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藥的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癌癥威脅著當今人民的身體健康,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全世界每年發(fā)生26萬例,是我國第三大惡性腫瘤;結(jié)直腸癌的發(fā)病在全身惡性腫瘤中排第3~4位,歐美國家則更高達第2位;婦科惡性腫瘤是繼乳腺癌之后婦女最常見的腫瘤,主要包括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nèi)膜癌、絨癌等,嚴重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命時間,給婦女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帶來諸多不變。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由斑蝥、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熊膽粉、甘草共十一味藥物制備而成,具有破血消瘦、攻毒蝕瘡的作用,是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的較好藥物之一。
生產(chǎn)復方斑蝥制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1)現(xiàn)有的部頒標準上記載的復方斑蝥膠囊的制備方法為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粉碎成細粉;斑蝥用氯仿浸泡提取,濃縮成稠膏;黃芪等五味加水煎煮濃縮成稠膏;熊膽粉加80℃水溶解;再加入上述稠膏、濃縮液及人參等細粉,混勻粉碎/制粒,裝入膠囊,即得;(2)專利申請03118520.7記載的復方斑蝥片的制備方法為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粉碎成細粉,黃芪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斑蝥用氯仿浸泡提??;(3)專利申請03124423.8記載的復方斑蝥丸的制備方法為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粉碎成細粉,斑蝥用氯仿浸泡提取,其余五味加水煎煮;或者斑蝥粉碎成細粉,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粉碎成細粉,黃芪等五味粉碎成粗粉/切成飲片,加水煎煮;(4)專利申請200510032382.7記載的復方斑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用氯仿浸泡提取;人參、黃芪、刺五加等九味采用水提/醇提方法獲得清膏濃縮液;(5)專利申請200610000726.0記載的復方斑蝥膠囊的制備方法為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粉碎成細粉,斑蝥用氯仿浸泡提取或氯仿滲漉法提取,黃芪等五味加水煎煮。但是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上述劑型工藝中斑蝥是以氯仿為溶劑來進行提取或直接粉碎入藥,在提取過程中溶劑有殘留,而且提取物呈油狀,不溶于水,給制劑制備帶來了不便,同時直接入藥會導致雜質(zhì)含量高,不利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控制;另外除200510032382.7外,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四味藥材都是粉碎成細粉入藥,同樣極易造成雜質(zhì)含量過高,不利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控制。所以上述工藝均不夠完善,沒有給出一套整體有效的制備方法,以獲得高有效成分的藥物提取物,所得到的復方斑蝥制劑臨床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改進這種復方斑蝥制劑的制備工藝,使得工藝操作方便,利于控制,降低生產(chǎn)成本適合于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且得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有效成分含量高,臨床效果好,是急需認真研究并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這種口服制劑包括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丸劑等。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制備工藝的不足,采用水煎煮的方法提取斑蝥,有效地避免了提取物含量不均、穩(wěn)定性差、油脂狀物不利制劑制備的缺點;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除熊膽粉、斑蝥外的其余九味藥材,避免了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四味藥材直接粉碎入藥造成的雜質(zhì)含量過高的缺點。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有效成份含量較高,可達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效果。
本發(fā)明是這樣構(gòu)成的一種復方斑蝥口服制劑,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斑蝥0.6-6份、人參1.5-15份、黃芪7.5-100份、刺五加7.5-100份、三棱2.4-24份、半枝蓮9-100份、莪術(shù)2.4-24份、山茱萸3-30份、女貞子3-30份、熊膽粉0.05-1.0份、甘草1.5-15份及輔料制備而成。
準確地說,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斑蝥3.97份、人參9.92份、黃芪49.58份、刺五加49.58份、三棱15.83份、半枝蓮59.5份、莪術(shù)15.83份、山茱萸19.83份、女貞子19.83份、熊膽粉0.4份、甘草9.92份及輔料制備而成。
