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環(huán)保高效的溫室大棚土壤消毒方法,屬于綠色農業(yè)生產(chǎn)領 域。
【背景技術】
[0002] 設施農業(yè)發(fā)展的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農業(yè)現(xiàn)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設施農業(yè)經(jīng)過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全國溫室大棚面積約為4500萬畝,居世界第一位。 在北方地區(qū),溫室大棚生產(chǎn)的蔬菜水果已成為消費者冬季的重要食物來源之一。由于溫室 大棚在生長季長期處于高溫、高濕和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容易滋生各種病蟲害,而且這些病 原菌和蟲卵在土壤和空氣中的累積和繁衍會造成持續(xù)危害并且日益加重,使得不僅無法連 作,而且會影響后茬作物的生長。因此,溫室大棚病蟲害日益加重已經(jīng)成為影響我國設施農 業(yè)土壤資源持續(xù)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頸。隨著設施作物栽培年限的增加,由于大量使用化肥 農藥以及重茬栽培,加上土壤管理措施不當,常引起土壤微生物種群的改變,以及土壤結構 的破壞和次生鹽漬化及養(yǎng)分障礙的發(fā)生,造成土壤質量退化、病蟲害頻發(fā),農藥殘留過量, 嚴重影響了產(chǎn)地環(huán)境和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溫室大棚蔬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青枯病、疫病、 白粉病、灰霉病、猝倒病、病毒病、根結線蟲病、霜霉病等。主要害蟲有蚜蟲、小菜蛾、斜紋夜 蛾、甜菜夜蛾、瓜絹螟、美洲斑潛蠅、紅蜘蛛等。傳統(tǒng)消毒方法是進行輪作并直接利用太陽熱 處理,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蟲卵。目前廣泛采用的溫室大棚消毒方 法是化學藥劑消毒法,如將石灰氮施入棚中深耕土層消毒(CN200510012204. 8)或使用以二 硫氰基甲烷為主要原料的消毒劑進行熏蒸消毒(CN 200410014346.3)。這些方法雖然可以 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蟲卵,但原料毒性大,如石灰氮屬無機有毒品,對動物皮膚和粘 膜(結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溶解在汗液或粘膜分泌物中,接觸石灰氮的人可發(fā)生紅 斑性皮炎;二硫氰基甲烷吸入和吞食有毒,對眼睛有嚴重的刺激性,可引起皮膚過敏。這些 都會導致溫室大棚所生產(chǎn)蔬菜水果化學藥劑殘留問題嚴重,危害食品安全。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 提高溫室大棚消毒效果、減少化學藥劑使用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
[0004] 本發(fā)明方法是: (1) 在溫室大棚休閑期間,將溫室大棚密閉,土壤濕度保持在70%以上; (2) 每畝施用8-15方復合菌肥,復合菌肥包括未經(jīng)腐熟的雞糞和有益的微生物菌劑, 該微生物菌劑包括細菌l〇1(lCFU/g、放線菌10 8CFU/g、酵母菌108CFU/g和霉菌108CFU/g ;微 生物菌劑在雞糞中的添加量為500g/方; (3) 用透明塑料薄膜將溫室地面全部覆蓋;利用陽光輻射使土壤溫度升高到50°C以 上,以達到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的目的;土壤處理時間要達到30天以上。
[0005] 考慮到高溫處理也將會殺死大多數(shù)有益菌群,因此按上述步驟處理完成后,再施 用同樣量的復合菌肥,以幫助建立土壤中有益菌群。
[0006] 所述細菌包含芽孢桿菌和假單胞菌,芽孢桿菌和假單胞菌分別培養(yǎng)后按照體積比 7:3的比例混合。
[0007] 透明塑料薄膜采用透光性及保溫效果好的厚度為0. 1_的棚膜或厚度為0. 008_ 的地膜。土壤溫度達不到50°C時應采用鋪設地熱管線或補充光照來提高地溫和延長增溫時 間。溫室大棚休閑期間通常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8月下旬。
[0008] 本發(fā)明利用陽光照射和補充物理措施,結合施用適當畜禽糞和有益微生物,使土 壤溫度升高以達到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的目的,提高溫室大棚消毒效果,減少化 學藥劑的使用,保證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實施例1 ;2014年7月下旬在前茬為草莓的溫室中開展如下實驗: (1) 對土壤澆透水后對溫室密閉,土壤濕度保持在70%以上; (2) 分別設置了在土壤中施用雞糞(1\),復合菌肥(雞糞加微生物菌劑)(T2),僅施微 生物菌劑(T 3)三種處理方式,并設置不進行任何處理的空白對照。微生物菌劑細菌、放線 菌、酵母菌、霉菌四大菌類按重量比5:2:1:2的比例混合而成,菌劑中有效活性菌數(shù)總量 彡10 9cfu/g。其中細菌包含芽孢桿菌和假單胞菌,分別培養(yǎng)后按照7:3體積比混合。
[0010] (3)用透明塑料薄膜將溫室地面全部覆蓋;利用陽光輻射使土壤溫度升高到50°C 以上,土壤處理時間應達到30天以上。
[0011] 每種處理方式設四次重復。每天采集地溫(地表20 cm)和氣溫數(shù)據(jù),溫度記錄采 用精創(chuàng)RC-4溫度記錄儀。然后統(tǒng)計在晴朗天氣地溫(因變量y)隨氣溫(自變量)變化的 回歸系數(shù)。其結果見表1。
[0012] 表1.施肥處理和氣溫對溫室地溫影響 Ck (對照組),T 1 (加雞糞),T2 (菌加雞糞),T3 (菌)
表1中:x為室溫,為地溫,標準差=1. 12 ;根據(jù)以上回歸方程,若,x = 65 : yQ = 52. 5,又丄=53. 07, y2 = 57. 08, y3 = 53. 04 ; x = 70 : y〇 = 57. 85? yx = 58. 45? y2 = 63. 42? y3 = 58. 4 ; x = 75 : y0 = 63. 2,又丄=63. 84, y2 = 69. 8, y3 = 63. 8〇
