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營養(yǎng)粉,具體說是涉及一種采用藥食同源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經過合理混配制成的營養(yǎng)粉。
背景技術:
紅棗性溫,味甘,具有益氣補血、健脾和胃、袪風的功效,對治療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轉氨酶增高以及預防輸血反應等均有理想的效果;大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huán)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抑癌、抗過敏作用;棗中含有抗疲勞作用的物質,能增強人的耐力;棗還具有減輕毒性物質對肝臟損害的功效;棗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鎮(zhèn)靜降血壓的作用。
蓮子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脾虛泄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
《本草綱目》:“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土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以其權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p>
《玉楸藥解》:“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p>
《醫(yī)林纂要》:“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煮食僅治脾泄、久痢、厚腸胃,而交心腎之功減矣。更去皮,則無澀味,其功止于補脾而已?!?/p>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一種長遠的養(yǎng)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現在的人通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fā)。食療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將紅棗和蓮子結合起來,為人們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營養(yǎng)豐富,口感香甜的復合性營養(yǎng)粉。
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紅棗蓮子復合營養(yǎng)粉,按重量份計,其由以下組份組成:
紅棗25-50份,蓮子20-30份,白砂糖2-10份。
優(yōu)選地,一種紅棗蓮子復合營養(yǎng)粉,按重量份計,其由以下組份組成:
紅棗30-45份,蓮子20-25份,白砂糖5-8份。
取一定比例的紅棗和蓮子低溫烘焙熟后,按比例稱量混合均勻,磨成細粉,并做均質處理得復合營養(yǎng)粉。
本發(fā)明所帶來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中添加了大棗,蓮子,通過成分相互之間的協同作用,使得營養(yǎng)粉具有如下作用和功效,健脾益胃,大棗與蓮子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補氣養(yǎng)血,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此外,上述原料成本較低,原料來源廣泛,便于大規(guī)模的推廣使用,消費者不用專門吃藥、打針、補充營養(yǎng),通過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就可以達到加強營養(yǎng)、預防和緩解疾病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闡述。
實施例1:
按重量份計,稱取以下組份:
紅棗40份,蓮子23份,白砂糖6份。
取一定比例的紅棗和蓮子低溫烘焙熟后,按比例稱量混合均勻,磨成細粉,并做均質處理得復合營養(yǎng)粉。
實施例2:
按重量份計,稱取以下組份:
紅棗30份,蓮子20份,白砂糖5份。
取一定比例的紅棗和蓮子低溫烘焙熟后,按比例稱量混合均勻,磨成細粉,并做均質處理得復合營養(yǎng)粉。
實施例3:
按重量份計,稱取以下組份:
紅棗45份,蓮子25份,白砂糖8份。
取一定比例的紅棗和蓮子低溫烘焙熟后,按比例稱量混合均勻,磨成細粉,并做均質處理得復合營養(yǎng)粉。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