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老年癡呆的中藥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老年癡呆的中藥緩釋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癡呆是常見的老年病,也是當(dāng)今醫(yī)藥界公認(rèn)的難治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0%的人智能發(fā)生障礙,而其中60%的人發(fā)生癡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高,其癡呆發(fā)病率呈大幅度上升的趨勢。老年期所發(fā)生的癡呆,根據(jù)癥狀發(fā)展的快慢可分慢性和急性兩大類慢性癡呆約占老年期癡呆的80%左右,又稱為老年慢性腦癥候群。它包括老年性癡呆、血管性癡呆和兩者同時存在的混合性癡呆。另外還有一些少見的癡呆,如亞急性海綿狀腦病,帕金森氏病等。急性癡呆又稱為老年急性腦癥候群,約占全部癡呆的20%左右。這類癡呆多繼發(fā)于全身代謝紊亂、疾病和藥物中毒及外傷等。引起癡呆的病因有許多,其中最主要原因有兩種——阿爾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癡呆(VD)。血管性癡呆主要是由腦血管病所致的癡呆。
臨床上,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由川芎、白芍、丹參、蒼術(shù)等組成的處方具有很好地治療治療癡呆病,慢性癡呆、血管性癡呆病,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慢性腦功能不全綜合征,學(xué)習(xí)和記憶能力障礙,腦血栓、腦動脈硬化、腦創(chuàng)傷、腦卒中、腦炎引起的意識障礙等疾病的效果。但由于普通的制劑,使得其中的活性成分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臨床給藥次數(shù)頻繁,使用不方便,患者的順應(yīng)性(compliance)差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緩釋、高生物利用度的注射用中藥微球。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這種注射用微球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組方為(以重量百分含量計)黃芪8.5-25.5份、丹參8.5-25.5份、川芎5-15份、蒼術(shù)5-15份、石菖蒲5-15份、黃連1.5-7.5份、冰片0.01-0.8份;優(yōu)選為(以重量百分含量計)黃芪12-20份、丹參12-20份、川芎7-12份、蒼術(shù)7-12份、石菖蒲7-12份、黃連2-5份、冰片0.03-0.08份;最佳為(以重量百分含量計)黃芪16.7份、丹參16.7份、川芎10份、蒼術(shù)10份、石菖蒲10份、黃連3.3份、冰片0.0667份。
上述藥物處方配比為所使用生藥的重量配比,如果將其制成制劑需要對所述藥材進(jìn)一步加工與適當(dāng)輔料制成緩釋微球。
其中可以選擇將黃芪、丹參、川芎和黃連等藥材的單獨或混合提取加工制成提取物其中的提取方法選自(但并不限于此)水提醇沉法、超臨界萃取法等。
為了便于理解,現(xiàn)將川芎、丹參、黃連三味藥材的提取方法舉例描述如下,但并不限于此。
黃芪醇提取法取黃芪藥材,粉碎,加醇回流,收集回流液,回收醇,濃縮得黃芪提取物。
黃芪微波提取法取黃芪粉碎后,放入燒瓶,并將此燒瓶放入微波反應(yīng)器中,乙醇回流提取,調(diào)整微波功率進(jìn)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得黃芪提取物。
川芎乙醇加樹脂法取川芎飲片,粉碎,乙醇于索氏回流提取裝置中回流提取,抽濾,抽濾液減壓濃縮至干,再加適量水,加熱使溶解,濾過,濾液加到已處理好的大孔樹脂柱上,先用水洗脫,再用乙醇洗脫,回收乙醇后,繼續(xù)濃縮得川芎提取物。
川芎乙醇提取法取川芎藥材,適當(dāng)粉碎,加乙醇提取若干次,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得川芎提取物。
丹參水提法取丹參藥材,20目篩粉碎,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9~10倍量的水浸泡,加熱提取1.5小時,第二次加5~7倍量水,加熱提取1小時,合并提取液,適當(dāng)濃縮,加95%乙醇,使含醇量到達(dá)50%~70%,濃縮回收乙醇,得丹參提取物。
丹參醇提取法取丹參藥材,20目篩粉碎,7~9倍量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得丹參提取物。
丹參有效部位的提取取丹參藥材,20目篩粉碎,水或乙醇提取,濃縮,加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后加水溶解,上大孔樹脂色譜柱進(jìn)行分離,水洗脫除去雜質(zhì)后,乙醇洗脫至有效成分完全為止,回收乙醇,得干燥的丹參提取物。
黃連醇提取法取黃連中藥材,切碎,放入圓底燒瓶中,加入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繼續(xù)濃縮得到黃連提取物。
優(yōu)選提取方法為黃芪與丹參加水回流提取;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水提取揮發(fā)油,藥渣再用水提取再與前述黃芪、丹參提取所得的提取液混合,濃縮后醇沉兩次,回收乙醇,得提取物;黃連單獨提??;冰片粉碎。
具體為(1)黃芪、丹參加6-14倍量水,回流提取1-4次,每次0.5-3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6-14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4-12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6-14倍量水提取0.5-3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0.5-3g生藥,放涼,加入86-99%乙醇,使醇濃度為70-85%,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1-5g生藥,加入86-99%乙醇,使醇濃度為70-85%,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在40-80℃條件下濃縮出膏,至相對密度1.10~1.45;(2)黃連加4-12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1-4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1-0.5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0-8℃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60-9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
優(yōu)選的提取方法為(1)黃芪、丹參加8-12倍量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8-12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6-10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8-12倍量水提取1-2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0.8-1.5g生藥,放涼,加入90-96%乙醇,使醇濃度為75-83%,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2-4g生藥,加入90-96%乙醇,使醇濃度為75-83%,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在55-65℃條件下濃縮出膏,至相對密度1.20~l.35;(2)黃連加6-10倍量70-8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2-0.4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3-6℃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75-85℃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