所述的口服制劑為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或丸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水提1-4次,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具體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提取1-2小時,第2 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制劑按上述制備工藝還未達到最佳的效果,如果制備時將藥材在提取前先用水浸泡,則有利于藥物有效成份的提取,使本發(fā)明藥物更加精煉,藥效更加顯著。因此,本發(fā)明制劑的制備方法也可以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實驗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用以上方法制備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中還存在雜質(zhì)較多的缺點,如果采用冷藏水沉法去除水不溶性成分,就可提高溶液澄明度,盡可能的保留有效成分,確保本藥物的療效。所以本發(fā)明制劑的制備方法還可以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具體的說,本發(fā)明顆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二次加10-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第三次加8-12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二次加6-10倍量的水,提取1-1.5小時,第三次加5-8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8h,取上清液,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0.5 2g的清膏;將斑蝥提取液濃縮,加適量蔗糖粉使制得提取固形物加輔料總量為50-60g,然后采用真空干燥,干燥條件為干燥溫度50~60℃,真空度為0.08~0.09MPa,得到的斑蝥膏粉與熊膽粉混合后,加糊精、蔗糖粉或乳糖適量,混勻,加清膏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
本發(fā)明膠囊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粉碎成細粉或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
本發(fā)明片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
本發(fā)明口服液體制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二次加10-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第三次加8-12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二次加6-10倍量的水,提取1-1.5小時,第三次加5-8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單糖漿加至含糖量10-15%,加入0.1-0.3%苯甲酸鈉,煮沸溶解,加蒸餾水至全量,混勻,濾過,灌封,即得。
本發(fā)明丸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加入適量輔料制成丸,烘干,即得。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以水為溶劑提取斑蝥藥材,提取率高,水提液均一,穩(wěn)定性好,無溶劑殘留,生產(chǎn)成本較低;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除熊膽粉、斑蝥外的其余九味藥材,避免了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四味藥材直接粉碎入藥造成的雜質(zhì)含量過高的缺點;在提取前先將藥材浸泡,有利于藥效成分的溶出,使得有效成分獲得充分的提取,含量增加;另外,用冷藏水沉法去除水不溶性成分,能防止溶液澄明度低,有效成分沉淀不完全;采用本發(fā)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使得復方斑蝥口服制劑更加精煉,生物利用度更高,藥效更加顯著,對于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用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膠囊劑與現(xiàn)有復方斑蝥膠囊劑比較,具有比表面積大,溶出速度快的特點;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顆粒劑具有細度小,顆粒均勻,易于溶解和吸收的特點,并且口感好;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口服液、丸劑克服了苦、澀等不良味道,更方便患者服用;本發(fā)明片劑、丸劑和口服液體制劑克服了制劑服用量大,吸收不好的缺點,且片劑成型性、崩解性好,能大幅度降低顆粒的吸濕性,增加藥品穩(wěn)定性。另外,本發(fā)明劑型多樣化,便于滿足多樣化的醫(yī)療需求,達到了發(fā)明的目的。
為了改進復方斑蝥制劑的制備工藝,使其藥效成分含量高,臨床效果好,適于工業(yè)化的大生產(chǎn),申請人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具體如下實驗1斑蝥提取工藝實驗研究1.1斑蝥提取溶劑的選擇斑蝥中所含的主要成分為斑蝥素等,原工藝中斑蝥的提取溶劑為氯仿,從藥材中所含成分具有不同極性的角度出發(fā),發(fā)明人同時選用了氯仿、75%乙醇、水作為溶媒,以各提取工藝中斑蝥素的提取率作為指標,對不同的提取方法進行比較,結(jié)果見下表。
不同溶劑對斑蝥素的提取率
由表中結(jié)果可以看出,3種溶媒相比較,斑蝥素的提取率相差不大,但水提液均一,穩(wěn)定,無溶劑殘留,生產(chǎn)成本較低,因此本發(fā)明工藝中選用水作為溶媒來提取斑蝥。