[0013] 以上結果說明,在本實驗中當溫室內溫度達到60°C時,未加處理的對照土壤溫度 可達48°C左右,僅加雞糞或微生物菌劑的處理地溫可達49°C左右;而同時施用雞糞和微生 物菌劑處理的地溫可達52°C左右。而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如果使溫室溫度達到70-75°C,地 溫可升至63-69°C左右。這一溫度將足以殺死絕大多數(shù)植物病原菌和害蟲及蟲卵。而且,雞 糞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下快速分解能夠產(chǎn)生大量的氨氣和水溶性銨離子,能夠殺死根結線 蟲。
[0014] 實施例2 :日光消毒對重茬草莓生長的處理效果。
[0015] (1)對土壤澆透水后對溫室密閉,土壤濕度保持在70%以上;在前茬為草莓的溫室 大棚中種植草莓,品種為紅查理。
[0016] (2)設置一個對照組和三個處理組同實施例1 :對照組是未經(jīng)過處理的土壤;處理 組1將土壤和微生物菌劑拌勻;處理組2將雞糞和微生物菌劑共同加入到土壤中混合拌勻; 處理組3將雞糞撒到土壤中,混合拌勻。統(tǒng)計不同處理的草莓成活率和產(chǎn)量,小區(qū)面積為 30m 2,每個處理組重復4次。
[0017] (3)用透明塑料薄膜將溫室地面全部覆蓋;利用陽光輻射使土壤溫度升高到50°C 以上,土壤處理時間在30天以上。
[0018] 表2.不同處理對草莓成活率及產(chǎn)量的影響
數(shù)據(jù)后不同字母不同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K0. 05)。
[0019] 從產(chǎn)量來看,三個處理組的成苗率和產(chǎn)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增產(chǎn)均在100% 以上。
[0020] 以上實驗中,處理組和對照相比在草莓成苗率和產(chǎn)量上均有顯著差異,說明經(jīng)過 處理改變了連作草莓的土壤狀態(tài),確實有效緩解了連作障礙,草莓的土傳病害得到有效的 預防。在三種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單加雞糞的土壤、單加微生物菌劑以及這二者結合的處 理雖然在成苗率和草莓產(chǎn)量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其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
[0021] 從以上試驗中也可看出,日光消毒效果應主要取決于土壤溫度。而土壤溫度與溫 室內的溫度、光照輻射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狀況高度相關。因此可以采用多種方法 提高土壤溫度,其中包括提高溫室棚膜的透光性和保溫性、提高地膜透光性和保溫性、適當 增加畜禽糞便使用量、篩選發(fā)酵能力強的益生菌株、在土壤中埋設地熱線、適當延長光照時 間和增加光照強度,必要時可增設燈光照明。
[0022] 處理完成后,再施用同樣量的復合菌肥,即:每畝施用8-15方未經(jīng)腐熟的雞糞并 在雞糞中添加有益的微生物菌劑,該菌劑是包括細菌l〇 1(lCFU/g、放線菌108CFU/g、酵母菌 108CFU/g和霉菌10 8CFU/g四種菌類的混合菌劑;在雞糞中的添加量為500g/方。
【主權項】
1. 一種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 (1) 在溫室大棚休閑期間,將溫室大棚密閉,土壤濕度保持在70%以上; (2) 每畝施用8-15方復合菌肥,復合菌肥包括未經(jīng)腐熟的雞糞和有益的微生物菌劑, 該微生物菌劑包括細菌l〇1(lCFU/g、放線菌10 8CFU/g、酵母菌108CFU/g和霉菌108CFU/g ;微 生物菌劑在雞糞中的添加量為500g/方; (3) 用透明塑料薄膜將溫室地面全部覆蓋;利用陽光輻射使土壤溫度升高到50°C以 上,以達到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的目的;土壤處理時間要達到30天以上。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透明塑料薄膜采用透光性及保 溫效果好的厚度為0.Imm的棚膜或厚度為0.008mm的地膜。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土壤溫度達不到50°C時應 采用鋪設地熱管線或補充光照來提高地溫和延長增溫時間。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溫室大棚休閑期間通常在 每年的5月下旬至8月下旬。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在處理完成后再施用同樣 量的復合菌肥,以幫助建立土壤中有益菌群。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細菌包含芽孢桿菌和 假單胞菌,芽孢桿菌和假單胞菌分別培養(yǎng)后按照體積比7:3的比例混合。
【專利摘要】一種環(huán)保型溫室消毒方法,目的是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提高溫室大棚消毒效果、減少化學藥劑使用;本發(fā)明在溫室大棚休閑期間,將溫室大棚密閉,土壤濕度保持在70%以上;每畝施用8-15方復合菌肥,復合菌肥包括未經(jīng)腐熟的雞糞和有益的微生物菌劑,該微生物菌劑包括細菌1010CFU/g、放線菌108CFU/g、酵母菌108CFU/g和霉菌108CFU/g;微生物菌劑在雞糞中的添加量為500g/方;用透明塑料薄膜將溫室地面全部覆蓋;利用陽光輻射使土壤溫度升高到50℃以上,以達到殺滅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的目的;土壤處理時間要達到30天以上。
【IPC分類】A01M19/00
【公開號】CN104938466
【申請?zhí)枴緾N201510349108
【發(fā)明人】孫毅, 王果萍, 梁宏, 黃靜, 趙佳, 陳哲, 楊晉明, 張濤, 王銘
【申請人】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