最佳的提取方法為(1)黃芪、丹參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10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8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10倍量水提取1.5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1g生藥,放涼,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6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3g生藥,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8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出膏,在60℃條件下至相對密度1.25~1.33;(2)黃連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3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5℃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8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
本發(fā)明所述注射用微球直徑為1~250μm,由微球總重量0.2%~50%(w/w)的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和微球總重量50~99.8%(w/w)的分子量在5000~1000000道爾頓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藥用輔料組成。其中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藥用輔料選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羥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羥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鄰酯、聚內(nèi)酯、聚酐、聚羥基丁酸酯-羥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羥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羥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種;優(yōu)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羥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羥基丁酸酯-羥基戊酸酯共聚物,最佳為聚丙交酯、乙交酯,分子量為12000~15000道爾頓;丙交酯-乙交酯的聚合比例為40∶60-60∶40。
本發(fā)明所述的微球可以采用微球的常規(guī)制備方法制得,如采用乳化分散法、噴霧干燥法和溶劑揮發(fā)法,優(yōu)選噴霧干燥法。當(dāng)用乳化分散法制備本發(fā)明的微球時,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混合酸把石杉堿甲或其衍生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藥用輔料溶解配制成有機相,其中藥用輔料在有機溶劑中的重量體積百分?jǐn)?shù)為1~30%,有機相采用的乳化劑為HBL=4.5~6.0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量為有機相的0.01-12%;另外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配制連續(xù)水相,其中它們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jǐn)?shù)為0.01~10.0%,水相中的乳化劑為HLB=14.0~15.5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量為水相的0.01~12%;有機相與水相的體積比為1∶4~100;將有機相通過細(xì)管慢慢注入到連續(xù)相中,充分乳化后,過篩分離所形成的微球,干燥即得。當(dāng)采用溶劑揮發(fā)法時,是在分散相通過細(xì)管慢慢注入到連續(xù)相中充分乳化后,減壓揮發(fā)溶劑,離心分離得到所形成的微球,干燥即得。
當(dāng)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微球時,是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混合酸把中藥提取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藥用輔料充分溶解配制成有機溶液;過濾,噴霧干燥制成微球。
本發(fā)明所述的微球是將制好的微球無菌粉末先在無菌的0.9%的生理鹽水溶劑中混懸,均勻后肌注來給藥的。
祖國醫(yī)學(xué)中對丸劑有“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的記載(李杲,1180-1251)??梢娢覈糯t(yī)藥家早已認(rèn)識到并應(yīng)用了藥劑學(xué)方法,來達(dá)到平穩(wěn)持久療效的目的。
傳統(tǒng)劑型,大多數(shù)的釋藥過程均按一級動力學(xué)進(jìn)行,其藥物的血藥濃度有可能低于最低有效血藥濃度和在治療濃度內(nèi)維持時間短的缺點。為達(dá)到治療目的和降低副作用常采取多次服藥方式,這樣使得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下降。緩釋制劑正是克服了傳統(tǒng)制劑的不足,提供了平穩(wěn)、持久的血藥濃度。
本發(fā)明中藥微球采用了西藥緩釋制劑的設(shè)計原理在輔料選擇、質(zhì)量評價等方面取得了成果,為中藥緩釋制劑的研究借鑒。
以下通過體外釋放試驗說明微球的有益效果實驗樣品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2、3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微球。
實驗試劑一定PH值的緩沖溶液(4.0、5.5)。
實驗儀器恒溫振蕩器、離心機。
實驗條件溫度37±10℃;轉(zhuǎn)速30rp/分鐘。
實驗方法精密稱取實驗樣品約10mg置于容積為15ml的具蓋塑料離心管中,加5ml釋放介質(zhì)(PH=4.0和5.5磷酸緩沖溶液)置于恒溫振蕩器中,保持一定的溫度和轉(zhuǎn)速按時取樣。
取樣方法3600轉(zhuǎn)條件下離心50min,精取3ml溶液,再補加3ml的釋放介質(zhì),取出液用HPLC檢測。具體檢測指標(biāo)為丹參素,檢測波長281nm。
取樣時間點(天)0、1、2、4、6、8、10、12、14、16、18、20。
試驗結(jié)果控釋微球體外釋放試驗結(jié)果表1。
表1、微球中丹參素體外釋放結(jié)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對本發(fā)明沒有限制。