1.2斑蝥藥材吸水率實驗稱取斑蝥30g共3份,加水浸泡,每20分鐘濾出藥渣稱重,直至藥渣重量不再變化為止,可判斷為藥材不再吸水,記錄時間,按下式計算吸水率。
斑蝥吸水量-時間表
試驗結(jié)果表明藥材浸泡30-50分鐘后基本不再吸水,吸水率為222.8%,故在煎煮之前需加水浸泡30-50分鐘。
1.3藥材粉碎度,提取溶媒的加入量,提取時間和次數(shù)是影響提取工藝的主要因素,以斑蝥素含量及總固形物得率為指標,對以上參數(shù)進行考察,優(yōu)選最佳工藝條件。
1.3.1藥材粉碎度的考察樣品制備分別稱取斑蝥飲片,40~60目斑蝥粉,80~100目斑蝥細粉各30g,同等加水量煎煮2小時,濾過,分別收集濾液。
總固形物得率的測定精密吸取濃縮液20ml置已恒重的蒸發(fā)皿中,水浴蒸干,于105℃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0.5小時,迅速稱重,按下試計算干膏率。結(jié)果見下表。
式中W1為干膏重量,V為定容的體積,V1為精密吸取的體積,W為煎煮藥材的重量斑蝥素含量測定照中國藥典氣相色譜法測定。結(jié)果見下表。
藥材粉碎度-斑蝥素含量、總固形物得率表
由表中結(jié)果可以看出,斑蝥藥材未經(jīng)粉碎,提取效果差,粉碎后斑蝥素和其他物質(zhì)都能較好的溶出,其中40~60目的斑蝥粉與80~100目的粉對于提取結(jié)果無大的差別,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80~100目的斑蝥粉,因為粉體較細,提取后較難過濾,從方便大生產(chǎn)考慮,選擇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粉提取。
1.3.2提取次數(shù)的考察樣品制備稱取40~60目斑蝥粉30g,煎煮五次,每次2小時,分別收集每次的煎液,濾過。
斑蝥素含量和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下表。
提取次數(shù)-斑蝥素含量、總固形物得率表
表中數(shù)據(jù)顯示,提取四次時,斑蝥中斑蝥素及其他物質(zhì)幾乎已經(jīng)提取完全,因此確定斑蝥提取次數(shù)為1-4次,其中提取3次為最佳工藝,較經(jīng)濟合理。
1.3.3提取時間考察稱取40~60目斑蝥粉30g共6份,同等加水量分別煎煮0.5、1、1.5、2、2.5、3小時,濾過,定容至一定體積,取樣測定斑蝥素含量和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圖1。
圖1中曲線1為不同提取時間斑蝥素含量,曲線2為不同提取時間總固形物得率。由圖1可直觀地看出提取2小時后,斑蝥素含量及總固形物得率基本不再改變,說明斑蝥提取2小時后,斑蝥素和其他物質(zhì)的溶出趨于飽和狀態(tài)。
第2-4次提取時,藥材組織細胞已經(jīng)完全破裂,所含物質(zhì)較第一次提取易溶出,同時考慮到生產(chǎn)工藝的經(jīng)濟合理性,第2-4次提取時間分別為0.5-1小時。
1.3.4提取加水量考察樣品制備稱取40~60目斑蝥粉30g,共3份,依下表條件加入不同的水量,煎煮3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第三次0.5小時,濾過,分別收集濾液。
斑蝥素含量和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下表。
加水量-斑蝥素含量、總固形物得率表
當提取水量加大時,斑蝥素的量和總固形物得率并沒有較大的增加,所以選擇加水量為第一次加入15-22倍量,第二次加入10-15倍量,第三次加入8-12倍量。
1.4斑蝥提取工藝驗證樣品制備稱取同批40~60目斑蝥粉30g,共三份,水提三次,第一次加20倍量的水,浸泡40分鐘,提取1.5小時,第二次加15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
斑蝥素含量和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下表。
斑蝥提取工藝驗證實驗結(jié)果
斑蝥提取工藝驗證實驗結(jié)果表明,斑蝥素平均含量為14.21mg/g藥材,RSD為2.2%,平均總固形物得率為16.8,RSD為2.7%,證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質(zhì)量可控。
實驗2人參等九味提取工藝研究2.1藥材吸水率實驗稱取處方量除斑蝥、熊膽粉外的人參等九味藥材共3份,加水浸泡,每半小時濾出藥渣稱重,直至藥渣重量不再變化為止,可判斷為藥材不再吸水,記錄時間,按下式計算吸水率,結(jié)果見下表。
藥材(人參等九味)在各時間的吸水量
試驗結(jié)果表明藥材浸泡2.5小時后基本不再吸水,吸水率為139.7%,故在煎煮之前需浸泡1-2.5小時或首次煎煮多加1-2倍量的水。
2.2提取加水量的考察以半枝蓮中野黃芩苷含量及提取液中總固形物得率為指標考察加水量。
樣品制備稱取處方量的人參等九味(斑蝥、熊膽粉除外)共3份,依下表條件加入不同的水量,煎煮2-3次,第一次3小時,第2 3次每次1-1.5小時,濾過,分別收集濾液。
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
野黃芩苷含量測定照中國藥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結(jié)果見下表。
加水量-野黃芩苷含量、總固形物得率表
表中結(jié)果可以看出加水量為藥材倍數(shù)12、8、6與15、10、6比較,提取所得物質(zhì)的量無較大差異,所以選擇加水量為藥材倍數(shù)10-15、6-10、5-8,其中12、8、6為較佳工藝。
2.3工藝驗證樣品制備稱取處方量人參等九味(斑蝥、熊膽粉除外)共3份,提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浸泡2小時,提取3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收集濾液。
野黃芩苷含量、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下表。
提取工藝驗證實驗結(jié)果
提取工藝驗證實驗結(jié)果表明,野黃芩苷平均含量為0.9377,RSD為0.5%,平均總固形物得率為27.97,RSD為0.9%,證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質(zhì)量可控。
2.4醇沉工藝的研究醇沉前浸膏的相對密度、醇沉濃度、放置時間是影響醇沉工藝的主要因素,以野黃芩苷含量和總固形物得率為考察指標,采用L9(34)正交表設計試驗,對工藝進行探討,因素水平表見下表。
