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務用品,具體說是一種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測量尺。
背景技術:
糖尿病足患者的傷口狀況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因此,客觀地對患者創(chuàng)口進行評估對于病情的記錄、診斷和評估都有著重大的實際意義。
但是目前的創(chuàng)口測量僅僅只能從外部測量表面的創(chuàng)口大小,更加關鍵的創(chuàng)口深度測量和觀察沒有專門的工具,導致目前的相關工作只能依據(jù)估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公開一種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測量尺,能夠客觀、簡便地對創(chuàng)口的深度和寬度進行測量和觀察,并可針對創(chuàng)口內的彎曲情況。
所述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測量尺,其特征在于:設有長形的測量板,測量板中部正面沿長度方向設有內凹的板滑槽,所述板滑槽內可沿板滑槽滑動地嵌設有主探尺,主探尺可從測量板的前端伸出;
在測量板正面的滑板槽一側設有主刻度層,主刻度層所標注的刻度數(shù)值由后向前遞增;所述主探尺的尾部固定設有主標鍵,主標鍵浮設于測量板的正面并指向主刻度層,在主探尺的前端與測量板的前端平齊時,主標鍵指向0刻度;
所述主探尺為透明硅膠材料,硬度為紹爾a50±20;
緊鄰測量板的底面下方設有照明盒,照明盒外設有開關,內設有電池,在照明盒處的滑板槽底部開設有照明窗口,在照明窗口的照明盒一側固定設有面對板滑槽的led光源,照明盒內設線路將電池、開關、led光源串聯(lián)為回路。
所述主探尺為筒狀,所述主探尺的滑板槽開口一側與主探尺的長度方向平行設有主尺間隙,主尺間隙的間隙寬度為0~5mm。
進一步地,在筒狀的所述主探尺內滑動嵌設有次探尺,所述主探尺為透明硅膠材料,硬度為紹爾a50±20。
板滑槽一側的測量板滑動套設有滑動刻度套,滑動刻度套的正面可見地設有次刻度層;滑動刻度套的尾部與所述主標鍵固定連接。
所述次探尺的尾部固定設有次標鍵,所述次標鍵設于主尺間隙的開口外側,位于主標鍵的前方,所述次刻度層的刻度數(shù)值由后向前遞增,當次探尺的前端與主探尺的前端平齊時,次標鍵指向次刻度層的0刻度。
優(yōu)選地,所述板滑槽的內表面光滑,主探尺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磨齒,磨齒為環(huán)狀或顆粒狀。
優(yōu)選地,所述主探尺的內表面光滑,次探尺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磨齒,磨齒為環(huán)狀或顆粒狀。
優(yōu)選地,所述照明盒設于測量板的前部,照明盒的上方固定設有環(huán)繞帶,環(huán)繞帶垂直于長度方向環(huán)繞板滑槽與測量板固定設置,環(huán)繞帶在測量板的正面緊貼板滑槽的開口部位和主尺間隙。
優(yōu)選地,在板滑槽的尾端設有尾端擋塊,固定設于尾端的板滑槽內。
所述次探尺的最大截面尺寸為1.5~2.5mm,主探尺的最大截面尺寸為3~6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簡單的結構可以實現(xiàn)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的表面大小和深度都能夠進行客觀的測量,并且適合于深入到彎曲的創(chuàng)口內部,測量同時自帶創(chuàng)口內部的照明作用,便于觀察。對于狹窄且縱深的創(chuàng)口同樣可以客觀地測量到,而測量探頭整體較為柔軟,前端在深入時不會對組織造成再次創(chuàng)傷。側面帶有鋸齒的探頭便于對創(chuàng)口內部的組織進行刺激生長的挫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是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仰視圖。
圖中:1—對位端,2—板滑槽,3—測量板,4—主刻度層,5—內滑槽,6—主標鍵,7—尾端擋塊,8—次標鍵,9—次刻度層,10—磨齒,11—滑動刻度套,12—主探尺,13—次探尺,14—主尺間隙,15—led光源,16—電池,17—照明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測量尺的一種實施例,設有長形的測量板3,測量板的邊緣可以為直形或者為曲線形,設置正面為觀察面,可以將正面設置為平整面,測量板3正面的中部沿長度方向設有內凹的板滑槽2,滑板槽為直線設置,所述板滑槽內可沿板滑槽滑動地嵌設有主探尺12,主探尺可從測量板3的前端伸出。