實施例1取下列藥材黃芪16.7g,丹參16.7g,川芎10g,蒼術(shù)10g,石菖蒲10g,黃連3.3g,冰片0.0667g;取黃芪、丹參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10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8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10倍量水提取1.5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1g生藥,放涼,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6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3g生藥,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7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出膏,在60℃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33;黃連加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3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5℃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8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微球的制備將上述100mg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針筒在激烈攪拌下將其滴至裝有300ml內(nèi)含3.5Ghlb=14乳化劑的10%PVA的三頸瓶中,充分乳化1小時后,在30℃0.03MPa的壓力下,揮發(fā)溶劑1.5小時,離心分離,用蒸餾水洗反應(yīng)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內(nèi)烘干,用環(huán)氧乙烷在30℃滅菌48小時,確保殘留環(huán)氧乙烷含量在5ppm以下,灌裝。
實施例2取下列藥材,黃芪16.7g,丹參16.7g,川芎10g,蒼術(shù)10g,石菖蒲10g,黃連3.3g,冰片0.0667g;黃芪、丹參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10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8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10倍量水提取1.5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1g生藥,放涼,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6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3g生藥,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7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出膏,在60℃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33;黃連加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3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5℃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8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將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混合揮發(fā)油加入黃連提取物,水浴加熱使溶解,加入黃芪等混合浸膏,及冰片細(xì)粉,在80~85℃化料均勻,制成本發(fā)明的活性成分;微球的制備將上述100mg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針筒在激烈攪拌下將其滴至裝有300ml內(nèi)含3.5Ghlb=14乳化劑的10%PVA的三頸瓶中,充分乳化1小時后,在30℃0.03MPa的壓力下,揮發(fā)溶劑1.5小時,離心分離,用蒸餾水洗反應(yīng)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內(nèi)烘干,用環(huán)氧乙烷在30℃滅菌48小時,確保殘留環(huán)氧乙烷含量在5ppm以下,灌裝。
實施例3取下列藥材,黃芪25.5g,丹參25.5g,川芎15g,蒼術(shù)15g,石菖蒲15g,黃連7.5g,冰片0.8g;取黃芪、丹參加14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12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12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12倍量水提取3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1.5g生藥,放涼,加入98%乙醇,使醇濃度為6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4g生藥,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7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出膏,在60℃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10~1.45;黃連加12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5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8℃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7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將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混合揮發(fā)油加入黃連提取物,水浴加熱使溶解,加入黃芪等混合浸膏,及冰片細(xì)粉,在60~90℃化料均勻,制成本發(fā)明的活性成分;微球的制備稱取上述得到的提取物1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2.0g于小燒杯中,加二氯甲烷31.5ml,電磁攪拌至充分溶解,用微孔濾膜過濾,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微球,測得粒徑5~80gm,滅菌,分裝。
實施例4取下列藥材,黃芪8.5g,丹參8.5g,川芎5g,蒼術(shù)5g,石菖蒲5g,黃連2g,冰片0.01g;取黃芪、丹參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時,提取液濾過,備用;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加8倍量水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揮發(fā)油4小時,揮發(fā)油備用,濾出水提液,藥渣再加10倍量水提取2小時,合并水提液,濾過與黃芪丹參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至1ml約等于0.5g生藥,放涼,加入90%乙醇,使醇濃度為6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等于3g生藥,加入95%乙醇,使醇濃度為80%,靜置過夜后,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出膏,在60℃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33;黃連加8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至1ml約為0.2g生藥,加入濃鹽酸調(diào)PH1~2,0℃冷藏過夜,濾過,濾餅用蒸餾水多次洗滌,8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冰片粉碎,過80目篩;取川芎、蒼術(shù)、石菖蒲混合揮發(fā)油加入黃連提取物,水浴加熱使溶解,加入黃芪等混合浸膏,及冰片細(xì)粉,在80~85℃化料均勻,制成本發(fā)明的活性成分;微球的制備稱取取上述的提取物共100mg(比例為1∶1),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60∶40),4.0g于小燒杯中,加二氯甲烷41ml,電磁攪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微球,測得粒徑1~50μm,平均粒徑13.26μm,滅菌,分裝。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含有當(dāng)歸緩釋微球,包括0.2~50%的由中藥材的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50~99.8%的分子量范圍在5,000~1,000,000之間的可生物降解的藥用高分子輔料組成,其中藥材的組成按重量配比為黃芪8.5-25.5份、丹參8.5-25.5份、川芎5-15份、蒼術(shù)5-15份、石菖蒲5-15份、黃連1.5-7.5份、冰片0.01-0.8份。