因素水平表
2.4.1樣品制備稱取2倍處方量除斑蝥、熊膽粉外的人參等九味共9份,提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浸泡2小時,提取3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按醇沉工藝正交試驗表分別進行試驗。
野黃芩苷含量、總固形物得率測定方法同2.3,結(jié)果見下表。
正交實驗設計表及結(jié)果
Z=(X/Xmax)×50+(Y/Ymax)×50方差分析及結(jié)論,見下表。
方差分析表
F0.05(2,2)=19.000;F0.01(2,2)=99.000方差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因素影響大小依次為A>B>C,且最佳工藝為A1B2C2,即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60℃測),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冷藏24小時。
2.4.2驗證試驗按上述確定的工藝條件,進行三批驗證實驗,驗證試驗結(jié)果見下表。
醇沉工藝驗證實驗結(jié)果
由驗證實驗結(jié)果可見,野黃芩苷平均含量為0.7611,RSD為1.5%,平均總固形物得率為18.6,RSD為2.9%,證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質(zhì)量可控。
2.5水沉工藝研究醇沉液回收乙醇后,直接加入蒸餾水配液,所得溶液渾濁,放置有較多沉淀,為了提高溶液澄明度,盡可能的保留有效成分,發(fā)明人采用冷藏水沉法除去水不溶性成分,經(jīng)多次實驗得出實驗條件為醇沉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5(60℃測)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6-48h即可。
實驗3斑蝥提取液的濃縮工藝條件的選擇為減少藥物中的成分受熱損失,采用減壓濃縮,考慮到現(xiàn)有設備的條件,真空度控制在0.06~-0.08MPa,斑蝥提取液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0.5g為宜,以斑蝥素含量作為指標,考察斑蝥提取液的濃縮溫度。
樣品制備按上述確定的斑蝥提取工藝,稱取斑蝥粉30g共三份,分別制備成斑蝥提取液,真空度控制在-0.06~-0.08MPa,分別于60℃、80℃、100℃條件下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0.5g的斑蝥浸膏。
取樣測定斑蝥素含量,方法同1.3.1。結(jié)果見下表。
濃縮溫度-斑蝥素含量表
表中結(jié)果可以看出,濃縮溫度低于80℃,對斑蝥素的含量影響較小,濃縮溫度高于100℃,斑蝥素的損失較大,所以斑蝥提取液的濃縮溫度應該低于80℃。再者,大生產(chǎn)時濃縮溫度越低,生產(chǎn)周期就會越長,產(chǎn)品質(zhì)量難以保證,因此將濃縮溫度控制在60℃~80℃,較為經(jīng)濟合理。
實驗4制劑工藝研究4.1口服液體制劑工藝研究4.1.1口服液中含糖量的選擇試驗取經(jīng)過醇沉、水沉后的藥液,按表中含糖量加入單糖漿,按性狀及口感評估得分(分5級,5分表示最好,1分表示最差),結(jié)果見下表。
含糖量選擇試驗
從表中結(jié)果可以看出,口服液中含糖量達10-15%時,其性狀和口感最佳。
4.1.2防腐劑選擇實驗使用防腐劑是保證藥劑質(zhì)量,防止微生物污染的一種常用的方法,由于防腐劑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因此,必須合理地加以選擇和使用,經(jīng)測定溶液為弱酸性,山梨酸鉀、苯甲酸鈉在酸性溶液中抑菌作用較強,所以在二者之間選擇一個更合適的防腐劑及在口服液中的用量。
樣品制備取配置好的糖漿100ml共9份,其中8份分別加入0.1%、0.2%、0.3%、0.4%的苯甲酸鈉或0.1%、0.2%、0.3%、0.4%山梨酸鉀,1份不加任何防腐劑,灌封,置于40℃、濕度75%恒溫箱內(nèi),分別于5、10、15、20、30天時檢查是否長菌,30天時測其pH變化。結(jié)果見下表。
防腐劑選擇實驗觀察表
注-表示澄明;+表示渾濁;++表示長菌結(jié)果分析通過實驗觀察,防腐劑加入后對口服液的性狀沒有影響,相比較而言加入0.1-0.3%苯鉀酸鈉具有較好的防腐功能,但單純使用防腐劑來保證藥物的質(zhì)量并不是絕對的手段和措施,關(guān)鍵還在于生產(chǎn)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把防污染工作做好。
4.2顆粒制劑工藝研究4.2.1干燥工藝條件的選擇由于斑蝥膏粉的量較小,難與其他膏粉及輔料混合均勻,在干燥時需加入一定量輔料,混合均勻,干燥后,粉碎,過篩,再與其他物料混合,斑蝥的含量比較均勻,而且也縮短了斑蝥浸膏的干燥時間。
根據(jù)前面考察的結(jié)果斑蝥提取液干燥后平均總固形物得率為16.8%,一個處方量的斑蝥以前面確定的工藝提取后得固形物0.672g左右,所以需要加蔗糖粉49.328g左右,制得提取固形物加輔料總量為50g,然后采用真空干燥,通過多次實驗,確定干燥條件為干燥溫度50~60℃,真空度為0.08~-0.09MPa,所得物料疏松易碎,溶化性好。
4.2.2成型工藝研究本制備工藝選用濕法制粒,適量蔗糖粉作為填充劑與斑蝥膏粉混合均勻,人參等九味藥材提取所得清膏為粘合劑,制粒。制粒的難易、顆粒合格率,顆粒干燥時間的長短與清膏的密度有關(guān),該試驗采用輔料用量、顆粒得率及干燥時間做為指標,考察清膏的密度。
4.2.2.1樣品制備處方量藥材所得斑蝥干膏粉及熊膽粉加入適量蔗糖粉,混勻,分別以不同密度的人參等九味的清膏作為粘合劑制粒,低溫減壓干燥(含水量1.0%~1.5%左右),測定一次制顆粒的得率,結(jié)果見下表。
制粒工藝研究結(jié)果
4.2.2.2結(jié)果分析以1毫升相當于原藥材1g的清膏做為粘合劑制粒,一次制顆粒得率較高,輔料用量較少,干燥時間相對較短,適合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密度小于1g原藥材/ml做為粘合劑,輔料用量較大,制成的顆粒濕度較大,干燥時間相對較長;密度大于1g原藥材/ml做為粘合劑,制得軟材粘度大,不易制成顆粒,一次制顆粒得率低。
4.2.3顆粒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考察在已恒重的稱量瓶底部放入厚約2mm的粉末,精密稱定重量后,將其置于不同相對濕度環(huán)境下于25℃恒溫培養(yǎng)箱中保持7天,即達平衡,再精密稱重,計算吸濕率,結(jié)果見下表。
