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栽培技術(shù),尤其是一種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各種植物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對于栽植的適應能力也不例外。例如楊、柳、榆、銀杏、椴樹、薔薇、泡桐等,都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和發(fā)根能力,甚至有的用一根帶有芽的枝栽植也能成活而成新植株。因此比較容易移栽成活。而各種常綠樹木和木蘭類、白樺、核桃及某些桉類等,則必須帶土球移植,而且必須保證土球完整,才能移植成活。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該方法有利于插栽或移栽的植物體保水、保藥效,并能提高成活率。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一種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步驟如下一、修剪植物的枝、桿和根使其方便包裹薄膜;二、將上述經(jīng)修剪枝、杈和根的植物用促生根藥水浸泡至表皮浸濕后,用薄膜將植物嚴實包裹;三、插栽或移栽前,拆去植物根部或底部的少許包裹薄膜,栽到土壤中;四、栽好后,澆水,在植株生長期,每隔十到十五天用容量為五十毫升的注射器將營養(yǎng)液或促生根液注入薄膜內(nèi),每一株每一次注入量為10毫升。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本發(fā)明提出的培育方法不僅能保證以前能夠插栽、移栽植物的成活率達到96%以上,還可以讓那些傳統(tǒng)上只能帶土球移植的植物直接裸根移栽或直接用插栽的方法培育,并且成活率達到85%以上。本發(fā)明提出的培育方法能大大縮短培育植物的時間,降低插栽、移栽植物的成本,省時、省水又省工。傳統(tǒng)插栽技術(shù)對插枝的要求很多,如插栽清香樹3時,要求在樹木休眠期間截取壯年母樹帶葉帶芽的壯枝,而利用封膜插栽可以任意用清香樹的枝、桿或根進行插栽。本發(fā)明提出的培育方法還可解決瀕危植物的繁衍問題。瀕危植物繁殖能力弱,繁殖費用昂貴,采用本發(fā)明提出的培育方法既可在短時間內(nèi)使植物快速繁衍,且繁殖成本低。本發(fā)明提出的培育方法還可變廢為寶,許多植物長到一定高度,就需要人工修剪枝葉,還有一些植物在移植時需將其枝葉剪去,而這些修剪下的枝桿就只能扔掉。利用本方法可以將這些枝桿回收,重新生根發(fā)芽,實現(xiàn)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步驟如下一、修剪植株1、枝條根據(jù)各種植物所需枝條長度不等,將枝條修剪到適當長度并修去枝條上的葉子。修剪枝條長度時,如直徑在0.5cm左右的枝條,枝條長度應修剪到30cm;直徑為lcm左右的枝條,枝條長度應修剪到35cm。依此類推,枝條直徑每增加0.5cm,應修剪的長度增加5cm。2、桿部根據(jù)各種植物所需長度不等,將植物桿部修剪到適當長度并修去上面的杈枝及葉子,要求少杈枝或無杈枝。修剪植物桿部時,如直徑在lcm左右的植桿,長度應修剪到40cm;直徑為2cm左右的植桿,長度應修剪到50cm。依此類推,直徑每增加lcm,應修剪的枝條長度增加10cm。3、根部根據(jù)各種植物所需長度不等,將植物根部修剪到適當長度并修去根部的杈根,要求修剪到少杈或無杈。修剪植物根部時,如直徑在0.5cm左右的植根,長度應修剪到30cm;直徑為lcm左右的植根,長度應修剪到35cm。依此類推,直徑每增加0.5cm,應修剪的植根增加5cm。修剪植物的枝、桿和根是為了下面方便包裹薄膜。二、整株培育將上述經(jīng)修剪枝、桿和根的植物用藥水浸泡至表皮浸濕后,用薄膜將植物嚴實包裹。插栽或移栽前,拆去植物根部或底部的少許包裹薄膜,栽到土壤中。栽好后,澆水在植株生長期,每隔十到十五天用容量為五十毫升的注射器將營養(yǎng)液或促生根液注入薄膜內(nèi),每一株每一次注入量為io毫升左右。包裹即是為植物作人工植皮。根據(jù)包裹枝、桿或根的粗細及支數(shù),以及移栽植物的粗細及株數(shù),選擇包裹用薄膜的寬度,不同植物在包裹時用的薄膜厚度也有區(qū)別。具體要求(1)將修剪好的枝、桿和根按粗細搭配包裹。包裹時,可選一株獨立包裹,也可選多枝一起包裹。如直徑在0.5cm左右的樹枝可選2-3枝合為一起包裹;包裹時還要根據(jù)所包裹的枝、桿或根的長度決定植株的包裹直徑,具體數(shù)據(jù)參見下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2)根據(jù)包裹直徑選擇薄膜厚度。標準薄膜厚度為0.005mm,選擇薄膜主要注意薄膜寬度。根據(jù)包裹直徑?jīng)Q定薄膜寬度,具體數(shù)據(jù)參見下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3)修剪枝、桿和根的植物包裹前先用調(diào)配好的促生根藥水浸泡至表皮浸濕,再用薄膜包裹,使傳統(tǒng)上只能用播種繁殖方法先培育幼苗、再將幼苗移栽培植的植物改用插栽。如從生長健康的苦楝樹上截取枝、桿或根直接插栽,30-40天植株開始生根,待其發(fā)芽就成為一棵高為30cm以上的小樹,若用傳統(tǒng)播種繁殖,至少要40-50天種子才發(fā)芽,待其長到30cm還需一年。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一、修剪植物的枝、桿和根使其方便包裹薄膜;二、將上述經(jīng)修剪枝、杈和根的植物用促生根藥水浸泡至表皮浸濕后,用薄膜將植物嚴實包裹;三、插栽或移栽前,拆去植物根部或底部的少許包裹薄膜,栽到土壤中;四、栽好后,澆水,在植株生長期,每隔十到十五天用容量為五十毫升的注射器將營養(yǎng)液或促生根液注入薄膜內(nèi),每一株每一次注入量為10毫升。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修剪植物枝條時,直徑在0.5cm左右的枝條,枝條長度應修剪到30cm;直徑為lcm左右的枝條,枝條長度應修剪到35cm,依此類推,枝條直徑每增加0.5cm,應修剪的長度增加5cm。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修剪植物桿部時,直徑在lcm左右的植桿,長度應修剪到40cm;直徑為2cm左右的植桿,長度應修剪到50cm,依此類推,直徑每增加lcm,應修剪的枝條長度增加10cm。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修剪植物根部時,直徑在0.5cm左右的植根,長度應修剪到30cm;直徑為lcm左右的植根,長度應修剪到35cm,依此類推,直徑每增加0.5cm,應修剪的植根增加5cm。全文摘要一種封膜插栽移栽植物的培育方法,步驟如下一、修剪植物的枝、桿和根使其方便包裹薄膜;二、將上述經(jīng)修剪枝、杈和根的植物用促生根藥水浸泡至表皮浸濕后,用薄膜將植物嚴實包裹;三、插栽或移栽前,拆去植物根部或底部的少許包裹薄膜,栽到土壤中;四、栽好后,澆水,在植株生長期,每隔十到十五天用容量為五十毫升的注射器將營養(yǎng)液或促生根液注入薄膜內(nèi),每一株每一次注入量為10毫升;本發(fā)明不僅能保證以前能夠插栽、移栽植物的成活率達到96%以上,還可以讓那些傳統(tǒng)上只能帶土球移植的植物直接裸根移栽或直接用插栽的方法培育,并且成活率達到85%以上。文檔編號A01G23/00GK101485279SQ20091009414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申請日期2009年3月2日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3月2日發(fā)明者陳天喜申請人:陳天喜