2.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所述的藥用高分子輔料選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羥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羥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鄰酯、聚內(nèi)酯、聚酐、聚羥基丁酸酯-羥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羥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羥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種或其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混合。
3.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所述的藥用高分子輔料選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羥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羥基丁酸酯-羥基戊酸酯共聚物其中的一種或其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4.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藥用高分子輔料為聚丙交酯-乙交酯。
5.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所述聚丙交酯-乙交酯其分子量在12000~15000道爾頓之間。
6.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聚丙交酯-乙交酯中丙交酯和乙交酯聚合比例在40∶60~60∶40之間。
7.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的活性成分原藥材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黃芪12-20份、丹參12-20份、川芎7-12份、蒼術(shù)7-12份、石菖蒲7-12份、黃連2-5份、冰片0.03-0.08份。
8.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其中的活性成分原藥材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黃芪16.7份、丹參16.7份、川芎10份、蒼術(shù)10份、石菖蒲10份、黃連3.3份、冰片0.0667份。
9.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微球的制備方法,它是采用乳化分散法制成,其特征在于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混合酸把藥材提取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藥用輔料溶解,其中藥用輔料在有機溶劑中的重量體積百分?jǐn)?shù)為1~30%,有機相采用的乳化劑為HLB=4.5~6.0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量為有機相的0.01~12%;另外聚甲基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配制連續(xù)水相,其中它們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jǐn)?shù)為0.01~10.0,水相中的乳化劑為HLB=14.0~15.5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量為水相的0.01~12%;將分散相通過細(xì)管慢慢注入到連續(xù)相中,乳化,然后過篩,干燥即得。
10.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微球的制備方法,它是采用溶劑揮發(fā)法制成,其特征在于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混合酸把藥材提取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藥用輔料溶解,其中藥用輔料在有機溶劑中的重量體積百分?jǐn)?shù)為1~30%,有機相采用的乳化劑為HLB=4.5~6.0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量為有機相的0.01~12%;另外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配制連續(xù)水相,其中它們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jǐn)?shù)為0.01~10.0,水相中的乳化劑為HLB=14.0~15.5的非離子型乳化劑,用量為水相的0.01~12%;將分散相通過細(xì)管慢慢注入到連續(xù)相中,充分乳化,然后減壓揮發(fā)溶劑,離心分離,干燥即得。
11.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微球的制備方法,它是采用噴霧干燥法制成,其特征在于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環(huán)、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混合酸溶解0.2~50%藥材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和50~99.8%的分子量在5000~1000000道爾頓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藥用輔料,攪拌充分溶解后,過濾,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得微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注射用微球,包括黃芪8.5-25.5份、丹參8.5-25.5份、川芎5-15份、蒼術(shù)5-15份、石菖蒲5-15份、黃連1.5-7.5份、冰片0.01-0.8份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50~99.8%的分子量范圍在5,000~1,000,000之間的可生物降解的藥用高分子輔料組成,本發(fā)明還公開了其制備方法。
文檔編號A61P25/00GK1872251SQ20051001369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6月3日
發(fā)明者鄭永鋒, 范立君 申請人: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