不同相對濕度下的吸濕率
如圖2所示,曲線兩端切線交點對應的橫坐標即為臨界相對濕度(CRH),此粉末的CRH為55.4%,故顆粒生產(chǎn)環(huán)境溫度應控制在25℃,濕度應控制在55%以下,以適合本制劑的生產(chǎn)實驗5本發(fā)明制劑對實驗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H22的抑制作用,對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的影響一、材料1、動物實驗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30g,雌雄各半。
2、藥物本發(fā)明顆粒劑、本發(fā)明口服液體制劑、本發(fā)明膠囊劑,均按照本發(fā)明方法制備;復方斑蝥膠囊,市售。
3、試劑與陽性對照藥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氟脲嘧啶注射液;其余試劑均為市售國產(chǎn)分析純。
4、瘤株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H22引自山西省腫瘤研究所,每7日無菌條件下傳代一次保種。
二、方法與結(jié)果1、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的影響取傳代后生長良好的S180小鼠,無菌條件下抽取腹水,用無菌生理鹽水按1∶3稀釋,顯微鏡下計數(shù),調(diào)瘤細胞數(shù)為1.0×107個/ml(置冰浴中)。然后取正常小鼠50只,于每只小鼠腋部皮下接種0.2ml,24小時后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分為對照組(生理鹽水)、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本發(fā)明顆粒劑組、本發(fā)明膠囊劑組及陽性藥環(huán)磷酰胺組。給藥劑量為對照組生理鹽水20ml/kg;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2.0g/kg;本發(fā)明顆粒劑組8.0g/kg;本發(fā)明膠囊劑組2.0g/kg;陽性藥環(huán)磷酰胺組50mg/kg。每日灌胃給藥一次,連續(xù)十天,末次給藥后24小時,取小鼠按常規(guī)方法處死解剖腫瘤,稱重。按下列公式計算抑制率。比較用藥組同對照組差異。
抑制率(%)=(對照組平均瘤重-用藥組平均瘤重)/對照組平均瘤重。結(jié)果見下表。
本發(fā)明制劑對小鼠實體瘤的S180影響(x±SD)
由上表可以看出,復方斑蝥制劑可明顯抑制小鼠抑制性腫瘤S180的生長,降低瘤重,且本發(fā)明制劑組與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比較抑制率增加,有顯著性差異P<0.05。
2、對小鼠移植性腫瘤H22的影響
取傳代后生長良好的H22小鼠,無菌條件下抽取腹水,用無菌生理鹽水按1∶3稀釋,顯微鏡下計數(shù),調(diào)瘤細胞數(shù)為1.0×107個/ml(置冰浴中)。然后取正常小鼠40只,于每只小鼠腹腔接種0.2ml,24小時后隨機分為4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分為對照組、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本發(fā)明膠囊劑組及陽性藥氟脲嘧啶組。給藥劑量同前。每日灌胃給藥一次,連續(xù)十天。陽性藥氟脲嘧啶為10mg/kg ip,隔兩日一次,共4次;末次給藥后逐日記錄各組小鼠死亡情況,計算各組小鼠平均生存天數(shù),按下列公式計算生命延長率。比較用藥組同對照組差異。
生命延長率(%)=(用藥組平均生存天數(shù)-對照組平均生存天數(shù))/對照組平均生存天數(shù)。結(jié)果見下表。
本發(fā)明膠囊劑對小鼠H22腹水瘤的影響(x±SD)
由上表可以看出,復方斑蝥制劑對小鼠接種H22腹水瘤后的生存期有一定的延長作用,本發(fā)明膠囊劑組與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比較延長率更高,有顯著性差異P<0.05。
3、對小鼠注射環(huán)磷酰胺引起免疫抑制的影響取正常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分為對照組、造型組及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本發(fā)明膠囊劑組、本發(fā)明口服液組。每日灌胃給藥一次,連續(xù)8天,給藥劑量同前。給藥第5天,除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均ip環(huán)磷酰胺100mg/kg,連續(xù)3天。同時繼續(xù)給藥至第8天。末次給藥后24小時,尾靜脈采血測定白細胞數(shù)(WBC);然后處死小鼠,剖取胸腺、脾臟,稱重,計算臟器系數(shù),比較用藥組同造型組的差異。結(jié)果見下表。
本發(fā)明制劑對小鼠注射環(huán)磷酰胺引起免疫抑制的影響(x±SD)
結(jié)果表明復方斑蝥膠囊對小鼠因注射環(huán)磷酰胺引起的體重下降、免疫器官脾臟、胸腺萎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明顯,同對照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性意義,且本發(fā)明制劑組與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相比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
根據(jù)以上實驗結(jié)果,由于治療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故本發(fā)明制劑組與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組比較,在臨床用量相同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制劑組對比市售復方斑蝥膠囊的療效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
圖1為斑蝥提取時間-斑蝥素含量、總固形物得率圖;其中曲線1表示不同提取時間斑蝥素含量,曲線2表示不同提取時間總固形物得率。
