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9292856閱讀:514來源:國知局
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的重要病害,可危害番茄、黃瓜、草莓和葡萄等200多種作物,尤其在保護地番茄上危害尤為嚴重,造成花、葉和果實的腐爛。葉片發(fā)病,多從葉緣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水漬狀,淺褐色,邊緣不規(guī)則,可見隱約的輪紋。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灰霉,致葉片枯死。莖部發(fā)病,開始呈水漬狀小點,后擴展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嚴重時引起病部以上枯死。果實發(fā)病,青果受害重,病菌多先從果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果基萼片處侵染,后向果面擴展,呈水漬狀、灰白色腐爛,病部長出大量土灰色霉層,果實失水后僵化,后期爛果表面產生黑褐色菌核。嚴重影響番茄的產量和品質,造成的產量損失一般在10~20%,嚴重者可達60%以上。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番茄灰霉病,促進番茄產量的提高。
[0004]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且制備殺菌劑所需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氟化鈉10份、氟硅酸鹽8份、咯菌腈15份、木霉0.2份和活化劑2份;
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制成,且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的重量比為25:25:4:4:2:7。
[0005]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收集粉碎后的小麥秸桿粉末,并將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按25:25:4:4:2:7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活化劑,備用;
步驟二、將咯菌腈和木霉按75:1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之后轉入壓力為0.1-0.2MPa、溫度為35-40°C的環(huán)境中靜置24_30h,制得混合物,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混合物和氟化鈉、氟硅酸鹽和活化劑按15.2:10:8:2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粗制殺菌劑,備用;
步驟四、將粗制殺菌劑在進風溫度110-120 °C,進樣速度50-80 K g/h,霧化壓力0.1-0.3 MP a,熱風流量25-35m3/h的環(huán)境下干燥,即得殺菌劑。
[0006]有益效果
一、本發(fā)明通過在殺菌劑中添加活化劑,能夠有效提尚殺菌劑的殺菌效果。
[0007]二、本發(fā)明通過先將咯菌腈和木霉處理,再與其他組分相結合使得本組分效果顯著,起到有效的殺菌作用。
[0008]三、本發(fā)明通過將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配合使用,使得本發(fā)明的藥性強,用量少,對環(huán)境污染低可長期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且制備殺菌劑所需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氟化鈉10份、氟硅酸鹽8份、咯菌腈15份、木霉0.2份和活化劑2份;
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制成,且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的重量比為25:25:4:4:2:7。
[0010]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收集粉碎后的小麥秸桿粉末,并將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按25:25:4:4:2:7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活化劑,備用;
步驟二、將咯菌腈和木霉按75:1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之后轉入壓力為0.1-0.2MPa、溫度為35-40°C的環(huán)境中靜置24_30h,制得混合物,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混合物和氟化鈉、氟硅酸鹽和活化劑按15.2:10:8:2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粗制殺菌劑,備用;
步驟四、將粗制殺菌劑在進風溫度110-120 °C,進樣速度50-80 K g/h,霧化壓力
0.1-0.3 MP a,熱風流量25-35m3/h的環(huán)境下干燥,即得殺菌劑。
[0011]實施例1
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且制備殺菌劑所需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氟化鈉10份、氟硅酸鹽8份、咯菌腈15份、木霉0.2份和活化劑2份;
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制成,且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的重量比為25:25:4:4:2:7。
[0012]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收集粉碎后的小麥秸桿粉末,并將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按25:25:4:4:2:7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活化劑,備用;
步驟二、將咯菌腈和木霉按75:1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之后轉入壓力為0.1MPa,溫度為35°C的環(huán)境中靜置24h,制得混合物,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混合物和氟化鈉、氟硅酸鹽和活化劑按15.2:10:8:2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粗制殺菌劑,備用;
步驟四、將粗制殺菌劑在進風溫度110°C,進樣速度50 K g/h,霧化壓力0.1 M P a,熱風流量25m3/h的環(huán)境下干燥,即得殺菌劑。
[0013]實施例2
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且制備殺菌劑所需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氟化鈉10份、氟硅酸鹽8份、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酯15份、木霉0.2份和活化劑2份;
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制成,且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的重量比為25:25:4:4:2:7。
[0014]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收集粉碎后的小麥秸桿粉末,并將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按25:25:4:4:2:7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活化劑,備用;
步驟二、將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酯和木霉按75:1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之后轉入壓力為0.2MPa、溫度為40°C的環(huán)境中靜置30h,制得混合物,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混合物和氟化鈉、氟硅酸鹽和活化劑按15.2:10:8:2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粗制殺菌劑,備用;
步驟四、將粗制殺菌劑在進風溫度120°C,進樣速度80 K g/h,霧化壓力0.3 M P a,熱風流量35m3/h的環(huán)境下干燥,即得殺菌劑。
[0015]實驗I
2014年5月在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qū)進行殺菌劑藥效檢測。將一塊患有灰霉病的番茄田地分為A、B、C三塊,且三塊田地的番茄灰霉病發(fā)病情況相似,發(fā)病率高達60%以上、病情指數(shù)高達40左右。對A塊田地施用市場上銷售的灰霉病殺菌劑,對B塊田地施用本發(fā)明除去活性劑后的殺菌劑,對C塊田地施用本發(fā)明的殺菌劑。
[0016]結果顯示:A塊田地防效為40%,B塊田地防效為71%,C塊田地防效為87%。
[0017]以上結果顯示:本發(fā)明的殺菌劑是一種有效防治灰霉病的藥劑,而本發(fā)明中的活性劑部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主權項】
1.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且制備殺菌劑所需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氟化鈉10份、氟硅酸鹽8份、咯菌腈15份、木霉0.2份和活化劑2份; 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制成,且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的重量比為25:25:4:4:2:7。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收集粉碎后的小麥秸桿粉末,并將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桿粉末按25:25:4:4:2:7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活化劑,備用; 步驟二、將咯菌腈和木霉按75:1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之后轉入壓力為.0.1-0.2MPa、溫度為35-40°C的環(huán)境中靜置24_30h,制得混合物,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混合物和氟化鈉、氟硅酸鹽和活化劑按15.2:10:8:2的重量比混合并攪拌均勻,制得粗制殺菌劑,備用; 步驟四、將粗制殺菌劑在進風溫度110-120 °C,進樣速度50-80 K g/h,霧化壓力.0.1-0.3 MP a,熱風流量25-35m3/h的環(huán)境下干燥,即得殺菌劑。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殺菌劑由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制成,所述活化劑由氨基寡糖素、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硅藻土和小麥秸稈粉末制成。本發(fā)明通過在殺菌劑中添加活化劑,能夠有效提高殺菌劑的殺菌效果。本發(fā)明通過先將咯菌腈和木霉處理,再與其他組分相結合使得本組分效果顯著,起到有效的殺菌作用。本發(fā)明通過將氟化鈉、氟硅酸鹽、咯菌腈、木霉和活化劑配合使用,使得本發(fā)明的藥性強,用量少,對環(huán)境污染低可長期使用。
【IPC分類】A01N43/36, A01P3/00, A01N63/04, A01N59/10, A01N59/00
【公開號】CN10501040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08344
【發(fā)明人】劉圣明, 陳根強, 車志平, 徐建強, 崔林開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