在測量板正面的滑板槽一側設有主刻度層4,主刻度層所標注的刻度數(shù)值由后向前遞增;所述主探尺的尾部固定設有主標鍵6,主標鍵浮設于測量板的正面并指向主刻度層,在主探尺的前端與測量板的前端平齊時,主標鍵指向0刻度。因此,主探尺12伸出測量板3多長,主標鍵6就會向前移動多遠,移動距離被指向相應的主刻度層4刻度值。當主探尺12深入到創(chuàng)口洞內時,可以通過主標鍵6所指向的刻度來讀出伸入的長度。也同樣可以用于測量暴露在表面的創(chuàng)口寬度數(shù)值。
由于創(chuàng)口洞內沒有光線無法觀察,通常的照明器具又尺寸過大不能深入到洞內觀察,在此,將所述主探尺使用透明硅膠材料,可以將外界的光線傳導到創(chuàng)口洞內。由于創(chuàng)口洞內路徑可能有彎曲,主探尺12使用易于彎曲的硅膠材料可以隨著創(chuàng)口洞內的路徑彎曲,主探尺12的硬度設為紹爾a50±20。
但是探尺的直徑和所能夠傳導的光線呈正相關,直徑大的探尺又不能夠伸入到狹小的孔洞內測量,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主探尺的基礎上設置一個次探尺。
所述主探尺12為筒狀,所述主探尺12的滑板槽2開口一側與主探尺12的長度方向平行設有主尺間隙14,主尺間隙的間隙寬度為0~5mm。在筒狀的所述主探尺12內滑動嵌設有次探尺13,所述主探尺為透明硅膠材料,硬度為紹爾a50±20。因此,次探尺可以相對主探尺滑動,前端可伸出主探尺外。
板滑槽2一側的測量板3滑動套設有滑動刻度套11,滑動刻度套11所套設的測量板一側為直線邊緣,滑動刻度套11可以沿測量板的該邊緣滑動,滑動刻度套11的正面可見地設有次刻度層9;滑動刻度套11的尾部與所述主標鍵6固定連接。當主標鍵6移動時,滑動刻度套11同步隨動。由于次探尺設于主探尺內,當次探尺與主探尺相對靜止時,主探尺的移動會帶動次探尺同步移動,只有當次探尺相對主探尺移動時才會針對次探尺讀數(shù)。
如圖1、2所示,所述次探尺13的尾部固定設有次標鍵8,所述次標鍵8設于主尺間隙14的開口外側,位于主標鍵6的前方,所述次刻度層的刻度數(shù)值由后向前遞增,當次探尺的前端與主探尺的前端平齊時,次標鍵指向次刻度層的0刻度。當次探尺伸出主探尺時,伸出的長度就可以在次刻度層的次標鍵位置讀出相對于主探尺的伸出長度,次探尺的絕對深度需要將主刻度層的讀數(shù)和次刻度層的讀數(shù)相加,單獨讀出次刻度層的讀數(shù)表示僅有次探尺可伸入的狹小孔洞的深度。
由于空間占位限制,照明光源不可設置于探尺部位。如果設置于測量板的尾部會由于主探尺的前移而使光能不能高效地傳導到探尺的前端。本方案實施例中,將光源設置于測量板的前部。
如圖3所示,緊鄰測量板的底面下方設有照明盒17,照明盒外設有開關,內設有電池16,在照明盒處的滑板槽2底部開設有照明窗口,在照明窗口的照明盒一側固定設有面對板滑槽的led光源15,照明盒內設線路將電池、開關、led光源串聯(lián)為回路。閉合開關時,led光源發(fā)光,光線通過滑板槽2底部的照明窗口進入透明的主探尺和次探尺,由于探尺的材料密度較大,起到類似光導纖維的作用,光線沿著主探尺和次探尺傳導到探尺的端部,使探尺的端部發(fā)光照明。
所述照明盒17設于測量板3的前部,如圖2、3所示,照明盒的上方固定設有環(huán)繞帶18,環(huán)繞帶18垂直于長度方向環(huán)繞板滑槽2與測量板3固定設置,環(huán)繞帶18在測量板3的正面緊貼板滑槽的開口部位和主尺間隙。可以起到阻攔主標鍵和次標鍵向前端滑脫測量板的作用,同時,防止主探尺和次探尺從滑板槽中脫出。如圖2、3所示,環(huán)繞帶18的前端收縮變窄,有利于使環(huán)繞帶的前端作為測量板的前端對準探測的創(chuàng)口。
對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創(chuàng)口內的組織需要與創(chuàng)口外部的肌體組織同步生長修復,如果外部的組織先長好,而內部的組織被封閉,可能導致化膿、壞死,病情惡化。因此,需要在有其他護理手段的配合下刺激窗口內部的組織生長,例如略微銼動創(chuàng)口內的組織表皮,刺激肌體生長。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本方案中所述板滑槽2的內表面光滑,主探尺12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磨齒10,磨齒為環(huán)狀或顆粒狀。可以在需要時起到挫動創(chuàng)口內組織表皮的作用。同樣地,所述主探尺12的內表面光滑,次探尺13的外表面設有凸起的磨齒10,磨齒為環(huán)狀或顆粒狀。可以在狹小的創(chuàng)洞內挫動組織表皮。
如圖2,為了防止主探尺從尾端脫出,在板滑槽2的尾端設有尾端擋塊7,固定設于尾端的板滑槽2內。可設置橡膠塞塞入板滑槽的尾端,擋塊可取出,在需要更換時可將主探尺和次探尺從尾端滑出拆下。
所述次探尺的最大截面尺寸為1.5~2.5mm,主探尺的最大截面尺寸為3~6mm。次探尺可以伸入狹小的孔洞內,并起到引導的作用,主探尺可以提供照明和更大的硬度,便于挫動創(chuàng)口內的組織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