圖2為本發(fā)明顆粒在不同相對濕度下的吸濕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1斑蝥3.97g、人參9.92g、黃芪49.58g、刺五加49.58g、三棱15.83g、半枝蓮59.5g、莪術(shù)15.83g、山茱萸19.83g、女貞子19.83g、熊膽粉0.4g、甘草9.92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20倍量的水,浸泡40分鐘,提取1.5小時,第二次加15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浸泡2小時,提取3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測為1.10,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時測為1.15~1.20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60%,在4℃~8℃冷藏36h,取上清液,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1g的清膏;將斑蝥提取液濃縮,加適量蔗糖粉使制得提取固形物加輔料總量為50-60g,然后采用真空干燥,干燥條件為干燥溫度50~60℃,真空度為0.08~-0.09MPa,得到的斑蝥膏粉與熊膽粉混合后,加蔗糖粉適量,混勻,加清膏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顆粒劑。該制劑開水沖服,一次3g,一日2次。
本發(fā)明實施例2斑蝥0.6g、人參1.5g、黃芪7.5g、刺五加7.5g、三棱2.4g、半枝蓮9g、莪術(shù)2.4g、山茱萸3g、女貞子3g、熊膽粉0.05g、甘草1.5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4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15倍量的水,浸泡50分鐘,提取1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第三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浸泡2.5小時,提取2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5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測為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60%,冷藏1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測為1.2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在4℃~8℃冷藏48h,取上清液,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0.5g的清膏;將斑蝥提取液濃縮,加適量蔗糖粉使制得提取固形物加輔料總量為50-60g,然后采用真空干燥,干燥條件為干燥溫度50~60℃,真空度為-0.08~-0.09MPa,得到的斑蝥膏粉與熊膽粉混合后,加糊精適量,混勻,加清膏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顆粒劑。
本發(fā)明實施例3斑蝥6g、人參15g、黃芪100g、刺五加100g、三棱24g、半枝蓮100g、莪術(shù)24g、山茱萸30g、女貞子30g、熊膽粉1.0g、甘草15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60目的細粉,水提4次,第一次加22倍量的水,浸泡30分鐘,提取2小時,第二次加15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12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四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5倍量水,浸泡1小時,提取4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8倍量水,提取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測為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60%,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時測為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70%,在8℃冷藏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粉碎成細粉或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膠囊劑。該制劑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本發(fā)明實施例4斑蝥4.76g、人參11.9g、黃芪59.5g、刺五加59.5g、三棱19g、半枝蓮71.4g、莪術(shù)19g、山茱萸23.8g、女貞子23.8g、熊膽粉0.48g、甘草11.9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50目的細粉,水提2次,第一次加18倍量的水,浸泡35分鐘,提取2小時,第2次加14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浸泡1.5小時,提取3小時,第2次加8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測為1.0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60%,冷藏1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時測為1.1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65%,在6℃冷藏40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粉碎成細粉或加入適量輔料制粒,裝入即得膠囊劑。
