的通孔631。連接板61具有供轉動軸7穿過的通孔(圖2未示出)。轉動架6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通過焊接、鉆孔工藝制造。
[0033]如圖2所示,鉆頭I呈圓柱狀,優(yōu)選由高硬度和高耐磨的材質(zhì)制備,例如可以是對人體無害的醫(yī)用級鋼材或鈦金屬。鉆頭I穿過齒輪2,且與齒輪2例如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因此鉆頭I和齒輪2可以同時繞著鉆頭I的軸向旋轉。鉆頭I的長度根據(jù)患者需要去除的組織的位置而設定,在此不予限定。鉆頭I穿過限位板63上的通孔631,鉆頭I的軸向優(yōu)選垂直限位板63。齒輪2和鉆頭I的一部分位于容納空間64中。通孔631的孔徑小于齒輪2的外徑,因而限位板63和限位板62共同限制了齒輪2和鉆頭I在鉆頭I的軸向上運動。呈圓柱狀的鉆頭I可以減小其與限位板63之間的摩擦力,當鉆頭I和齒輪2同時繞著鉆頭I的軸向旋轉時,不會對限位板63施加繞鉆頭I的軸向旋轉的作用力,即轉動架6可保持靜止。
[0034]轉動軸7穿過連接板61的通孔與殼體5固定連接,從而轉動架6能帶動齒輪2和鉆頭I 一起繞著轉動軸7轉動。轉動軸7優(yōu)選垂直連接板61和鉆頭I的軸向。
[0035]動力軸4呈圓柱形或桿狀,動力軸4穿過齒輪3并與其例如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因此當動力軸4繞其軸向旋轉時,能帶動齒輪3 —起旋轉。動力軸4可以由金屬材質(zhì)制備,從而避免其在高速旋轉過程中破裂。
[0036]如圖1所示,拉桿8呈桿狀,具有相對設置的固定端81和自由端82。固定端81與轉動架6鉸接,自由端82位于殼體5的外部。其中拉桿8優(yōu)選與動力軸4平行,且與轉動軸7垂直。通過對自由端82施加平行于拉桿8的軸向的作用力,可以拉動轉動架6、齒輪2和鉆頭I一起繞著轉動軸7轉動。
[0037]圖1是鉆頭I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其中鉆頭1、動力軸4和拉桿8平行或大致平行,這樣便于鉆銑工具10插入患者的狹小的切口內(nèi)。
[0038]當鉆銑工具10插入患者的狹小的切口內(nèi)且達到預鉆孔的位置后,向外拉動拉桿8的自由端82,帶動轉動架6繞著轉動軸7轉動,從而使得鉆頭I轉動到圖2和圖3所示的第二位置。
[0039]圖3是鉆頭I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如圖3所示,齒輪2和齒輪3相互齒合,鉆頭I在第二位置時與動力軸4之間的夾角大致為90°。從而能夠?qū)崿F(xiàn)對垂直于切口皮膚的骨表面(例如髕骨后側部位)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齒輪2和齒輪3優(yōu)選完全相同,這樣使得齒輪2和齒輪3更加緊密地相互齒合。齒輪2和3可以采用耐磨、對人體無害的材質(zhì)制備,從而避免齒輪2和3相互磨損所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劑量的磨削顆粒殘留在患者體內(nèi)。
[0040]當外部的電動機(圖3未示出)帶動動力軸4旋轉時,齒輪3帶動齒輪2旋轉,最終帶動鉆頭I繞其軸向旋轉,從而能夠?qū)崿F(xiàn)對患者的組織進行去除或鉆孔。
[0041]圖4是本發(fā)明第二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中的轉動架的立體示意圖。其與圖2所示的鉆銑工具10基本相同(圖4未示出相同部件),區(qū)別在于轉動架26包括呈板狀的連接板261以及限位件262。連接板261上具有供轉動軸7 (參見圖2)穿過的通孔265和用于其與拉桿8鉸接的通孔266。限位件262呈一端開口的圓筒狀,其限定了用于容納鉆頭I的一部分的容納空間264。例如可以在鉆頭I的外側壁設置呈圓環(huán)狀的凸環(huán),且在限位件262的內(nèi)側壁上設置用于容納該凸環(huán)的凹槽(圖4未示出),因而限位件262能夠限制齒輪2和鉆頭I在鉆頭I的軸向上運動。限位件262的外側壁通過多根連接桿263與連接板261固定連接,因此限位件262能夠帶動鉆頭I繞著轉動軸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
[0042]根據(jù)上述兩個實施例可知,轉動架6、26都限定了用于容納鉆頭I的一部分的容納空間,能夠帶動鉆頭I和齒輪2繞著轉動軸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且限制了齒輪2和鉆頭I在鉆頭I的軸向上運動。因此本發(fā)明的轉動架包括但不限于圖2和圖4所示的轉動架6、26,還可以是能夠?qū)崿F(xiàn)上述功能的其他結構。
[0043]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鉆銑工具20與圖1所示的鉆銑工具10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鉆銑工具20中的齒輪22在第一位置時和齒輪23之間的距離小于齒輪2在其第一位置時和齒輪3之間的距離。
[0044]圖6是圖5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如圖6所示,齒輪22和齒輪23相互齒合,且鉆頭I和動力軸4之間的夾角為120°,即齒輪22從第一位置旋轉60°到達第二位置時與齒輪23相互齒合。
[0045]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個實施例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一位置的平面示意圖。鉆銑工具30與圖1所示的鉆銑工具10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鉆銑工具30中的齒輪32在第一位置時和齒輪33之間的距離大于齒輪2在其第一位置時和齒輪3之間的距離。
[0046]圖8是圖7所示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在第二位置的平面示意圖。如圖8所示,齒輪32和齒輪33相互齒合,且鉆頭I和動力軸4之間的夾角為60°,即齒輪32從第一位置旋轉120°到達第二位置時與齒輪33相互齒合。
[0047]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使得鉆頭I在第二位置時,確保與鉆頭I固定連接的齒輪和與動力軸4固定連接的齒輪相互齒合,且鉆頭I和動力軸4之間的夾角在30°?150°之間的任意值。
[0048]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銑刀替換上述實施例中的鉆頭I。
[0049]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鉆頭I可以呈桿狀。
[0050]雖然本發(fā)明已經(jīng)通過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然而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這里所描述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還包括所作出的各種改變以及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齒輪和動力軸,所述動力軸穿過所述第一齒輪并與所述第一齒輪固定連接; 第二齒輪和操作桿,所述操作桿穿過所述第二齒輪并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以及 轉動軸和轉動架,所述轉動架具有用于容納所述操作桿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納空間并且能夠帶動所述操作桿及所述第二齒輪繞著所述轉動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 其中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一位置時與所述動力軸平行;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齒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架包括: 呈板狀的連接板,用于繞著所述轉動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以及 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或所述限位件與所述連接板限定所述容納空間,所述操作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納空間中。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呈板狀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與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固定連接以限定所述容納空間,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通孔,所述操作桿穿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所述通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還包括呈桿狀的拉桿,所述拉桿與所述連接板鉸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與所述動力軸平行。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操作桿與所述動力軸之間的夾角為30°?150°。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操作桿與所述動力軸之間的夾角為60°?120°。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的軸向與所述動力軸和操作桿垂直。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完全相同。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微創(chuàng)手術用多角度鉆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構成為鉆頭或銑刀。
【文檔編號】A61B17/00GK105982701SQ201510087354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5日
【發(fā)明人】李鑒墨, 阿南斯拉姆.阿索德.謝蒂, 金安迪, 于雅鑫
【申請人】李鑒墨, 阿南斯拉姆·阿索德·謝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