本發(fā)明實施例5斑蝥3.4g、人參8.5g、黃芪42.5g、刺五加42.5g、三棱13.57g、半枝蓮51g、莪術(shù)8.5g、山茱萸17g、女貞子17g、熊膽粉0.34g、甘草8.5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60目的細粉,加22倍量的水,浸泡30分鐘,提取1.5小時,濾過,濾液備用;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4倍量水,浸泡2小時,提取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測為1.00,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測為1.20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60%,在4℃冷藏36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片劑。該制劑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
本發(fā)明實施例6斑蝥1.19g、人參2.975g、黃芪14.875g、刺五加14.875g、三棱4.75g、半枝蓮17.85g、莪術(shù)4.75g、山茱萸5.95g、女貞子5.95g、熊膽粉0.12g、甘草2.975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20倍量的水,浸泡40分鐘,提取1.5小時,第二次加15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浸泡2小時,提取3小時,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5小時,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測為1.00,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5%,冷藏1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時測為1.10~1.1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5%,在4℃~8℃冷藏30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單糖漿加至含糖量10%,加入0.2%苯甲酸鈉,煮沸溶解,加蒸餾水至全量,混勻,濾過,灌封,即得口服液體制劑。該制劑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本發(fā)明實施例7斑蝥2.64g、人參6.61g、黃芪33.05g、刺五加33.05g、三棱10.55g、半枝蓮39.67g、莪術(shù)10.55g、山茱萸13.22g、女貞子13.22g、熊膽粉0.27g、甘草6.61g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20倍量的水,浸泡45分鐘,提取2小時,第二次加13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時,提取4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1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測為1.00,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冷藏1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60℃時測為1.10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在8℃冷藏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單糖漿加至含糖量15%,加入0.1%苯甲酸鈉,煮沸溶解,加蒸餾水至全量,混勻,濾過,灌封,即得口服液體制劑。
本發(fā)明實施例8斑蝥0.79g、人參1.98g、黃芪9.92g、刺五加9.92g、三棱3.17g、半枝蓮11.9g、莪術(shù)3.17g、山茱萸3.97g、女貞子3.97g、熊膽粉0.08g、甘草1.98g
制備方法為方中十一味,除熊膽粉外,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2次,第一次加15倍量的水,浸泡40分鐘,提取1小時,第2次加12倍量的水,提取0.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其余人參等9味水提2次,第一次加15倍量水,浸泡1.5小時,提取3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測為1.0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60%,冷藏1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測為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70%,在4℃~8℃冷藏42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加入適量輔料制成丸,烘干,即得丸劑。該制劑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斑蝥0.6-6份、人參1.5-15份、黃芪7.5-100份、刺五加7.5-100份、三棱2.4-24份、半枝蓮9-100份、莪術(shù)2.4-24份、山茱萸3-30份、女貞子3-30份、熊膽粉0.05-1.0份、甘草1.5-15份及輔料制備而成。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由斑蝥3.97份、人參9.92份、黃芪49.58份、刺五加49.58份、三棱15.83份、半枝蓮59.5份、莪術(shù)15.83份、山茱萸19.83份、女貞子19.83份、熊膽粉0.4份、甘草9.92份及輔料制備而成。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劑為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或丸劑。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斑蝥粉碎,水提1-4次,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 3次,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5.按照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6.按照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靜置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再加入不同的輔料按照不同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劑。
8.按照權(quán)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顆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二次加10-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第三次加8-12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二次加6-10倍量的水,提取1-1.5小時,第三次加5-8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濃縮至1ml相當于原藥材0.5-2g的清膏;將斑蝥提取液濃縮,加適量蔗糖粉使制得提取固形物加輔料總量為50-60g,然后采用真空干燥,干燥條件為干燥溫度50~60℃,真空度為0.08~-0.09MPa,得到的斑蝥膏粉與熊膽粉混合后,加糊精、蔗糖粉或乳糖適量,混勻,加清膏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
9.按照權(quán)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膠囊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 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粉碎成細粉或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
10.按照權(quán)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片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烘干,加入適量輔料制粒,即得。
11.按照權(quán)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液體制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3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二次加10-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第三次加8-12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二次加6-10倍量的水,提取1-1.5小時,第三次加5-8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單糖漿加至含糖量10-15%,加入0.1-0.3%苯甲酸鈉,煮沸溶解,加蒸餾水至全量,混勻,濾過,灌封,即得。
12.按照權(quán)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復方斑蝥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丸劑的制備方法為斑蝥粉碎為40~60目的細粉,水提1-4次,第一次加15-22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鐘,提取1-2小時,第2-4次每次加8-15倍量的水,提取0.5-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和甘草共9味水提2-3次,第一次加10-15倍量水,浸泡1-2.5小時,提取2-4小時,第2-3次每次加5-10倍量水,提取1-1.5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測為1.00-1.15,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60%,冷藏1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60℃時測為1.10~1.25的稠膏,加水至總量的50-70%,在4℃~8℃冷藏30-48h,取上清液,加入熊膽粉使溶解,加斑蝥提取液混勻,加入適量輔料制成丸,烘干,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復方斑蝥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它由斑蝥、人參、黃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蓮、莪術(shù)、山茱萸、女貞子、熊膽粉、甘草及輔料制備而成。本發(fā)明以水為溶劑提取斑蝥藥材,提取率高,水提液均一,穩(wěn)定性好,無溶劑殘留,生產(chǎn)成本較低;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除熊膽粉、斑蝥外的其余九味藥材,避免了人參、山茱萸、女貞子、半枝蓮四味藥材直接粉碎入藥造成的雜質(zhì)含量過高的缺點。采用本發(fā)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使得復方斑蝥口服制劑更加精煉,生物利用度更高,藥效更加顯著,對于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1091784SQ200710200660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5月21日
發(fā)明者葉湘武, 楊義, 牟蘭進, 簡高華 申請人: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